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曾國藩一生識人無數,功成名就,靠的就是這一點

01

在中國歷史上,堪稱完美的成功人士並不多,曾國藩應該算一個。

他才兼文武,文能治國,武能平亂,史書稱曾國藩的歷史功績可與三國時的諸葛亮、唐朝的裴度、明朝的王守仁相提並論。

識人有術,能選賢任能,可以說是曾國藩事業成功的一大法寶。

在這一點上,同僚們都稱讚他:“尤善相士,其所識拔者,名臣名將,指不勝屈。”

曾國藩一生識人無數,功成名就,靠的就是這一點


據說他有一項本事,不等對方開口,只隨意打量一眼,便已知其人大概。

關於曾國藩慧眼識人,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次曾國藩招了三個人,約定在一處相見。可是曾就是不見他們,讓他們在屋子裡等。

幾個小時過後,其中一人坐在屋子裡,默不做聲;另外一人在屋子裡一邊走動,一邊沉思,好像胸有成竹;還有一人等了一會兒,就已經顯得不耐煩了。

什麼都還沒談,曾國藩就確定這三人就是他要用之人,告知他們過時間來就行了。

有人不解其中緣故,問曾國藩是怎麼判斷的。曾國藩說道:

第一個人,做事比較穩重,但過於死氣沉沉,年老必多病;

第二個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辦事穩重,有理有節,有條不紊;

第三個人辦事非常勇敢,但性格急躁,以後可能功成名就,戰死疆場。


多年以後,果然像曾國藩所料的那樣。

第一個人王某因年老病發,不久死在戰場。第二個人就是彭玉麟,立戰功建水師,官至兵部尚書。第三個人就是江忠源,屢立戰功,官至安徽巡撫,但後來在廬州戰死。

曾國藩一生識人無數,功成名就,靠的就是這一點


還有一回,曾國藩讓學生李鴻章把淮上豪士全部邀往一處食宿,他要親眼辨識魚龍。

這一天,他們悄悄步入宿館,只見一人裸腹踞坐南窗,左手拿書,右手持酒,朗誦一篇,飲酒一盞,長嘯繞座,還讀我書,大有旁若無人之概。看他讀的書,是司馬遷的《史記》。

於是,曾國藩對李鴻章說:“將來成就最大者,南窗裸腹持酒人也。”

事實證明,曾國藩看得很準,那個人就是後來在臺灣保衛戰中聞名於世的淮軍將領劉銘傳,後任臺灣首任巡撫。

02

曾國藩一生識人無數,有統計說當時清朝1/4以上的官員都是他提拔任用的。

他的幕府鼎盛時期幕僚人數達400餘人,官至三品者47人,位至督撫者33人,一時形成“名臣能吏,半出其門”的局面。

這其中就包括晚清第一大臣李鴻章、晚清軍機重臣左宗棠、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兵部尚書彭玉麟,真可謂“薦賢滿天下”。

曾國藩一生識人無數,功成名就,靠的就是這一點


毛澤東、馬雲、李嘉誠都對他推崇有加,馬雲盛讚說“想做成大事的人要向曾國藩學習”,李嘉誠評價說“聽他兩句話,足以學會做人做事”。

曾國藩晚年研習《易經》頗有心得,再結合自己早年識人、用人的經驗,遂寫成《冰鑑》一書。

通過對人外在情態、精神、鬚眉、骨骼、氣色、剛柔、聲音、容貌的分析,識人性格、人品、能力及未來成就,體察入微、洞悉人心。

曾國藩一生識人無數,功成名就,靠的就是這一點


有一句話說,閱人無數不如識人有術。只要懂得“看人”,普通人也可以擁有一眼看透別人心思的能力,牢牢掌握人生主動權:

  • 清晰辨別出謊言和騙局,做到看人不走眼;


  • 遇上人生貴人,得到重用提拔,升職加薪;
  • 同事共事或跨部門工作,與最合適之人合作;
  • 找到懂你疼你、婚前婚後寵你如一的人。


倘若做不到明辨是非、洞察人心,就難免在複雜的人際交往中,付錯真心、吃虧上當,成為老好人,人善被人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