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安慶未來將會如何發展?

餘祝意


回答問題之前,先糾正提問者的錯誤,宿松,不是縮松。接下來,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安慶的未來將會如何發展?應該說會往望江方向發展,但是再怎麼發展也發展也不至於能發展到宿松。

安慶市城市總體規劃

由多年前的這個規劃可以看出,安慶市的發展規劃很明顯,那就是沿江,沿高鐵,跨江。沿江形成安慶市主城區,樅陽縣城(已經劃入銅陵),皖河農場區域。沿高鐵形成懷寧(茶嶺)高鐵新區,跨江形成大渡口區域(屬於東至),晏塘——烏沙區域(屬池州)。

談到這裡,估計有大量的外地網友,以及本地網友要嘲笑安慶的這個計劃,覺得純屬吹牛逼。在筆者看來,這個計劃對於過去的安慶,甚至今天的安慶來說,確實有點吹,但是吹不要緊,只要真的去按照這個計劃做,就比純粹在地圖上圈一塊地,然後標上什麼新區強。

當然,在這個計劃制定後的幾年裡,安慶在行政區劃上發生了一些調整,原來距離安慶市區最近的樅陽縣已經劃入了銅陵。同時寧安城際通車,合安九高鐵項目也全面開工,這些改變給安慶的發展規劃帶來了一些變數,但是整體上影響並不大。安慶目前發展的趨勢

從安慶目前城市建設,交通完善的進程中可以看出,安慶市目前依舊在按照原定的計劃發展,並沒有因為一些小的變化還輕易改變原先的規劃。

首先,東部新城繼續升級。

過去很多民眾認為東部新城的建設是為了吸引樅陽民眾買房投資,是為了和樅陽同城發展。誠然,樅陽確實離東部新城很近,但是樅陽縣城並非在安慶主城區的東部,而是東北部,所以東部新城其實更多的是為了將來有可能到來的安慶——池州聯合發展做好準備。並且東部不僅有住宅區,更多其實是工業區,或者規劃中的工業區。

正在發展中的江南產業集中區涉及到安慶(東部新城),池州(西部新城),以及銅陵(江北新區),其中,跨江發展條件最好,城市聯動條件最好的就是池州園區,因為這裡不僅是寧安高鐵和規劃中的阜六安景鐵路的樞紐,也是武杭高鐵的過江通道,一度也有池州到合肥修建鐵路的計劃,過江通道也在這裡。這裡也是池州長江大橋的過江通道,是高速公路的樞紐。更是安徽21世紀大運河——引江濟淮的起點,水運提升也指日可待。

所以這裡是江南產業集中區中條件最好的地段,如果安慶和池州能夠把合作推向深層次一點,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不管是相對地廣人稀的池州,還是人口相對稠密的安慶城區,都是一次很好的機遇。

其次,北部新城日新月異。

合安九項目開工之前,安慶已經有了明顯城區北擴的跡象。坐落在大龍山腳下的北部新城,不僅是眾多民眾所說的安慶“龍脈”所在,也是安慶城區環境最好的區域。因為安慶城區西有石化廠,東有大電廠,江淮新能源汽車廠。石化廠的大煙囪

大電廠的煙囪東西都有“汙染”,唯有北部是“淨土”

對於當前安慶市民,西邊的石化廠汙染就不多說了,東部的大電廠不管廢氣汙染不汙染,看上去都很可怕,家住在長風的民眾更是清楚,江淮汽車廠附近經常有奇怪的“香味”,來來往往氣味十分明顯。所以,眼下唯有北部地區是環境相對較好的區域。

隨著合安九高鐵項目的建設,茶嶺為中心的高鐵新區快速建設,毋庸置疑將會成為安慶未來最宜居的區域之一。希望地方政府合理規劃,不要再將這一區域規劃為汙染企業為主的區域,否則安慶將找不到一塊淨土了。

第三,向南跨江,緩慢進行中。大渡口鎮

大渡口鎮的開發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近些年來,隨著過江公交的通車,兩地居民的交流更加密切。在很多安慶市民眼中,似乎非要把東至劃到安慶,才能安心跨江。其實一個城市是否可以跨江,跟江對面是不是自己家一點關係都沒有,你發展的好,自然就可以跨江,發展的不好,劃給你,照樣跨不過去。不過對於當下的安慶,估計大規模的向南跨江還需要假以時日,畢竟江這邊都還沒搞好,跨江就為時尚早。

第四,向西南望江方向也在進行中。

在樅陽區劃銅陵之後,安慶的下游就已經成為別人的縣城了,那麼上游的望江,成為臨近安慶城區最近的一個港口。望江縣,是安慶市目前所轄縣城中交通最為落後,經濟最為貧困的縣城之一。說句實在的,如果望江的江對面也有一個類似銅陵這樣的“發達城市”,估計早就吵著要劃出去了。自己的兄弟不先拉起來,就想著跨江,肯定是說不通的,所以必須要加快安慶城區向望江的發展。

