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陳叔寶是歷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那他到底有多荒唐?荒唐在哪?

三觀歷史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出現了無數朝代,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皇帝,今天我們說的就是南陳後主陳叔寶(553一604),我們都知道在封建社會,皇帝都是至高無上的,只有別人向他下跪,皇帝是不可能向別人下跪的,但陳叔寶卻是一個奇葩,他為了博妃子一笑競然兩次下跪,而這個女人就叫陳麗華,看過歷史的人都知道陳麗華也是一個有名的女人,南陳被隋朝滅了以後,他還當過楊廣的妃子。

陳叔寶在位僅僅七年,在這期間他對國家,對朝政一點付出都沒有,不僅如此,他還落下了"生活淫亂,不理朝政的名聲”。根據史料記載,他坐上皇位之後,不理朝政,不顧國家,日夜和妃子在後宮中玩樂,他還寫詩描述了自己的快樂時光。後隋朝攻打南陳,陳叔寶投降被俘。後病死洛陽,享年五十二歲。我想兩次向妃子下跪,也只有他這一位荒唐皇帝了。




一生風漂流


寵幸張麗華等美女,得了荒淫的名聲

陳叔寶收張麗華時,這個美女不過十歲出頭,幾年後,為陳叔寶生下了太子陳深。陳深的父母都成了亡國罪人、豔史的主角,被人嘲弄千年。但是看看陳深在陳朝滅亡時是如何表現的,當他爹和他媽藏在井裡時,陳深閉門端坐,人家隋軍衝了進來,陳深只是安靜的說道:“你們行軍千里,真是辛苦了!”士兵們都被太子雍容安閒給鎮住了,不敢動他。據說這位亡國太子一直活到唐太宗時代。

陳叔寶娶了張麗華,生了太子陳深有錯嗎?至少從陳深這個人來看,沒錯。至於說道陳叔寶的荒淫,陳叔寶又真比得過他老爹陳宣帝嗎?陳宣帝兒子都四十多個,女兒還沒算清,陳叔寶比他老爹更荒淫?但人家陳宣帝好像沒有昏君的名聲。


用戶901230979195677


“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雖然,陳朝的末代皇帝陳叔寶和南唐的亡國之君李煜命運極為相似,都是大才子,但陳叔寶的好聲色、多荒唐則更甚之。

荒唐一:毀先人陋室,建“藏嬌金屋”

陳霸先建立陳朝(又稱南陳朝)以來,生活節儉,宮廷簡陋。後來的文帝陳蒨、廢帝陳伯宗和高宗陳頊,也都能繼承先祖簡樸的優良作風,但是到了第五代君王陳叔寶這裡,他卻大行逆道。

為了能有個“藏嬌金屋”,在原來的臨光殿前,先後建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並有輔道相連。每閣高達數十丈,左右數十間。其陳設裝修,金玉珠翠,雕樑畫棟,可謂“窮土木之奇,極人工之巧。”

▲陳叔寶劇照

平時,自己住在臨春閣,其她的妃嬪、美人、淑媛、昭儀、婕妤、修容等人,則分居結綺、望仙二閣。每日沉溺在溫柔鄉中,花天酒地、不理國政。

這,只不過是陳叔寶的荒唐一面。

荒唐二:大敵當前,醉生夢死

588年,當隋文帝楊堅令晉王楊廣、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總管韓擒虎、賀若弼等,統領51萬大軍分兵進攻陳朝領地時,陳叔寶卻依舊同眾大臣縱酒賦詩,歌妓相伴,而且還在大肆搞宮廷建設。

當賀若弼打到京口時,僕射袁憲上奏告急,但陳叔寶卻依舊談笑自若,並與大臣們賦詩相對,調笑處之;當高熲攻克陳朝宮殿時,數封告急文書還棄之床下,封皮未拆,看都懶的看。可謂“荒唐到了極點,可笑到了極點。”

荒唐三:自創豔詞,只為娛樂

雖然,陳後主才華橫溢,但他卻沒有將自身的才華用於治國理政上,反而當成了娛樂助興的荒唐手段。興之所致,信手拈來,便是一首豔詩嬌詞。

例如:最有名的《玉樹後庭花》:“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陳叔寶劇照

反正,他不管明日如何,只管今日縱情享樂。可見,他驕奢淫逸到了什麼程度,荒唐到了什麼程度。

荒唐三:專寵張貴妃,大事置膝相決

歷代朝廷都有婦人不得干政的制度,但他卻對貴妃張麗華寵愛到“耽荒為長夜之飲,嬖寵同豔妻之孽”的程度,每遇國家大事,他都會“置張貴妃於膝上共決之”。

同時,每遇後宮家屬犯法,只要張貴妃求情,他都會網開一面。

此外,若有王公大臣不聽從內旨,便會遭到張貴妃叱責。因此,朝中有傳聞:“可不知有陳叔寶,但不可不知有張麗華。”

