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南通啟東:融入上海 發展內涵大提升

南通啟東:融入上海 發展內涵大提升

40年前,江海交匯處的啟東圓陀角,還是一望無際的蘆葦蕩。物轉星移。如今啟東百里江海岸線,則是一番熱氣騰騰的景象。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啟東市委書記王曉斌表示,通過全力打造現代產業、開發開放、城鄉發展、生態環境、文化建設、民生幸福“六大新高地”,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啟東。

前瞻性謀劃 啟東融入上海春來早

呂四的海鮮市場,每天都有上海人來“探營”;啟隆鎮的綠地長島,已經成為上海人後花園。一輛輛“滬”字頭私家車在啟東早已司空見慣,“在我們這,幾乎家家都有上海親戚。”老百姓的一句笑談,道出了啟東與上海的親近。啟東與上海,一衣帶水,隔江相望,直線距離也就50多公里,兩地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經濟相融。改革開放以來,啟東巧借毗鄰上海的優勢,發展的步伐一刻也沒停歇。

南通启东:融入上海 发展内涵大提升

2002年6月,啟東提出融入上海的戰略思路。“十一五”期間,啟東又制訂“江海聯動、橋港互動、接軌上海、走向世界”的發展戰略。2011年12月24日,崇啟長江大橋正式通車。從此,啟東正式融入上海一小時都市經濟圈。

呂四,我國著名的漁港,這裡出產的黃魚、帶魚、鯧魚、梭子蟹是上海人的最愛。今年50多歲的潘東輝開菜籃子工程專用車。他說,上世紀80年代從啟東到上海要汽渡過江,大概7個小時左右。碰上臺風或者大霧,只能望江興嘆,海鮮的損耗率很大。後來蘇通大橋開通後,到上海也要三四個小時,如今通過崇啟大橋,1個多小時就可以到上海市區。

南通启东:融入上海 发展内涵大提升

融入上海,交通是基礎。“長期以來,我們啟東人一刻也沒有停止編織‘跨越長江’的夢想。”原啟東市大橋辦總工程師李洪斌感慨地說,一江之隔使啟東成為交通神經的末梢,嚴重地制約了啟東的經濟社會發展。令人興奮的是崇啟長江大橋通車那年,啟東進一步確立了“領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發展戰略定位。

2013年,啟東委託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開展對接上海專題研究,並在園區開發、物流、人才、農產品供銷對接、港口發展等9大領域實施專項行動計劃,簡稱“139”工程。2015年,抓住上海城市功能轉型區內企業提檔升級、搬遷改造和產業轉移的機遇,啟東適時啟動對接上海招商大會戰,著力招引一批“裂變”項目、“升級”項目和產業鏈延伸項目。

去年12月份,啟東牽頭委託上海財經大學開展了啟東市對接服務上海總策劃研究,以進一步落實南通市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的總體方案,特別是建設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有關要求。目前,總策劃研究已經形成了初步中期成果。

包容性合作 引得產業人才上海來

“從啟東‘上海很方便,下海也很方便’。”在振華重工總裁黃慶豐眼中,啟東有著獨特的魅力。上海的專家早上來解決啟東的技術問題,晚上就可以回上海;製造的大型海工裝備從這裡出海,不用穿過跨江大橋,就能直奔東海。這是振華重工選擇落戶啟東的緣由。

時間回放到2012年。啟東科技企業創業園裡,上海人徐清強正在車間指導油墨的生產和包裝。這是一家從上海搬過來的科技企業。從匯龍鎮生產出的油墨成品,會定期發往上海,公司的上海員工也每週往返於楊浦和匯龍之間。徐清強說,在這個創業園內,近半數的企業都和上海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合作協議,“現在有了大橋,上海的專家更樂意到這裡來技術指導和工作。”

南通启东:融入上海 发展内涵大提升

鳥瞰園區全景

目前,從許多從上海來的人才在啟東安居樂業。啟東高度重視人才和智力引進工作,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只求所用,不求所有,實行包容性合作,全力營造激勵人才發展和創新創業的優良環境。

