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縣城事業單位,進中級好還是進副科好?

看客45187272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毋庸置疑,不管是什麼事業單位肯定都是選擇副科更好。

事業單位副科就是管理崗8級,而中級職稱則是指專業技術崗的8到10級。

從工資收入上看,其實兩者是差不多的,專業技術崗同級別的收入會比管理崗略微高出一點點,這點差距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發展前景上,肯定事業單位副科更好。事業單位副科,那麼在單位裡怎麼也算是個領導。特別是在縣城的事業單位裡,縣長書記也不過是正處級,副科已經算是一個不小的官了,手中有權力,那麼身份地位自然不同。而職稱這種東西,雖然收入上有增加,但是其實還是一個普通職員,即便聘用到副高級崗位,也還是一個小兵,需要接受副科級的領導。

同時,在很多地方,事業單位的領導還可以“雙肩挑”,也就是聘用在事業單位管理崗的位置,擔任單位領導,還可以聘用職稱,並且享受職稱的工資待遇。有些地方是一下子佔了兩個崗位職數,有些地方只佔用一個崗位職數。所以,不少事業單位雖然只是科級,但是領導享受的都是副高級職稱的待遇,要知道領導聘用職稱相比普通職工肯定更容易的。

而且,副科級事業單位人員還有可能轉為公務員,那就可以享受車補等補貼啦,而且政治前途肯定更加光明。

所以,事業單位裡,副科肯定是比中級職稱更好的。只是提拔副科的難度遠比聘用到中級崗位更高,因為一個單位的領導職數肯定是遠少於中、高級職稱的職數的,競爭自然激烈多了,所以對於沒有背景的人來說,走職稱會是更好的選擇。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副科即管理八級,走的是管理崗,中級是專業技術崗,走的是職稱,兩者在事業單位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路線,對於事業單位中級職稱好還是副科好,這個問題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幫你做個分析。

一、待遇不同。以本人所在地區為例,事業單位中級職稱專業技術八級待遇基本與正科級待遇持平,副高級職稱與副處級待遇基本相同。目前來看,事業單位暫未實行職級並行,但見曙光,2018年7月,中央正式通過了《關於開展縣以下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目前已經在寧夏、海南、山東等地開展了試點行動,相信不久的將來,事業單位管理崗也能享受到職級並行的紅利,即使職務不提升,職級也會晉升,待遇也自然能提升。

二、權利和壓力不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即使聘任為中級職稱,但職務上仍是科員,沒有一般事務的決定權,因此相應的責任與壓力較小。而縣屬事業單位副科為領導班子成員,分管一個或幾個領域的工作,有著一定的權利,在協調入學、就醫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同時也對應著相應的責任與義務。

三、前途不同。事業單位中級職稱前途的終點是高級職稱,根據國家和省的規定,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實行分級分類控制。以本人所在地區為例,縣屬事業單位分級控制目標為:1:3:6,中級職稱工作人員是有機會退休前聘為高級職稱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晉升為副科級,則可以通過調任的方式調到行政機關擔任領導職務,置換為行政編制,完全打開職務的上升通道,需尋求更大的發展。

綜上,如果您想過一種壓力較小和平靜的生活,建議你選中級職稱,如果你希望得到更大的發展,我建議選擇副科。當然,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那就是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一肩挑”,可以同時享受各自的優勢。


機關工作實用技能


作為一名縣城事業人員,恭喜你有原則中級職稱和晉升副科的權力,要知道,在縣城,評選中級職稱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不用說晉升副科了,一般都需要縣委書記點頭同意的。而你可以在兩者之間選擇,可見你有多幸運。

先來說說中級職稱吧,它對應的專業技術崗位,一般存在於教師、醫生、農業技術人員這些崗位中,想被評為中級職稱,你需要在這個領域屬於比較拔尖的人士才可以,因為中級職稱是有比例限制的,比如教師,100個人裡面每年只有三個名額評選中級職稱,可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評上職稱以後,相應的待遇會提高,上了中級職稱才能參評副高級職稱。

