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他才是真正的“教父”!臺灣最後一位大佬,半導體傳奇終謝幕……

他才是真正的“教父”!臺灣最後一位大佬,半導體傳奇終謝幕……

他才是真正的“教父”!臺灣最後一位大佬,半導體傳奇終謝幕……
他才是真正的“教父”!臺灣最後一位大佬,半導體傳奇終謝幕……

來源:花街花事(huajiehuashi),專注人物 八而不俗。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作為佔據全球芯片業半壁江山的“臺積電”,

一直都是臺灣人的驕傲。

與郭臺銘的代工路線不同,

自“半導體教父”張忠謀56歲創辦以來,

它一直都是高科技的代名詞。

6月5日,

張忠謀正式退休,

這也代表著臺積電將正式開啟“後張忠謀時代”。

臺積電在張忠謀的帶領下,

是如何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

成長為曾經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企業,

將全球超過一半的芯片代工業務攬入懷中的呢?

他才是真正的“教父”!台湾最后一位大佬,半导体传奇终谢幕……

1931年,

張忠謀生於中國浙江寧波。

1931年到1940年,

整整九年,

張忠謀一家人為避戰亂輾轉遷徙於

南京、廣州、重慶、上海、香港,

他童年時光大部分都在香港度過。

1941年,

香港、九龍遭日本佔領,

其父張蔚觀攜妻帶子前往重慶,

張忠謀進入重慶南開中學就讀。

1949年,

18歲的張忠謀進入美國哈佛大學,

作為全校1000多位新生中唯一的中國人。

他才是真正的“教父”!台湾最后一位大佬,半导体传奇终谢幕……

△青年張忠謀在哈佛入學典禮上

成為“半導體之父”純屬意外

1950年,

張忠謀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

專攻機械工程。

四年後,

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碩士學位。

不過之後,

兩次參加博士資格考試都遭落選。

打擊之下,

張忠謀很沮喪,

也不知如何面對新婚不久的妻子。

於是他開始找工作,

並開始自修半導體,

在隨後的offer中,

因為1美元月薪的差距,

拒絕了工作環境優渥的福特,

而選擇了Sylva-nia——

一家以半導體為材料的晶體管方面的小公司。

當時有一個有趣的細節,

張忠謀打電話過去,

預備跟福特關於1美元的酬勞再“講講價”。

只是沒想到,

福特的態度是“要來就來,不來請便”,

於是心高氣傲的張忠謀正式踏入了

他半導體事業的傳奇之路。

1958年,

27歲的張忠謀來到德州

他與半導體開山鼻祖、

英特爾公司創辦人摩爾同時踏入半導體業,

他才是真正的“教父”!台湾最后一位大佬,半导体传奇终谢幕……

△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

與集成電路發明人傑克·科比

他才是真正的“教父”!台湾最后一位大佬,半导体传奇终谢幕……

△集成電路發明人傑克·科比

同時進入德州儀器公司,

成為德州儀器第一個中國員工。

當時德州儀器年營業額不到1億美元。

1964年,

獲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系博士學位,

並重回德州儀器。

1965年,

升任集成電路部門總經理。

1972年,

先後就任德州儀器公司副總栽和資深副總裁,

是德州儀器的第三號人物,

僅次於董事長和總裁。

他才是真正的“教父”!台湾最后一位大佬,半导体传奇终谢幕……

△“三把手”張忠謀

此時德州儀器早已成為世界第一,

在全球有6萬員工,

其中一半歸張忠謀管。

是最早進入美國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華人。

1970年代末,

英特爾在內存市場所向無敵,

當時的總裁夏柏重視消費性電子產品,

不願加大投資半導體,

而張忠謀性格過於剛烈,

不願予人妥協,

在公司內外不同場合都大聲疾呼加大投資半導體。

1985年,

張忠謀辭去在美國的高薪職位返回中國臺灣,

受臺灣方面邀請出任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為臺灣半導體業的崛起和產業升級貢獻卓著。

56歲高齡創辦臺積電

1987年,

56歲的張忠謀在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創建了

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

簡稱“臺積電”