最後,未來的安慶,必須完善縣域交通,城市內部公交系統,有條件必須修建地鐵或者輕軌。

安慶的縣域交通一直以來非常落後,可喜的是,目前,安慶到各個縣城的一級公路都已經在快速施工之中了。而城市內部的公交系統還需進一步完善,特別是隨著城區的日益擴大,更要早做規劃,未雨綢繆。

安慶修建地鐵的傳聞早已出現,在很多鍵盤俠的眼中,安慶修建地鐵似乎是空想,毫無意義。他們有充分的證據,例如人口紅利不夠,財政收入不行,來否定。但是在筆者看來,安慶修建地鐵有沒有必要不評價,但是修建輕軌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不行,不代表以後永遠不行。因為隨著城市的發展,安慶的未來很可能會形成鐵路交通中心與水運交通中心越來越遠,居住區與工業區越來越遠的情況,也許搞好公交系統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如果能發展幾條輕軌甚至是地鐵,對於整個城市的提升肯定是有很大幫助的。傳聞中的安慶地鐵(輕軌)

也許對於當下的安慶,財政的壓力不足以同時開工這傳說中的三條地鐵(輕軌),但是也要在規劃上做好充足的準備。

特別是從茶嶺高鐵站到安慶站,再到東部新城的這條傳說中的一號線,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合安九高鐵對於城市的促進作用。才能使得日益呈現長條形發展的安慶城市交通完善,方便。

此外,傳說中的二號線,也就是從羅嶺方向到主城區的這條線路,能不能修不評價太多,但是設計的也是非常合理的。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北部新城徹底的有活力。

至於三號線,筆者就不評價了,有錢就建吧,沒錢就繼續等待吧。

作為一個安慶土著,厭倦了網友年復一年的批評,也看厭了各種所謂的吸血,限制的言論,只希望家鄉能早日崛起,騰飛,希望未來的安慶能規劃的越來越好,發展的越來越好!


徽南城意


回覆樓主:首先樓主關心安慶的發展這份心意出發點就非常好了。再談談安慶的發展:

安慶現在提出了一個“雙百工程”,人口100萬,面積100平方公里。不知道這個口號對安慶的發展有什麼意義。在中國人口一百萬還是小城市,面積100平方公里一樣還是小城市。為什麼不提人均教育水平、人均經濟收入的目標呢?所以任何一屆政府都應該確立安慶整體的發展思路和戰略方向,如何發展安慶整體經濟才是重中之重。安慶的規劃應以安慶市區、懷寧縣城高河、潛山縣城梅城組成的中心三角為核心向四周的樅陽、桐城、嶽西、太湖、望江和宿松輻射,建立多點中心城鎮的多極型發展模式。簡單講就是以中心三角地區帶動周邊各縣城,以周邊各縣城為中心城鎮帶動輻射全縣,以致全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主要產業和資源以中心三角為主部署,各縣依照各自的特點發展適合的農業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中藥材業、手工業、資源型產業等等,各縣的中心城鎮作為主要配套工業生產集中地、物流集中地,從而全面推動安慶整體經濟良性發展。  1、中心三角地區應是安慶城市核心,而不是安慶老城區,建立發展中心三角對安慶整體經濟發展意義非凡。 2、建立多箇中心衛星城鎮,輻射帶動全縣各鄉鎮發展,避免交通不暢帶來的發展障礙。


洞見之派


從戰略上講,安慶今後應將大發展的重點放在懷寧,和望江,懷寧原就是安慶別稱,數十年省縣府一地,加上現在高鐵建在離安慶不遠的茶嶺鎮,安慶已有計劃在茶嶺建立高鐵開發區,並準備成立安慶市行政副中心,將來有意將懷寧縣迴歸市區,成立分區,將大安慶的雄圖訂在城北,向西將大力發展現代工業,安慶市已將大批工業項目放在瞭望江開放區,就地理位置講,兩縣與市區一衣帶水,兩地一市來往比較頻繁,好象兩地早巳是市郊區啦,如果就成,大安慶區域發展幹潛力巨大,不久將來,大安慶政治,經濟地位有一個飛躍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手機用戶50089252791


