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進入一個國家,就可以知道它的教化程度了”

子貢問孔子:“請問君子以玉為貴而以珉為賤,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玉少而珉多嗎?”

孔子說:“並不是因為玉少就認為它貴重,也不是因為珉多而輕賤它。

從前君子將玉的品質與人的美德相比。

玉溫潤而有光澤,像仁;

細密而又堅實,像智;

有稜角而不傷人,像義;

懸垂就下墜,像禮;

“進入一個國家,就可以知道它的教化程度了”

敲擊它,聲音清脆而悠長,最後戛然而止,像樂;

玉上的瑕疵掩蓋不住它的美好,玉的美好也掩蓋不了它的瑕疵,像忠;

玉色晶瑩發亮,光彩四溢,像信;

玉的光氣如白色長虹,像天;

玉的精氣顯現於山川之間,像地;

朝聘時用玉製的珪璋單獨通達情意,像德;

天下人沒有不珍視玉的,像尊重道。

所以君子以玉為貴。

孔子說:“進入一個國家,就可以知道它的教化程度了。

那裡人民的為人,如果辭氣溫柔,性情敦厚,那是《詩》教化的結果;

如果通達政事,遠知古事,那是《書》教化的結果;

如果心胸寬廣,和易善良,那是《樂》教化的結果;

如果安詳沉靜,推測精微,那是《易》教化的結果;

如果謙恭節儉,莊重誠敬,那是《禮》教化的結果;

如果善於連屬文辭,排比史事,那是《春秋》教化的結果。

所以《詩》教的不足在於愚闇不明,《書》教的不足在於誇張不實,《樂》教的不足在於奢侈鋪張,《易》教的不足在於過於精微細密,《禮》教的不足在於煩苛瑣細,《春秋》教的不足在於亂加褒貶。

“進入一個國家,就可以知道它的教化程度了”

如果為人能做到溫柔敦厚又不愚闇不明,那就是深於《詩》教的人了;

如果能做到通達知遠又不言過其實,那就是深於《書》教的人了;

如果能做到寬廣博大平易善良又不奢侈鋪張,那就是深於《樂》教的人了;

如果能做到沉靜精微又不過於精微細密,那就是深於《易》教的人了;

如果能做到恭儉莊敬又不煩瑣苛細,那就是深於《禮》教的人了;

如果能做到善於屬辭比事又不亂加褒貶,那就是深於《春秋》教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