如此完全視朝政為兒戲的荒唐做派,想不亡國都難吧。

荒唐四:逃跑的想法,都荒唐到罕見

589年,隋軍攻破都城建康,而陳叔寶卻無半點人君的風範,竟然帶著張貴妃、孔貴嬪等後宮女人,躲進了後宮的枯井中。

當攻進後宮的隋朝士兵揚言,會扔石頭下去時,他立馬在井中大叫救命。這番逃跑舉止,顯然有點“掩耳盜鈴”的味道。如此荒唐,在歷史上也實屬罕見。

荒唐五:成亡國之臣,荒唐依舊

陳叔寶被隋軍從枯井中拉出來後,立即投降,楊堅對他也極為優待。為擔心他亡國傷心,朝中不奏江南音樂,但他卻從未將亡國傷痛放在心上,每日依舊縱情聲色,難見清醒的時候。

▲陳叔寶劇照

隋文帝聞報,詔他來問:“平日能喝多少酒?”他回道:“每日與子弟飲酒一石”。而當時的一石,約相當於現在的59.2公斤。如此海量,令隋文帝也大感驚訝,隨後嘆息道:“陳叔寶全無心肝!”

由此可見,他荒唐的程度,簡直令人難以想象。

雖然,陳叔寶繼位之初,也曾想著勸農桑田、求賢納言、禁奢求簡,還曾想著依靠群臣的輔佐把先王的遺德惠及萬民,更是曾頒佈詔書尋求治國賢才。但是,當他面對為所欲為的權力時,便在佞臣的讒言蠱惑下,漸漸迷失自我,進而做下了一樁樁荒唐之極的事情來,最終成為倍受世人唾罵的亡國之君。


祥子談歷史


你能說農民起義不具正義性嗎?看了陳後主的作為,沒什麼說的啦。


老牛25714


陳後主陳叔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學青年,做皇帝僅僅是其業餘愛好。一向貪玩,以至於到了荒唐的地步。

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人家是咋玩的。

01


陳後主陳叔寶(553年11月-604年11月),字元秀,小名黃奴,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陳朝也是南朝最後一位皇帝(582~589年在位),陳宣帝陳頊嫡長子。
太建十四年(582年)即皇帝位。他在位期間,荒廢朝政,耽於酒色,醉心詩文和音樂。禎明三年(589年),隋軍大舉南下,攻破廣陵、京口和都城建康,滅亡陳朝。陳叔寶被擄至長安,受封長城縣公。隋文帝楊堅賜予宅邸,禮遇甚厚,他仍舊沉湎酒色,醉生夢死。
隋朝仁壽四年(604),陳叔寶病死於洛陽,終年五十二,追贈大將軍,諡號煬,葬於洛陽邙山。

登基為帝

陳叔寶出生於南朝梁承聖(553年),童年時代的他一直被作為人質,居留北朝,而且還不在父親身邊。

直到557年,陳霸先代梁建陳,562年,文帝陳蒨即位後,才把陳叔寶及其父母兄弟分別接回。其父受封安成王,陳叔寶遂成了安成王世子。結束了漂泊他鄉的童年生活,時年十歲。

