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口腔癌的表現有哪些?

Ch1Ee_大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口腔癌”,據統計在城市中口腔癌的發病率愈來愈高,身處都市,平時工作壓力大,導致飲食時間不規則,加上很多人熱衷於吃烤串燒烤嚼檳榔,食物越來越上火辛辣,這些都容易產生口腔病變,輕則出現口腔潰瘍,重則引發口腔癌。

口腔癌因部位不同而分別稱為口底癌、牙齦癌、舌癌、硬顎癌和頰黏膜癌。一般中年和老年人患口腔癌比較多,男性的比例也高於女性。口腔癌患者的主要特徵有長期的吸菸史或者飲酒史,以及嚼檳榔史,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檳榔的一般不會出現口腔癌。那麼問題來了,口腔癌的早起症狀有哪些呢?

1,舌頭運動與知覺:舌頭如果活動性受到限制,就會導致咀嚼吞嚥或者說話困難,如出現舌頭半側知覺喪失,麻木,一定要儘快查明原因。

2,腫塊:口腔癌早期可能會出現頸部留疤結轉移的症狀,因此可能會出現頸部突然腫大的現象(觸摸時不一定有疼痛感),出現這種現象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一下。

3,疼痛明顯:早期一般無痛或僅有局部異常摩擦感,潰破後疼痛明顯, 張不開口為首先出現的症狀,隨著腫瘤進一步侵犯神經,可引發耳部和咽喉痛,應予以重視。

4,潰瘍不愈:如果我們的牙齒出現口腔潰瘍,一般不超過2周就可以恢復的,如果疼痛感超過2周還不見好,我們就要警惕口腔癌的可能了。

5,顏色改變:正常的口腔黏膜是粉紅色,如果變成白色、褐色或黑色,意味著黏膜表皮細胞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口腔黏膜變粗糙、變厚或呈硬結,出現口腔黏膜白斑、紅斑,很可能已發生癌變。

6,功能障礙:出現功能障礙一般是指閉口運動受限,這是腫瘤侵犯下頜關節所致,因此出現這種情況的,一般不是口腔癌也是其他疾病,一定要到醫院檢查一下。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症狀雖是口腔癌常見症狀,但並不完全以此判斷是否患有癌症。最好是出現上述症狀後及時去醫院就診,早期明確診斷,對症治療。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和想法,歡迎積極給我留言,可以為你答疑解惑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口腔護理知識,可以關注我哦!


口腔護理王醫生


  口腔癌是來源於軟顎、舌根、顎扁桃體、會厭周圍及咽壁等部位的惡性腫瘤,是頭頸部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口腔癌有哪些臨床表現呢?

  口腔癌發病部位一般比較表淺,因此早期口腔癌患者一般無痛或僅僅表現為輕微觸痛或局部的感覺異常,沒有非常典型的臨床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者口腔內有明顯的疼痛、斑塊、潰瘍及腫塊出現。口腔癌發病部位不同,患者的臨床症狀也不一樣。

  口腔癌中舌癌的發病率最高,常發生在舌緣,也可見於舌尖、舌背。引起舌肌運動異常時,患者會言語不清,進食吞嚥困難,伸舌偏斜等。舌癌患者會出現頸部淋巴結的無痛性腫大;牙齦癌的發病率僅次於舌癌,進行口腔內檢查常發現菜花型牙齦腫物,當腫瘤潰爛可引起口腔惡臭、牙槽骨受到破壞會,容易引起牙齒鬆動、疼痛。如果侵犯下牙槽神經,還會引起嘴唇麻木感。另外還有一種口腔癌,稱之為頰黏膜癌,常發生於磨牙區相對應的頰部黏膜區域。該類型口腔癌容易出現頰部皮膚潰爛,伴有張口受限的症狀,同時病灶周圍往往伴有白斑、扁平苔蘚等。

  口腔保健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年以後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口腔全面檢查,當發現口腔內有異常腫物時儘早就診,以防錯過最佳手術時機。口腔癌一經確診後,儘快採取手術切除病灶,同時局部放射治療。口腔內惡性腫瘤進一步發展,還可能侵犯至口咽、上頜竇、鼻腔、舌外肌、咀嚼間隙以及下頜骨等,會出現相應症狀,此時已經屬於口腔癌晚期,治療效果並不滿意。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口腔癌其實是一個總的稱號,主要就是指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只要有牙齦癌、舌癌、軟硬顎癌、頜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和上頜竇癌以及發生於顏面部皮膚黏膜的癌症等),絕大多數是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

