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肩胛骨就相當於軀幹的“骨盆”

肩胛骨是背上部的一塊三角形骨。

它和鎖骨一起,

對臂的穩定和運動發揮重要的作用!

肩胛骨有多個窩、角和嵴,

是16塊肌肉的附著點。


肩胛骨的運動形式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肩胛骨也可以前傾或後傾。對於前傾,喙突向前方而肩胛骨下角移向後方。後傾則發生相反的運動。

肩胛骨的構造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肩胛骨的觸摸

技巧

通過熟悉的結構來尋找不熟悉的結構

通過一個特有的放鬆姿勢來觸摸


探查1 “沿著邊緣”


肩胛岡

肩胛岡處於中心位置,是定位其他標誌的大本營。

肩胛岡為表淺的骨嵴,位於肩關節頂部稍下方,走行角度稍傾斜,橫跨於肩峰和內側緣之間。它是三角肌後部肌束,和斜方肌中下部肌束的附著點。


觸診

1.俯臥位。將你的手放在其背上部,向下滑動指尖直至越過表淺的肩胛岡

2.垂直彈撥你的手指,觸摸其寬度和邊緣。也可通過朝肩峰向外側觸摸和朝脊柱向內側觸摸的方法來探查它的全長。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當你在肩胛岡上彈撥手指時,你是否感覺到了其上、下方軟組織形成的溝?如果讓患者緩慢上提他的肩胛骨,肩胛岡是否也一起上提?


內側緣

內側緣是肩胛骨的長緣,與脊柱平行。根據體型不同,它的長度在13~18cm之間。內側緣位於斜方肌深面,是肩胛提肌、菱形肌和前鋸肌的附著點。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觸診

  1. 俯臥位。將患者手放在他的腰背部使內側緣抬離肋骨。為了更好地顯露,可用一手拖住和抬高肩部。
  2. 定位肩胛岡,向內側滑動你的指尖直至離開肩胛岡到達內側緣。
  3. 沿內側緣向下、向上觸摸;注意其向肩胛岡下方延伸得比上方更多。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你能感覺的邊緣是垂直走行得嗎?


下角

肩胛骨有兩個角,內側緣的兩端各有1個。下角表淺,位於內側緣下端。


觸診

  1. 俯臥位。將患者的手放在他的腰背部。沿內側緣向下滑動你的手指。
  2. 在內側緣末端,肩胛骨的邊緣繞過一個角而向外上方走行。這個角就是下角。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你能找到下角並用指尖捏住它嗎?


上角

上角位於內側緣上端。它是肩胛提肌的附著點。因為上角位於斜方肌深面,所以它不像下角那樣易於分辨。

上角這個地方,也叫做“求饒點”,一般肩頸有問題的人,一壓這個地方都是非常痛的。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觸診

  1. 俯臥位。用你的手托住肩部並將其抬離桌面,以使其表面肌肉鬆弛。
  2. 定位內側緣,沿著邊緣向上滑動你的指尖以尋找上角
  3. 你可能需要向肩胛岡上方移動2.5cm才能觸及上角。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外側緣

外側緣自下角向外上方延伸至腋窩。它是大圓肌和小圓肌的附著點,因為這些肉較厚,外側緣不像內側緣那樣能清晰界定。


觸診

  1. 俯臥位。將患者的手臂垂下檢查床邊。自下角沿外側緣向上滑動你的拇指。
  2. 沿外側緣朝腋窩方向觸摸。如果肌肉太厚而不易觸摸,可嘗試在這些肌肉的下方屈曲你的拇指。這是定位盂下結節最有效的方法。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盂下結節

盂下結節位於外側緣最上端。這個結節不是一個明顯的點,而是一個小隆起,作為肱三頭肌長頭的附著點,位於小圓肌和三角肌的深面。

探查盂下結節常會誘發周圍組織的疼痛。使用拇指指腹可更準確地觸診而不引起疼痛。


觸診

  1. 俯臥位。定位外側緣
  2. 沿外側緣滑至其最上部。為了直接觸及骨性標誌,你可對錶面的肌肉加壓或在肌肉下方屈曲拇指。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探查2 “在壕溝裡”


岡下窩

肩胛骨有三個窩或凹陷:岡下窩、岡上窩和肩胛下窩。每個窩都容納一塊肌肉的肌腹和腱性組織。岡下窩是肩胛岡下方的三角形區域,容納岡下肌。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觸診

1.患者俯臥位。觸摸肩胛岡、內側緣和外側緣,定位岡下窩。

2.用你的拇指和食指指腹托住下角,這樣你的食指就位於內側緣,拇指就位於外側緣。

3.將另一手的一個食指沿肩胛岡放置,這樣你的手指所圍成的三角形就是岡下窩。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岡上窩

岡上窩位於肩胛岡上方。它的範圍很小,但卻很深。因為岡上肌附著於它的底部,所以岡上窩難以直接觸及。

岡上肌是肩周炎最容易引發問題的肌肉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觸診

1.患者俯臥位。自上角向外下方按壓你的拇指指腹至岡上窩,或沿肩胛岡放置你的拇指,向上移動至岡上窩。

2.雖然岡上窩被斜方肌和岡上肌覆蓋,但儘可能去探查它的範圍和形狀

3.向外側滑動你的拇指,注意岡上窩是如何變淺,最終消失在肩峰和鎖骨的連結處。雖然岡上窩不再觸及,但事實上它一直延伸至肩峰下方。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你能觸摸到水平走行至肩峰的岡上肌纖維嗎?

肩胛下窩

肩胛下窩位於肩胛骨前面,靠近胸廓。它是肩胛下肌和前鋸肌的附著點。觸摸這個窩具有挑戰性,因為肩胛骨緊鄰胸廓,有肌腹充填。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觸診

1.患者側臥位。這個體位使肩胛骨滑離胸廓而更易於觸及

2.將你的拇指放於外側緣中點。確定拇指沿著外側緣且位於大塊肌肉的前方。

3.緩慢按壓和屈曲你的拇指指腹至肩胛下窩表面。用你的另一隻手控制患者的臂部和肩胛骨至一最佳位置,使你的拇指能壓入組織中。注意你的手指也許僅能壓入窩內2cm。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這是觸摸肩胛下窩內側面的方法。這個窩能否觸及要看組織的彈性。

1.側臥位。屈曲患者的肩關節,沿內側緣放置你的指尖。用另一手向後移動肩胛骨(將內側緣從肋骨上脫離)

2.緩慢屈曲你的手指,透過菱形肌和斜方肌在肩胛骨下方觸及肩胛下窩的表面。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肩峰

肩峰是肩胛岡的外側端(末端),位於肩關節頂部。它表面扁平,與鎖骨的外側端相關節。肩峰是斜方肌和三角肌的附著點。

肩峰角是個小角,沿肩峰的後外側面可能感覺到。

觸診

1.患者坐位或仰臥位。定位肩胛岡。

2.沿肩胛岡向外上方觸摸至肩關節頂部。用指腹探查肩峰的扁平表面

3.探查和定位肩峰各面,觀察其與鎖骨的聯繫。

「解剖學堂」深入學習,瞭解肩胛骨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