並迅速發展為臺灣半導體業的領頭羊。

他才是真正的“教父”!台湾最后一位大佬,半导体传奇终谢幕……

△張忠謀在臺積電發表講話

2006年,

張忠謀委任蔡力行任CEO,

自己只任董事長。

當時蔡力行在臺積電工作20年,

從廠長做起,

是張忠謀一手訓練出來的左膀右臂。

2009年,

金融風暴襲擊下,

臺積電第一季瀕臨虧損,

張忠謀重回臺積電任CEO,

震撼了全球半導體產業。

2010年第一季,

臺積電營業收入達921.9億臺幣,

稅後盈餘336.6億臺幣,

是臺灣1300家上市公司中獲利最高的企業。

全年營業收入突破4000億臺幣,

成長率超過40%,

市值衝上2兆元臺幣,

股價漲幅達30.65%。

2011年營業收入可望突破5000億臺幣大關。

2018年6月5日,

張忠謀在股東大會上宣告正式退休。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麼?誠信。

人們最早認為臺積電的晶圓代工是不可能的,

因為所有客戶發送給臺積電的生產模板,

實際上都是高度機密的資料。

——如何讓近千家互為競爭對手的芯片設計公司,

把最高機密的芯片設計圖,

發送到同一家晶元代工廠生產?

張忠謀給出了一個策略:

用一套異常嚴苛的誠信管理系統來管理臺積電員工。

臺積電員工不僅不能在上班時間玩手機、

不能帶U盤,

就連進廁所都要刷員工ID卡。

而如果一個員工被抓住上班帶手機玩4次,

名單就會直接上交到張忠謀的桌子上。

為以身作則,

張忠謀自己也完全遵守這個誠信管理系統。

時至今日,

張忠謀仍在不斷給臺積電內部灌輸

“創新”、“誠信”、“客戶至上”的企業文化,

或者用張忠謀自己的話來說——

臺積電可以為客戶赴湯蹈火。

對於中國大陸半導體前景怎麼看?

2000年以後,

臺積電也開始佈局大陸的生產工廠,

首選在上海。

他才是真正的“教父”!台湾最后一位大佬,半导体传奇终谢幕……

△大陸自2005年人均GDP已趕超臺灣

張忠謀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

大陸半導體在未來5-10年會有相當大的進步,

不過,

與臺積電之間的技術差距仍是會有5~7年之多,

因為這段期間,

臺積電仍是會有很大的進步,

公司對於任何的競爭對手都是嚴陣以待,

過去如此,未來也是。

張忠謀進一步表示,

中國大陸和美國都是臺積電

非常重要的客戶市場,

這幾年中國大陸市場快速崛起,

成長非常快速有很大一部分

來自比特幣之類數字貨幣的貢獻,

臺積電在整個比特幣挖礦芯片的市佔率非常高,

然這塊市場也有其不穩定性,

而除了比特幣之外,

大陸市場也有相當好又穩定成長的領域。

如何看待臺積電的未來?

對於半導體產業極度競爭的人才流動,

他認為臺積電在過去幾年來

並沒有流失任何關鍵性的人才

主要有三個秘訣,

第一是優渥的報酬,

第二是讓每個人喜歡他的工作,

第三是讓每個員工感覺到有前途,

能認同這行業和商業模式。

他同時也表示,

集成電路發展至今,

仍沒有看到替代品,

隨著智能科技的進步,

未來十年的世界仍是需要新的IC,

只要臺積電一直維持領先,

維持硅世代的地位,

相信全世界還是會需要臺積電,

甚至是更需要。

退休後有什麼打算?

對於退休的心境,

“人生都是有階段性的,

第一階段是學生時期,

第二階段是德州儀器時期,

第三是臺積電時期,

而現在是他人生第四個階段的開始。

他認為過去三個階段都覺得是完成任務,

因此每一次的離開都是抱著愉快的心情,

而他對於第四階段充滿期待,

包括寫自傳、打橋牌、閱讀、旅行,

將會非常忙碌。

張忠謀表示,

江山代有才人出,

沒有了他,

臺積電必能再創奇蹟,

畢竟他已經獨領風騷63年了,

是該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他說聽音樂、打橋牌、旅遊等,

可以忙的事很多,

當然最先要做的是完成自傳下半部,

預計花9個月至1年的時間完成。

張忠謀曾說:

“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企業,

我一直在堅持走一條難走的路。”

他創造了專業代工的概念,

“只做代工,

不與客戶競爭的永續性原則”

是他的信條,

這一理念讓臺灣經濟受惠,

也間接孵化出郭臺銘的鴻海集團。

在臺灣《天下》雜誌的標杆企業獎評選中,

臺積電連續11年獨佔鰲頭。

有人說他是臺灣經濟崛起的象徵,

也是臺灣經濟至今尚未破產的最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