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特朗普如果與歐盟翻臉,會不會被美國國會拉下臺?

多情劍客有情狼


不會,特朗普最近兩項大動作搬遷大使館和退出伊朗核協議都是執行的國會的決議,國會為什麼要拉他下臺。

2015年奧巴馬簽署的伊朗協議,並沒有經過國會。事實上當時的國會大部分是反對的。當時的國會議員甚至聲稱:“下一任美國總統只要大筆一揮,就能廢除伊朗核協議。”現在應驗了,國會將會更加支持特朗普。


再說搬遷大使館,事實上這個決議是國會在1995年就已經通過了耶路撒冷大使館法,要求美國政府要在1999年以前把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經過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正式生效。但是克林頓沒有執行,小布什和奧巴馬也沒有執行,偏偏就特朗普執行了。像特朗普這樣堅決執行國會決議的總統,國會如果不要,他要什麼啊。

再則,歐盟也不會和美國鬧翻,畢竟整個中東綁到一塊也沒有的影響力,也遠遠小於美國。所以歐盟還不至於和美國鬧翻。歐盟依賴美國的地方多著呢。


漁耕樵讀


美國總統和國會是相互制約的關係,說白了就是一對冤家。總統想解散國會只能發動軍事政變,然後在全國實行軍事管制。而美國又是個聯邦制國家,總統派軍隊佔領了華盛頓也沒有卵用,各州都是有軍隊的。在美國兩百多年曆史中,被國會廢掉的總統就一個尼克松!

當時尼克松因為水門事件被國會彈劾,白宮一個幕僚就建議尼克松派軍隊保衛白宮,尼克松的國務卿基辛格直接說:軍隊保護不了美國總統!意思是美國一個聯邦國家,即使佔領華盛頓也沒用!所以尼克松只能辭職了事!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國會的力量很強大,但是想把總統幹掉必須有實錘,而且總統的過失必須特別嚴重,如果只是克林頓那樣的桃色新聞肯定不行。現在特朗普雖然引起了盟友的不滿,但是他並沒有直接的嚴重過錯,所以國會奈何不了他!


慕良論史


首先美國與歐盟或許短期內有些不對付,但徹底翻臉不會實質發生,誰也承受不起。現任特朗普也不會被國會拉下臺。

歐美雖同屬西方國家,有相同的價值觀,但選罷領導人的體制還是有區別的。

在一些歐洲國家,若議會一旦通過了對總統(或實權總理、首相)的不信任案,即遭罷免下臺。

而美國則是啟動彈劾程序對總統實行罷免的。門檻極高,須得眾議院1/2通過和參議院2/3通過。至今無一例成案。近幾十年發生的克林頓性醜聞走完了程序未通過。尼克松水門案有可能通過,但至最後一關,提前辭職,後得豁免。

儘管新任總統上任一年多來,隨意、任性。不顧梅首相、馬克龍、默克爾赴美婆心苦口的勸告,貿易大棒仍揮向歐盟,日韓也末倖免,昔日盟友已弄得雞飛狗跳,歐盟已誓言對等反擊。美國內也怨聲一片。

不過這距彈劾的程度相差甚遠。

退一步說,美參眾兩院共和黨佔多數,彈劾程序的啟動都很難。

不過,如此下去,美年底的中期選舉若共和黨受拖累成了少數黨,特氏也要被迫收斂。國會對他的制衡將逐步顯現。

但願他的喊價只是一種手段,最終迴歸理性使各方找到解決問題的平衡點。


晚亭與落霞同暉


如果特朗普與歐盟翻臉,他也不會被美國國會拉下臺。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共和制國,總統的行政權、國會的立法權和法院的司法權相互獨立又互相制約。美國國會在特殊的情況下可以對總統進行彈劾,而且一旦彈劾案獲得通過,美國總統就會被國會拉下臺。

(美國國會)

不過美國國會想要對特朗普進行彈劾,這必須是要在特朗普違反美國憲法或者個人品行不端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就算特朗普真的跟歐盟翻臉,這也屬於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的合法行政權。美國總統有權決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只要特朗普沒有越權行為,那麼美國國會就不能因為他跟歐盟翻臉而對其進行彈劾。

