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漢文化博大精深,最生僻的五個字,能讀出來一個都是天才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傳承中累積了中華民族的智慧,成為了我們今天的中華文化精華,其中漢字的流傳使用就是文化積澱的最好體現。當人們有了靈智,為了能夠將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倉頡發明了我國最古老的文字,經過幾千年的演化最終成為了我們今天使用的簡單易懂的文字。在秦朝之後,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封建社會的國家,所以一直是世界文明領先的超級大國,那個時候整個東亞地區使用的官方語言都是漢語,現如今,漢語已經和英語、阿拉伯語、俄語、西班牙語、法語成為6大世界通用語言。

漢文化博大精深,最生僻的五個字,能讀出來一個都是天才

漢語中包含了太多的中華文明精華,其中生僻字就是其中一種,這裡麵包含了古人滿滿的智慧,那什麼是生僻字呢?其實生僻字並不是哪些筆畫複雜難認的漢字,相反這些字是筆畫非常簡單,甚至只有一個筆畫,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被人使用,可以說基本用不到,這樣一來很多人就不認識這些字,也不會讀了,所以才叫生僻字。比如我們今天經常使用的“她”字,這個字在民國新文化運動之前就是生僻字,以前都沒人認識這個字,它的普及要感謝劉半農,為了能夠和男性的“他”區分開,他將這個“她”用來稱謂女性。

漢文化博大精深,最生僻的五個字,能讀出來一個都是天才

當年因為劉半農提倡使用“她”來特指女性,當時處於新文化運動時期,很多人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很多知識女青年,她們認為這樣專門稱謂女性是對女性的一種變相歧視,這在當時女權運動時期還鬧得沸沸揚揚。中國漢字裡面生僻字很多,但是下面這五個最生僻的漢字,都只有一筆,如果能夠認識一個那真是天才了。

漢文化博大精深,最生僻的五個字,能讀出來一個都是天才

第一個是“丶”字,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熟悉,這是大家平時寫字經常用到的,就簡單一筆,單獨拿出來是不是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讀了?這個字的讀音是“zhǔ”,同“主”和“注”,《說文》中解釋:“丶,有所絕止,丶而識之也。”更讓人吃驚的是這個字還是一個姓氏,怎麼樣,是不是覺得自己被弄懵了,不過它作為一個斷句符號自古就存在了。

漢文化博大精深,最生僻的五個字,能讀出來一個都是天才

第二個是“丨”字,有人都開始懷疑這不是一個單獨的字,這個只是一個筆畫,但很遺憾告訴大家,這就是一個字,只是你不認識而已,這個字作為古姓氏之一的時候讀音為“yī”,另外“丨”同“豎”,意思和“火柴棍”差不多,這時“丨”的讀音為“shù”,在《說文解字》裡面釋為:“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讀若囟,引而下行讀若退。”當“丨”作為這個意思時,讀音為“gǔn”,而當“丨”讀“tuì”時,則是從下面開始往上寫。

漢文化博大精深,最生僻的五個字,能讀出來一個都是天才

第三個是“亅”,這個字大家更是懵了,經常玩撲克的人可能脫口而出都“gou”,但是你錯了,雖然這個字看起來像魚鉤,但是並不是這麼唸的。《說文》中解釋:“亅,鉤逆者謂之亅。”清代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注:“鉤者,曲金也。象鉤自下逆上之形。”意思是“魚鉤上的倒須鉤”,讀音為“jué”。是不是長見識了,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了吧。

漢文化博大精深,最生僻的五個字,能讀出來一個都是天才

第四個是“乚”,想不到吧,經常寫字用的筆畫單獨拿出來就懵了,這個字還是一個多音字,同“毫”時讀音為“háo”,作長度單位,《孫子算經》記載:“十忽為一絲,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釐,十釐為一分,十分為一寸。”當“乚”同“乙”時讀音為“yǐ ”,做漢字部首時也是這個讀音,《說文》中解釋:“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也。”是不是感覺智商被虐了。

漢文化博大精深,最生僻的五個字,能讀出來一個都是天才

第五個是“〇”,這個有的人可能說就是一個英文字母,但是請別懷疑,它就是一個漢字,只是你不知道怎麼讀罷了,而且它還是一個多音字,同“零”時讀音為“líng”,在涉及編號的場合,同阿拉伯數字“0”一個意思的正確寫法是“〇”,如“二〇一三年”是正確的寫法,“二零一二年”則是錯誤的寫法。同時“〇”也是一個古姓氏。另外還有一種讀法,當“〇”同“星”時讀音為“xīng”,古字為“曐”,是女皇帝武則天為自己創作的漢字,後來簡化為了“〇”。

漢文化博大精深,最生僻的五個字,能讀出來一個都是天才

說了這麼多,大家是不是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不是感覺自己的智商被虐了好幾遍,沒有看文章之前你能讀出這幾個字嗎?小夥伴還知道哪些很難的生僻字,歡迎留言考考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