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中國經濟正悄悄去房地產化!能成功嗎?

中國經濟應該說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至今的發展,也是讓人特別感覺奇怪,找不到什麼頭緒。因為沒有人覺得中國經濟會有什麼大的風險,一直都是世界的一朵絢麗的花朵,讓人甚是感嘆,怎麼有這麼一個神奇的地方,長期保持強勁經濟增長多年。

中國經濟的神奇和傳奇,對於長期浸淫在西方經濟思維的眼裡,是無法理解中國經濟快速持續發展的樣子。其實,只要生活在中國,就能深刻地體會到中國經濟本質上就是靠房地產推動起來的,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部分人,後來是大家都知道了。

中國經濟正悄悄去房地產化!能成功嗎?


中國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之大,想象中國的房價就知道了,高房價,高地價,是人盡皆知的事情。而且,每個地方都在蓋房,高基礎設施建設,中國房地產資產是出了名的世界第一規模。全國14億人口,天天蓋房子,一蓋就是幾十年,現在到處也沒見得,有少蓋樓的地方。

當然,四十年了,建房也有終點,也有老去的時候,至少幾代農民工已經老了,幹不動了,再苦再累的活,也沒有人願意幹,即便是高薪。時代不同了,我們也要面臨著巨大的經濟轉型,就是不再依賴房地產,這在人們的意識中,慢慢成熟。

中國經濟正悄悄去房地產化!能成功嗎?


至少,從管理層的角度來看,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十九大就提出了“房住不炒”調控總基調。即便在此輪經濟下行壓力的過程中,依然選擇加碼或對房地產不放鬆的做法,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更是首次明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畢竟經濟增長的路徑依賴是很難改變的,但是也必須改,不改不行,不能總靠炒空房子過完這接下來的一百年吧。這就是中國管理層需要從更長遠的思考,來解決整個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重大戰略調整。

可能,現在還有不少民眾抱著僥倖的心理,始終覺得買房是人生最大的事情,說不定自己坐上了最後一班財富列車。而其實更多的人,也需要進行思維轉變,跟上時代的節奏前進,因為這個時代的潮流就是人越來越集中在某些地方。

中國經濟的發展是去房地產化,但是怎樣去房地產化卻是一個非常大戰術性問題,從目前當下來看,我國已經在悄悄佈局,就是讓更多的小地方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下行態勢,讓大城市,發達地區的房地產市場保持強勁動力。

中國經濟正悄悄去房地產化!能成功嗎?


我國去房地產化的策略,是從地區調整開始,不會一刀切,去房地產化。根據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特徵,發達地區的城市房地產更有價值,就會自然選擇推動這些城市房價再度攀升,使得房產再度升值,因為大家都覺得人口大量流入區域,就會有更多的人去買房。而小地方,落後地區的房地產就慢慢貶值,甚至最終流失,因為隨著人口遷移變得價值全無,但不會對經濟構成任何衝擊。

這也許是我國經濟去房地產化最佳戰術,目前來看,我們看到更大,更多的區域規劃出現,其實就是一種結構性的去房地產化。這樣全國經濟依然保持強勁增長,因為發達地區的經濟支撐,權重越來越大,而落後地區經濟比重越來越小,去房地產化就變得更加自然協調,因為沒有人會惦記小地方的房產,而是會不斷努力想著在大城市落腳買房。

中國經濟去房地產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而選擇如何去房地產化就是一個戰術性,執行層面的問題,未來大城市的房地產附加的價值越來越高,對經濟的影響越大,但是這裡的人越來越多,基本就不會出現大城市房價泡沫一說,中國經濟完全可以軟著陸。

中國經濟正悄悄去房地產化!能成功嗎?


因為落後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儘管量很大,但是經濟附加值越來越低,通過人口外遷讓房地產過剩產能自然消耗掉。不管你是買在小城市住,還是炒房在小地方,未來就是通過你在大城市賺錢供著小地方的房價,僅此而已。這樣,你可能會有損失,但是對經濟構成不了威脅,因為像一線二線城市的房價依然會高企,房地產的價值會越來越高,儘管量小,但是價值高,一套房就動輒千萬,會極大的支撐中國經濟平穩著陸。

中國經濟去房地產化,從結構性調整來處理,成功的概率很大,這就是一種利用供給側改革思維,增加人口流入區域的土地供應,將土地供應與戶籍人口、就業、繳納個稅的人口數量掛鉤,轉移支付也要與此掛鉤。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價值還會大幅攀升,對經濟支撐力度極大,而人口流出區域由於對經濟貢獻變小,自然就不會讓經濟變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