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把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併,在國內高校中實力可以排到第幾名?

花山郡主


假如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併,在國內高校中,實力有望和華東五校一爭高下。但合併既不現實,也沒有意義了。或許損失更大。

一,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基本情況

兩校都是我國著名的一流大學,近年國內高校實力排名基本都在前10位左右。 武漢大學發源於1893年,是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百年高校。現有34個學院,123個本科專業,4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有18名兩院院士,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兩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國第4次學科評估,A類學科19個,其中A+學科4個。正副教授2800人。

華中科技大學由華中理工,同濟醫科,武漢城建學院等4校合併而成。華中理工被譽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華中科技大學現有99個本科專業,189個博士學位授予點,39個博士後流動站。現有兩院院士17人,長江學者教授59人。共有A類學科14個,其中A+學科4個。正副教授2600多人。



二,兩所大學合併後的實力

我們做個簡單的相加,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併以後,A類學科33個(不考慮重複的學科),A+學科8個。兩院院士35名。正副教授兩校合併後有 5400多人。

請看第四次全國學科評估排名前幾位的高校

1)北大A+學科21個

2)清華21個

3)中科院大學19個

4)浙江大學11個

5)武漢大學十華中科技大學8個

6)中科大7個。

7)復旦大學5個

從上述情況我們得知,僅僅從A+學科計算的話,兩校合併後可以排到第五。這個名次,可以作為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併後,綜合實力排名的參考。綜合實力包括很多方面,所以這個名次,僅供討論,作為參考。



三,兩校合併,或許損失更大。

在2000年前後的國內高校合併大潮中,據說當時的華中理工大學和武漢大學有過兩校合併的探討。兩校合併是有一定基礎的,一是兩校校園離得近,合併後更像是一所大學,便於管理。二是實力相當,屬於強強聯合,不存在誰吞併誰的問題。三是兩校有一定的淵源,上世紀50年代院系調整,武漢大學工學院成為華中工學院的一部分,與幾所兄弟院校的相關係科組成了華中工學院,可以說本是同根生。

但是合併後的學校叫什麼呢?叫武漢大學嗎?還是叫華中科技大學?都不妥當。不論叫哪一個名字,國家都會損失一個名牌大學的金色招牌。總不能合併以後叫神州大學吧?那樣更慘,武漢重鎮的兩所名牌大學不見了,然後還得滿世界向人家說明,我們已經改成其他名字了,這個損失,不能說不大。



四,兩校合併,其實意義不大

兩所大學的實力都分別擺在那裡,合併以後,她有8個A+學科。不合並,武漢城裡的這兩所大學也有8個A+學科。兩所大學合併,學校太大了,正所謂大有大的難處,容易產生弊端,分開管理,一文一工,各有所長,各自努力。若干年後,也許國家多了兩所更有國際影響力的名牌大學,而不是合併後只剩下的一所。

總之,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如果合併的話,在國內高校的實力肯定會大增。綜合實力進入前5名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合併卻不是簡單的兩兩相加。也許可能弊大於利。在往後若干年的時間裡,兩校合併已經是不太可能了。



那麼,兄弟兩個,齊頭並進吧,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各自奔向世界一流大學。

謝謝您的閱讀!


華科喻家山森林


武漢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都是全國著名的實力型985工程大學,兩所學校本是同城之內一對光華互映的雙子星。兩所學校在2000年時,分別以4校合併和3校合併組建,已經是一個巨無霸型的大學。以目前的狀態,兩所學校互激互勵共同成長,對兩所學校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事。奈何有人琢磨著這兩個學校合併之後能夠成啥樣。但是我感覺,即使武漢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真的合併了,也不會超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成為全國第一的大學。他們合併之後,甚至還不如浙江大學。

我們以教育部在2017年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來分析武漢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併之後可能出現的情況。

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武漢大學共有19個學科評級為A類。其中A+級學科4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球物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A級學科4個:法學、生物學、軟件工程、公共管理;A-級學科11個: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工商管理。

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華中科技大學共有14個學科評級為A類。其中A+級學科4個: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A級學科3個:新聞傳播學、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級學科7個:物理學、生物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各位看官,您是不是覺得兩所學校的A類學科總數為19+14=33個?並非如此。兩所學校有5個學科均為A類,這5個學科是:新聞傳播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所以,兩校合併之後,原有A類學科數量相加之後,還要減去重複的學科,也就是19+14-5=28(個)。

合併之後,會不會有其他學科評級達到類水平?這個也很難說,或許會有,但是也不會多。不過一般來說,100人矮人站在一起,是一群矮人,也不會有巨人。兩校合併之後會不會有新的學科成為A類,不好判斷,學校的專業水平,不是靠簡單的院校疊加就有提高。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A類學科數量比較我的學校如下圖。武漢大學19個A類學科數量方面排名為第7名,華中科技大學14個A類學科排名為並列第12名。假設兩校合併,之後的A類學科數量也就是30個左右。數量方面肯定不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即使是浙江大學39個A類學科,在A類學科數量上已經超越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但是有誰認為浙江大學的專業水平已經超過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呢?

如果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數據為依據,如果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併,在學校的整體實力上能夠大幅提升,但是還做不到全國第一的水平。兩校合併可能更多是的體量上的增大,水平的提升不好判斷,但是感覺也不會太多。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毫無意義!浙大就是例子。搞得整個浙江再沒有一所像樣的大學了。武漢現在這樣的佈局非常好!既有2所985,還有另外5所211。這些211在各自領域都算很牛的學校。

武大,無論大家拿他跟華科對比,他作為老牌的綜合性大學,尤其以文史哲見長,百年的文化沉澱和底蘊,是華科前身華中工學院無法可比的。華科重組之後,仍然是理工偏向。武大重組後,理工極大加強,成為更均衡的綜合大學。但是,華科偏理,絲毫不影響他與武大在國內齊名的地位,也無需分出高低,都是武漢、湖北人的驕傲。

一旦他們合併,除了面積大些(兩校都已經夠大了,每所面積單獨都算中國高校特大校園),沒其他好處了:門類都齊全——理工農醫文史哲經社藝都有;各自都是國內頂尖大學,誰都不缺名氣和排名,同城良性競爭更好。


坐看雲起雲飛揚


曾經確實探討過合併的事情,現在不可能了,假日現在合併的話,全國可以排第三,僅次於清北,這樣湖北就會像浙江一樣,集中精力建設一所高校。但不合並更好,排名第三也沒有意義,現在雙子星,良性競爭,發展的都挺好。清華北大,復旦上交,武大華科,南開天大,典型的雙子星,實力相當,文理互補。


david9638


最熱衷排名的哥倆:宇宙第1+太陽系第1<<


sina62


合不回去的,要能合早就合了。現在的華科(華工)前身就是從武大分出來的,去看看武大的那個門牌坊,牌坊的背面有個工字,那就是最初的華科~


馬提亞網


一座城市有兩個好大學,是幸事。至少他們還在競爭,當一家獨大的時候。不是他們沒有了方向,而是我們。


醉廬聽雨


又一個無聊的話題


踏石留痕


這兩個學校合併,確實是可以實現互補,一“文”一“武”。在文科理科工科各個方面都要超過大部分國內前十的高校。綜合實力位居第三,肯定沒有問題。


創意父子秀


這就像一滴水加一滴水等於幾滴水,是什麼水平還是什麼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