其父做了皇帝之後,被立為太子。

582年,其父病逝,陳叔寶就做了皇帝。

陳叔寶的故事,從登基前就荒唐開始啦。

其父陳頊病重時,太子陳叔寶、始興王陳叔陵、長沙王陳叔堅一起侍疾。

陳叔陵久懷異志,就命令掌管煎藥的官吏磨刀,準備刺殺陳叔寶。

其父去世,倉促之際,陳叔陵命侍臣去外面取劍。左右侍臣沒有領會他的意思,就取了上朝時用的一把木劍給了他。

這一切被陳叔堅看得清清楚楚,而陳叔寶在宣帝靈柩前大哭,沒注意到這事。

陳叔陵沒法,就用銼藥刀砍擊陳叔寶頸部。

陳叔寶發覺後,就在柳皇后及乳母吳氏的幫助下逃走啦。

之後,派大將蕭摩柯討伐陳叔陵,將其殺死,並把他的兒子全部賜死。

陳叔寶陰差陽錯撿了一條命,於是登基做了皇帝。


583年,陳叔寶傷愈後感到很幸運,於是在後殿擺酒賦詩慶賀。

陳叔寶喝醉啦,就叫毛喜賦詩。

此時,陳宣帝去世才一年,毛喜看到這個情況,覺得不太合適,想要進諫,而後主已經大醉。

毛喜走上臺階時,假裝心臟病發作,倒在臺階下,被抬出宮去。

後主酒醒後,感覺這事不對勁,就懷疑毛喜是故意的,對江總等大臣們說:“我懊悔召毛喜來,知道他沒有病。他就是想勸阻我的歡宴,不贊同我的作為。這是故意使詐,我要讓鄱陽兄弟替我報仇,行不行哪?”

司馬申商說:“這種人不聽官府招呼,就不能饒了他,我們都聽從聖旨,按照陛下的意思去做。”

傅緯卻說:“這不太好吧,若允許鄱陽去報仇,那將先皇置於何地哪?這樣傳出去也不太是個事啦。”

陳後主就說:“那也不能便宜了他,就給他一個小郡去當官,不許他參知政事。”

於是,就把毛喜貶為永嘉內史。

同年,長沙王陳叔堅被貶黜外任,心中害怕,就向日月祭祀祈福。

有人就密告陳叔寶說陳叔堅有想法,於是,陳叔寶就想殺死他。

陳叔堅就對後主說:“我本來是想用這種方式來親近陛下,沒想到冒犯了皇帝,罪該萬死。我死了之後,一定會見到陳叔陵,希望陛下再下一道聖旨,讓我在九泉之下責備他。”

或許是被陳叔堅的忠心感動啦,陳後主就赦免了他的罪,僅僅是免了他的官。

02

文人雅士當政

陳叔寶是個十足的文學青年,對於詩詞歌賦,那叫一個喜歡。

其生活奢侈,不問政事,沉湎聲色,而且喜歡豔詞淫詩。

做了皇帝以後,內外大臣都極力巴結討好。尚書顧總,山陰人孔範等人,因為文章華麗,或者能寫五七言詩得到寵幸,委以重任。

孔範對後主說:“外面那些武將,起自行伍,匹夫之敵,哪有深遠見識。”

逐漸地,帶兵將帥因些微過失就免職,改用文人雅士擔任,邊備日益鬆弛。

陳後主自己的文學素養也頗高,那叫一個了得。

《玉樹後庭花》是其代表作,一起來看看吧:

玉樹後庭花
陳叔寶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這詩作的,真是沒話說。

不過哪,隨著陳後主被俘,《玉樹後庭花》也成了“亡國之音”。

後來就有了杜牧的《泊秦淮》:

《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後主的傑作,自然不只這一首,衣食住行,無詩不在。

據史書記載,陳後主一日到皇后沈婺華處,暫入即還,於是做了首詩:

《戲贈沈後》
"留人不留人,
不留人去也。
此處不留人,
自有留人處。"

呵呵,沈後也不含糊,作詩回覆:

《答後主》
"誰言不相憶,
見罷倒成羞。
情知不肯住,
教遣若為留。"

君臣吟詩作對,其樂無窮。


03

嬖寵豔妃,窮奢金碧

陳叔寶做了皇帝后,深居高閣,整日裡花天酒地,不聞外事。

時有貴妃張麗華,才貌雙佳。而且能言善辯,過目不忘。百官的奏摺,一般是由宦官蔡脫兒、李善度先行處理再呈奏上來。有時候他們把內容都忘記啦,張麗華逐條裁答,無一遺漏。

起初張麗華僅僅是執掌內事,慢慢的開始干預朝政。

經常是許多國家大事,陳後主就在張貴妃的膝蓋上辦理。

有人犯了法,只要去求張貴妃,就沒有不被開脫的。

因而,朝野都不知有陳後主,只知有張麗華。

時陳叔寶後宮不只有張貴妃,還有龔、孔二貴嬪,也備受寵幸。

還有王、季二美人,張、薛二淑媛,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都以才色見幸。

在陳後主與大臣、後宮們整天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隋朝已經建立,隋文帝楊堅派兵征討南陳。

隋軍深入,州郡告急。

陳叔寶依舊奏樂侑酒,賦詩不輟,而且大笑說:“齊兵三來,周師再至,無不推敗而去,彼何為者耶?“意思就是齊兵來了三次,周軍來了兩回,不戰自退。隋軍也沒啥作為的。

大臣孔範跟著拍馬屁,說:“長江天塹,隋軍豈能飛渡?我常常憂慮自己的官職太小,如果隋軍來啦,我正好做個太尉公。”

有人傳說隋軍的馬匹在路上死去很多。

孔範聽說後,答道:“可惜啊可惜,這是我的馬啊,好好地咋就死了呢?”

