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三緣撼世珍品,巨幅雍正御製《七十五神仙飛天宏法》織錦唐卡

《七十五神仙飛天宏法》
規格:高150cm,寬342cm
材質:蠶絲


工藝:織錦
年代:清·雍正十三年御製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藏

三緣撼世珍品,巨幅雍正御製《七十五神仙飛天宏法》織錦唐卡

唐卡的起源歷史悠久,從公元七世紀就有文字記載,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而織錦唐卡,因其材質珍貴,製作不易更是織造唐卡的翹楚。清·雍正《七十五神仙飛天宏法》織錦唐卡屬張掖市三緣博物館絲綢之路與佛教東漸主題系列中又一宮廷御製的臻品。

三緣撼世珍品,巨幅雍正御製《七十五神仙飛天宏法》織錦唐卡

織錦:用染好顏色的彩色經緯線,經提花、織造等工藝織出圖案的織物。中國絲織提花技術起源久遠。早在殷商時代中國已有絲織物。周代絲織物中出現織錦,花紋五色燦爛,技藝臻於成熟。漢代皇家就曾專設有織室、錦署等專門織造織錦,供宮廷享用,明清時期更是在蘇、杭兩地專門開設織錦局,也是封建王朝時期織錦工藝的巔峰時期。

三緣撼世珍品,巨幅雍正御製《七十五神仙飛天宏法》織錦唐卡

此幅清代織錦唐卡,畫幅共計75尊仙家神佛、分立於主尊兩側,面容端莊,神態自然靈動。畫面線條流暢,其細緻表現了講法現場,諸多仙家神佛前來一睹釋尊風采的宏大景象,拱衛佛祖的四大天王和細心聆聽的佛家子弟,共同構築了釋迦牟尼講法的恢弘場景。

三緣撼世珍品,巨幅雍正御製《七十五神仙飛天宏法》織錦唐卡

左側使用金線藍底繡織款識:大清雍正十三年御製題詞,此唐卡應為雍正皇帝在位最後一年,恰逢四月初八所制。據史料記載此題詞曾是雍正皇帝為《大藏經》御製詔書的誥詞;又曾作為清雍正十三年菩薩善戒經卷首頁刊語。而四月初八為佛教中“浴佛節”,由此可見雍正帝對此幅唐卡的重視與虔誠。

三緣撼世珍品,巨幅雍正御製《七十五神仙飛天宏法》織錦唐卡

該唐卡記載著絲綢之路與佛教東漸的歷史和發展,張掖作為河西走廊的重要節點,絲綢之路與佛教東漸的激情碰撞孕育繁衍出我館最大靚點! 足以見證河西走廊榮耀千年的佛教絕倫和歷史見證。

三緣撼世珍品,巨幅雍正御製《七十五神仙飛天宏法》織錦唐卡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珍藏有各類極具絲路印記的絲織唐卡,如:明代緙絲、緙毛、清代宮廷刺繡、打籽繡,唐宋織錦、各色立體堆繡等各類工藝製造的巨幅精美唐卡二十餘幅。更有鎮館之寶清代“最大緙毛唐卡”榮登大世界吉尼斯紀錄!張掖市三緣博物館展品精珍,驚世駭俗。歡迎您來遊七彩丹霞,品三緣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