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漳州東山:古村落“窯”身一變高顏值網紅地

近年來,

千年古村落——磁窯村脫胎換骨,

“窯變”成為山海窯融為一體的魅力鄉村,

展現高顏值新磁窯!

  如果時間停留在近千年前,這個以生產色彩斑斕、紋飾雅緻、釉色綠中泛黃的陶瓷而聞名的村莊,該是何等的鼎盛!

漳州東山:古村落“窯”身一變高顏值網紅地

  踏進東山島千年古村落——杏陳鎮磁窯村,聆聽南宋古磁窯的文明物語,欣賞古村落“窯變”的人文底蘊與生態顏值。

“海絲之路”文化張力

  磁窯村,位於東山島西北角,隔著八尺門海灣,與對面的詔安、雲霄兩縣遙相呼應。

  作為東山島上最古老的村莊,磁窯村自宋代開基立祠,相傳宋時建有8條窯爐生產青釉瓷器,產品銷往海內外,磁窯村因此得名。

漳州東山:古村落“窯”身一變高顏值網紅地

在後壁山和後勞山的小路,村落視線通廊,不時可見散落其間的大量的瓷片、窯磚。陳逸帆 攝

  特意留存著的橙紅色高嶺土,幾個復古陶瓷甕,一處依照原始風貌復建而成的古窯,彷彿在講述那遠去的喧囂。古窯雖然靜默,依然可以感受到在久遠的南宋,那份古瓷“海絲之路”的文化張力。

  人們彷彿看到:爐中之火熊熊燃燒,光著膀子的窯工們,出窯時一臉古銅色;馱載瓷器的獨輪車,咿咿呀呀碾過黃塵古道,穿梭奔忙;不遠處海灣,檣桅如林,一艘艘裝載著瓷器的大船,起錨揚帆……

  磁窯村委會主任曾華明介紹,磁窯遺址是在1957年的一次文物普查中被發現的。上個世紀80年代縣博物館著手進行考古調查。之後,中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福建省博物館、東山縣博物館等單位組織專家,聯手對古磁窯進行發掘。

  經考證,古磁窯始建於宋建隆元年。考古專家稱,磁窯村的古磁窯遺址,可作為研究閩東南沿海宋瓷生產、海絲文化、海上貿易、民俗風情的一處重要基地。

  考古人員發掘時發現,古磁窯所燒造的瓷器,與南宋龍泉窯瓷片胎質、釉色和裝飾藝術一脈相承,瓷器上有牡丹、卷草、蕉葉、摺扇、貓搔紋等多種傳統紋飾,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研究價值。《東山縣誌》記載:唐朝陳元光徵閩,河洛中原文化輸入,東山島地方的民間剪紙,隨即傳承。宋代年間,磁窯村批量燒造的陶瓷器,大都在粗坯上運用各種剪紙紋樣,再上釉、入窯燒製,出產的陶瓷精美絕倫。

漳州東山:古村落“窯”身一變高顏值網紅地

  磁窯村前有一內海——八尺門海灣,東海經此連通南海。八尺門海灣蜿蜒似龍,但水流平緩,便於停靠船舶,當年就有十八條南宋大船,將這裡燒造出來的精美瓷器通過海運,銷到臺灣、澎湖以及東南亞各地。可見,千年之前經由東山島這條“海上絲綢之路”,曾經造就一段海島輝煌歷史。

“宋窯元素”文韻引力

  龍舟池,“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後勞山,“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村莊裡,“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磁窯村,你會被這猶如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般的秀美鄉村所吸引。

漳州東山:古村落“窯”身一變高顏值網紅地

陳逸帆 攝

  踏上村後一座小山包,一路高嶺土路,滿目蔥蘢。長勢葳蕤的古榕樹群,鳳凰木、重陽木、樟樹、紅千層等3000多株景觀樹,50多畝的三角梅、日日春等花卉,到處洋溢著生機。不時傳來幾聲鳥叫,更顯此處清幽。這座後壁山海拔並不高,大約15米左右,空氣裡瀰漫著一股高嶺土的芳香,宋磁窯遺址就坐落在美麗的小山丘上。

