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如果你生活在漳州,大概熟知街頭哪家滷麵最好吃,可能知道哪裡最適合泡茶。不過,你大抵沒怎麼聽說過竹馬戲、剪瓷雕、漳繡。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漳繡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竹馬戲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剪瓷雕


上面這些,有什麼共同之處?它們都是漳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員。

如果想證明自己是否真的本地人,不妨隨手翻翻自己家鄉的非遺名錄。




三天兩夜的行程,不再只是看山、看海、拍照,浮於表面的迷人景色;跟著大部隊的步伐,走進平常不會輕易親近的非遺文化,如漳州南詞、布袋木偶戲、木版年畫、竹馬戲、剪瓷雕等等。


第一站 漳州古城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漳州古城曾有“九街十三巷、三庵、二院、一株榕樹不見天”的說法,歷經各朝代,拆城牆、修騎樓,這些歷史的遺存卻也逐漸架構起漳州古城裡的歷史肌理。

古城內,有的是日常的悠閒。在這裡,來一瓶加了片仔癀草的甘蔗汁,漫步街巷,渴了就四果湯,餓了就幹拌麵,一路行去,清閒得剛好。

在始興北路(中山公園的南門)隱約瞧見非遺展示館;往常,我們估摸著都會直接略過;此次,卻是直奔而入。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即使你生活在漳州也未必會知道,上圖中是非遺項目之一,印象裡只有老家木門上的門神;而這,叫漳州【木版年畫】。早在宋朝,就已經誕生。

與其它木版年畫產地不同的是,只有漳州木版年畫,是先印色板,後印墨線板,在印刷過程中對色位的要求非常高,全憑印製者的經驗。

木版年畫在製作過程中,不僅要畫出線稿,還要畫出色板,這過程中,不能出現偏差,否則品相就差了。雕版是最費時費力的,需要極大的精神專注和體力消耗。

只有深入瞭解,才會明白木版年畫也是十分不易的。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如今年畫的驅邪避兇的實用性減弱,脫離了現實生活,市場也越來越小,只能等待著它的美學價值更好地被挖掘出來,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喜愛。


說上這許多,不能落下說明的是,漳州古城內非遺很是集中,漳繡、木偶頭雕刻、錦歌、八寶印泥等非遺項目都能覓其蹤跡;越是深入探索,越能感受漳州這些非遺文化的無窮魅力。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木偶頭雕刻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漳繡


非遺項目:漳州木版年畫、木偶頭雕刻、南詞、漳繡、漳州八寶印泥製作技藝、錦歌


第二站 南靖

夜色迷濛中,從漳州市區出發,車行兩小時,終是抵達南靖故里。你也許要問,南靖除了土樓還有什麼呢?

來,我們一起瞧瞧。

定位南靖塔下村德遠堂。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德遠堂


塔下村是著名的僑村,不遠百公里而來,在瞭解德遠堂基礎上,更是不能錯過一場布袋木偶戲。

布袋木偶戲是用布袋木偶表演的戲劇,是屬於木偶戲的一種,是閩南文化發展留下的足跡,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暖暖的清晨,一群人坐在戲臺前,觀賞一場布袋木偶戲,實在是別有一番趣味。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布袋木偶戲


我們在的那個早晨,臺下觀眾除了我們十幾人,便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個村民。而戲臺上的他們始終在認真、一絲不苟地進行著表演,布袋木偶在他們的手間生動演繹著,彷彿擁有了生命。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小兵從軍 拍攝


他們不僅僅是表演者,更是這門藝術的呈現者與傳承者。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裕昌樓 @恩銘行攝記 拍攝


南靖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天籟之音,而在南靖田螺坑土樓有那麼一位老人,“土樓山歌王”--黃庭芳,他對土樓淵源、民俗風情、文化內涵等都十分了解,他演唱的田螺坑客家山歌古樸悠揚,堪稱田螺坑村的一部活“百科全書”。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但由於客家山歌都是口頭傳唱,歷時多年,很多佳作面臨失傳的危險。在他挨家挨戶走訪、不懈蒐集下,終是給我們展示了南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非遺項目:客家山歌、布袋木偶戲


第三站 漳浦縣

跨越高山,奔向海邊的那座千年古縣--漳浦,欣賞那享有“戲曲活化石”的美稱的竹馬戲表演。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還記得小時候,每年七夕,老家都要連唱好幾天的戲,舞臺上咿咿呀呀唱著,臺下的我們抱著草蓆佔著位子,啃著油餅、吃著棉花糖,偶爾後臺看演員化妝,不亦樂乎。

現在,雖還有演出,臺下的觀眾越來越少了。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竹馬戲始於唐代,興盛於明清兩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竹馬戲是以漳州民間小調為基礎,表演上繼承了唐代參軍戲和“竹馬燈”舞蹈的特點。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竹馬戲的一詞一句皆朗朗上口,一舉一動也都更貼近於老百姓的生活,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氣息,輕快清麗得很。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竹馬戲


歷經千年風雲變幻,竹馬戲的部分傳統劇目終是得以在漳浦完整地保存下來,如一朵奇葩綻放在漳浦大地之上。在所有人的共同守護下,“中國竹馬戲之鄉”能將它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非遺項目:竹馬戲、剪紙


第四站 東山縣

在東山縣風動石景區內,有一座聞名於世的關帝廟,這座歷經多朝風雨的古建築,至今依舊閃耀著別樣的魅力。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到過關帝廟的人,定會對屋脊上精巧的人物造型驚訝不已。就在這座關帝廟太子亭的屋頂,屹立著120個英雄人物以及他們的故事,如隋唐演義、狄青取珍珠旗、岳母刺字、穆桂英掛帥等,可謂是剪瓷雕的集大成之作。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剪瓷雕在閩南等地建築物的屋脊、翹腳、門樓等隨處可見,厝頂上的裝飾讓建築更加流光溢彩。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剪瓷雕已有百年曆史,但因剪瓷雕所出現的地方多為廟宇、宗祠屋脊上,“遠離”我們的視線,反倒是並不為我們所熟知。

非遺項目:剪瓷雕

第五站 詔安縣

詔安距離東山車程一小時,穿過悠悠小巷,終於抵達“慶源紙綢莊”。這一回目標便是那“指尖上的藝術”--詔安彩扎。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初始,未能想象得出這小小的、簡單的三層樓,竟能出品那般精巧的作品,各式各樣的工藝品琳琅滿目,刺繡、頭盔、彩扎、花燈等等作品煜煜生輝。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大長桌前,瞧著金絲銀線在林養生老師的指尖纏繞,再在一刀一剪、一針一線中,一個色彩繽紛、惟妙惟肖的工藝品就誕生了。


漳州像值得被愛的人,來一趟,你會明白,他有多值得被珍視和記錄


閒暇之餘,林老師還給我們展示他那精湛的盲剪技藝,令圍觀的我們是歎為觀止,佩服不已,不得不感慨這是有多深厚的功底。

非遺項目:彩扎技藝



三天兩夜的行程匆忙間結束,於我們而言,這是一個絕好的機緣,近距離和非遺文化接觸,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我們對於漳州燦爛且悠久的歷史的認知,讓我們越發地愛上這座城市。

漳州就像一個值得被愛的人一樣,你來過這裡,就會明白,這裡有多值得被大眾好好珍視和好好記錄,它值得。


我是wuli自在行走的花,和我一起走走福建吧!有機會再和我來一場徒步之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