自從東至被劃離安慶以後,安慶便失去了跨江發展的機會,而實際情況是安慶自從失去省會地位後也很難實現跨江發展,這樣以來有一個弊端就是無法輻射江南部分地區,只能做到偏安一隅。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安慶、池州、銅陵被劃入長江三角洲城市,可以說這三座城市是長江三角洲最西端三座城市,按照國家中遠期的規劃,要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打造成世界最大的城市群,就目前情況來看,這三座城市周邊影響力最大的中心城市主要是南京和合肥,合肥城市圈主要輻射桐城、無為以北的安徽主要城市,而南京城市圈更是能輻射包括蕪湖、馬鞍山、滁州等安徽城市,江南山區的宣城、黃山更傾向於融入杭州城市圈,而安慶、池州、銅陵三座城市離這些中心城市空間距離相對較遠,目前還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因為地理位置不佔優,為了更好的與長江三角洲的其他城市群相競爭發展,我認為安池銅這三座城市應該抱團協同發展,其中安慶應該堅持東進北擴,北邊有連接全國的交通動脈,向東與池州銅陵一體化發展,成為長江三角洲最西端名副其實有影響力的一個城市群!


Mr白楊


縱觀全省格局,發現安慶目前所處地位相當尷尬。歷史方面,當初省會確立在合肥的時候周邊城市註定是犧牲品,當然這也是無奈之舉,合肥的地理條件位置在軍事上相對更加優越。另外為了新省會的建立也確實讓安慶流了很多的血。但合肥的之後發展和我們基本沒多大關係,因為新的合肥的方向是如同南京,杭州成為一個超大城市再去輻射周邊,但安慶地理位置太偏,基本輻射不到。唯獨自身發展如同蘇州那樣才有一線生機。現代化的格局不在拘束於地理條件因素,而是信息,網絡和人才,安慶目前只有一個安師大,還只是二本,依靠其實力太難。唯有先發展市內重點高中,傾其所有教育資源來打造全省甚至全國重點高中前列,以此培養人才。但安慶目前大學不多,基本很難留住,所以我覺得安慶應集中資源修建更多的高速公路和鐵路以及高鐵,特別是向江蘇和浙江方向輻射,承接更多有利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因為安徽未來的崛起是皖北而不是皖南。所以唯有更多的比別人快的去搶奪資源才能實現發展,一旦搶到,這些產業也需要更多的人才建設管理,我們所打造的重點高中的人才就可以派上用場了,不管他們在哪裡上大學。我們需要足夠的資源和報酬去打動他們,錢不夠就福利加地位。短時間內也確實會造成城市經濟發展落後,但為了可持續的發展,安慶唯有一搏才有一線生機。願家鄉建設更快,人民更美好。


夏晚宸wy


安慶發展的大方向是望江與懷寧,要是向南發展長江大渡口和冬至縣更好!因為安慶目前有長江大橋二座公路橋,一個高鐵橋,計劃中還有一座公路橋建設!這樣安慶四通八達……。恢復成為長江流域最完美的古城


用戶6974304059


首先提醒一下,是“宿松”!安慶應該向宿松發展,宿松三省交界,緊靠湖北江西,隔江相望,既然安徽省不待見,乾脆依靠江西湖北發展了,宿松有水有山有人,只缺錢,長江第一關也在宿松,所以搬到宿松發展還是可行


隨風遊走抽不完寂寞


2018年全國城市排名在省內排名第八,一年不如一年!安慶不遷走石化廠永遠沒有前途!這也是絕大多數出門在外的安慶人不願再回安慶的根本原因,空氣汙染嚴重影響人的壽命!



喵星人約翰


安慶未來發展在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安慶市基礎教育大市,每年高考人數佔安徽省十分之一以上,安慶師範大學是唯一一所本科大學座落在安慶市區。高等教育是安慶短板,應該讓安慶市主要領導關注。中國發展之快離不開高等教育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隊伍,國民教育素質提升,夯實了基礎性教育鞏固與發展,高等教育向大眾化普及,每年考研人數上升,說明碩士研究生是未來的本科生一樣大眾化,博士研究生擴招成為當今趨勢。所以,我個人認為,安慶發展應該建一所綜合性的安慶大學,作為發展安慶後備人才庫資源之地。有了第二所大學,專家、教授群體壯大,安慶發展就會加怏速度。如果中科大在安慶市,二百年省會城市底子一定會比合肥要好。深圳市經濟發展起來以後,現在正在建二十所大學適應未來深圳發展需求,前瞻性思維註定城市發展命運。十年樹木,百年育人是最基本道理,我們安慶長江上的五虎,要想翻身就要大辦大學城建設,重新謀略趕超規劃,比多建幾家工廠要強。


木然111770581


首先市領導要沉下心來,不要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其次做好規劃,力爭把大渡口區域划過來,形成跨江而治的格局。說實話安徽真正跨江而治能形成合力的只有安慶。再次明確產業發展方向,製造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根本,不要玩花樣,搞概念,踏實扶持製造業,埋頭苦幹若干載,方可厚積薄發。最後加強教化,安慶這些年市民素質是逆成長,一方面教育大市培育大量人才回來很少,另一方面城市擴張集聚大量農民進城定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