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東北三省的特大城市-瀋陽

提到瀋陽,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確實,它是東北三省最大的中心城市,不僅如此,它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

東北三省的特大城市-瀋陽

瀋陽共有三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是除北京之外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瀋陽故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是清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又稱盛京皇宮,現已闢為瀋陽故宮博物院。

瀋陽北陵(昭陵),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的陵墓,建於1643年,內有隆恩殿、寶城、寶頂、月牙城、大明樓、大碑樓、方城、隆恩門、大紅門、石牌坊等建築,規模宏大,建築雄偉;瀋陽東陵(福陵),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納喇氏的陵基,始建於1629年,1651年基本建成,後經順治、康熙、乾隆多次修建,形成了完整的陵基建築群。

東北三省的特大城市-瀋陽

瀋陽從春秋戰國時期燕國設立方城(侯城前身)起,建城史已有2600餘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定都於此,更名盛京;1644年清世祖福臨,率清軍攻入關內定都後,以盛京為陪都。

瀋陽的美食佳餚歷史悠久,它在滿族傳統菜餚基礎上,又薈萃了中國各地名菜之精華,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另外,遼寧菜在瀋陽的體現也十分完整,著名的遼寧菜點有蘭花熊掌、鳳腿鮮鮑、麒麟送子、紅梅魚肚、游龍戲鳳等。

東北三省的特大城市-瀋陽

李連貴燻肉大餅

現在不僅是中華名小吃,還是中華老字號,李連貴的燻肉大餅焦裡透黃,層層分明。掰開大餅,一股中藥獨特的香氣撲鼻而來,這味道只有熬製燻肉的老湯加上師傅對火候的精確把握,才能出來這樣外酥裡軟,滋味美妙的大餅。

炸雞架

偏甜口的炸雞架是當地有名的特色小吃。生雞架經過秘製調料的醃製,在熱油中一炸,等到色澤金黃撈起時,脫胎換骨。微微的辣味,油脂豐富,再來瓶冰鎮的啤酒搭配,簡直好吃到爆炸。

東北三省的特大城市-瀋陽

老邊餃子

老邊餃子開創於1829年,至今已經有180年的歷史,也是目前歷史最悠久的餃子館,這裡有別有風味的“老邊餃子宴”,冰花煎餃、百年煸餡兒、東北酸菜餡兒……都是店裡的特色,讓人一吃難忘。

白肉血腸

白肉血腸作為東北八大燉菜之一,它選用的白肉血腸,加上製作精細、調料味美所以當家菜白肉血腸自然是做到了白肉肥而不膩、肉爛醇香、鮮美細嫩;吃的時候配以韭菜花、豆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鮮嫩,膾炙人口。

東北三省的特大城市-瀋陽

燒麥

瀋陽的燒麥工藝講究,用手工把面擀成荷葉片邊薄中厚,裹著用牛肉紫蓋、三叉等部位攪拌而成的內餡兒,口感豐富。攏包時不留大纓,有一小小的透口。蒸熟後的燒麥個頭敦實,在燈光下,透著食材的影子,散發出噴香誘人的味道。

西塔大冷麵

西塔大冷麵屬朝鮮族特色風味,是現壓冷麵,用料為麵粉加澱粉和成,現擠現壓在沸水中,撈起配上特殊熬製的冷麵湯,由個人口味,灑上特製的辣椒粉。冷麵剛中有柔,冷麵剛中有柔,冷麵湯冰涼爽口,冬令時節吃上一碗,涼到心底,暖在心頭;夏季來上一碗,除暑解渴。再加上點辣白菜,更是與眾不同。

東北三省的特大城市-瀋陽

說不盡的瀋陽美食,確實如此,不過,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瀋陽還有很多過去的故事,值得我們追尋,今天就在這裡說上兩則:

其一,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初四,努爾哈赤突然下令遷都瀋陽,可僅一年半時間,他就病故了。而這期間,瀋陽皇宮還沒有建成,在這段時間裡他到底住在什麼地方呢?這一直是清史學家百思不解的事。後來,專家從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裡發現了一幅《盛京城闕圖》才知道,他住在“瀋陽甕城”,這處甕城就是明代瀋陽城的北門——鎮邊門。

其二,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八日,皇太極下令改國號為“清”,並率大臣到南郊天壇祭告天地。瀋陽天壇位於德勝門(大南門)外五里,即今天南塔天壇小區附近,為圓形。這是皇太極採納大臣范文程的建議,仿效明代北京南郊圜丘而建。瀋陽地壇建於內治門(小東門)外東三里,與天壇同時修建,也是仿照明代北京地壇而建,壇為方形。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