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吃零食不是因為餓了,

而是因為嘴巴寂寞了!

我有一顆減肥的心 ,

奈何我有一張吃貨的嘴…

吃貨狂吃時的狀態:

嘴裡很享受,心裡很想瘦

人生在世,不該愧對"吃貨"二字

情若能自控,

我一定會按捺住我那顆吃貨的心

吃貨們,五邑僑鄉這麼多美食,

您都吃過哪些?

牛欄餈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牛欄餈,又叫牛卵餈。牛欄餈百分百用粘米粉做成,不像年糕那樣軟糯,口感比較硬,因此一定要趁熱吃,如果放涼了會比較韌。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用臘味、土芹菜煎炒牛卵餈,吃起來香韌可口,咬感十足。

豆腐角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豆腐角可是赤坎有名的小吃,豆腐和魚、蝦、肉、香菇等蔬菜一起放在平底鍋上煎,魚肉的油將豆腐煎得金黃色,味道都進去了,然後將各種東西放進豆腐成為餡,捲成三角形,吃起來外脆裡酥,十分好吃。


鹹湯圓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台山的鹹湯圓,是實心的粉丸,就是說裡面除了粉就是粉(沒有餡料),咬起來超級有嚼勁!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湯裡通常有白蘿蔔絲、紹菜絲、蝦米、魚片、臘腸片、蔥粒,熟了就直接把它們隨湯圓撈起來。一口一粒湯圓,一粒湯圓一勺子湯。

雞屎藤餅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名字實在有點不雅,但它是開平傳統節日的食物,把新鮮的雞屎藤葉切碎,曬乾再與泡好的糯米同磨成溼粉,加入粉、冰糖、水等調成麵糰,然後加入糯米乾粉制型,再蒸10分鐘後就可以。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雞屎藤餅雖然其貌不揚,但它獨特的清香、味道征服了無數人的胃。


行山餅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清明時節,僑鄉內外的開平人都要趕回家鄉來祭拜先人。開平人清明祭祖的必備食品之一就是“行山餅”。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行山餅”口感比較軟糯,裡面還夾著各種餡料,吃起來有點像燒餅的味道。


艾餈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艾餈可根據各人喜愛的口味,用蘿蔔、臘肉或花生白糖作鹹甜餡料,然後做成角仔的模樣。艾餈一出爐,艾葉的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淺嘗一口,甜香的黃糖花生餡料與帶點兒苦味的艾葉搭配相宜,既好吃又不膩。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如今,這款小食已成為各酒店當紅的餐後美味點心。

鹹雞籠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鹹雞籠是一款傳統地道的特色點心,裡面的餡料有蝦米、叉燒粒、花椒、蔥粒、馬蹄粒、雞蛋絲、蘿蔔粒、香芹粒、花生粒等十多種。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上鍋用熱油慢火炸熟而成,色澤米白而不是金黃,入口鬆脆軟滑而鹹香,口感絕對一流。


缽仔糕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缽仔糕又叫碗頭餈、碗頭仔糕,歷史非常悠久,傳統缽仔糕配方有粘米粉、白糖或者黃糖、水,它口感比較結實,油潤光潔,細膩嫩滑。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現在缽仔糕的款式越來越多,但小編還是覺得原味,白糖的缽仔糕味道最好吃,畢竟這種純粹的美食已經很少有了。

禾苔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禾苔是開平街頭小吃,他還有個名字叫:銀針粉。是用熱水將粘米粉糊成粉團,用手搓為細粉條再炊熟製成。一般做這個分有餡和無餡的,有餡的就這麼吃,無餡的就沾著麻油醬油吃。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樣子即使普普通通,不是很精緻,但蘸上芝麻醬油就已經很惹味了。

荷塘魚餅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荷塘魚餅是把鯪魚去除刺骨,接著把肉絞碎,然後配料摔打,純手工將魚肉進行摔打,最後煎熟。魚餅兩面金黃、皮稍焦,進口彈牙,魚肉質感爽滑。

司前溫蛋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把鵪鶉蛋煮熟後,加上香料、黑豆、芝麻等配料把鵪鶉蛋醃製成司前溫蛋,味醇香濃、細膩滑潤。

糖不甩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糖不甩用糯米粉和麥芽糖(現多以白糖取代)製作,類似油炸湯圓,但沒有餡料。由於粉比較薄,比油炸湯圓更鬆軟,甜而不膩,趁熱吃非常可口。

恩平牛腳皮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牛腳皮其實就是牛腳跟上的肉繭,經過清洗、去毛、脫皮去骨、解剖、用秘製香料熬製成為可口美味的地道小吃。既有醬汁的酥香和鮮甜,又隱藏著濃濃的牛肉香味,細心品嚐會有不同層次的感覺。

恩平燒餅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用碓仔舂出米粉,粘米與糯米三七開,加些糖後做成餅,經過十天的發酵後,烤製成燒餅。吃到嘴裡酥軟柔嫩,香甜可口,尤其是剛出鍋的燒餅,爽口香脆,即使放上幾天也能保持新鮮的口感。

梘水粽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梘水粽脆口不膩,吃時蘸以白糖或蜜糖,別有風味。做法與肉粽相似,只是要在淘米後加入食用鹼,再以豆沙或者西米作餡,再加入蘇木,待蒸熟後呈金黃色,脆滑油光。因為裹著一段蘇木,梘水粽會透出一種晶瑩的紫紅色,寓意著“好意頭”。

豆角餈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豆角餈又稱豆腐角,外脆裡韌,柔軟酥香,帶芝麻香的口感使人慾罷不能。在長寬約20×7釐米的粉皮上刷上一點花生油,撒上芝麻粒,再把豆角(即有餡的豆腐角)在椒鹽上滾一滾,然後放在粉皮上,最後藉助一支小銀針,用皮兒把豆角捲起來,就可以做成一個可愛的豆角餈。

恩平瀨粉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瀨粉是恩平地區中秋佳節的主食。吃來易,做來難。從選料到製作,工序頗為複雜,而且必須合數戶之人力始能製作。瀨粉選用質量較好的粘米,舂粉曬乾備用。吃時用開水燙過,兌進上湯,就成獨具一格之瀨粉了。在瀨粉中兌入白糖燒酒,又另有風味。

沒嚐遍這些五邑小吃,怎麼能自稱吃貨呢?

吃貨們~~

你們還有什麼好推薦的

趕緊給我們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