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哇,解放軍叔叔!”


“哇,解放軍叔叔!”

張吉毓昀這個充滿時代氣息的名字。

他說,來當兵是因為“不想變成廢人”,於是來“試試看”。

學了十幾年美術,但高考發揮失常讓他與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於是隨意選所學校,隨意過著大學生活。張吉毓昀說自己仍愛美術,但不知道未來在哪。

“哇,解放軍叔叔!”

“我來這裡只有一件事不會,就是啥也不會。”新兵生活著實讓他吃了不少苦頭,什麼都做不好,和誰都聊不來。第一次手榴彈投擲訓練,望著30米的及格線,他只投了15米。整理內務更是讓他頭痛,最難熬的那段時間,他甚至無法安心睡覺,只因起床後要疊被子。他說心裡想過離開。

轉機發生在第一次3000米跑。對平時不鍛鍊的張吉毓昀來說,開始很簡單,但一圈、一圈又一圈,終點好像遙不可及,他的腿變得酸脹、沉重,像灌了鉛一樣。

不想再堅持了!就在他內心掙扎時,背上傳來了一股向前的力量。原來,負責保障的新訓骨幹看到他的情況,便跑過來,推著他一起跑。

“我真的很感動,當時甚至都不知道他是誰。”張吉毓昀很感謝這關鍵的一推,“我心裡的鎖‘啪’一聲就打開了,我開始真正地接受了這裡。”

心態轉變,張吉毓昀對訓練和生活更積極了。現在他定下一個很明確的目標——考上軍校,希望以這種方式讓自己在軍營待得更久,成為對軍隊、對國家有用的人。

“哇,解放軍叔叔!”

很精神,行動間已有了軍人氣質。在連隊俱樂部,我們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路順、《我為什麼來當兵》一文的作者。

自述文章的發表,讓路順成了新兵連的“明星”、各級領導關注的重點、“別人班的新兵”。

就在這時,他的腳受傷了,要停訓休養。第一次3000米跑,他就跑進13分,但受傷卻讓他幾乎缺席了所有訓練。

一時間,壓力排山倒海而來。路順十分著急,疼痛稍減,就找指導員要求恢復訓練,但指導員勸他從長遠考慮先養好傷。

對於一向“只要想做就能做到”的路順來說,新兵連確實讓他經歷了一些“挫敗”:最初一個都拉不起來的單槓,志在必得卻錯失第一的演講比賽……

急也沒用,只能等。

一天,旅機關工作人員突然告訴他,90歲高齡的著名軍旅作曲家姜春陽,在看了他的文章後,有感而發創作了歌曲《我為什麼來當兵》。這對正飽受煎熬的路順來說像一針強心劑。

經過3周的休養,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路順的腳傷痊癒。訓練恢復,成績迴歸,路順找回了訓練熱情,最終在新訓結業考核中,個人總評優秀,3000米跑甚至創造了個人最好成績。

“哇,解放軍叔叔!”

冷雨、低溫,35公里徒步拉練。在帳篷中度過了寒冷的一晚,新兵們還能堅持嗎?

“北方人第一次見到了橘子樹!”新兵徐鵬程很是興奮,前十幾公里走得很輕鬆,還有心情欣賞沿途風景。但漸漸地,就只有累和疲憊了,“最後階段真要頂不住了,腳痛,腿痛”。走到營區附近一所小學時,他和戰友的體能都已近枯竭。

“哇,解放軍叔叔!”“解放軍叔叔!”行至小學大門,一群剛剛放學的小朋友看到了他們,此起彼伏地打招呼。

雖然很疲憊,但徐鵬程不自覺地挺直腰桿兒、挺起胸膛。因為,自己也成了小朋友口中的“解放軍叔叔”。

記得小時候,一次上學路上,一輛滿載軍人的卡車從旁邊駛過,小學生徐鵬程一邊興奮地叫著“解放軍叔叔”,一邊追著卡車奔跑,這讓徐鵬程覺得“解放軍叔叔”是那麼的帥!

還有一次,他們借用小學操場進行體能訓練,一個戴紅領巾的小女孩向行進隊伍敬了一個少先隊禮,這讓徐鵬程很激動,他說,當時那種軍人的使命感和榮譽感油然而生。

就這樣,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徐鵬程和戰友們邁開疲憊的雙腿,一步、兩步,加速、衝刺。35公里,沒有一個人放棄,徐鵬程和戰友順利完成第一次徒步拉練。

“哇,解放軍叔叔!”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第71集團軍某旅女兵集訓隊,聆聽她們在訓練、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真情自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