況且根據美國憲法規定,只有在參議院2/3以上的議員認為總統有罪的情況下,彈劾案才能最終獲得通過,而共和黨在美國國會參議院佔有超過一半的議員席位,在這樣的情況下對特朗普的彈劾基本不可能獲得通過。
(美國國會會議)

雖然特朗普最近的一系列政策引起了歐盟的極大不滿和擔憂,歐盟領導人甚至多次抨擊美國和特朗普政府,然而美國國會並沒有對特朗普的政策提出太多的批評和反對意見。比如特朗普對歐盟鋼鋁產品加徵關稅的政策,這顯然損害了歐盟各國的經濟利益,但是特朗普這樣做完全是為了美國自身的經濟利益。美國國會沒有理由為難一個為自己國家謀取利益的總統。



(特朗普)

另外特朗普宣佈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且將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的行為本身也是有美國國會的授權在先。美國國會早在1995年就已經通過了耶路撒冷大使館法,法案要求美國在1999年之前將駐以色列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該法案經過當時的克林頓總統簽署並生效。不過無論是克林頓、小布什還是奧巴馬都沒有執行該法案,直到特朗普兌現了自己的競選承諾,將大使館搬到了耶路撒冷。

奧巴馬當初簽署伊核協議時,美國國會也存在很大的反對聲音,由於伊核協議只是總統簽署的行政協議,部分議員表示這份協議只要後來的總統大筆一揮就可以廢除。如今特朗普確實這樣做了,這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國國會的政策取向。所以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雖然引起了歐盟的不滿,但是美國國會卻站在特朗普的一邊,畢竟國會和總統都是在為美國謀取利益。


(特朗普與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

當然,事實上特朗普並不會真的和歐盟鬧翻,畢竟歐盟和美國之間的共同利益遠遠多於局部的矛盾和分歧。美國總統和國會的關係亦是如此,共同利益大於分歧,所以美國國會不會因為特朗普跟歐盟翻臉而把他拉下臺。


李姓先生


美國國會代表的是美國利益,不是歐盟利益。

美國要對歐盟鋼鋁產品徵收關稅,除非歐盟降低汽車等領域的關稅,開放市場,縮小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數額。這是為了美國利益啊!

美國恢復對伊朗制裁,並且明確警告歐盟不能獲得豁免,必須遵守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伊朗發展彈道導彈,支持中東的也門、敘利亞,威脅美國駐軍及沙特、以色列盟友的安全。恢復對伊朗制裁,這也是為了美國利益啊!

所以國會怎麼可能因為特朗普為了美國的利益而彈劾特朗普呢?如果有議員支持彈劾特朗普,估計下一次尋求議員連任時,猶太人團體拼了老命也會讓這個議員落選,議員也不傻啊,知道金主是誰。


劉權林



不會的,美國國會現在是共和黨佔多數席位,共和黨是不會將共和黨人的特朗普總統拉下寶座的。退出伊核協議,在制裁伊朗的過程中,對歐盟的經濟利益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如果歐盟與美國撕破臉皮,美國的經濟也會受到影響,但美國國會是不會因為美國經濟受到點影響就彈劾特朗普的,伊核協議的制定是前任美總統奧巴馬簽定的,此協議未得到國會的批准通過,受到了國會多數議員的批評和指責,也受到了親以色列勢力的詬病。在美國國內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評與反對。

特朗普上臺後,退出跨大西洋貿易伙伴協議,巴黎氣候保護協議,世界教科文組織,伊核協議。遷館耶路撒冷等決定,只不過是兌現了他競選總統時的承諾。是實施他治國理政的策略而已。如果真的跟歐盟撕破臉皮,除非戰爭以外,國會是不會干涉的。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要對伊朗進行高級別的制裁,曾警告歐洲國家退出與伊朗的貿易往來,免得受到制裁,一起遭受損失。這使歐盟國家很擔憂,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很氣份,歐盟一些國家領導人雖然發表聲明說,以經做好了對抗美國經濟制裁的準備,但在美國強大的經濟面前也顯底氣不足,何況歐盟不是鐵板一塊,英國的脫歐,歐盟近些年來經濟的衰弱,難民問題等等都困繞著歐盟,使得歐盟透不過氣來。再者歐盟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不會與美國撕破臉皮。針尖對麥王,雖然歐盟在伊核協議去留上,在制裁伊朗方面與美國有很大的分歧,但化解危機的方法還是有的。據報道,現在就有一些歐洲企業撤出伊朗,最後歐盟不得不向美國低頭。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清淨人1959