陳後主聽了,哈哈大笑,深以為然,縱酒賦詩如故。

04

挈妃入井

隋軍攻城,無人抵抗。

大臣任忠對陳叔寶說:“陛下別再戰啦,國家已經沒有能力抵抗啦。”

陳後主就給了他兩袋子金子,叫他趕緊去招募士兵。

好在任忠不是很貪,沒有拿著金子跑啦。

還是對陳後主說:“來不及啦,為今之計,還是趕緊跑吧。”

於是,陳叔寶就命任忠去準備舟楫,又讓宮人打點行裝,準備逃走。

誰知左等右等,不見任忠蹤影。

原來,任忠見大勢已去,早早地投降了。領著敵將韓擒虎就奔朱雀門而來。

陳軍還想抵抗一下,任忠卻說:“老夫都投降啦,你們還等啥,還不趕緊的趴下。”

眾軍一鬨而散,百官皆遁,朝堂一空。

只有僕射袁憲、後閣舍人夏侯公韻沒有逃走。

後主嚇得魂不附體,打算逃匿。

袁憲說:“跑是跑不掉的,不如學學梁武帝見侯景的故事。”

當時侯景反叛,把梁武帝圍困在建康臺城裡,最終餓死啦。

陳後主不願意重蹈此覆轍,顫聲說:“敵鋒犀利,不可與之相爭,我自有計,快跟我來。”

說完,就帶領後宮十多人直奔後堂景陽殿而來。

這裡有一眼枯井,到了井邊,後主就往裡跳。

袁憲苦苦哀求,後主就是不聽。

夏侯公韻用自己的身體遮擋住井口,後主極力相爭。費了好大得勁,後主才終於跳入了井裡。

過了不久,隋軍到來。向井裡窺視,並大聲喊叫,無人應答。

隋軍士兵說要落井下石,這才聽到有人喊求救。

於是,放下繩索往上拉人。但是,感覺非常沉重,都以為陳後主體胖之故。

等把人拉上來一看,原來這一根繩索串著陳後主、張麗華和孔貴嬪三人。

一行人被押解到韓擒虎帳前。張麗華等人被處死,陳叔寶被押往西安。

陳朝宣告覆滅,隋文帝統一全國。


05

絕無心肝

陳叔寶到了京城,隋文帝楊堅對其極為優待。每有宴會,常常邀請他參加。

恐怕他傷心,還命令不許奏江南的音樂。

而陳後主卻絲毫不把亡國之痛放在心上。

隋文帝准許他以三品官員的身份上朝,而後主卻對監守他的人說:“這也沒有個官職,上朝極為不便,如果能有個官號就好啦。”

隋文帝嘆息道:“真是全無心肝啊。”

監守人上奏說:“陳叔寶整日酗酒致醉,很少有清醒的時候,”

隋文帝就讓陳叔寶節制飲酒,過了不久又說:“由著他的性子喝吧,要不,如何打發時光啊。”

文帝問叔寶有何嗜好,叔寶回答說:“喜歡吃驢肉。”

又問酒量如何?叔寶回答道:“每天與子弟喝一石。”

這讓隋文帝很是驚訝。

隋文帝東巡邙山,後主奉詔前往。

在宴會上,後主賦詩道:

"日月光天德,
山川壯帝居,
太平無以報,
願上東封書。"

後主上表請封禪,文帝不許。

文帝慨然嘆道:“陳叔寶如果把飲酒作詩的功夫,用在國家大事上,何至於落到如此下場!”

當初,賀若弼進攻京口,邊人告急,後主正在飲酒,不予理會;

高熲攻克陳朝宮殿,看見告急的文書還在床下,還沒有開封哪!