今年,啟東市委、市政府制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人才優先發展的意見》,共30條,通過實施“六大人才工程”,著力打造人才高地,服務創新創業,以人才和智力資源的集聚,引領和支撐啟東經濟社會創新發展。啟東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顧啟成,過去長期在鄉鎮企管站工作。他說:啟東鄉鎮企業起步都離不開上海的技術,最早的時候,都是聘請上海技術師傅,利用星期天來企業指導,後來乾脆辦上海的聯營企業,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啟東到處可以看到某某上海廠啟東聯營廠的牌子。

南通启东:融入上海 发展内涵大提升

博士創業園

充分利用滬上人才資源是啟東優勢。近年來,啟東向復旦、上海交通等滬上10所知名高校就業處負責人頒發聘書,向他們預約高校優秀畢業生;先後與華東理工等院校舉辦生物醫藥、海工裝備、精密機械、新能源等專題產學研合作洽談會10多場,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65個,柔性引進專家教授220多人;同時加強校地合作平臺建設,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啟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復旦科技園等校地合作平臺,吸引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來啟。

2018啟東國際經貿洽談會上的一組數字是最好佐證。會上,來自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智能製造、海工船舶等行業的領軍企業高管、科研院校專家等230餘人齊聚啟東,涉及新型材料製造、新能源汽車部件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30餘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超120億元,簽約項目七成以上來自上海。

差異化競爭 造就國之重器啟東造

國之重器,啟東智造。前不久,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船——“天鯤號”出塢試航,引來全球聚焦。在啟東,類似“天鯤號”這樣的大國重器很多:我國第一座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希望6號”、全球首艘深海原油中轉船、我國首艘軍民兩用半潛運輸船“振華33號”、亞洲最大容量的海上升壓站、世界最大的可移動式龍門吊機“宏海吊”……近年來,啟東全力加快海工船舶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海工裝備製造業向高端挺進,長江入海口相繼駛出大國重器。

南通启东:融入上海 发展内涵大提升

產業差異化競爭,園區錯位化發展,共同繪就了這座東疆小城融入上海、邁向世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畫卷。聚焦高質量發展,啟東全力打造符合本地發展實際的重點產業集群,大力扶持海工及重裝備、生命健康科技兩大主導產業發展,加快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等新興產業。在呂四港經濟開發區,一批重點企業加速發展。華峰超纖一期項目自2016年3月投入生產以來,已有11條生產線進入生產階段,目前二期項目已經啟動,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超纖材料生產基地。廣匯能源擴建工程正在加緊建設,該工程總投資7.4億元,計劃今年年底建成投產,建成後可實現年LNG週轉量300萬噸,應稅銷售突破100億元。

南通启东:融入上海 发展内涵大提升

江蘇神通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最早是家生產農機具的小廠。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寶鋼一期工程剛完成,提出“以國產代替進口”的構想,準備在二期工程中使用國產水渣蝶閥。神通閥門嘗試水渣蝶閥的國產研製任務。第一次出樣品,拿去寶鋼一試,不到一週就壞了,被寶鋼戲稱為“禮拜閥”。經過數百次的反覆試驗,水渣閥門終於獲得成功,它的使用壽命竟比日本同類產品增加了好幾倍。當時寶鋼獎勵了企業500元,從此,企業與上海寶鋼有了不解之緣。如今的神通閥門,已經發展成為能為冶金、核電、火電、煤化工、石油和天然氣集輸及石油煉化等領域研製特種專用閥門的重點骨幹企業,主要產品有七個大類145個系列2000多個規格。

南通启东:融入上海 发展内涵大提升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啟東明確自身在上海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努力實現與上海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的融合發展。2017年,啟東在滬舉辦各類招商活動119場次,新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39個,引進上海產業協作資金453億元、與上海地區高校簽約產學研合作項目25個。啟東高新區海虹路祝橋產業園裡,塔吊林立,工程車進進出出,多個項目同時建設。浦東祝橋啟東產業園是在上海土地減量化政策之下的首個上海先進製造業轉移集聚地,形成了研發、銷售在上海,生產、加工在啟東的模式。統計顯示,近兩年落戶啟東各大園區的企業中,三分之二以上來自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