  如今所見的磁窯爐,為斜坡式龍窯結構,是後來開發鄉村旅遊項目時,依舊窯原貌風格建造的。

  千年村名未改的磁窯村,在打造宋窯文化鄉村旅遊之時,彰顯“宋窯文化”元素,修建了窯山公園以及窯神亭等多處景觀。

漳州東山:古村落“窯”身一變高顏值網紅地

圖|來源網絡

  一條由碎瓷片鋪成的特色小道,蜿蜒而上後壁山。村裡依照“窯醫百草治病”的口口相傳,在山腳下打造了一個百草園,恢復古之“藥山”面貌,種植有虎咬癀、土牛膝等幾十種中草藥。同時根據生長形態,對山上7株200年以上樹齡的古榕樹和兩株百年榆樹進行命名,“回眸一笑”“琴瑟和鳴”等浪漫的名字,使古樹群成為富有意蘊的天然影棚。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開啟,文韻磁窯村盡享生態美景,“窯變”為“十佳富美鄉村”“漳州森林景觀村落”“富美鄉村示範點”、魅力鄉村,遊客紛至沓來。他們讚歎道,沒想到東山島還有如此既有人文底蘊又有生態顏值的古村落。

“宜業宜賓”文明魅力

  “今非昔比!以前要來磁窯村可真的不易,如今竟然成為鄉村旅遊網紅地!”一遊客感慨道。

  由於地處偏僻,過去外人連進村的路都“找不到北”,因為要借道鄰村的高陳,繞了幾條泥濘道,才能見到古村真容。古磁窯鄉村旅遊幾度沉寂。

  “雖然靠海,但並非漁村,雨天淤泥遍地,旱時塵土飛揚。當時生態環境之差,可見一斑。”東山生態環境局局長李結生介紹。

漳州東山:古村落“窯”身一變高顏值網紅地

  轉機只在一瞬間。2018年,東山縣選擇磁窯村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樣板村,並將一箇中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的生活汙水工程,落實到磁窯村。

  東山生態環境局為鄉村振興植入“生態芯片”,將全村產生的汙水,經雨汙分流管道,收集到汙水截汙井,再經微生物對汙染物進行吸附、降解、轉化等方式,降低汙染物濃度。

  汙水處理站採用太陽能生物處理設備+人工溼地處理工藝。汙水處理站地面種上美人蕉,四周分佈草皮、綠樹、花卉……

  微動力+,加出了鄉村“高顏值”。

  “你看,這是隨著生態環境的美好、鄉村旅遊的興盛而建設的民宿,全村有好幾家。”杏陳鎮主任科員林財武說。

漳州東山:古村落“窯”身一變高顏值網紅地

那些創意塗鴉,在曾經的歷史上,重新開出了一朵文化之花。陳逸帆 攝

  整個村子雖然不大,每條村道卻像城裡的街道那樣乾淨,村道兩旁栽種樹木花卉。牆上一幅幅民俗風景畫,不僅彰顯出深厚的人文底蘊,同時留住了人們心底的鄉愁。

  如今,磁窯村正準備開張一家風味特色的螃蟹館,利用村裡的螃蟹養殖,打出原生態螃蟹名片。“到時,紅鱘粥、清蒸螃蟹、螃蟹燉盅、紅鱘飯等系列農家風味菜餚,讓前來旅遊觀光的人們大飽口福。”一位村幹部說。

漳州東山:古村落“窯”身一變高顏值網紅地

饒超毅 攝

  杏陳鎮鎮長林華翔說,抓住“生態環保”這一金字招牌和“千年古磁窯”這張文化名片,磁窯村利用260畝淺海灘塗放養紅鱘、泥蚶、花蛤、跳跳魚等特產,成為發展新引擎,促進旅遊與海鮮餐飲、民居民宿相融合,提高村民增收創收質量。

  聽古磁窯文明物語,觀古村落千年文韻;看當今唯美生態景觀,思眾望鄉村文旅興盛。當你來到磁窯村,觸摸著一撮高嶺土,不禁覺得,鄉愁不遠,近在咫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