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文&圖 溫嶺壁虎


正月十六永樂穿越,在下往莊屋村的途中,見莊屋村後山的東西兩側有古道、山路延伸,因為趕行程,沒有在這山清水秀的世外田園多停留,回來之後念念不望,想再去看一看。查看天地圖,發現莊屋村後山東西兩側路徑標示並不完整,在我分析看來,村莊、小地名之間理應存在著路徑。趁二月初二龍抬頭,我決定再去走走看看,驗證我對可能存在路徑的判斷。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早上八點鐘乘車到達了莊屋村。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沿村道往散水崖走,行至220米處到達崖前上山入口。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散水崖上此時還未開始放水,未形成明顯的瀑布。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進入上山的古道,見巖下長有石松,上行到海拔210米處的三岔路口。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按計劃我先往右前方烏岡巖一側。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沿著山路平緩上升,近嶺頭鞍部,行至海拔290米處見右側有一條上山路徑似可通往烏岡巖。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於是我決定試著走上去看看。上行山路好走,上行至海拔340米處進入竹林,走完竹林間路徑,前行已近崗上,不見有明顯路徑往左去烏岡巖,倒是在竹林邊緣的左側,存在一條小徑通往烏岡巖一側,走過去,走到草長處才退回,回到海拔290米處岔路口,我往嶺頭鞍部上行,上行至海拔331米處到達鞍部。鞍部左側有上行樵徑,往前卻不見有明顯下往砩頭一側的嶺路。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我沒有輕易放棄我的判斷,往右上一米,見柴草叢間有一條小徑通往砩頭一側山坑。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我沿著草叢間小徑下行,到海拔307米處山地上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過山地見左側山坑邊有下行山路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沿山路下行,山地上的紫雲英已陸續盛開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過山口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山下砩頭村已顯露一角。下行途中見山路右側岩石上長有骨碎補,左側岩石上長有石仙桃。下行過廊。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切入到右側山路繼續下行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下行過竹林,到山腳下砩頭村基督教堂往右轉出村。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出砩頭村沿著卓莊線公路返回到了莊屋村,到莊屋村是上午十點半,散水崖上已見瀑布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再走古道上山,過海拔210米處三岔路口往左上行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上行過路廊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往前走110米過小水泥橋之後再往左走去陳家坑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距陳家坑廟前橋還有220米路程,見古道左側有一條山路不知通往哪裡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決定去走走看。走過去,恰有一陣山風掠過,眼前盛開的梨樹隨風舞動,梨花漫天飛卷,看著這一片片花瓣隨風盤旋再慢慢飄落,漫步在這沒有紛擾的古道上,彷彿又見花落花開,循環往復再現極致之美。沿著這條岔路走過去,穿行小竹林,見林下小徑的左側有一個閉合的野獸夾,可憐的小動物已經腐爛。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見此狀,我用雙杖探路小心翼翼前行,過乾涸小溪,上行至山地未有明顯可上路徑處又退了出來繼續往陳家坑走。走陳家坑左側山路上行。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過墳邊古道,竹林邊上行古道一分為二,右側岔路並不在此行的計劃中,我沿著竹林左側主路上行。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上行近嶺上,見一條30釐米長的褐色小蛇自右向左溜過古道。到達嶺上海拔高度約328米,山路轉呈平緩上升。嶺上左側是一片臺地,在臺地的邊緣有一間石屋。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石屋選建在這形勝之地頗有意境,彷彿又見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繼續沿著山路上行,到海拔361米處三岔路口,走右側古道上行是去蘭田,往左前方平行走過去便是南山。按照我的計劃,決定先去南山看看是否有路徑通往染背。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南山現在是一片廢棄的石屋,沿屋前路徑走到頭然後往右轉上行,上行見石階邊虎耳草。繼續上行過了村落進入到通往竹林的山路。到海拔415米處進入竹林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林下有上行路徑,上行到海拔460米處到達山崗上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山崗上竹林茂密,走右側竹林間路徑過去。穿出竹林之後,到海拔458米處繼續前行過一段草叢,接著稍下進入竹林。再次出竹林,到海拔432米處繼續前行走一段草叢。再度進入竹林沿著路徑走,看到了右前方殘破的兩層房屋(倒數第9張圖),看了下手機確定是染背,海拔顯示為435米,到達的時間是12:40分。殘破的房屋圍牆內有兩位村民,隔牆與大嬸交談了幾句,告知去向,大嬸指引我從屋邊竹林路徑下往西側山坑。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沿著竹林路徑下行,下行至路徑不明處我轉走左側依稀可辨的路徑下行,走下去看得出這仍是一條可行路徑。下行出竹林至海拔327米處下行山路受阻,我見山路左側有明顯走出來的路徑。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於是辨別著走下去。臨近山坑,右前方山地邊有一人高的草叢,走草叢間小徑過去便切入到山坑主山路上。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此處切入點海拔高度顯示為300米。望山坑上游仍有古道可上行,因為此行尋路的目標都已達到,我決定沿山坑古道下行。下行見巖邊骨碎補、石仙桃,在海拔272米處看到似乎是一株正在開花的野木瓜。下行至海拔242米進入到山坑邊山地,沿著山地邊路徑繼續下。近出山坑,我留意了下山路左側是否有明顯岔路,在海拔207米處我見有上行山地路徑。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試著上行走過去到竹林,見仍有可行路徑便返回。走出山坑回到了公路上,見路口有一塊指示牌上面寫著“小篡暦”。


樂清莊屋環線行,散水崖上水瀑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