即使和歐盟翻臉,只要有證據表明特朗普的行為沒有違法也沒有越權,那麼美國國會也無法把特朗普拉下馬。

作為美國總統,按照美國的法律,他有的只是行政權力,對外政策屬於行政權力的一部分。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的內外政策,會使美國和歐盟之間出現比以往更大的摩擦和裂痕,但是遠遠達不到翻臉的地步。

歐盟很清楚的一點,是完全依靠美國的時代快過去了,但完全獨立的時代還遠未到來。摩擦和裂痕只是在建立全新的歐盟和美國之間的關係過程中的現象或者代價。

特朗普還會堅持他的“美國優先”,還會強勢的推行他的內外政策和理念,對於美國國會來講,除非特朗普自己越界,也就只能看著他完成這屆總統的任期。


步武堂


目前的各種情況來看,特朗普都是在美國憲法賦予自己權利範圍之內,正常的行使職權。只要其個人品德沒有出現大的醜聞(比如‘莫斯科門’,或者沒有人追究),或者沒有違法行使權利,造成極其嚴重後果的話。美國國會是不會啟動彈劾程序的。

首先,美歐不會真正決裂,在很多方面它們還是有著巨大的共同利益的。這次狂妄自大的特朗普,悍然退出伊朗核協議,其實也是相應美國國內很大的一部分呼聲。美歐之間在層面下有一定溝通的。

其二,特朗普能夠成功當選,絕非僥倖使然。起碼目前來看,他還有四千萬到五千萬的鐵桿票源,這一點是美國國會兩黨、特別是共和黨內其他人無可比擬的。民主黨群龍無首,沒有明確的主張,更是爛泥扶不上牆。

其三,特朗普本質就是一個奸商,唯利是圖是其特性。一旦訛詐不成,頭撞南牆也會回頭的。美國人從來就沒有把盟友當成真正的、平等的夥伴,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莫不如是,日本、韓國就更不用提了、甚至連盟友都算不上,稱呼而已。一六年爆出的監聽門事件,想必大家記憶猶新。


疾風德造


先說我的觀點:我覺得不會。

特朗普現在和歐盟的矛盾是,特朗普覺得現在的歐美貿易不公平,錢都讓歐盟賺走了。美國的車,肯定是不如德國了,美國老百姓又不是傻子,福特的車真好的話,誰會買豐田大眾啊。美國汽車產業的票倉是共和黨,也就是特朗普現在的黨,特朗普肯定會繼續維護這個票倉。

維護現有貿易模式(也就是現有的WTO遊戲規則)的是蘋果,Facebook,Google這些新興產業。因為大家都開放市場的話,其他國家是競爭不過這些世界級巨頭企業的。歐盟其實早有微詞,只不過礙著遊戲規則都一樣的時候,歐盟也就不說啥了。現在美國你敢罰我大眾,我就敢罰死你蘋果,Google,Facebook。而這些新興產業,都是民主黨的簇擁。

再來看題目,國會其實就是看哪個黨在國會里的議員多,誰就控制國會。蘋果雖然有錢,市值遠遠高於美國汽車三巨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但是你架不住人家汽車行業僱員多,選票也遠遠多於蘋果。美國老百姓不管你未來10年,20年規劃,只看眼前利益。特朗普能夠逼著這些巨頭,重新把工廠和工作機會帶回美國,那就還會繼續給特朗普投票。


孫林43


老特聰明的很,他會使勁抱國會利益集團的大腿,你看這些軍火商,金融商,石油公司,製造業,農場主,藍領工人…組成的國會代表,特郎普八面玲瓏,關係處理的妥妥滴,美國國內現在對特郎普非常滿意,特郎普證他們有肉吃,這可是實在的,老特為了他們也是拼了,今天退這個群,明天退那群,不管你是不是盟友,一切用錢說話,有錢有肉好哥們,把這些盟友氣的一楞一楞,又不敢公開頂嘴,現在又開始新的合縱聯橫,所以,國會是不會反對特郎普,國際上現在也不敢造反,畢竟美國這個實力在那裡,還是個繞不開的存在,特郎普對其他國家來說不靠譜,不可信任,但對國內人說,特郎普特靠譜,說不定他能使美國再次偉大的那個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