陳叔寶荒唐到這個程度,陳朝不亡也很難啊。


豹眼看歷史


魏晉之後的南北朝是個動盪的時代,南朝分為宋、齊、梁、陳四個時代,而陳叔寶就是陳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他是歷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

一、關於陳叔寶的簡要介紹

陳叔寶,生於553年,陳宣帝的嫡長子,從小與父親分離,長於深宮之中,不懂得民間百姓疾苦,在父親陳宣帝陳頊去世後,陳叔寶繼承了皇帝的寶座,開始他的荒唐生活。

二、陳叔寶的荒唐表現

1、貪圖美色、荒淫無度。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陳叔寶就是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典型代表,天天沉迷於女色之中,極為寵愛張麗華,趙麗華何許人也?

據《南史》記載:"張貴妃髮長七尺,鬢黑如漆,其光可鑑,特聰慧,有神采,進止閒華,容色端麗"。

面對著這麼一個角絕色美人,陳叔寶恨不得時時刻刻與其待在一起,就算在上朝時文武百官彙報國家大事時也要把張麗華抱在懷裡,這是他荒唐的行為之一。

陳叔寶手下有個老將蕭摩訶足智多謀,能征善戰,為國家鞠躬盡瘁,抵擋了當時的主要敵人隋朝,他的妻子姿色動人,年輕貌美。陳叔寶等蕭摩訶在外征戰時,竟然霸佔了他的妻子,導致蕭摩訶心中有怨,無心戰事,兵敗投降了隋朝。陳叔寶天天縱情聲色,國家日益衰敗,最終葬送了國家。

2、大興土木,國庫空虛,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陳叔寶當皇帝之前,國庫充盈,人民生活水平還不錯,就連皇宮內院還是很簡樸的,陳叔寶即位後,皇宮的樸素讓從小養尊處優的他很不習慣。

他一口氣建了臨春、結綺、望仙三座閣樓,每座都有十丈多高,每座樓都有數十間屋舍,選用的都是當時最珍貴的沉香木,以各種金銀財寶、珍珠瑪瑙來裝飾,閣樓內種植了很多的名貴的花草,建造了假山池沼,十分的奢華,陳叔寶的這種奢靡生活也耗盡了陳國的國力,加速了陳國的滅亡。

3、不務正業,沒有用心治理國家。

北方的隋朝楊堅秣馬厲兵,勵精圖治,早就準備渡過長江滅陳國,一心要統一全國,而陳叔寶自認為南方有長江天險,強敵隋朝不可能越過長江滅陳,所以一門心思放在文學創造上,而不知道加強國防國力,等到隋兵兵臨城下時為時已晚,終於被隋軍俘獲。

結論

陳叔寶確實有著非常高超的文學藝術造詣,但是他沒有花心思在治理國家上,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幹著荒唐的事,到最後終於把陳國葬送了,自己被俘,心愛的女人張麗華被殺,這不能不說是件悲哀的事情。


絕塵的時光


大凡末代皇帝,有能力有本事的不多,但荒淫無道的卻比比皆是。陳叔寶這人可以說是皇帝中的頭號活寶,唐代詩人杜牧在《夜泊秦淮》裡的那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說的就是這位。

陳叔寶都當皇帝了,自然是身份顯赫,他的祖父陳道談是陳武帝陳霸先的兄長,他的父親陳頊是高宗陳宣帝。陳叔寶十歲被立為安成王世子,十四歲授寧遠將軍,十六歲為太子中庶子,十七歲時陳頊即皇帝位,他被立為太子。

《陳書·後主本紀》中說:“後主昔在儲宮,早標令德。”雖然話是這麼說,但陳叔寶具體有哪些令德,我們是不知道了。不過陳叔寶當太子時就已經顯露出他文人的性情,據《陳書》記載,陳叔寶周圍聚集的都是才子文士,如江總、陸瑜、顧野王等人。

十四年後,當陳宣帝不行的時候,陳叔寶不僅沒順利當上皇帝,還差點成了刀下魂。《陳書·始興王叔陵傳》記載,當時陳頊去世次日早,陳叔寶正在地上哭呢,弟弟陳叔陵拿著刀就砍向陳叔寶後脖子,幸虧當時老媽柳太后和奶媽上來救助,替他捱了好幾刀。

後來又是蕭摩訶忙前忙後,才好不容易平定了陳叔陵之亂。可是這陳叔寶不爭氣啊,好不容易才坐上皇位後就開始尋歡作樂。

亡國之前要賞花

按《南史·張貴妃》記載,說張麗華:

