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藏在古人詩詞裡的“三春”有多迷人?盤它!

“盼望著,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

近日,春天的氛圍越發濃厚

疫情限制了人們的腳步

卻不能阻擋對春日的嚮往

“雲賞花”成為流行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看著網絡上各種景色

你是否只會說:太美了!(手動狗頭)

今天,小編整理了那些藏在詩句裡的春天

看看詩人們筆下的春天有多美——

據《呂氏春秋通詮》所載,春季三月,第一月為孟春,第二月為仲春,第三月為季春。

孟春

孟春即春季的首月,也是農曆一月。農曆一月也叫正月、端月,那時秦朝為避始皇之忌諱,正與嬴政的“政”諧音,故而把正月改為端月。《禮記·月令》:“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後漢書·馮衍傳》中說:“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

”這裡的“開歲”也是指農曆一月。

宋代張栻在《立春偶成》詩中說,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年終時候春回大地,冰霜減少,覺得眼前已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唐人蘇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詩中描述,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詩人用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描繪古時上元節的燈景。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南宋盧梅坡在其詩《雪梅》中說,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佔盡了春色,誰也不肯相讓。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了梅花的淡淡清香。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詩中的早春,京城大道上的小雨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草沾雨後遠看似青,近看卻無的可愛景象。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仲春

農曆二月為春季之中,所以叫做仲春。《爾雅·釋天》說:“二月為如。郝懿行義疏雲:“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

”農曆二月因而又稱如月。《禮記·月令》:“雷乃發聲,始電,蟄蟲鹹動,啟戶始出。

陶淵明筆下的仲春景色便是如此——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春雨應時而降,春雷開始震響,冬眠的動物甦醒,草木開始自由生長。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宋人葉紹翁詩句中的紅杏,花開二月故稱杏月。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南宋詩僧志南在其《絕句》中說,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楊柳吐青,天氣轉暖,剪剪輕風細細雨,悠然徜徉春色裡,何等愜意。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海棠不惜胭脂色,

獨立濛濛細雨中。

陳與義筆下的《春寒》,與其說寫春寒,不如說是詠海棠。道出了海棠傲然於風雨,雅緻孤高的性格。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圖/廖莉芝

季春

春夏秋冬四季,三個月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農曆三月叫做季月、季春。三月還有晚春、暮春、蠶月等別稱。《禮記•月令》:“生氣方盛,陽氣發洩,句者畢出,萌者盡達。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唐人張旭描寫的景緻為暮春季節,落英繽紛,好似溪水流霞,於是三月的別稱又為桃月。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杜甫在《即事》中描繪暮春的景象,

暮春三月巫峽長,皛皛行雲浮日光。雷聲忽送千峰雨,花氣渾如百和香。

巫峽的暮春,白雲映著日光,很是明亮。突然傳來雷聲,下起大雨,群峰籠罩在蒼茫雨中,雨後的空氣中充滿了各種花香。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楊萬里在詩中描述春夏之交小兒追蝶的景象——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

表達了韓愈面對春將逝去的體悟: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將會消逝,所以萬紫千紅展盡光彩。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根據《呂氏春秋通詮》中的定義

現在是春季的第二個月:仲春

此時我們做好疫情防護、儘量減少外出的同時

也要做好保暖工作——

肌體具有調節功能,冷的時候會收縮來發熱,增加能量來禦寒,肌肉始終處於收縮狀態,容易導致膝關節、腳踝、腰部受傷。目前,早晚溫差大,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傷和感冒。

“雲賞花”的日子不會很長

靜待疫情的“嚴冬”過去

春天必將到來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今日驚蟄 | 所有的蟄伏,都在為更好的飛翔蓄力

藏在古人诗词里的“三春”有多迷人?盘它!

是暖冬還是冷冬?你不可不知的5個問題 | 手繪視頻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審核:葉海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