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哪位能系統評比一下二戰美蘇英德四國的衝鋒槍優劣?

鐵血遊魂


德國

1936年,德國厄爾瑪兵工廠就研究出了一種衝鋒槍,即MP38衝鋒槍的前身MP36衝鋒槍。該槍由胡戈·施邁瑟設計的。MP36和MP38非常相像,MP36的彈匣向左傾斜30°,便於左手握持彈匣。在MP38衝鋒槍生產設計時,為了簡化生產,把彈匣改為垂直設計。由於MP38的簡易保險不可靠,又針對保險機構進行了改進,命名為MP38/40。

MP40衝鋒槍,採用自由槍機結構,發射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配以直型32發彈匣供彈。槍口初速每秒380米,射速每分鐘500,有效射程100米,空槍僅重4千克。MP40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穩定性出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德軍的標誌武器。共生產了120萬支。

美國

湯普森衝鋒槍是以美國自動武器公司創建人之一約翰·湯普森將軍命名,它是由設計小組中美國人O·V·佩思和T·H·奧克霍夫設計的,旨在為軍方研製一種取代當時流行的栓動式步槍的自動武器

湯普森衝鋒槍,是一款採用自由槍機的自動武器,發射11.43毫米大威力手槍彈,同時可以裝100發子彈的大彈鼓,射速達到每分鐘700發。但是湯普森衝鋒槍成本太高。英國一次性購買10萬支湯普森衝鋒槍,花費將近2000萬美元。二戰期間,湯普森衝鋒槍生產量達140多萬支,1945年正式停止生產。

英國

1941年,英國恩菲爾德兵工廠設計出了一款全新的衝鋒槍——斯登衝鋒槍。該槍結構十分簡單,卻非常適用,而且成本很低。

全槍只有47個零件,大部門組件是衝壓而成,槍托由鋼條和鋼板焊接而成,透過槍栓槽甚至能夠看到裡面的彈簧。司登式衝鋒槍,全槍長0.895米,槍重2.95公斤,採用32發供彈具供彈,理論射速550發每分鐘,有效射程達到了200米,比一般衝鋒槍有效射程100米高了許多。

這款槍造價低到湯普森衝鋒槍的20分之一,差不多10美元一支。斯登衝鋒槍,有兩個缺點,一是易卡殼,二是保險非常不可靠。英、法聯軍大量裝備了該型武器。中國赴緬甸遠征軍也曾裝備該型武器。斯登衝鋒槍共生產了400萬支。

蘇聯

PPSH-41式7.62毫米衝鋒槍是由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設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建奇功,是二戰名槍之一,它用於取代PPD系列衝鋒槍。該槍經過1940年末至1941年初的全面部隊試驗後,於1941年正式裝備蘇軍陸軍步兵,突擊隊及摩托化部隊。1942年年中開始大批量生產。

波波莎41衝鋒槍,採用了木製槍托和槍身,全長840毫米,使用7.62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槍口初速460米每秒,射速每分鐘900發。

在東線戰場,蘇聯波波莎衝鋒槍遇到的對手是德軍的MP40衝鋒槍,雖然精度上不及MP40,但是,近距離作戰能以火力壓制對方,因此波波莎的大彈鼓和更高的射速在對德軍作戰中形成了絕對的優勢。截止到1945年,波波莎衝鋒槍產量達到了驚人的600萬支,為蘇聯的衛國戰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時光隧道2019


二戰時期,美英蘇德這四個國家都大量裝備了衝鋒槍,在戰場上使用,戰鬥時候,還回去撿對方使用的衝鋒槍參加戰鬥,下面一一介紹一下這幾個國家代表的衝鋒槍。

美國——湯普森衝鋒槍

湯普森衝鋒槍是美國在二戰時期裝備的最出名的衝鋒槍了,被稱為“芝加哥打字機”,研製成功之後相繼出現了M1921、M1923、M1928系列,整個二戰期間,這型衝鋒槍一共生產了1400000支。

其他國家一般裝備的衝鋒槍的口徑是9毫米左右,湯普森是11.43毫米,威力也比較大,子彈的動能很大,停滯作用很強,有時候中一發就能夠要命。二戰時期,該槍普遍配發給偵察兵、士官和巡邏隊長,該槍近戰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能夠迅速提供火力,殺傷敵人,火力猛,對敵方壓制力強大,該槍射速高達600發。

當然也有很多缺點,首先就是造價高昂,湯普森衝鋒槍結構複雜,需要細緻的加工技術和複雜的加工流程,這樣自然提高了成本,在當時,一把軍用湯普森衝鋒槍的造價高達200美元,這還還不包括油壺、槍揹帶、維護工具、彈夾、彈夾袋等附件的價錢。再就是全槍重量較大,體積較大。不含彈夾彈鼓的空槍有5公斤重,這個重量都趕上步槍和輕機槍了,該槍採用固定槍托,不能摺疊,這無疑對戰鬥中的攜帶帶來了困難,該槍的子彈穿透力也不足。

