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潘金蓮為啥要殺武大郎?

全球走動員總指揮


《水滸傳》中潘金蓮為啥要殺武大郎?

照理說,潘金蓮小姐姐雖然生性“貓兒喜歡偷腥”,但還不至於壞到去殺人,況且殺的還是與自己同床共枕的男人。根據本案的事實和依據來看,可以判斷——

潘金蓮殺夫是被王婆、西門慶等人唆使,出於無奈,同時還存有一絲僥倖心理。

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麓風軒仔細分析——

01
潘小姐喜歡享受感官刺激,但本性並不是壞人

《水滸傳》中說:

自從武大娶得那婦人之後,清河縣裡有幾個奸詐的浮浪子弟們,卻來他家裡薅惱。原來這婦人見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會風流,這婆娘倒諸般皆好,為頭的愛偷漢子。有詩為證:
金蓮容貌更堪題,笑蹙春山八字眉。若遇風流清子弟,等閒雲雨便偷期。

金蓮喜歡偷腥,但只是偷偷摸摸,就像小孩偷個零嘴,就是一點點“小愛好”,但她還是依附於武大郎的。

為了躲避那些小流氓的糾纏,武大郎和她從清河縣搬到陽穀縣,而金蓮也果斷跟著與那些人斷了往來,到了陽穀縣。

金蓮對丈夫武大郎雖然心有不滿,時常給他弄一兩頂綠帽子戴戴,但他們的小日子還是很恩愛的,從來沒有起過殺心。

02
潘小姐與西門慶勾搭,完全是王婆“老司機”使壞,事先設計好的火坑

且說那日潘小姐的竹竿,不慎打中了西門大官人的鳥頭,“只因臨去秋波轉,惹起春心不肯休”,西門慶便三番五次求王婆出面成其好事。

王婆的本事,是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可讓“只鸞孤鳳,霎時間交仗成雙;寡婦鰥男,一席話搬唆捉對”!

那王婆本來就是個淫媒,又收了西門大官人的銀子,便請來金蓮做針線活,不時講講過去自己的風流韻事,惹得金蓮一身燥熱。

待時機成熟之後,王婆便設計將金蓮往裡面鑽。

在王婆的重重算計之下,西門慶終於得手了。

03
及至東窗事發,王婆和西門慶又把潘小姐往前面推

誰知好景不長,東窗事發,姦情敗露。

武大郎捉姦,被西門慶一腳踹下樓來,摔成“腦震盪”。

到這個時候,潘金蓮這個小菇涼,已經深深陷入泥潭之中,不可自拔,並且完全就是別人展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江湖人心險惡,她一個小小的弱女子,哪裡鬥得過王婆和西門慶這兩隻“老麻雀”呢?

可憐的潘小姐不僅成了西門慶玩弄的對象、王婆牟利的工具,也成了任由他們擺佈的棋子。

最終三人密謀,王婆出主意,西門慶回家取來砒霜,金蓮這個豬腦子,熬藥的是她,添砒霜的是她,喂藥的是她,親手將自己的丈夫送上黃泉路的還是她!

但回過頭看整個設計殺人過程中,潘小姐是六神無主,沒有主見的。倒是王婆和西門慶,出謀劃策,教唆潘金蓮,導演了一場殺夫懸案。

當然,三人都心存一絲僥倖心理。

04
分析整個案情,潘金蓮小姐姐既是殺夫這一齣戲的兇手,更是受害者,而主謀是背後的王婆和西門慶。

好在武松是明白其中緣由的,不僅手刃了潘金蓮,連同王婆、西門慶,一個都沒有少,一併讓他們上了西天。

正所謂:

色膽如天不自由,情深意密兩綢繆。只思當日同歡慶,豈想蕭牆有禍憂!貪快樂,恣優遊,英雄壯士報冤仇。請看褒姒幽王事,血染龍泉是盡頭。


【麓風軒】原創,歡迎讀者朋友留言交流


麓風軒


潘金蓮之所以會選擇毒死武大郎,在這其中有著兩點最重要的原因。其一是當時潘金蓮在嫁給武大郎的時候並不是自己的意願,而是仇人的嫉妒使得他嫁給了武大郎。



因為武大郎的長相在當時是非常醜陋的,而潘金蓮則又有著自己的美貌,因此在最開始嫁給武大郎的時候,潘金蓮心中是非常不愉快的。但是武大郎對潘金蓮卻非常的好,在武大郎的心中,他能夠有幸得到一個如此美麗的妻子是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他就對潘金蓮非常的疼愛。



