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靜不下心來看書?不如先來看看著幾本書吧,肯定有適合你的

很多人說,自己總是靜不下心來認真讀完一本書。其實,根據每個人讀書的數量、速度的不同,每個人讀完一本書的時間也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你真的想讀書,那你肯定能讀完。

有人說,讀書太困難了,我讀不下去啊!

那咋辦呢?

看不進去工具書你就看經典名著,看不進去幹貨書你就看經典小說。看網文確實會很爽,但是網文的套路都是一樣的。

要多看那些豆瓣評分比較高的書籍。

我最近看了幾本還不錯的書,推薦給大家。

第一本:《無聲告白》

《無聲告白》的開頭是這樣的: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1977年5月3日早晨6點30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莉迪亞已經死了,他們只清楚一個無傷大雅的事實:莉迪亞來不及吃早餐了。

由這個家庭的二女兒的離家出走,上門調查的警察突然想起來一件事,並說道:

“你妻子也曾經失蹤過一次?”他問,“我記得那個案子,是1966年發生的,對嗎?”

而被如此詢問的丈夫(父親)的表現則是:

詹姆斯覺得脖子後方一片溫熱,似乎有汗水從耳朵後面滴落。他很慶幸瑪麗琳現在正待在樓下守著電腦。“那是個誤會,”他不自在地說,“我和我妻子出現了溝通問題,因為家務事。”

靜不下心來看書?不如先來看看著幾本書吧,肯定有適合你的

從一個孩子的離家出走,到由警官輕描淡寫地說出十年前的事情,藏在這個家庭背後的故事逐漸浮出水面,而對三個孩子的描寫,也揭開了原生家庭的悲劇。

第二本:《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這本書剛讀的時候,會覺得很無趣,就跟《勇敢者遊戲2》一樣,這本書將老年人的固執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個世界上,真的會有老年人去買iPad嗎?尤其是他根本不知道iPad是什麼,而且是將這麼貴重的禮物,送給新搬來的鄰居的孩子?

這本書採用了倒敘、插敘等敘述方式,約莫讀到第三段的時候,才能夠開始感覺到了這本書的樂趣所在。

在這本書中,主角歐維嘗試了無數種自殺手法,包括且不限於:上吊、用槍射擊腦袋、汽車尾氣自殺等,皆以失敗告終。

新搬來的鄰居到底有什麼魅力、為什麼能阻止歐維老頭自殺?這個固執的老頭年輕時候是否擁有愛情和親情?這個老頭的孩子呢?

靜不下心來看書?不如先來看看著幾本書吧,肯定有適合你的

故事在時間線的長河中緩緩揭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老頭在失去孩子、愛人之後接著失去工作的痛苦,也引起我們更深層次的思考。

我們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我們也會從一個愛美且時髦的人變成一個固執己見的老人,到那一天,我們又會怎樣呢?

我們無從知曉。

第三本:《曾國藩傳》與《蘇東坡傳》

之所以將這兩本放在一起,肯定是因為這兩本書有一些共通點,比如我們都不可能見到書中真實存在過的主角。

但從書名也能看出,這兩本書,都是名人傳記。

不同的是,曾國藩是一個沒有顯赫家世,卻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在複雜的時代變局中超越眾人,成就最大,被譽為大清“中興第一名臣”,且最後全身而退。

靜不下心來看書?不如先來看看著幾本書吧,肯定有適合你的

這本書無疑是本好書,也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啟發。作為我看完的第一本名字傳記,他(曾國藩)讓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缺點,並且開始正視它們。

當然,通過這本書,每個人都能夠讀到一些不一樣的內容,根據每個人的理解,所能夠感悟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而談到蘇東坡,其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東坡肉”。作為一個大文豪,蘇東坡熱愛美食且創造、發現了很多美食。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我中學時候背的古詩詞,那時候還不知道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只覺得蘇東坡真是有口福啊。

靜不下心來看書?不如先來看看著幾本書吧,肯定有適合你的

(注:我看的是2018年最新版的,但作者還是林語堂)

而我開始讀《蘇東坡傳》之後,發現貫穿蘇東坡一生的,是顛沛流離,也是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精神風貌。

從名人傳記中,我們能看到什麼呢?

故事可以只是故事,但故事承載的東西,叫精神。唯有我們領會到了他們的精神,才不枉作者嘔心瀝血寫完這本書。

以上,就是我最近看的書中,比較推薦的書了。大家最近看了哪些值得推薦的好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