英國——斯登式衝鋒槍

二戰時期,英國不怎麼待見衝鋒槍,後來也是裝備了美國的湯普森衝鋒槍。在1940年,英國和法國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為了保命許多武器丟棄了,後來英國缺少武器,特別是輕便近戰的武器,那當然是衝鋒槍,為了解決燃眉之急,英國在繳獲的德軍MP40衝鋒槍基礎上研製了斯登式衝鋒槍。

斯登式衝鋒槍最大的特點就是成本超級低廉,一支槍的費用僅僅9美元,一支湯普森衝鋒槍的價格買斯登衝鋒槍的話,快裝備一個排的士兵了。該槍結構簡單,僅僅由47個零件組成,槍托比較簡單,一根鋼條和一塊鋼板焊接而成,細心發現,透過槍栓槽可以看見裡面的彈簧,其結構緊湊、體積小巧、易於拆解、便於隱藏,採用9毫米彈藥,彈匣可以與德軍MP-40型衝鋒槍通用。

但是該槍也有弱點,使用的士兵抱怨經常卡殼,還有就是保險裝置不怎麼樣,有時候愛走火,造成己方士兵傷亡,該槍產量高達4000000支。該槍射擊時候必須一手拖住槍托,一手在側面抓住彈夾,在槍身上下移動時候很費力,只適合水平掃射,瞄準比較費勁。

蘇聯——PPSh41衝鋒槍

說起蘇聯的衝鋒槍,這幾款也是小編最喜歡的衝鋒槍了,是二戰時期蘇聯軍隊的衝鋒槍,產量達到6000000支。該槍結構也比較簡單,製造工藝簡單,採用了衝壓技術,一些材料也比較節省,所以生產速度超級快。

波波沙的理論射速高達900發,加上71發的彈鼓,可以形成強大的火力,波波沙火力的持續時間長,我們都知道,在近戰中,多一發子彈,都有很大的勝算,優先擊中敵人。波波沙槍管外面有一個散熱筒,可以減少槍口的火焰並在起到防止槍管過熱。

該槍當然也有缺點,和湯普森一樣,整槍較重,全重達到5.4公斤,較重的重量在射擊時候容易疲勞,射擊動作變了,影響射擊命中率。再就是該槍射速太快,基本上5秒鐘的連續射擊,就能把彈鼓中的彈藥大光,彈藥消耗量大。

德國——MP40衝鋒槍

MP40衝鋒槍源於MP38衝鋒槍,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軍隊使用最廣泛、性能最優良的衝鋒槍。該槍製造簡單,造價低廉,後坐力小,精準度高,短小便攜。它其實是有槍杔的,但可以摺疊。握把及護木都使用塑料,減輕了重量。從顏值上來說,這款衝鋒槍是最好看的。MP40在近距作戰中可提供密集的火力,此槍用起來很順手,德軍很喜歡用,但是說到該槍的射速,比較落後了,只有500發/分,小編在遊戲裡面經常用點射,連發射擊只有慢慢的“噠噠噠”的聲音,彈匣裝彈32發,也一般。

儘管此槍用起來很稱手,受到前線德軍歡迎,但並非沒有缺陷。一是裝彈量少,32發;二是射速低,550發每分鐘。若跟美軍M3衝鋒槍比,裝彈量還多了2發呢,射速則多100發/分。但在東線,跟波波莎的71發彈鼓和1000發/分的最高射速比起來,則沒比較就沒傷害。就和波波沙對比吧,有著71發大彈鼓的蘇聯波波莎衝鋒槍的對戰中,又處於絕對的下風。很多時候,在戰場上德國士兵都拋棄自己的MP40,而是撿起一把有著71發彈鼓的波波莎衝鋒槍。

綜上所述,這幾款衝鋒槍各有各的優缺點,各有各的特點,MP40射擊時候後坐力比較小,容易控制,這樣命中率就會提升,它的成熟和可靠,名氣也比較大。基本上不會像司登衝鋒槍那樣發生卡殼現象,波波沙衝鋒槍呢,射速高,彈鼓帶子彈也多,但是連發射擊時候跳動厲害,影響精度,斯登衝鋒槍愛卡殼,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傷亡,老美的湯普森衝鋒槍的子彈穿透能力太弱,對待較遠一些的半隱蔽目標殺傷性太差,只適合近距離掃射沒有防護的士兵。所以,這幾款強在各自戰鬥中都有所使用對方的武器。


雷姐的機械空間


先來看一下美蘇英德四國的衝鋒槍的性能!

