03.08 養豬政策放開後的今年,農村養豬量會增加嗎?

農人我我


作為一枚返鄉農村人,從我們這邊農村發展情況來看,目前養豬規模似乎在成百上千倍的擴大,但養豬方式已非個體,主要以養豬企業、合作社等規模化養豬方式為主,例如我們附近一個村莊是由新希望投資建設,年產生豬高達50萬頭,如果按過去農戶家裡養豬數量計算,以每年10頭/戶,相當於增加了5萬個個體養豬戶!另外,對比養豬成本、難度和收益等方面,你會發現個體戶養豬現在越來越難,收益也只能保本或低利潤收益,而養豬企業則難度很低,盈利空間可觀,市場競爭力更強一些,未來或將佔據農村養豬規模的大多數!下面結合所瞭解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養豬成本高。雖然養豬看似賣價很高,但卻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礎上,例如仔豬價格、疾病防疫、飼料、人工成本等方面費用不斷增加,一旦規模後還得不斷改進或升級基礎設施,以及辦證等政策要求,再加上僱人等成本,無形中也增加了個體養殖難度!例如現在建設一處100頭豬規模的配套豬舍,就得需要花費6元以上,而每頭豬養殖5個月就得需要飼料2000元左右,而豬價行情忽高忽低,去年和今年的收購價大概少賺了2.3元/斤,因而只能保本低利潤,若是再加上病死豬,可能就會虧本賺吆喝!

而對於養豬企業來說,因起點高,規模大,可以靠數量降低養殖成本,也可以有穩定市場源支撐,並在價格上有一定支配權,因而通過規模量化可以保障收益穩定,使得養豬成本較個體低很多!



二、養豬越來越趨於規模化,個體戶養殖越來越難。現如今在農村發展種養殖,你會發現個體戶做起來越來越困難了,例如農戶種地和養殖數量越來越少,而種養殖大戶、合作社、農業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其實這和選擇農村土地流轉趨勢一脈相承,越來越趨於規模化運作模式!不過,目前看來,我國養豬業集中度還是比較低,整體呈現為“大行業小規模”的市場格局,例如我國養豬企業的市場佔有率仍低於10%,但隨著這兩年生豬存欄量大幅下滑影響,或將有利於這些養豬企業開疆擴土,搶佔市場份額,因此,我預感,未來我國生豬養殖或從目前分散養殖的個體模式向數量集中的規模經營模式轉變!

尤其是現在養豬補貼的扶持,例如標準化養豬規模達到3000~10000頭時,將獲得80萬元左右的補貼資金,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利於養豬企業數量增長,進而增加農村養豬量,但以前養豬戶可能部分淪為這些養豬企業的職工了,或者另謀職業!不過,行業過熱也可能預示產能過剩的即將到來,畢竟盲目跟風是每個行業的弱點,而養豬業也深受其害,可能會因眾多企業參與養豬後而造成豬價明顯下跌,需要大家理性看待,切莫盲目樂觀!(以上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我敢肯定會增加的,因為目前養豬出現了這樣的一個現象,這個現象非常不好。那就是即使是感染非洲豬瘟了,養殖戶一就不會賠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不是說詛咒養殖戶讓他賠錢呢,看了之後你就會明白。

即使感染非洲豬瘟也不賠錢

①活豬死豬都賺錢: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為現在死豬的價格都已經達到了10元/斤,即使達不到這個價格,他也是不賠本。因此很多人都不願意報保險,當然這個人更不願意買保險。即使他買了保險,他也不願意報,因為保險的價格不足以抵住一個死豬的價格。出現了一個什麼現象?賣死豬居然有錢賺,這在兩年以前根本是不太可能的。

②鼓勵養豬有補貼:而且我們今年還鼓勵養豬。很多地方都有補貼,大家估計又問我,你怎麼知道有補貼?這個你大可以看看農業農村部發的文章,散養戶養殖超過50頭以上基本上就可以領補貼了。而且建豬場、建造化糞池、這些都是有補貼的。但是補貼不太一樣,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政策。我大概給大家說一下補貼吧,建築廠一般是補貼幾十元,引進種豬一般是補貼40元,引進國外優秀種豬補貼的多,化糞池照樣有補貼。

養豬大縣補貼的絕對多,山東一個縣上一年補貼了2億,你可見他們的補貼力度究竟有多大。

現在我們那邊養豬的確實比較多,我親戚家感染了非洲豬瘟,豬也賣了。現在依舊在養豬過程當中,他們周邊有很多都是來豬的。一年如果能健康的出來200頭豬以上,那絕對是有一輛寶馬了,40多萬的寶馬還是能買得起的。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其實關於今年養豬量的多少,農業農村部已經提前計算出來,今年的產量預計為往年的80%,往年我國的生豬出欄量為七億頭,按照80%的比例來看,那就是5億6千頭,在2019年時我國的生豬量才4億多頭,這樣來看的話,增加了1億多頭豬。