再來說副科,事業人員提拔副科可以說相當之難,因為事業人員太多了,而縣裡的副科崗位就那麼幾個,再說了還有好多公務員還提不了,在縣裡,事業人員提了副科那也是祖墳上燒了高香的事情,但一旦被提拔,前途將是一片光明,兩年以後可以轉身份成公務員,接著可以提行政副科,正科,副處等等,不但身份地位得以提升,待遇相應也會上升。

這樣一比較,中級職稱和副科,孰優孰劣還用再考慮嗎。



縣城事業單位,進中級好還是進副科好?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事業單位副科級屬於管理八級,在縣城的事業單位中屬於單位的領導班子,是縣級黨委組織部門管理的領導幹部,如果你的人際交往較好、又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領導能力較強,那麼我建議你進副科;事業單位的中級職稱屬於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務的崗位,是證明你的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依據,在中級職務系列中分管8-10級,10級相當於享受副科級的待遇了。如果你人際交往較差、管理能力較弱、組織協調能力和領導能力也不是太強,只擅長專業技術方面的專研,我建議你進中級。不管是進中級還是副科,都有一定的優點和缺點。

1、那麼進入事業單位的中級職稱的優點和缺點。

(1)優點:前面我已經講到事業單位中級職稱分為管理8-10級,如果進入管理10級就相當於享受副科級的工資待遇,這只是單獨的工資待遇,如果管理8-9級乃至高級職稱有空缺的話,只要你努力工作,積極按照聘用上級崗位的要求提升自己,取得相關的聘用上一級的材料,可以申請聘用上一級專業技術崗。由於單位聘用專業技術人員只需單位黨委或黨組召開會議,同意後報人資社保部門就可以聘用,一般情況下單位是同意你聘用上一級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如果聘用到副高級職稱就相當於享受副縣級的工資待遇了,作為一個縣級體制內工作人員,這樣的收入也是性比較高的。

(2)缺點:雖然取得了中級職稱,享受了副科級的工資待遇,但是你在單位仍然屬於一般工作人員,也是在單位的主領導、分管領導甚至股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由於事業單位職稱採取的是聘用制,一般情況下三年一聘,如果你在任期內未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三年之後單位是否繼續聘用你還是個未知數,到時候你也有可能會被聘用為初級職稱。

2、進入事業單位副科級後的優點和缺點。

(1)優點:進入事業單位副科級後,你就屬於單位的領導了、屬於單位的班子成員,有很大的話語權和決策權。縣城的副科級屬於縣級黨委管理的幹部,就算單位主要領導對你有看法,只要你沒犯原則性的大錯誤,也沒有權利對你進行任免。如果你的年齡在45歲以下,工作突出、能力強的話還有機會轉為公務員系列,也有機會提撥為正科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管理七級。工資待遇也和中級職稱的差不了多少,但在權利和政治待遇上在縣城的正科級說話已經算有份量的了。

(2)缺點:事業單位副科級提撥為正科級或轉為公務員的難度比較大,需縣委書記同意,如果自己沒有幹出點實事,沒有過硬的社會背景,一般情況下是難以提拔為正科級或轉為公務員的。


文博自媒體


副科即管理八級,走的是管理崗,中級是專技崗,走的是職稱,兩者在事業單位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路線,不同選擇前途截然不同,因此如何選擇要看個人情況和想法!

如果個人對權力比較看重,有謀個一官半職的想法,建議走管理崗提拔副科

這樣有三個好處:一是可以掌握一定行政資源。事業副科就是班子成員,無論單位好壞,至少是個領導,有分管的領域,比當普通員工社會地位要高很多,而且客觀上還有一定的隱形福利,比如孩子讀書問題,領導子女都有一定的照顧。二是有機會轉公務員,在事業單位提拔了副科,可以通過調任的方式調到行政機關擔任領導職務,置換為行政編制即公務員,對很多事業人來說,這不亞於一份大禮。三是有更大的提拔機會。在單位提了副科,意味著進入了組織考察的視線,離正科更近了,而一旦有機會提拔正科,就是部門的一把手,在縣裡就算得上是個人物,對個人發展來說無疑是利好。