英國——司登衝鋒槍

司登衝鋒槍,是二戰時期的一代名槍,整體的設計可以說非常的簡陋的不能在簡陋了。

該衝鋒槍口徑9毫米、彈夾容彈量32發、全槍重2.95千克、全槍長895毫米、槍管長196毫米、子彈初速381米/秒、理論射速550發/發、有效射程100米。

司登衝鋒槍最大的問題就是走火,不少盟軍士兵不是被敵人打死,就是被斯登衝鋒槍打傷或打死。後來軍隊規定拿斯登衝鋒槍都要走在最前面,避免誤傷戰友。所以拿了司登衝鋒槍就標誌這轉職MT。

二戰時期,不少英國士兵相信,只要將司登衝鋒槍像手榴彈一樣扔出去,絕對會有走火的槍彈擊傷敵人。

蘇聯——PPsh-41“波波沙”衝鋒槍

PPsh-41“波波沙”衝鋒槍,是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格里戈利·斯帕金於1941年設計完成,是蘇聯紅軍二戰中的標誌性裝備,哪裡有蘇聯紅軍,哪裡就有“波波沙”衝鋒槍。

該槍口徑為7.62毫米、射速為900發/分、彈鼓容量為71發、全槍長828毫米、全槍重3.6千克、有效射程100~200米。

PPsh-41“波波沙”衝鋒槍,採用了大量衝壓部件,十分便於大規模量產。該槍與1941年正式裝備蘇軍陸軍步兵,突擊隊及摩托化部隊。二戰中,蘇聯紅軍在戰鬥中手持“波波沙”的紅軍戰士,搭乘在T-34坦克上,向德軍防線發動快速衝擊,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不過,PPsh-41“波波沙”衝鋒槍也是有缺點的。其缺點包括:難以重新裝填、裝填71發時彈鼓容易卡殼、墜地時容易意外擊發、過於沉重。

德國——MP38/40衝鋒槍

MP38/40衝鋒槍,這款衝鋒槍是德國埃爾馬兵工廠專門為德軍裝甲部隊和傘兵部隊設計的衝鋒槍,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摺疊式槍托的衝鋒槍,1939年對MP38進行了改進,改進後命名為MP38/40式。

該槍口徑為9毫米, 彈夾容量為32發,理論射速高達500發/分,全槍長833毫米、全槍重總重量為4086克千克、有效射程達200米。

MP38/40衝鋒槍,全槍線條流暢,稜角分明,富裕勇猛衝擊的動感。黑色亞光槍身以及紅褐色護木,使整支槍渾然一體,又給人以沉著、堅實、果敢的特色。再加上MP40衝鋒槍清脆的槍聲和明快的節奏。是整支槍望而生畏,又富有帶感。在二戰中,德國士兵手持MP38衝鋒槍,腰插M24木柄手榴彈成為二戰德國士兵的經典形象。

MP40衝鋒槍的主要缺點:射速較低、裝彈量較少(相對於有著71發大彈鼓的蘇聯波波莎衝鋒槍)。

美國——湯姆遜衝鋒槍和M3衝鋒槍

1.湯姆遜衝鋒槍,由美國O·V·佩思和T·H·奧克霍夫設計,“湯姆遜”揚名的是美國黑幫。當時任何人只要花 上175美元,即可以由火車快遞送至家門口,同時還可以買到大容量彈鼓。因為這種衝鋒槍拆下木託和彈鼓後,可以方便地藏進小提琴盒裡,因此犯罪分子將其稱為“芝加哥小提琴”。

該槍口徑11.43毫米、全槍長811毫米、全槍重4.78千克、戰鬥射速120發/分、有效射程200米。

二戰中,湯姆遜衝鋒槍火力猛烈、結實耐用,因此很受士兵歡迎。

與同期同類衝鋒槍相比,湯姆遜衝鋒槍存在,質量偏大、全槍過長、成本昂貴、同時存在著長期使用後槍管膛線磨損嚴重、射程和精度嚴重下降等問題。

2.M3衝鋒槍,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於二次大戰時期大量生產的廉價衝鋒槍。於1942年12月12日開始服役,取代造價昂貴的湯普森衝鋒槍。由於外型像是替汽車打潤滑油(黃油)的潤滑油槍,也叫M3黃油槍。

該槍口徑11.43毫米、全槍重3.7千克、全槍長745毫米、戰鬥射速450發/分、彈匣容彈量30發、有效射程100米。

1943年秋季,美軍開始裝備M3衝鋒槍。剛開始,美軍士兵對M3的外觀表現出極不習慣。但是被士兵們恥笑為“注油槍”的M3衝鋒槍一投入實戰後,因射擊時易於控制,很快就得到了美軍士兵們的信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共生產了605664支M3衝鋒槍。

MP40衝鋒槍的主要缺點:安全性較低,當槍機處於待機狀態時,如果不小心打開了拋殼窗防塵蓋,槍支受到撞擊後容易因為意外解脫槍機而走火;射速慢、右側拉機柄強度不足,彈匣容易脫落等。

二戰中,美蘇英德四國的衝鋒槍可謂各有優劣。最出色的個人認為當屬德國MP38/40衝鋒槍。MP38/40衝鋒槍的性能與同期同類衝鋒槍相比比較中庸,可短板不像其他幾款衝鋒槍突出,綜合性能平衡。

有道是,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MP38/40衝鋒槍雖然最長的那塊木板比不過他人,但嘴短的木板卻要比他人長,能裝更多的水。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