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竹山法院:三封來自“90後”的戰時入黨申請書

竹山法院:三封來自“90後”的戰時入黨申請書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申請入線入黨,為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鬥而衝鋒陷陣,為黨、為國家、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請黨組織在疫情中考驗我……”近日,竹山法院秦古法庭三名90後幹警向秦古鎮政法聯合黨支部遞交了三封入黨申請書。

李茂——

李茂,男,27歲,2017年通過法院僱員制考試分配到十堰市竹山法院秦古法庭任司法警察。

1月29日,李茂服從秦古鎮黨委政府安排,迅速返崗抗擊疫情,成為秦古鎮疫情防控巡邏隊的一員。白天,巡邏隊重點負責人員勸返以及全鎮活禽市場、賓館、及商鋪關停工作。“你叫什麼名字?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這是李茂巡邏工作的常用開頭,在問清情況、詳細登記後,針對無故上路閒逛村民,他會耐心勸返,督促群眾佩戴口罩,做好防護;針對持有通行證人員,他會仔細核對證件,謹防出錯。夜間巡邏,巡邏隊重點負責勸離聚集人群,針對不聽勸告者,李茂會立即上報相關部門,以確保巡邏防控有力有效。2月15日,李茂聽從組織安排,自巡邏隊退出,加入秦古鎮富康路老街口卡點工作隊,進行24小時晝夜值守執勤,主要負責對通過的車輛及人員進行嚴格登記和勸返工作。“我年輕,體力好,夜班都安排我來沒問題”在得知卡點夜班執勤人員不足時,李茂主動報名值守夜班。“這次疫情中,身邊的共產黨員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這讓我一直想入黨的心在一起沸騰起來”,李茂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彰顯出了堅定的入黨信念。

龔偉——

龔偉,男,26歲,2018年通過省公務員考試分配到十堰市竹山法院秦古法庭任法官助理。

1月29日,龔偉同李茂一起,迅速返崗抗擊疫情,成為秦古鎮疫情防控巡邏隊的一員,主要負責人員勸導、商鋪關停等工作。堅守巡邏崗位9天后,龔偉服從組織安排,自巡邏隊退出,下沉至秦古鎮荊竹村,成為一名網格員。荊竹村距離秦古鎮4.9公里,由於各村開啟防疫交通管制,道路之間均已隔斷,龔偉每日步行至村上值守。為有效排查網格內村民人數、返鄉信息和健康狀況,龔偉與村幹部深入村戶,挨家挨戶進行摸排,經過兩天的日夜奮戰,終於清楚掌握責任網格內60戶233人、武漢返鄉1戶1人的基本信息及出行動向。“我家也是農村的,我是農民的兒子,你們哪裡需要我幫忙,跟我說一聲就行” 近20天的入戶工作,龔偉已和村民打成一片,為村民當起“採購員”和“快遞員”。在知道自己網格內一位孤寡老人,沒有口罩時,他把自己不多的口罩送給了他。“我是千千萬萬個奮戰在一線防控人員中的一份子,疫情不下線,我不下線,我會一直“戰”下去”龔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遞交了一份最好的入黨申請書。

陳雅倫——

陳雅倫,女,27歲,2017年通過省公務員考試分配到十堰市竹山法院秦古法庭任書記員。

疫情前期,陳雅倫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發燒症狀在家隔離。隔離期滿後,她一刻都不敢耽擱,安置好1歲半的女兒後,於2月6日自十堰歷經波折返崗。到崗後,她積極服從秦古鎮黨委政府安排,下沉至秦古鎮荊竹村,成為一名網格員,每日步行4.9公里至荊竹村值守。為了有效防控疫情,陳雅倫嚴格按要求,通過建立微信群、電話詢問、入戶走訪等方式每日監測網格內59戶218人的體溫,並將重點人員分類管理,特別對武漢返鄉人員,堅決做到每日測量體溫2次,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參與疫情工作以來,她積極入村入戶,做好宣傳員,將疫情防控知識傳遍每一戶。“身邊的榜樣太多了,黨員、村幹部、志願者、村醫……我希望能夠用我的力量讓這些重要時刻都被記得”陳雅倫化身“戰地記者”,將奮戰在基層的“最可愛的人”拍入鏡頭,寫進報道。“他們的所作多為感動著我、激勵著我,讓我也想和他們一樣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在農村堅守二十多天的陳雅倫,在一個夜晚,坐在辦公室提筆寫下個這份入黨申請,她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一個女生而退居後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進村入戶,衝鋒在前。

三封入黨申請書,三位青年幹警的承諾,在疫情防控的特殊關口,選擇入黨就意味著他們選擇了責任,選擇了奉獻,但是他們義無反顧,用行動踐行著使命擔當。(魏秘、陳雅)

竹山法院:三封来自“90后”的战时入党申请书

(陳雅倫向村民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

竹山法院:三封来自“90后”的战时入党申请书

(龔偉、李茂張貼商鋪封停通知)

竹山法院:三封来自“90后”的战时入党申请书

(龔偉協助村醫發放口罩、消毒液等物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