至於農村的養豬量是否會增加,這顯然是可以肯定的,畢竟多出來的1億多頭豬,還需要更多農民的參與,要知道豬的繁育週期比較長,從仔豬到長大再到妊娠再到出欄,這中間最少需要11個月,因此生豬隻有擴大餵養的基數,才能更快的恢復,如果只是憑著現有的養豬戶來看,那恢復率會更慢。

不過我們也要知道,接下來農村養豬將會出現一個變化:散養戶減少,規模化養殖戶增加! 從我們村的情況就能看出來,2019年前,農村中70%的人家餵豬,很多婦女在家裡都會將豬養起來。不過到了2019年就不同了,因非瘟的問題,大家的損失很大,關鍵是2018年下半年已經中招一次。 接連2次受到打擊,散養戶徹底離開了這個行業,很多人都將豬圈給拆掉了,尤其是上段時間,農民在家裡沒有什麼事情可做,紛紛拆除了豬圈,我們家的3個豬圈也被我爸給拆掉了。



但我們這有一個佔地160畝的養豬場正在建造中,溫氏集團在這裡建造的。其實從2019年下半年至今,我國的大型養豬場數量一直在增加中,畢竟國家給出了非常好的福利政策,他們的養殖風險降低,而生豬的價格在18元左右,一頭豬賺2000元左右,大型養殖場有成熟的技術,可以將非瘟帶來的影響減少到最低,因此這些大型養殖場更多。

目前的農田也被准許用於生豬的建造,因此各地的養殖場多了起來,大家怎麼看呢?


惠農圈


您好!我是好朋友6596,很高興能來交流這個問題。

美麗豐富的田園生活令人嚮往,科學種植和養殖永遠有市場,迴歸綠色和健康的理念是創業的時尚。

2019年經過天價豬肉風波以後,政策放開了,我認為今年的養豬量一定會增加,因為在農村建個現代化的小養豬場,養上幾十頭豬,自己創業很輕鬆,順便再種上片菜園,用豬糞種綠色蔬菜,來個自助採摘,市場一定很光明。

我呼籲有條件的年輕人開放思想,走進農村,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前景一定無限好。





好朋友6596


雖然2019年出現了非洲豬瘟,讓豬肉價格異常,但是隨著明年生豬陸續的回欄,2020年養殖還是很賺錢的,農村的養豬量也肯定會有所增加。預計生豬價格在2020年1月份還會有一個上漲高點,屆時是生豬上市的最佳時機,養殖戶們要把握好時機,3-6月份略有回落、仍然高位運行;7-12月份,生豬大概率會呈現震盪下滑的走勢,但是明年底之前,即使價格回落,仍將保持在每斤10元以上,總體看,2020年豬價出現下降的概率比較大。




鄉村胖威


先別急著說農村養豬,咱們看看今年2020年農村養豬政策是怎樣的?確實有一個最近的來自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這是在鼓勵農民養豬。


具體都有哪些鼓勵措施?咱們來看看,一是補助補貼,按照養殖豬的頭數規模來給補助補貼,生豬良種補貼,每頭能繁母豬每年40元,另外還有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二是養殖用地,允許生豬養殖使用一般耕地,用地按照農用地管理不用報批。三是養區劃定,非禁養區環評通過率很高。四是養豬上保險,貸款給貼息等等。

那麼對於農村養豬政策放開後,今年農村養豬量會增加嗎?農民養豬積極性高嗎?我想說的是,農村養豬量肯定會高,畢竟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還是會有很多農民準備躍躍欲試的,畢竟現在豬肉零售價那麼高,一頭生豬出欄的純利潤很高,再加上國家鼓勵農民養豬又有各種福利待遇,誰不動心?


但據我的思考,農村人養豬不會出現全民養豬的現象。養豬戶還是集中在原來的養殖戶以及大型養豬場在農村建設養豬場,新人進來不多,也就是說,養豬量增加了,但是參與養豬的農民不會很多。主要是有很多因素在制約著大部分農民的養豬積極性。我可以舉出一些例子來佐證我的觀點。

一是很多農民達不到補貼補助的標準,拿不到養豬補貼補助款。也就是說你50頭一下全是農村養豬散戶,拿不到養豬補助補貼的。補助補貼只給那些上規模的養豬戶。二是新建豬舍和購買仔豬的前期投入,一般農民做不到,又因為是散戶,也沒有新建豬舍補助,仔豬很貴,一頭就要上千塊,養的少又不賺錢。