口腔癌發生之後會出現的主要臨床表現

能觸摸或者肉眼可能的腫塊或者結節;無明顯誘因反覆出血,口腔有麻木感(乾燥感或者灼熱感);有白色鱗狀斑塊;吞嚥或者說話困難或者異常;

出現類似症狀暫時不要驚慌,前往醫院檢查

有時候我們人有種心理,會對號入座,可能不是口腔癌,只是一個潰瘍都會被你認為的癌症,如果不放心就去醫院檢查一下(口腔鱗癌確診一般是活檢)

口腔癌的預防與術後護理

預防:避免長時間烈日照射;戒菸限酒;戴假牙出現發炎疼痛要及時就醫;不喝不吃過燙食物,不吃油炸,油膩等垃圾食品,拔牙後的牙齒殘根等要去除乾淨;經常刷牙,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瞭解口腔癌的一些知識;

護理:預防需要注意的護理也需要繼續注意;

1、先進行流質食物,待到無任何不適症狀時在按半流質食用,最後按病情恢復情況食以普食。

2、病人手術前後或放療期間,每日供給的熱能和蛋白質應略高於正常人

3、口腔癌患者術後需補充人體每日所需的營養成分,多吃帶有高蛋白維生素的食物瓜果,食物方面應儘量選擇容易消化且吸收的,有助於口腔癌術後的體質虛弱等症狀加以改善。


天天健康生活


口腔癌是頜面部的常見腫瘤,犯這種病,吃喝不能,難受異常。一般口腔癌發病男性多於女性,以中年人多發。發病率依次為舌癌、頰癌、牙齦癌顎癌。各個部位的腫瘤各具特點。

1、舌癌

發病率最高。常發生於舌緣,也見於舌尖、舌背。惡性程度高,波及舌肌時,可引起言語不清,進食吞嚥困難。因患側舌肌受腫瘤侵犯,運動障礙,常表現為伸舌偏斜。如果腫瘤波及整個舌體,舌肌完全癱瘓。另外,患者有舌體麻木感。其早期就可經淋巴結轉移,檢查時可捫及頸部淋巴結的腫大。

2、頰黏膜癌

常發生於磨牙區相對應的頰部黏膜區域。生長迅速者可引起頰部皮膚潰爛,伴有張口受限的症狀。腫瘤周圍可伴有白斑、扁平苔蘚等。可摸到頸部淋巴結腫大。

3、牙齦癌

發病率僅次於舌癌。視診常可見菜花型牙齦腫物。腫瘤潰爛可引起口腔惡臭。腫瘤可侵犯頜面,導致骨質破壞,牙齒失去支持結構發生鬆動、疼痛。若侵犯了下頜骨內走行的下牙槽神經,還會引起嘴唇麻木感。患者還可有張口受限。

4、顎癌

發生於顎部啊腫瘤生長較緩慢,可破壞顎部骨板引起顎穿孔。

在這裡提醒大家,儘量保持口腔衛生,儘早處理口腔內致癌因素(如無保留價值的殘根、殘冠、不良充填體及修復體等)。口腔內的白斑、扁平苔蘚、紅斑、經久不愈的潰瘍都屬於癌前病變,應定期就診觀察或治療,當發現口腔內有異常腫物時更儘早就診以防錯過最佳手術時機。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口腔癌是一種在國際上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尤其好發於舌、頰、顎、牙齦以及口底和唇部。

大家要注意了!

長期大量抽菸喝酒、日常習慣性咀嚼檳榔、口腔衛生習慣不良等不良日常習慣以及尖銳牙尖、劣質假牙、牙齒殘根等長期刺激都是導致口腔癌發生的重要原因。

口腔癌根據發病部位的不同很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牙齒突然鬆動脫落、口腔或咽喉部甚至面部的麻木不適、口腔黏膜出現反覆發作且難愈的潰瘍、口腔白斑表面粗糙有硬結、突然出現舌頭活動受限甚至知覺喪失或唾液分泌增多、口腔內出現異常贅生物以及紅斑白斑等或唇粘膜增厚有鱗屑等。一旦發現以上口腔不適症狀應當儘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平時可通過保證個人營養狀況良好和個人口腔衛生,儘量少吸菸飲酒,及時去除牙殘冠、殘根等不良刺激,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等方式降低口腔癌發生的風險。


