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有一種紅,叫中國紅



東漢時期的“光珠”即紅寶石,唐人記載紅寶石“大如巨慄,赤爛若朱櫻,視之如不可觸,觸之甚堅不可破”。晶瑩剔透的紅寶石展現出無與倫比的驚世之美,用它雕琢出來的飾物亦貴氣無匹。





雞血石


除了飾物中的紅色,文房用品也偶見紅色。用於治印的珍貴石材雞血石,以所含辰砂紅似雞血而得名。這種產自浙江昌化的章料從宋代開始開採,盛於清代。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十分賞識雞血石,將其作為製作玉璽的主要材料。





紅絲石硯


文房之中的石製品還有硯臺,紅絲石硯是出自山東青州的絕品,其質地較軟,紋理紅黃相參,並有絲絲紅絲,天然成趣。此石易於發墨,為制硯之佳品,乾隆皇帝評價它“質古若玉,洵為佳品,堪稱國寶”。曹寅在《硯箋》中寫道:“紅絲石為天下第一石,有脂脈助墨光”。



礬紅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它的色澤往往帶有一種如橙子般的紅色。到清康熙時,礬紅色澤鮮豔,華麗凝重。


珊瑚紅



珊瑚紅也是一種低溫鐵紅釉,始於康熙,盛於雍、乾兩朝。燒成後釉色均勻、光潤,能與天然珊瑚媲美,故名“珊瑚紅”。


霽紅



鈞紅釉具有紅裡泛紫的色調,近乎玫瑰花、海棠花的紫紅色,所以又稱為“玫瑰紫”和“海棠紅”。


豇豆紅



郞窯紅釉是仿製宣德祭紅燒製的成功品種,它比祭紅更加鮮麗,光澤強烈,由於這種紅釉的燒製難度很大,需要嚴密的工藝技術,成本十分巨大,所以景德鎮流傳著,“若要窮,燒郞紅”的諺語。


剔紅


有一種紅,叫中國紅

元 張成造剔紅梔子花紋圓盤 現藏故宮博物院


所謂“剔紅”,是指在器物胎型上塗厚厚的硃色大漆,少則也有八九十層,多則達到一兩百層,待半乾時瞄上畫稿,再雕刻出浮雕紋樣,因而,也叫“紅雕漆”。完成一件“剔紅”成品,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年。歷史上,明成祖、雍正、乾隆都是剔紅器的狂熱喜愛者。


有一種紅,叫中國紅

明永樂 剔紅雲鳳紋盞託 現藏故宮博物院


有一種紅,叫中國紅

明永樂 剔紅葡萄紋橢圓盤 現藏故宮博物院


上面提到的幾種文物裡的中國紅,都以不同的姿態表現著生命、激情和力量。古代帝王以紅為尊,新中國國旗和國徽也閃耀著熱烈的紅色,這看似一模一樣的紅,蘊含了中華民族的滄桑鉅變。


有一種紅,叫中國紅

開國大典時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最美不過中國紅,我們與這含義萬千的紅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