四是對非洲豬瘟的恐懼,非洲豬瘟有多厲害,前面養過豬的農村養豬戶都知道,都心有餘悸擔驚受怕自己一旦倒圈,一年辛苦就白養了。五是對當地管理部門的不信任,前面剛說禁養,現在又讓養,農民舉棋不定。而且養豬風險太高,還不如種地打工。不少養豬戶把豬圈拆了,打工去了,覺得還是打工旱澇保收。

總的來說,農村養豬量肯定會增加,但普通農戶參與度不會太高,因為很多利好自己沾不上,只能作為散戶養幾頭過年吃肉。在農村養豬貢獻養豬量的,還是那些養豬大戶和規模化養豬場。


農村老俗話


現在農村很多人都不種植改為養殖了,而養豬一直都是比較受歡迎的創業項目,但最近有消息稱國家要出臺政策禁止農村養豬,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如果不能養豬大家都沒有豬肉吃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

近年來,國家對養豬都有發放補貼了,而且前幾年有些人養豬也賺了不少錢,於是有很多人看到商機開始大規模養殖生豬,但是由於養豬排放的排洩物對環境造成的汙染會比較嚴重,所以國家對養豬也開始進行部分禁止了。據瞭解,目前,在飲用水源地區以及居民居住區等等都是禁止養豬的,不過在農村一些比較偏僻的山區還是可以養殖的,並且國家對於大規模養殖戶都會定期發放補貼,目的就是為了鼓勵養殖。

所以農民大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不過如果要養豬的話最好選擇一些比較荒僻的村外,並且汙水排放也要處理妥當。按照目前豬肉的行情,如果養殖生豬的話,說不能還能大賺一筆呢。據悉,現在養豬還能領取8個補貼,國家免費發放疫苗,如果標準化養殖的話還有最高80萬的補貼領取,不過這個補貼是在養殖達到500頭豬以上才能領取的。除此之外還有飼料補貼,設備補助等等。這麼好的政策而且還能賺錢致富,相信會大大提高農村養豬的數量



大V臭臭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養豬政策放開了,在農村養豬的人不一定會增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上一輪的環保清理可以說是漏網之魚不多了,不符合環保條件的基本取締了。就是有這個想法也只能是想想了現在正是豬價制高點,現在進這個行業資金回籠太難了然而在農村資金本來就薄弱。

第二:非洲豬瘟給養豬人好好的上了一課,有很多豬場都血本無歸,有很多都選擇了外出務工,在外面有了固定的收入和事業基礎。所以就不會重操舊了。

第三:隨著土地的流轉,農村有想養豬的人因為沒有土地種糧食。去縣城賣的話也不方便,在我們這裡老一輩的會開車的太少了,所以不得不放棄。

養豬政策放開,對規模化養殖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勢必規模化養殖將代替農村小散養殖。以上屬於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不當之處請見諒。🤗🤗🤗





農村春哥


我覺得是不可能會的,原因有:

1、養豬這個行業並不是工廠機械化能生產的,生豬養殖量是需要能繁母豬數量、養殖場地和養殖人員積極性決定的,現階段除了養殖場地可以趕工出來以為,其他兩點都不具備。能繁母豬養殖出來非一日之功,得需要最少2--3年的時間才能慢慢恢復。再有就是養殖人員的積極性問題,眾所周知,前兩年大部分養殖人員都被非洲豬瘟給害苦了,大家都虧慘了,大的養殖戶可能外債都還沒還清呢,加之,現在非洲豬瘟還沒徹底消除,你說他還敢再去冒這個險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2、指望家庭散養來大規模增加全國肉豬的存欄量也是不可能的了,一是現階段仔豬量少價高,二是現在大部分村莊搞新農村建設,早年間的豬圈已基本拆光,農戶也就不會為了今年養一兩頭豬而去建座豬舍了,三是現如今其實大部分農村人口已經在向城鎮聚集,這些年湧現了很多的空心村老年村,試問,一個沒有年輕勞動力的農村誰又會來搞養殖呢?

所以我的答案是不會的,起碼這一兩年農村的養豬量是不會大量出現的。











喜歡魚兒的酒店人


大家好,我是綠色北大荒,作為一名三農領域創作者,非常高興有機會交流這個話題:

我給您的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養豬的政策是新建豬舍有補貼、規模養豬有補貼、標準化養殖項目有補貼、能繁母豬補貼養殖場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貼有補貼、養50頭以上的豬有補貼,這麼多的補貼,您想想,肯定有很多人已經搶抓機遇了。2020年養豬量肯定會增加的。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發一些三農領域相關的文章。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