髮長七尺,鬢黑如漆,其光可鑑。特聰慧,有神采,進止閒華,容色端麗……宮中遙望,飄若神仙。

張麗華不僅長得美若天仙,且聰明過人,善於察言觀色,讓陳叔寶神魂顛倒。他在《玉樹後庭花》寫下“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來形容心愛的貴妃張麗華的美貌。為了和張麗華如膠似漆,陳叔寶竟然荒唐到抱著美人上朝議政,真是一刻也不能分開啊。

不僅如此,《南史·陳本紀下》還說:

“盛修宮室,無時休止,稅江稅市,徵取百端。刑罰酷濫,牢獄常滿。”

可是隋朝那邊可不管你這些,已經開始要磨刀霍霍向南陳。於是有大臣就開始勸啊:“陛下沉迷於酒色,任用小人,殘害忠良,再不醒悟就要被滅了。”陳叔寶一聽氣的立即下令將其殺了,殺了之後自然再無人敢勸,陳叔寶也耳根子清淨了。

當楊廣率五十萬大軍已經到長江邊上的時候,陳叔寶還毫不在意,他認為自己有長江天險,說:“王氣在此,齊兵三度來,周兵再度至,無不摧沒。虜今來者必自敗。”他根本不在乎什麼隋朝大軍,反而滿不在乎的賞花。直到第二天聽說隋軍已經渡過長江,馬上就打來了,他這才開始著急起來,連忙讓老將蕭摩訶出征,並要其妻兒進宮加賞。

“牡丹花下死”

人家唐玄宗是要三千佳麗只寵一人,可陳叔寶不是,不僅不是,還色令智昏,當然如果他有智的話。老將蕭摩訶正妻死後,又續了一個美貌妻子,正所謂老夫少妻。這陳叔寶一看蕭摩訶的少妻長得還真俊來,竟然就給留在了宮中。

叔可忍嬸不可忍,皇位是蕭摩訶給拱上去的,防禦隋軍是蕭摩訶請命的,現在人家老婆卻被陳叔寶留在了宮中,這事放誰身上也忍不了。蕭摩訶一聽這事當場氣昏過去了,而此時正是在兩軍陣前。瞬間陳軍亂作一團,不戰自敗。

等第二天隋軍攻陷建康城,包圍皇宮後,陳叔寶還忘不了自己的美人,一起相擁躲在一口枯井中。他也不想想,這要能躲過去,那隋軍的智商得多低。總之,陳叔寶成了俘虜被帶回隋朝去了。

生命不息,作死不止

成了俘虜的陳叔寶,也不在乎什麼王氣不王氣的了,反倒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隋文帝楊堅不僅寬恕了陳叔寶,反而賞賜甚厚,甚至為了怕陳叔寶傷心,在宴會上有意不演奏吳音。

也不知道陳叔寶是真傻,還是“樂不思蜀”,他竟然還請求說:“既無秩位,每預朝集,願得一官號。”他認為自己這樣參加宴會,班同三品,卻沒個官身,怎麼也說不過去。楊堅也很無奈啊,只能感嘆:“叔寶全無心肝。”

唉,陳叔寶雖然荒唐,治國無方,但當時隋朝勢力已經勢不可擋,陳代的滅亡不可避免,陳寅恪先生說陳亡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只能說陳叔寶反敗為勝的能力沒有,荒淫無道的能力還是有的。


邯鄲醉


陳後主號稱中華情聖,與詩聖杜甫,醫聖張仲景,書聖王羲之,武聖關羽一樣成為華夏部落的驕傲。


藝國神殿


引言

禍患常積於忽微, 智勇多困於所溺。”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國後主陳叔寶是一位典型的“因情蔽智”的無道昏君。陳叔寶是陳國的第四代皇帝,在他之前已有武帝、文帝、宣帝三代君王的“基業”,但三代君王的統治時間,卻是出奇的短暫,只有區區的二十五年。
(南國後主陳叔寶畫像)


到了陳叔寶即位時,本應該“以史為鏡”,著手為恢復國力而成就一番事業,但他不僅沒有這樣想,沒有作為帝王應有的志向與擔當,反而我行我素,過著貪享、奢靡、糜爛的生活。

  • 對於國家: 陳叔寶是畏懼困難、缺失理想、沒有作為;
  • 對於自己: 陳叔寶是偏愛情色、縱情詩詞歌賦、放任自我;
  • 對於朝臣: 陳叔寶是,於人事安排為嬉戲,寵愛文人墨客,不聽忠言。

