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滴滴順風車的人臉識別系統應不應該使用?

王道148720740


增加了人臉識別系統,有利於進一步增加安全係數,我相信,在空姐案之後滴滴的這個做法應該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但是,這個做法也會影響體驗。據一些媒體報道,新上線的順風車功能,或許是因為安全驗證比較繁瑣,導致無論是司機還是乘客都感到接單時間變長了,從而也導致專車和出租車的需求增長,叫車好像變得更難了。

其實我們也可以對照一下傳統的出租車管理,傳統的出租車沒見過有人臉識別系統的,司機其實也是可以換人的。但是司機騷擾乘客這個好像比較少聽到。兩者的區別在哪呢?出租車司機表面上感覺是有一個單位在管,似乎有點制約;而網約車司機只是和平臺一個合作關係,受監管的力度不夠大。有監管,有約束,人就不容易邁出錯誤的一步。

因此,是不是用人臉識別,這只是監管的一種手段而已,我相信以後應該可以更優化一些,既能監管,又能照顧流程的便利性、提高服務質量。


關注豐禾刀,學投資,贏未來。


豐禾刀投資


隨著網約車在生活中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它所帶來的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其中,平臺對網約車主的管理一直是一個薄弱點。如何有效加強對線下司機的管理,成為了各平臺難題。

尤其是在空姐順風車事件過後,網約車安全問題更加令人擔憂。好在滴滴造成的整改態度很積極,不但加強了對順風車的安全管理。還要求滴滴司機接單前要進行面部識別。可以說,這對司機的身份加強了核實。



其實筆者對這個功能期盼已久了,因為筆者經常打滴滴會遇到司機換人的情況。明明系統顯示是女司機,來的確是個男的。問起原因,不是那老婆帳號跑單就是借朋友車來跑單。這司機身份都不能審核,出了事故又要如何判責呢?

不過也有眾多網友對面部識別並不抱太大希望。畢竟識別出身份並不能減少減少發生意外的概率。那麼面部識別功能到底作用大不大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滴滴上線的面部識別功能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空姐遇害案之後,順風車的人臉識別機制發生了重要變化。


原先的機制是,在登錄客戶端時,需要刷臉,此後只要你不退出登陸,就不需要再度刷臉。理論上滴滴要求進入晚上時段後,即便登陸狀態也需要在第一次接單時刷臉,但事實上,這一情況基本沒出現過。


原先的機制,會造成相當的安全隱患。我們以空姐遇害案為例:兇手註冊和登陸,用的都是他父親的行使證、駕駛證(兇手自己吊銷過一次,後來又考了,但註冊時怕有前科通不過,用了他父親的),刷臉也是請他爸代刷的(他爸說不知情是說謊)。這種情況下,滴滴平臺是無法知道開車的人和實際註冊的人不相符的。


在原先機制下,他刷臉一次,只要不退出,就可以一直接單。而在新機制下,每單都要刷臉,就極大地增加了人車不符的難度。除非你一天就接這一單,否則你每接一單,都需要找到註冊人本身,請他刷臉。


作為車主,必須承認,每次接單都要刷臉,是件有點麻煩、有點顯蠢的事情,但是安全是有代價的。如果能讓人車不符這一過去非常常見的問題得以基本解決,我覺得這點麻煩,不算什麼。



感謝你讀到這裡,歡迎關注我。我是麥卡,資深評論員,段子老司機,復旦新聞傳播碩士,專注提供有理、有據、有趣的體育視點和時事熱點洞察


麥卡


人臉識別系統是必然的,但司機們不喜歡這種方式,路上接單太危險,能停靠的地方沒問題,但上下班高峰期的路段,誰敢停下來人臉識別?



連續接了三單,也就是說前面兩單人臉識別後單被別人搶了,最後一單乘客,15分鐘不到的時間內識別了三次,這車還是我自己開的嗎?怎麼那麼麻煩呢?還不如平臺把攝像頭對著我們驗明真身來得快呢!


