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美聯儲為什麼是私有的?美國人也沒辦法

美聯儲為什麼是私有的?美國人也沒辦法

“美聯儲是私有制的”這一直是個話題。市面上有很多解釋,主流說法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軍費是幾個金融家族出的錢,所以戰後他們成立了美國中央銀行,用於償還自己的戰爭貸款。

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全面,“美聯儲之所以私有制”,主要原因是第一任財政部長揹負了太多利益糾葛,而這些糾葛又是南北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

美聯儲為什麼是私有的?美國人也沒辦法

一、首任財政部長

漢密爾頓,美國的開國元勳之一。出生在拉丁美洲英國的殖民地,年幼便成為了孤兒,辛辛苦苦長到11歲被迫登陸北美謀生計。

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18歲的他參軍併成為了華盛頓的副官,深得後者的信任。在華盛頓身邊的日子裡,他結識了當時北美地區的大量權貴,並通過與紐約望族結姻而順利躋身上流社會。

美聯儲為什麼是私有的?美國人也沒辦法

美國獨立後,漢密爾頓最大的貢獻便是推動了司法審查權。要知道,美國的權力根基是孟德斯鳩提出的“三權分立”,當時由於司法部門剛剛建立,司法是權力部門中最弱的一環,根本達不到“三足鼎立”的要求。

而且國會的議員們也不是傻子,司法部門擁有審查權,等於隨時可以宣佈國會制定的某項條款由於違憲而無效,所以美國國會沒有通過司法部門的審查權。漢密爾頓看到這個漏洞,通過反覆遊說終於幫助聯邦最高法院獲得了審查權。

美聯儲為什麼是私有的?美國人也沒辦法

1789年,他又成為美國首任財政部長。當時國庫空空如也,外債不堪重負。他提出了一系列整頓財政與發展經濟的計劃,這個方針健全了美國金融體系,從根本上結束了財政的混亂狀況。

從以上的簡短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漢密爾頓是個懂法律、懂經濟的政治家。那麼他為何一手將美國的中央銀行打造成私有制呢?

二、聯邦與州府之爭

美國屬於聯邦制的國家,這種類似於結盟式的結構造成地方政權的相對權力更大更自由。“聯邦制”對於代表中央的聯邦政府來說也是無奈之舉,當初大家決定另起爐灶開張的時候,13家“聯合創始人”的意見並不是都一致的。

有的州代表一家子都是鐵桿保皇黨,並不同意獨立;有的州經濟富裕,怕打起架來把家裡鍋碗瓢盆都砸了,所以成立美國可以,武裝鬥爭不行……華盛頓等人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13個州團結起來一致抗英,但代價是聯邦政府給予了地方更多的自主權。

漢密爾頓成為財政部長後,擬定戰爭期間產生的債務由13個州共同償還,併成立統一的國家銀行機構運作資金。

方案提出後,在國會遭到了反對,帶頭的反對者便是被稱為“美國憲法之父”的麥迪遜。他的反對理由很簡單,成立國有制的中央銀行勢必要統一領導各州的經濟,但這違背了憲法中的相關條款:聯邦不能使用憲法未授予的權力約束各州。

美聯儲為什麼是私有的?美國人也沒辦法

1791年2月,關於成立國有中央銀行的辯論已經持續了整整兩個月。無論漢密爾頓拿出多少權威性比較高的數據,也擋不住麥迪遜一口咬死的那句話:“憲法裡沒提。”當時國家初創,憲法中並沒有明確提到:政府有權創建國有中央銀行這類的金融機構。

其實這件事應對起來很簡單,憲法中沒提的加上不就行了。可為什麼要爭論兩個月呢?因為大家看到了這件事背後的可能,即國會只能擁有明確規定的政治權力。一旦對未涉及條款採用開放式定義,那麼將來聯邦政府勢必會將權力進行隨意延伸,這是各地方州府所不願意看到的。

三、另有貓膩

其實美國中央銀行不能國有的根本原因並不是簡單的憲法條款,裹藏在深層的命門是奴隸制。從美國建國後,中央與地方的權限之爭主要集中於奴隸制的存廢。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好,直到對“奴隸制”態度十分強硬的林肯上臺,繼而引發了著名的南北內戰。