陳叔寶不是一位有能力的帝王,反而卻是一位多情的詩人。他出名的一首《玉樹後庭花》,戲劇性的是,這首詩後來成了陳國的“亡國之音”,這是多麼的荒唐、多麼的可笑。陳叔寶究竟有多荒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捋一捋——後主叔寶的荒唐事兒。




荒唐行為之一:貪享奢侈生活,不為蒼生為自己

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動盪、戰亂、擾民的時代。陳叔寶接手的是一個腹背受敵(外部面臨侵略、內部面臨叛亂)的危機王國,連年的戰亂導致國內經濟凋敝、滿目蒼夷,呈現一副死氣沉沉的模樣。但陳叔寶卻不以為意、不以為然,為了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他看不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情操,命人大肆改造宮殿居室,用陳年的檀木建造了許多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樓閣,不僅如此,就連他身邊的妃子、文人、詩友也是“雨露均霑”。


而大興修建土木的背後,卻是無數老百姓血汗的凝聚。為了供應陳叔寶紙醉金迷的生活,陳國無情的加重老百姓的稅收、過度的徵配徭役,致使天下賦稅繁重,民不堪命!作為一代帝王,陳叔寶不為江山社稷而為自己貪圖享樂,這是何等荒唐、可恥?

荒唐行為之二:不為鞏固江山思慮,卻為縱情詩歌賣力

陳叔寶對於江山社稷沒有過多的想法,但他對於詩詞歌賦卻情有獨鍾。詩詞歌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但過於溺愛,那便不再是情操問題,而是自負的問題。特別是作為一代君王,天下與個人愛好,孰輕孰重,這裡面的份量我們不言而喻。


陳述寶把吟詩作賦放在第一戰線,他攬往了一大批文人墨客、詩友歌手與自己把酒言歡,沉浸在嬌妄虛偽之中,很難自拔。縱情詩歌,導致的是全國文人墨客投其所愛、浮誇之風大為盛行,兵人武將卻日益失寵,這種現象直接導致了陳國國亡家破。陳叔寶把吟歌作賦作為自己的主業,身為一代君王,這已不是用荒唐來形容,而是無能、無知!

荒唐行為之三:憑個人喜好安排人事,亡國時卻大吃一驚

與其說陳叔寶是一代帝王,不如說他是一位頗有成就的詩人。在對國家官吏的任免與使用上,陳叔寶也是採用“詩人的方式”,因為自己喜歡詩歌,他便大力提拔那些只會吟詩作賦、趨炎附勢卻一點也不懂治國才略的文人。除此之外,對於身邊的宦官、愛妃,陳叔寶也是極其信任,委以重任。


一個貴妃居然可以和皇帝共同決定朝廷大事,這事在陳叔寶身上,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陳叔寶的寵人兒張貴妃(張麗華),就是他在決定國家大事時,一個必不可少的“搭檔與夥伴”。後主陳叔寶時代,內外勾結、外戚干政、國無將才、士庶離心、邊備鬆弛、內部叛亂起義不斷這些致命的問題,陳叔寶不是正視面對,而是選擇了“忽視不見”。公元589年,隋兵渡過長江,兵臨陳國城下,這時的陳叔寶才大吃一驚、猛然醒悟,但早已為時已晚,病入膏肓的陳國、已無可救藥。

不過我們也能想的明白,陳叔寶把國家交給一群文人墨客,交給一群妃子宦官,這樣的荒唐行為,國家不亡那才是天大的笑話!

荒唐行為之四:偏愛情色、放任自我,畏葸不前、缺乏理想

陳叔寶身為一國之君,把天下當作兒戲,卻把詩詞作為主業。在他寫的詩歌裡面,大多都是情詩,這些詩詞裡面的角色,不外乎就是他的歌姬、后妃、少婦、佳人。如果他沒有整日與這些女人待在一起,又怎麼寫出這麼多情詩了?陳叔寶偏愛情歌,說白了就是他本身好色的表現。


(陳叔寶劇照)

陳叔寶除了好色還喜歡喝酒,他在談到自己喝酒的樂趣時說道:::“一酌豈陶暑, 二酌斷風飆, 三酌意不暢, 四酌情無聊, 五酌盂易覆, 六酌歡欲調, 七酌累心去, 八酌高志超, 九酌忘物我, 十酌忽凌霄。”喜歡飲酒,這是陳叔寶放任自我的表現。