在家中的時候潘金蓮也基本上不需要做任何的事情,而所有的生活都依靠武大郎,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之下,潘金蓮慢慢的開始適應這樣的一種生活。直到西門慶的出現讓潘金蓮開始變得更加嫌棄武大郎,因為西門慶不僅長得帥,而且還有錢,所以這個時候潘金蓮就開始動了其他的心思。



之所以沒有給武大郎一筆錢,是因為武大郎非常的喜歡潘金蓮,所以即使給他錢他也並不會同意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將會對潘金蓮的聲譽造成很大的影響。



畢竟在潘金蓮嫁給武大郎的時候,她個人的聲譽在當時就並不好,所以如果她再被武大郎賣給西門慶的話,更是會讓當時社會上很多的人對她產生各種各樣的偏見。因此,潘金蓮為了避免引起他人的這種議論,才會選擇這樣的一種方式。


黃老邪影視


書中潘金蓮,也是苦命之人,儘管年輕貌美,但卻被財主欺負,姦情被婆娘發現 ,打翻了醋罈子,就將潘金蓮下嫁給了三寸皮谷丁武大郎,根本不用聘禮,還倒貼銅錢和銀兩。

一朵盛開的鮮花插在了牛糞上,少女潘金蓮心裡別提有多委屈了,但還是守婦道的,日夜操持家務,武大郎則出街賣餅,日子過得到也相安無事。


武松打虎歸來,兄弟倆得以相聚,作為嫂子潘金蓮善待小叔子,時間久了,對高大英俊的二郎頓生情愫,也是人之常情。

但武二郎是英雄好漢,平素不近女色,拒絕了嫂子的美意,收了潘金蓮的那一點邪心。

西門慶的出現,加之王婆從中搓合,潘金蓮終於跨出了危險的一步,從此再也無法回頭,成了千古蕩婦,不守貞節的淫女。

武大郎雖是三寸皮骨丁,但每日出街賣餅,身體卻非常健康,自身條件很差,不可能休了貌美的妻子,家中也無人侵犯潘金蓮,潘金蓮想和西門慶百年合好,卻不符合與武大郎離婚的條件。



為了和西門慶長相守,被王婆和西門慶徹底洗腦的潘金蓮,沉浸在淫亂的極度快感中無法自拔,不惜挺而走險,用砒霜毒死了武大郎。

但終歸姦情敗露,被武松查實後,鬥殺西門慶,殺了參與命案的王婆和潘金蓮。


國平軍史


其實很多人都有疑問,認為潘金蓮沒有必要殺了武大郎,完全可以離婚啊,看看水滸傳裡面的宋江、林沖他們不都休妻了嗎?

其實這裡涉及到的是宋朝的制度,宋朝只有休妻卻沒有休夫,潘金蓮唯一離開武大郎跟隨西門慶只有一個途徑,就是提出離婚,但是宋朝女性要離婚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丈夫受處罰,發配充軍之類;

2、丈夫拋棄妻子,要滿三年才可以;

3、女子受到男方家庭其他人的侵犯;

這三點武大郎都沒有,別說武大郎家庭成員就武松,就連潘金蓮主動勾引都沒用,哪裡來的侵犯。再加上潘金蓮和西門慶通姦被發現,情急之下又聽了西門慶的建議,最後用砒霜毒死了武大郎。

小說都是很精彩的,可是事實上,正史裡的武大郎和潘金蓮夫妻恩愛、白頭偕老。

據考證,武大郎的本命叫武植,山東清河縣武家那村人。他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少年得志中了進士,在山東陽穀做了知縣。武植能有這樣的成就還多虧了縣城東北的黃金莊村裡的貝州潘知州的幫助,而潘金蓮就是貝州潘知州的千金,貝州潘知州覺得武植是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所以就把女兒潘金蓮嫁給了他,二人恩恩愛愛,白頭到老,先後生下4個兒子。

那麼二人為什麼會留下這樣的臭名?