如果對個人前途看得開,沒太多想法,建議走專技崗通過職稱評聘提高待遇

走職稱路線最大的好處是上職稱相對容易,努力一下基本上可以拿到中級職稱,相當於正科工資待遇,能力強的再評個副高,差不多就是副處待遇,在縣裡有幾個人能拿到正科、副處工資?如果是管理崗人員,絕大部分人幹一輩子就是九級職員,也就是科員。因此從收入來說,事業編制人員走專技崗肯定更實惠。這也是多數事業人選擇走職稱的原因所在。

當然,選擇走職稱路線你職稱再高不在管理崗,當不了領導,也就是平頭老百姓一個,只能被人管不能管別人,這是專技崗比較明顯的一個缺陷。走職稱路線,在這方面必須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事業單位能做到”一肩挑”最好,有能力的可以朝這個方向努力

事業單位出於工作需要允許“一肩挑”,即在管理崗當領導,但也可以按照職稱套發工資,比如在縣城事業單位有的一把手有副高職稱,他幹得是管理崗但實際上是按副高職場拿工資,掌握了權力也拿了高工資,兩頭都佔了好處,如果在事業單位能做到這樣是最好的。

問題是,你能做到這一步嗎?


80後小公


從待遇上看,走職稱的待遇肯定是比走副科的待遇高,具體數據就不列舉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從責職上看,就算單位聘為中級,也有可能就是一個一般工作人員,手上並沒有什麼責權,但副科就不一樣了,一般都是進班子隊伍,手上有一定的決策權,而且很多隱性權利是一般工作員不可比的。當然權責相當,作為副科,身上的擔子肯定比一般工作員大得多。

從晉升空間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的區別,因為是不同的層面,首先,中級進副高,除了自己要準備論文、獲獎證書、考試合格等等資料,還要看單位是否有這個職稱的空缺,如果一直沒有空缺,就算你所有條件都具備,那也只能硬等。但縣一級單位,一般都有空缺,差的就是你的的硬件。從這一點來講,只要自己夠努力,進副高是不成問題的。其次,副科進正科,特別是事業副科進事業副科,很難,有時一輩子就是副科位置上退休。

從個人性格上來看,如果屬於比較外向,很會來事,而且也不願意一直在專業領域打轉轉的話,進副科可能更好一些,可以混得如魚得水。如果屬於學術型人才,也不太喜歡在人情世故上浪費時間的話,那走職稱還是比較靠譜的路線。


遠望山水


看個人選擇,中級和副科相差就200塊錢不到。如果屬於實權的股室負責人還可以猶豫,如果一般的股室負責人就算了,當個某長,在某些時候不是用錢能衡量的。

個人以前XX股室負責人,中級職稱,二級建造師。反正我都是選擇下鄉鎮了的,何況你屬於事業副科,估計在縣級以上工作。挺好的!


TakeyouSir


肯定是進副科好,進了副科也不影響進中級職稱,沒準還有機會轉成公務員。

01.事業單位副科就是管理八級,是事業單位領導職務,優於專技崗位。

事業單位分為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是領導崗位,和公務員一樣走的是職務序列,專業技術崗位屬於技能崗位,走的是職稱。事業單位的管理八級相當於公務員副科級領導職務,工資也和副科公務員差不多。中級職稱是專技十級,同等條件下和公務員正科職務工資差不多。但是,管理崗位和專技崗位的發展途徑不同,不能僅因為工資高就選擇專技崗。

02.管理八級可以調任成為公務員,中級職稱想調任公務員還得需要再聘副高職稱。

事業編很重要的一條發展途徑就是轉為公務員,估計這也是百分之九十的事業編的願望。但是根據公務員調任規定,事業編轉公務員有兩種條件,一是管理八級以上崗位,二是副高以上職稱。而就你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能晉升為管理八級,下一步只需等崗位一年試用期滿以後就符合調任公務員條件。而如果晉升中級職稱的話,還得等幾年再聘副高職稱,況且聘了副高職稱還需要再等兩年,這與管理崗位直接轉公務員相差了好幾年。

03.很多地方管理八級崗位也可以執行中級職稱工資。

其實,很多地方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區分的並不是特別明顯,有的擔任了管理崗位領導後也照樣拿著高職稱的工資,這種情況尤其在縣以下基層單位或者醫院、學校比較普遍。所以說,你可以根據你們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如果你們當地或者單位也是這樣執行的話,你完全可以先晉升管理八級崗位,然後有機會再聘箇中級職稱,這樣可以說兩頭都不耽誤。

