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康打雍治乾敗家,“議罪銀”斂財?乾隆真敢!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指的是清朝入關後由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位皇帝開創的中國歷史上的社會繁榮時期,歷時百餘年,是有清一朝以來的鼎盛節點,此後,愛新覺羅氏的大清朝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了。三位皇帝各有千秋,已成歷史,並不妨礙筆者對他們的愚拙淺見,僅做消遣。

康打雍治乾敗家,“議罪銀”斂財?乾隆真敢!


康熙在位六十年,平三藩,收臺灣,用兵西北,大破準葛爾,北驅沙俄。可以說他不斷使用武力創造了社會發展的安定環境,必須肯定的是康熙時期數次國家都處於危急時刻,如吳三桂的反叛已幾近與大清成劃江而治之勢,葛爾丹的鐵騎幾乎要重現當年黃金家族攻入北京的榮耀,北方的沙俄欲吞併東北等等,康熙都一次次化險為夷,但他的征戰也使國庫空虛,國家的重心沒有放在吏治上,導致打下的和平江山外強中乾,給兒子雍正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康打雍治乾敗家,“議罪銀”斂財?乾隆真敢!


雍正即位,重心在於整頓吏治,土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政策,刷新的官場政治生態,賦稅增收,國庫也因此充裕,有力的支持了平定西北羅卜藏丹津的反叛戰爭。因此可以說,雍正不怕得罪權貴士紳階層的強硬新政,有力有效地改復了其父龐大空架子清帝國,雍正的勤政為兒子乾隆留下了一個富足的國家。

康打雍治乾敗家,“議罪銀”斂財?乾隆真敢!


乾隆繼位,前期比教清醒,國家按照父親雍正的體制走,發展的還不錯。但後期就心理膨脹了,好大喜功,揮霍享樂,內務府的錢不夠用了,國庫又不能動,就創造了“議罪銀”這個財富速成制度,即凡是官員犯罪或有過失考核有問題,都可以向皇帝上繳銀子免於處罰,議罪銀數數量有少有多,視犯罪的情況而定。這是什麼?明目張膽,名正言順的索賄受賄,大清的各級官員們上行下效,加重對百姓的剝削,雍正時期清明的政治生態又亂套了,而晚年的乾隆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否則也不會出現和紳這樣的超級碩鼠。說乾隆敗家也不為過哦。

乾隆之後,嘉慶繼位,和紳被查抄,和紳的財富比之大清國庫,實實在在的有過之而無不及,真的是和紳跌倒,嘉慶吃飽。可惜大清的輝煌的時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