KK健康


口腔癌是指來源於軟顎、舌根、顎扁桃體、會厭周圍及咽壁等部位的惡性腫瘤,是頭頸部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以鱗癌最多見。其主要表現為疼痛、斑塊、潰瘍及腫塊。口腔癌發病部位一般比較表淺,因此早期口腔癌患者一般無痛或僅僅表現為輕微觸痛或感覺異常,當腫塊發生潰瘍時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疼痛感。口腔癌中舌癌與牙齦癌患者早期主訴疼痛者較多。口腔鱗癌位於淺表時可表現為淺表浸潤的斑塊,此時不作活組織檢查,較難與白斑或增生性紅斑相鑑別。口腔鱗癌也常常發生潰瘍,典型的表現為質硬、邊緣隆起不規則、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潤腫塊,潰瘍面波及整個腫瘤區,需與一般潰瘍相區別。癌腫向深部浸潤,可形成腫塊,應進一步判斷其侵犯範圍與深度。腫瘤進一步發展還可能侵犯至口咽、上頜竇、鼻腔、舌外肌、咀嚼間隙以及下頜骨等並出現相應症狀,如有頸部淋巴結轉移,會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


康愛在線


口腔癌是頭頸部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相比肺癌、肝癌、胃癌等,口腔癌受到的關注較少,在全部惡性腫瘤發病前十和死亡前十中,口腔癌也沒有上榜。但口腔癌有著較高的死亡率,是目前頭頸部腫瘤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據文獻顯示,口腔癌患者的總體5年生存率僅在50%左右,只有一些早期且無淋巴轉移的患者可達80%左右,而如果是中晚期則5年生存率大打折扣,約為20%~30%左右。由此可見,口腔癌的早期常見症狀和癌症篩查值得我們關注。

口腔癌的常見臨床表現有:

1.口腔功能受限或有疼痛表現:


口腔癌並不是一種惡性腫瘤,而是一組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包括舌癌、牙齦癌、口底癌、軟硬顎癌等均為口腔癌,不同的口腔癌,症狀表現可能會有所不同。不過常見的症狀有口腔功能受限或者有疼痛表現,例如張口困難、舌頭運動受限、說話受影響等。


2.口腔腫塊:


這是口腔癌中最常見的症狀,因為口腔位置比較表淺,所以也比較容易觀察到。通常這種腫塊在破潰之前是無痛的,這一點需要注意。後期腫瘤繼續進展,可向頸部淋巴結轉移,導致頸部淋巴結腫大。

3.口腔出血:部分患者可有出血的症狀,當腫瘤破潰後,或腫瘤侵襲頭頸部血管較為豐富的部位可導致出血的症狀。


4.口腔潰瘍:這是一個比較容易令人忽視的症狀,但口腔癌中常見的症狀之一為潰瘍,因此,我們應警惕,對於經久不愈的潰瘍,注意及時就醫檢查,以排除癌性的潰瘍。


5.其他:頜骨腫大、不明原因的牙齒鬆動也應注意,牙齦癌或頜骨腫瘤,可導致頜骨腫大,有時還可能會合並知覺異常,如下唇麻木感,或者導致出現牙齒鬆動等症狀。

如何預防和及早發現口腔癌?

與口腔癌相關的高危因素主要有菸酒、咀嚼檳榔、不潔的性行為(主要與HPV有關)、口腔內的殘根殘冠和不良修復體等,特別是檳榔和菸酒,目前已有大量的證據顯示其與口腔癌的密切相關性。預防口腔癌,應避免口腔癌的高危因素或減少對高危因素的接觸。


口腔癌的早期發現也至關重要,早期的口腔癌和中晚期的口腔癌治療效果和治療預後是差異顯著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規範治療對於提高口腔癌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及早發現口腔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上的常見症狀,例如,出現經久不愈的口腔潰瘍、口腔白斑或紅斑等應及時處理。此外,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包括對面部、嘴唇、唇粘膜、頰粘膜、牙齦、口底、舌頭、上顎和頸部的外觀以及觸診檢查等;必要時可以影像學檢查以發現深部可能的病變。


更多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