也有人會有疑問:奴隸制影響到了美國北方資產階級的發展,可那是工業革命之後的事啊。

其實不然。早在1790年的春天,美國國會收到兩名議員的請願書,內容是:如果美國算是一個有自尊的國家,那麼就必須要關注奴隸貿易和奴隸制持續存在的合法性。

這份請願書無法讓旁人忽視,因為其中一位作者名叫本傑明·富蘭克林。這位頭像印在100元美鈔上的人,其意見可以左右一大部分社會輿論導向。這次請願也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公開,且有完整記錄的關於奴隸制的辯論。

美聯儲為什麼是私有的?美國人也沒辦法

作為反對一方的便是“憲法之父”麥迪遜,他竭盡全力阻止美國中央政權染指奴隸制。在制定美國憲法的時候,麥迪遜曾經留了一手,當時為了保持13個成員州的團結,憲法規定有關奴隸制的立法權下放到州政府,並且禁止國會在20年內對奴隸貿易做任何立法限制。

這樣的做法是為了保護自己所代表的選民利益。他與財政部長都是同一個地方的議員——弗吉尼亞州。而且他們還是非常好的朋友。

弗吉尼亞州的首府里士滿是南北戰爭期間南方邦聯政府的首都,可見此州對奴隸制的態度如何。在弗吉尼亞政治圈中明令禁止討論的話題,便是奴隸制。

四、南北戰爭的隱患

銀行有個專屬名詞叫“複利率”,它的解釋很複雜,但簡單來說就是利滾利。這個概念對投資有效,對欠款同樣有效。

試想,一位南方種植園主欠錢了,原本可以使用農作物償還,甚至用兩個奴隸抵賬也可以。但有了銀行做中間人、有了利滾利的借款,種植園主就必須將物品折算成錢,那麼破產就來的很隨意了。

美聯儲為什麼是私有的?美國人也沒辦法

作為大種植園主出身的麥迪遜、甚至還有當過總統的傑斐遜,死時都處於破產狀態。地方銀行尚且如此,如果中央銀行是國有制的會是什麼後果呢?北方商業精英就可以憑藉充裕的資金迅速控制美國的經濟。

北方商人能夠以銀行為媒介,通過經濟手段榨乾南方種植園主。沒有錢,自然也就沒有精力參與政治。麥迪遜為代表的南方政治精英已經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政壇上舞蹈的時間不多了。

更要命的是,一旦北方掌握了經濟、政治話語權,那麼就一定會廢除奴隸制,斷掉種植園的生存基礎。

所以麥迪遜全力阻擊漢密爾頓的國有中央銀行計劃,私底下二人未必沒有進行過交流。只不過身為財政部長,他不提不行;但漢密爾頓並沒有申請憲法添加“成立公有制中央銀行”的內容。

與其說是一場辯論,更不如說是一場預演已久的陰謀。漢密爾頓最後突破重圍在費城成立了美國第一銀行,這是唯一一家承接財政部業務的私有銀行,按照法律條款只能存在20年。

之後美國長期沒有類似中央銀行的機構,沒有秩序的金融市場讓美國經歷了多次經濟危機。摩根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聯合幾家金融公司共同幫助銀行,美聯儲由此成立了。

五、歷史的抉擇

從以上可以看出,私有制的美聯儲看似成立於危難時刻,是歷史的抉擇。但更多的是美國政客選擇性的漠視。

州府害怕聯邦政府通過憲法過多幹預自己;南方種植園主害怕北方資產階級通過銀行榨乾自己。

美聯儲為什麼是私有的?美國人也沒辦法

誠然,漢密爾頓的很多經濟設想規劃了美國未來的發展路線。但他背後存在太多的政治糾葛,就連他自己也不得不維護南方選區的利益。

很大程度上講,沒有國有中央銀行,就滋生了南方抗衡的底氣,為後來的美國內戰埋下了禍根。

參考資料:《美國人:從殖民到民主的歷程》《美聯儲的誕生》《美利堅是怎麼煉成的:傑斐遜和漢密爾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