體驗太差,技術肯定要改進,否則司機們都不願意拼人回家了。


墨菲辣得狠


每單的刷臉檢驗只能最大限度的保證人車一致,但對司乘人員安全性的提高並沒有多大的幫助。並且在實際接單過程中,如果在行駛時刷單,很容易造成車禍,如果停下來處罰,在鬧市區可停的區域較少,而且有時因為光線較暗,不容易很快驗證成功,耽誤了接單時間,這就給司乘人的出行體驗都不少好。建議更改如下:1、司機端每天接第一單時必須進行驗證,這是硬性規定,主要是為了保證人車一致,或者在增加每天的接單數量的前提下,(如更改為之前的每天15單),每5單進行一次刷臉檢證;2、乘客端,在每次乘客下單時,在下單界面會出現開關鍵,內容是“是否要求司機進行接單驗證”,系統默認“是”,也就是說,當司機接這樣的單時,必須進行檢驗(與現在接單方法相同),否則無法接此單,如果乘客選擇否(如男乘客,他們對安全性要求不高,就是為了快速被接單),當乘客選擇“否”時,系統界面會彈出一個警示窗口,窗口內容是“您確定要選擇否嗎?這樣有可能會增加您的出行風險!”,並且在警示窗口這句話方有兩個選擇按鈕,分別是“確認”和“取消”,即要求乘客二次確認,如果乘客選擇“確認”,那麼司機在接此單時,可不需驗證而直接接單(相當於改版前的操作),如果選擇“取消”,則返回上個界面。這樣,增加了司乘人員的體驗效果,讓主動權掌握在乘客手中。在司機接單界面,對於需檢驗的訂單,系統將有標記來對司機提示,司機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選擇接什麼樣類型的單,讓司機也有主動權,這樣,對司乘人員者算公平。


sy超級萌喵


我認為初始註冊時把刷臉、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手機號碼上傳註冊後已經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單都要刷臉。一是太麻煩,二是接單不安全(在開車的時候接單刷臉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其實只要限制每輛車每天的接單數量即可,一般正經有正當職業做順風車最多上下班順路帶人。一天最多三四單即可。現在每單都要刷臉反而造成了真正上下班順路帶人的司機接不到單(也沒誰上班的時候一直在刷單)真正接單的反而是那些黑車司機。


深藍6041


滴滴接單還人臉識別呢??晚上天黑到十點之間,如果想接個單回家,1,我還要不停的在手機滴滴軟件上刷新找單子(因為自動接單功能沒有了),2找個單子回家,找到了,我還要刷臉識別啊,晚上黑乎乎的還人臉識別,識個球啊,趕緊去找亮堂的地方吧,等你開始識別,單子早飛了,滴滴不作死就不會死,想作死誰都攔不住的!!!


平平淡淡的風


我覺得為了安全採用人臉識別還不夠,最好上車前要求雙方赤身裸體,坦誠相見,不然怎麼知道對方是否身揣利器,暗藏殺機呢,好好的順風車就這樣漸成了龍潭虎穴,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錯了位,變了形,也許順風車已然忘了自己的初衷和使命,已經到了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地步了…!


好奇的小皓


大家想想,也包括滴滴司機。風口浪尖下的滴滴平臺,為什麼不在這個時候成立一個部門,對司機進行實際認證,讓那些真正跑滴滴賺錢的司機能便捷的安全的接單。而非要搞一個臉部識別。目的就是不跟滴滴司機直接發生聯繫,為了將來一腳踢開滴滴司機做前期準備,這麼大的一個企業,沒有一個一線員工,真是奇蹟。而嚷嚷著要上市,嘀嗒已經全國上線,出租車司機都在認證,美團就不用說了,高德順風車,用不抽傭,你上市的可能我看泡湯了,就是上市也是天天綠,因為你品德,


上官小樂27686575


應該使用,但是不必這樣麻煩,1順風車車主頭像必須保證真實。2每天接單前先人臉識別,每天保證一次人臉識別足夠了。3乘客發佈30公里以上的訂單也要人臉識別,保證乘客的安全同時也要保證司機安全。最後問一句,上次失蹤的滴滴司機找到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