總之,管理八級和中級職稱相比,建議你選擇管理八級崗位。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可私信交流。


中省直遴選


我是@事業單位搬磚狗:關注我,帶你瞭解體制內的那些事;有什麼想了解的,歡迎提問、留言。

縣城事業單位,相比中級,個人建議還是進副科好。

理由如下:


原因1.中級職稱評上後,福利待遇實際上沒有副科多。

有人認為,中級職稱享受的待遇和副科是一個級別的,高級職稱享受待遇是和正科一個級別的,但事實情況是,這些都是騙人的。

相同情況下,普通公務員年收入比事業編多3萬,副科比事業編多5-7萬。

當事業編拿到中級職稱的時候,無非就是每月到手的錢多個500-600,一年也就多個6、7000的樣子,年收入還是要比副科少4-6萬!


原因2.實職副科,不但解決了公務員身份問題,也是仕途起步的起點。

事業編相比公務員,最虧的就是身份問題,體制幹部提拔都是優先考慮公務員身份。

尤其是機關改革後,事業編提拔到副科領導崗位的難度比原先難了很多倍,而且不解決身份問題,事業編幹部都不算有出頭之日。

公務員身份帶來的不僅僅是對崗位晉升的優勢,還有上述說的經濟效益上的差別。


總的來說,無論是從崗位晉升,還是經濟效益層面,公務員都好過事業編太多;雖然副科壓力會大一些,且工作量也會多一些,但個人認為,都是值得的。


以上就是個人對這題的看法,覺得我說得有理的,請給個關注,點個贊;有不同資料的,也歡迎留言、討論。

事業單位搬磚狗


縣城事業單位,有機會晉升,是直接晉升管理八級,也就是副科級管理崗位好,還是走職稱發展道路,晉升中級職稱好。這在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是條兩難的選擇。管理崗位雖然社會地位高,發展機會更好,但前途漫漫,很費心思。專業技術崗位雖然要受別人領導,但晉升職稱不比晉升管理級別,主要靠個人努力和資歷積累,而且職稱工資更為實惠。

如果不想提拔晉升,一直走職稱發展路線,相對來說輕鬆一些,只要埋頭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即使不上進不努力,靠著老本和逐漸增長的工齡,也能逐步晉升初級、中級職稱,能不能晉升副高,則要看機緣,不是個人能力所能決定的。晉升高級職稱,主要看單位的名額,也就是平臺決定高度,縣城幾個人、十幾個人的小單位,高級基本上沒有什麼希望。

一般情況下,中級職稱人員的工資,基本上就和管理七級、六級,或者是公務員正科級職務人員差不多,副高就是處級人員工資,即使在中西部縣區,每月淨收入也在五六千塊錢,如果到經濟條件更為發達的地區,水漲船高,無論是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或者事業管理人員、工勤人員,工資都要提升一大截。職稱人員雖然受名額限制,相互之間也有競爭,但競爭力比起公務員和事業管理人員的職級競爭來,就輕鬆得太多了。這往往使得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超然物外,生活顯得很輕鬆。

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有限,縣區幾十人的單位,管理八級一般是兩個,管理七級一個,有的單位本來就是副科級,甚至是股級,管理八級以上崗位更少。比如鄉村小學,管理人員七八個,可能只有一把手是管理八級,甚至是管理九級。管理崗位不僅難晉升,而且晉升後,如果是從職稱工資轉為職級工資,雖然職務升級了,但工資卻下降了好幾百塊錢。管理崗位最實惠的,就是“雙肩挑”,即佔著管理崗位,拿的卻是職稱工資,按規定這樣的人不能超過領導班子的三分之一。如果是“雙肩挑”,職稱評定優先,還在管理崗位工作,兩不耽誤,當然是事業單位領導最為中意的。

至於到底是選擇走上管理崗位,走職級發展的“仕途”,還是繼續安安穩穩評職稱,走專業技術人員發展道路,完全看個人條件和興趣愛好,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孰優孰劣,完全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