在面對隋朝大軍壓境時,身為陳國後主的陳叔寶,還在高呼:“王氣在此”,寄希望於上天來保佑自己,心裡默想隋朝軍隊會自動退去,這等“

荒唐、無理、可笑的表現”,既是陳叔寶畏懼膽小的體現,也是他天真爛漫、毫無戰鬥力和理想前途的再現!
(陳叔寶畫像)

總結

南國後主陳叔寶,身為一代帝王,不為江山為自己,這是他的自私;不專心治國之術,而忠情於詩詞歌賦,這是他的無知與愚昧;不體恤民情百姓,而放縱於自己貪圖享樂,這是他的可恥與無情; 縱觀他的一生,用“荒唐”二字來形容,是“無過之而有不及”的!對於陳國的滅亡,陳叔寶應付主要的責任!

《二十四史·陳書》

《二十四史·南史》


文史議春秋


關於陳叔寶的荒唐,主要就是說他沉迷美色,荒廢朝政,最後在陳帝國滅亡時,竟然還帶著他的妃子張麗華與孔貴人跑到井裡面藏了起來,結果還是被隋國的士兵給發現並抓了起來。

其實呢?這個故事是標準的民間故事。因為,陳叔寶不是傻子,張麗華、孔貴人也不是傻子。國家都已滅亡,他們藏到井裡,又是所謂何事呢?

一切是顯然的,他們藏到井裡,能帶幾天的食物?就算他們伺機從井裡逃出去,又能逃到哪裡呢?因為,一個人領著兩個絕世大美女,走到哪裡,也可能引起人們圍觀的。這種一加一等於二的問題,陳後主、張、孔三人,就不會想一想?

其實,這種故事,似乎總是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當一個好的統治者非常容易,中興國家也非常容易,總而言之,只要你不是傻子就可以,只要你心裡想著一點國家、百姓就可以了。問題是,真正的歷史哪有這樣簡單?



比如,我們在說起歷史時,總把陳國的滅亡,歸結於陳叔寶太昏暈。但問題是,以武帝陳霸先、文帝、宣帝三位優秀的皇帝,歷經25年,都是一直侷促於江東一隅之地,無法有所突破;我們指望陳後主能有所突破,那不是有點強人所難嗎?

並且,陳武帝、陳文帝和陳宣帝三位優秀皇帝執政期間,北朝正處於分裂和內鬨之中,但他們都仍然無法走出被北朝擠壓於江東一隅之地的困境。等到陳叔寶執政時,北朝已經實現對整個北方的統一,在這種背景下,想讓陳叔寶繼續維持南朝的統治,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事實上,在當時的背景下,就是陳武帝、陳文帝和陳宣帝還活著,肯定也無法避免陳國的滅亡。因為現在的陳國,是歷史上最衰弱的南朝。它不要說與東晉、宋、齊、梁那種佔據整個南方的南朝相比,就是與從前割據江東的東吳相比,所佔據的領土似乎也差了許多。而北朝呢?顯然是一個比後趙、前秦、北魏還強大的北朝。



並且,從軍事的角度來說,從前的東晉、宋、齊、梁,從來沒有喪失過長江中上游地區,所以可以長久的與北朝對恃。再往前去說,孫吳帝國雖然也是佔據江東一隅之地,但是,長江上游一直被自己的盟友蜀國控制著。所以,曹魏想滅亡它,也會缺乏必要的地利。

但是,當時的陳帝國,不僅失去了淮南地區;長江中游的荊州被後梁佔據著,長江上游的雍州被北周佔據著,在這種背景下,指望這樣一個陳國,對抗一個統一穩定的北周帝國,實際上是近於不可能的。

事實上,陳帝國在後期,上下都瀰漫著一種保守、享樂的風氣。實際上,多少也是出於一種無奈。因為他們對安全的保證,只能把一切寄託於長江天險。或是,把希望寄託於北方的內鬨、分裂。

但問題是,長江已不是所謂的天險。因為,長江上游地區,早被北朝佔據。在這種背景下,北朝又實現了統一穩定,那陳帝國的命運,似乎已是註定,而這與陳叔寶的昏庸並沒有太多的關係。

至於所謂陳叔寶荒唐昏庸的故事,也不過是政敵的醜化和政治抹黑,因為政治宣傳講究的聳人聽聞、奪人眼球,更相信謊言千遍成真理,所以他們在醜化政敵時,通常絕不管他是不是符合常理,主要看他能不能奪人眼球,所以陳叔寶各種荒誕不羈的故事,才會層出不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