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你知道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

《明夷待訪錄》是明清之際的著名學者黃宗羲在他五十四歲時,完成的其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政治思想著作,是一部具有鮮明啟蒙色彩的批判專制、呼喚民主的思想政治論著。

你知道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

此書原名《待訪錄》,開始撰寫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完成於康熙元年(1662)。後由鄭姓父子在乾隆年間刊刻。在刻印的時候,鄭姓父子在原來書名前面加上了“明夷”兩字。而且這兩個字還是很有深意的。明夷,實際上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一個卦名。其中,明指的是太陽,夷指的是隱沒;兩字合在一起,意思指太陽隱沒遇地下,也就是進入了無光的黑暗時代,進而由此也就讓人感知到作者對於民主的企盼、對專制的批判。

你知道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

《明夷待訪錄》共計一卷二十一篇,包括《原君》《原臣》等。全書的核心內容分別為如下幾方面。一是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強烈批判。在他看來,之所以設立君主正是為了使天下受利;作為君主就應該首先盡抑制私利、興公利的責任與義務;也應該認識清楚君主只是天下的公僕而已。二是主張法治。他認為所謂的“天下之法”與“一家之法”有著本質區別,前者是為天下謀利益,維護的是共同的權益,但後者則只是統治者為了維護皇家利益而制定的,由此導致君主專制是公私不分,權利義務不平等等問題。為此他主張推行法治,廢除專制的君主制度。三是限制君權。為了防止腐敗的發生,他認為應該限制君權,具體途徑有兩個,一是回覆宰相制度,二是藉助學校監督君權,同時也主張大儒可擔任官員,對於政府的政策行為負有監督批評的職責。最後,面對明清之際的經濟社會發展,資本主義萌芽思想隨之產生,傳統一貫重農抑商,但黃宗羲結合現實情況,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學說;為減輕百姓的賦稅,他還提出了天下大公的制度,就是恢復井田制度,認為土地應收歸國有,再均分給百姓耕種。

你知道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

總之,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是一部極具政治思想見解的劃時代的著作,富於鮮明的啟蒙、民主色彩,在後世影響深廣,而且還被梁啟超評為人類文化之高貴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