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隋、唐、宋、元、明,那些朝代那些事兒(二)

楊堅,外戚專權不是你的專利

在五個朝代裡面,很少出現外戚專權,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已有前車之鑑,比如呂后專權、霍光專政、王莽篡位、楊堅建隋,這些事件都屬於外戚干政。到了隋以後的王朝之中,很少出現這樣專政的外戚權力。第二、政權的替換髮生了質的改變。這是什麼意思呢?是因為隋朝末年唐朝初年,是一段農民起義的時期,這個時候的政權交替,實際上就是不斷地由底層人民發起的,唐朝中期有個武則天建立新朝,但武則天就不屬於外戚專權了,武則天和王莽性質一樣了,直接當皇帝了。我們把這種叫外戚稱帝,歷史上只有王莽和武則天兩例。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國期間,權力的中心轉體實際上就已經初現苗頭:擁有強有力的軍隊的將軍,開始左右政治,此時的外戚甚至於比皇帝還要混得慘,這段時期裡面,他們就更沒有發言權了。至於到了宋朝末年,已經屬於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取而代之,元朝末年還是農民起義。

明朝最特殊的就是朱棣的造反,他的政權交替實際上仍舊是一種軍事力量的強硬碰撞。在明朝的二百多年的歷史上從未出現外戚專政,只有太監和內閣首輔專政。比如魏忠賢、劉瑾等一批太監,嘉靖年間的嚴嵩、徐階,此後的諸如高拱,最典型的當然是萬曆年間的首輔張居正。

當然,之所以出現外戚專權基本上不過是以下幾個原因:

1、皇帝太年輕,典型的就是霍光專政,霍光的身份要先理解,他有一個好哥哥,他還有一個好舅舅,還有一個好姨姨還有一個好女兒。

那麼他的哥哥是誰呢?大漢朝最驍勇善戰的年輕將領,他的一生就是為了抗擊匈奴而生的,曾經“封狼居胥”的驃騎將軍霍去病。

他的舅舅則是大漢王朝最重要的將領之一的大將軍衛青,他的姨姨則是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好女兒則是漢宣帝的皇后。

看看人家這家譜,基本上個個都牛哄哄的,再加上當時的漢昭帝死後,霍光同志還有能力把欽定太子給廢了,接了個新皇帝,這技術水平已經是夠高的了,看中國歷史上,能把太子廢了再立別人的也就兩個,一個是商湯的伊尹,一個就是東漢末年的董卓。

2、外戚太能裝。這要數裝孫子,裝好人,首推王莽,奧斯卡影帝非他莫屬,就現在這些百花獎、金雞獎這些選出來的“人才影帝”和王莽比起來,那簡直就是菜狗,因為王莽是真的影“帝”,人家演成了皇帝,正兒八經的皇帝。

王莽多能演,年輕時候演節約,一粒米都不捨得浪費那種,具體後人學習的有楊廣。然後一點不紈絝,正常來說家裡面傍著點皇親國戚的身份,出門正眼都不瞧一眼普通老百姓,典型的可以去看張國立老師演得《康熙微服私訪》裡面的那個郭絡羅氏,就連官二代都不拿眼睛瞧一般人,王莽不是,王莽對待每一個人都像對待自己人一樣。

大家都誇他是個國家的棟樑之才,後來起來就給他反了,裝了小半輩子,最終裝了個皇帝,王莽將漢朝一斷為二。當然王莽斷漢朝和劉邦斬白蛇還有點關係,這就不細講。

3、就是老婆或者媽太強勢。這個就要詳細講講武則天,不講呂后,呂后專政是因為呂雉跟了劉邦一輩子,任勞任怨,結果到頭劉邦還差點把太子給換了,不生氣都有鬼。

武則天算外戚專權其實有點勉強,為什麼呢?首先要懂得外戚是什麼意思:外戚指的是帝王的母親和妻子方面的親戚。也就是說呂后專政我們可以說是外戚專權,妻子方面的親戚,霍光的女兒是漢宣帝的皇后,武則天不屬於妻子方面的親戚,她直接屬於妻子。按照外戚的定義來說,武則天很難說是外戚,所以武則天我個人不建議定義為外戚專權,直接定義為皇后稱帝就行了。當然廣義上理解的話,也可以定義為武則天是外戚。

這麼一說,楊堅是為數不多的外戚專權以後當了皇帝的人,但是他是有老師,他的老師就是第一個成功的王莽。所以,外戚專權稱帝,很難算得上是楊堅一個人的專利。

華陰楊氏,也叫弘農楊氏,楊堅的身份不一般

中國共有四大姓,張李劉王,在一般的二十四史裡面,很少記載張姓的皇帝,也不代表沒有。但是在這些國姓之外,還有一個非常神秘的家族,這個家族裡面的人,基本上都是位極人臣,不是宰相就是御史,三公里面從西漢開始,一直到唐朝結束,這個家族裡面的人都是大人物。

弘農在哪裡呢?首先要確定弘農是什麼,弘農是一個郡,從西漢開始設置的郡,大概在現在的河南和陝西部分地區,處於長安、洛陽之間的黃河南岸,地勢險要。

那麼這個家族裡面都有哪些名人呢?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是太尉,包括楊秉、楊賜、楊彪在內,是四世三公的家庭。除了這些人以外,東漢末年有個大才子,也是弘農楊氏的成員,這位成員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楊修楊大才子。

既然楊堅是弘農楊氏,那麼,他的親戚姓楊的都屬於這一支。除了這些人以外,還有誰是呢?最典型的就是唐玄宗的楊皇后、楊貴妃。注意一個嚴肅的問題,楊皇后和楊貴妃不是一個人,玄宗李隆基的皇后是元獻皇后,也就是唐肅宗李亨他媽,和楊玉環是兩個人。

而且在歷史上,楊韋武李四大家一直是通婚的,屬於抱團取暖的團體。也可以這樣說:華陰楊氏實際上是四大家族匯聚在一起的顯赫的家族。韋最典型的就是唐中宗李顯的老婆韋皇后,還有誰呢?唐朝中晚期有個叫韋應物的才子,實際上也是華陰楊氏的利益共同體,至於武姓,無需多言,武則天就是一位。李姓的話就不用講了,李淵和楊廣的關係屬於堂兄弟,所以屬於利益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此以外,楊堅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利用關隴集團。楊堅可以確定的是貴族成員,同樣可以確定的是,他是關隴集團的重要成員,他的岳父,獨孤信同志,就是八柱國之一。

那麼八柱國是什麼呢?是西魏時期受封的八位柱國大將軍,是一種官職名稱。其中之一有一位是宇文泰,也就是北周的締造者,還有誰呢?李弼,為什麼要詳細提到李弼這個人物呢?因為這個人物的後人在歲末農民起義中有著不俗的表現。除了李弼、宇文泰、獨孤信以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那就是李虎,後來加封唐國公。

需要注意的是,楊堅的父親楊忠不屬於八柱國,但是屬於西魏的十二大將軍,也就是說,實際上李淵的身份地位如果放在西魏時期,是要比楊廣的地位高一點的,但是可惜的是,楊堅很明顯要比李昞更優秀一些。憑藉著岳父的地位和自己父親的地位,再加上弘農楊氏的號召力,楊堅能夠成功取北周而代之。

所以楊堅能夠稱帝,不是因為他的政治手腕十分強勁,而是因為家族勢力十分龐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