主要是因為武植年少時有一位夥伴,曾經幫助過自己,後來武植當官了,這位好友卻過得不如意,千里迢迢來投奔武植,想在武植身邊謀取個一官半職,可是過了大半年也沒見武植有過行動,一氣之下就不辭而別,逢人就說武植的壞話,還添油加醋編了很多沒有發生的事情,到處貼紙條,還和曾經被武植懲罰過得西門慶一起汙衊武植。其實他不知道,武植一直都在幫他籌劃,這半年,武植給他購置田地,還蓋房子,攢錢給他,這位夥伴得知後趕緊回去撕下紙條,可是貼的到處都是,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再做也沒有意義了。

後來自然被一些文人墨客當作故事一樣記錄下來了,不過施耐庵的後人認為這樣對武植潘金蓮的後人不公平,所以親自跟潘家後人道歉,為他們澄清。

看完這些希望大家在看小說名著的時候也還要記得真實中的他們。


貓眼觀史


好像最近一段時間,為潘金蓮翻案的聲音此起彼伏:認為她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她不貪財,遭遇也很可憐,她被殺被罵實在是委屈,甚至有的認為她比竇娥還冤,我覺得這有矯枉過正之嫌。


誠然,潘金蓮是當時社會制度特別是婚姻制度下的受害者。正值豆蔻年華,貌美如花的她不但沒有選擇伴侶的權利和自由,還經常遭遇噁心的張大戶性騷擾,反抗後竟然被以羞辱的方式下嫁給猥瑣的武大郎。

武大郎當然配不上她,僅僅從外貌上看的話,真的就如“象牙掉進了狗嘴裡”,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癩蛤蟆吃上了天鵝肉,還流著粘稠的哈喇子。

可是,這也不是潘金蓮可以“謀殺親夫”的正當理由,你可以去尋找你的幸福,但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更何況是剝奪他人的生命了。


其實武大郎也是這場婚姻的受害者,他自以為“天上掉下了潘妹妹”,自己時來運轉中了頭彩,殊不知,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天下也沒有免費的午餐。

他的懦弱和無底線的善良,小心翼翼的陪侍想維護住這種形態,卻沒能換取潘金蓮的同情,反而被變本加厲的欺侮,最後失去了性命。

潘金蓮毒殺武大郎的動機很簡單:她不甘心一直和西門慶這樣偷偷摸摸苟且,她想做長久夫妻。

西門慶能滿足她的所有慾望,潘金蓮除了年輕貌美外還有一個特質:為頭的愛偷漢子。


西門慶有資格成為她愛偷的那個漢子在於他本身具備的六大優勢:潘、驢、鄧、小、閒。對這六個字我不再過多解釋,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這些是武大郎的短板,可這並不是武大郎的過錯,武大郎也沒有強行霸佔潘金蓮,當初嫁給武大郎,她並沒有強烈反對,是默認了的。

現在武大郎的存在阻礙了她的這種畸形慾望,在王婆的誘導下,她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大郎,該吃藥了。

然後,也因此把自己永遠的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並遺臭萬年。


田獲三狐


根本沒有的事好嗎?你可以去百度查一下,潘金蓮受了多大的冤枉,潘金蓮本來就是大戶人家的千金,知書達禮,而武大郎本名武植也不但沒有那麼矮小,而且身高八尺,儀表堂堂,雖然家境貧窮但是刻苦用功,而且還是一個縣令,兩人結婚幸福生活了一輩子,被醜化的原因就是武植的同鄉散播他們的醜聞,結果被施耐庵知道了就寫成這樣了,還要墓誌銘為證


子耶12138


潘金蓮因情而誤,毒死武大郎


潘金蓮在當丫鬟時,不屈從主家,才被嫁給武大郎,可見是一個對愛情有著美好憧憬的人。

當這樣一個人能夠敢毒死自己丈夫的時候,不是心理扭曲,不是仇恨驅使,那就只能是因情而起了。在現實社會中,因情殺人的案例太多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