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用一個《紅樓夢》中的人物來描述你,你會是誰?為何?

夢中話紅樓


窗外,雨聲依舊"嘀嗒”、“嘀嗒”下個不停………屋內,時鐘也在“嘀嗒”、“嘀嗒”轉個不停。這不,彷彿一會就到了黃昏。也到了我自覺回答悟空問題的時侯了。今天依舊流連大觀園,依舊讓我來回答關於《紅樓夢》的問題吧。用一個《紅樓夢》中的人物描述你,你會是誰?我會是誰?其實,這個問題許多年前,一個著名作家就曾提問過,而且根據你的回答,還可以推斷出你今後的職業、事業頗有現代流行的心理測試的味道,記得年少的我選擇答案是:我選做賈探春。

出乎意料吧,居然是這麼個答案,居然不是我欣賞的薛寶釵,也不是別人認為的林黛玉(有人讀我寫過的一些網絡散文,猜測我多愁善感),也不是和我性情有幾分相似約史湘雲,也不是我喜歡的晴雯而是賈探春。而且記得當時得知選這個答案的人將來可以經商或可以在金融、經濟類領域取得成就……具體答案已忘得差不多了,記得的大概也就這麼多了吧。且先不說,這個測試準確度高不高,先說說為什麼選做賈探春。

願做賈探春,首先,喜歡她的相貌。且看書中描寫:“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觀之忘俗”這麼個相貌雖說不上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但溫厚大氣和寶釵也不相上下,貴在不俗。而且女子這般端莊沉穩也可以省卻不少的麻煩,那些好色之徒估計也只能敬而遠之,不敢靠近,這真的好,可以靜心做人,做事,讀書,寫字……

其次,喜歡賈探春的性格。記得書中賈探春是有“玫瑰花”的綽號的。抄撿大觀園,探春令丫環秉燭開門,嚴陣以待;王善保家欺負她庶出,對她動手動腳,她當場一巴掌扇了一巴掌;她一聲令下,丫頭即出面抵擋,頗有大將風度:她也有管理才能,對賈府的危機也有感觸,她用"興利除弊“”的改革來挽救,在寶釵的幫助下也有一些成效。真正優秀的人都是雌雄同體,女兒身,男兒志。探春便如此。

再次,探春的孝順。探春遠嫁的那首歌,似手也唱出了她對親人的深情與不捨。且聽《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好個深情的姑娘,我喜歡,念親恩,父母恩最該報啊。

………

綜上所述,喜歡探春,願做探春,那真是毫不猶豫的,年少時如此,今在也如此,其實,我覺得自己真的和探春挺相似的,不過,也許沒探春這麼理性、能幹、潑辣……不過,大致還是相同的。











千葉書院祝秀老師


這麼說吧,我是怎麼知道紅樓夢的呢?是因為很早有人告訴我,你太像林黛玉了……小時候是因為我很愛哭,又愛使小性子,愛吃醋,一點兒小事兒都可能讓我生氣,哭鼻子。有點才情,又愛哭,很多人自然就想到用她來諷刺我了。

但後來逐漸發現,我和黛玉豈止相像這一表象?身世,都是寄人籬下……性格都是敏感多疑,愛哭也是斷不了的,多愁善感,身體也是病歪歪的。可能是相似的家庭背景造就的吧……當然,我家不是富貴之家,但也屬書香之家。

如果真到了紅樓夢中,我還是願意做那個和我很像的黛玉,因為,她比我更不受牽絆,她比我更灑脫,她可以專心愛一個同樣愛她的人,可以為他傾盡一切淚水,連命都不要,受到他無盡的寵愛……沒有家庭的牽絆,沒有世俗之事的干擾,即使沒有與所愛之人結成連理,也無遺憾。她知道早已傾盡一切,寶玉心中也無二人,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在理想狀態下,假若真的有人似寶玉對黛玉這般對我,情分足夠,我就是把所有的淚還他又如何?!心甘情願……

只可惜現實不允許我這樣做,最近終於知道心病是種什麼……思慮過度,憂傷,擔心,無奈,每當不陪著家人的時候,也就是不必強顏歡笑之時,就會暗暗心痛,暗自垂淚。因為在我心中,再短的情,只要真誠,足夠,美好,即使一輩子都還不盡,死又何妨?!

其實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不考慮影視化,從曹公的各種正面側面描寫,就可以知道黛玉的顏值是拔尖中的拔尖了。曹公先通過寶玉的眼睛,把黛玉的外貌描寫出來: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不過這更多是對黛玉的氣質和形態上的描寫,我通過這段描寫能想象出來的,是一個籠在煙霧中的女子,神態哀傷,體格纖弱,看不清五官,卻默認是個美人。不過這段不算是正面描寫黛玉的外貌(不過這已經是最正面的外貌描寫),縱觀全文也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外貌描寫。還有一個側面描寫是薛蟠第一次見到林妹妹時的側面描寫: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哈哈哈哈薛蟠眼光還挺高)。其他的就是通過其他人的語言,側面突出林黛玉是個美人胚子,比如薛寶琴見到林黛玉後,“見黛玉是個出類拔萃的”,這個出類拔萃應該是指的各方面,包括顏值。還有一段,我找不到具體是在哪裡了,就是點明寶玉自幼混在姐妹們中間,見黛玉在各方面都出挑,自存了一段心事在心裡,只是不好說出來巴拉巴拉的,點明寶玉對黛玉是愛情的那種感情。有人會覺得可能我自己故意向黛玉靠攏,被暗示了,我的確承認會這一點,但人人多少都會受這樣理想中的人物的形象,然而,自己的價值觀隨著這樣了,這也成了自己的追求。自己感覺活得舒服,付出值得就好,希望自己能保持這種深情,到生命最後一刻。






往事不再從來


哈哈!與大家都不一樣,我不像林黛玉,也不像薛寶釵,更不想王熙鳳,我想用李嬤嬤來描述我。

李嬤嬤,賈寶玉的乳母,是《紅樓夢》中一個非常不討人喜歡的“老貨”,沒有眼色,不知進退,不懂順應賈寶玉的心意,總帶著倚老賣老的架子,實在令人討厭。我多次讀過《紅樓夢》,從來沒有喜歡過這個人物。

直到今年,孩子到了叛逆期,又因為開學一再延期,學校讓孩子“停課不停學,宅家不誤學”,超長的假期裡,我一直在家看著孩子上網課,每天與這個神獸鬥智鬥勇、相愛相殺,在這種特殊的情況與心境下, 我突然開始對李嬤嬤有了新的看法,覺得自己就是我家孩子的李嬤嬤。

我每天把熬夜不睡的孩子趕上床,渾然不顧他正刷劇刷得興致勃勃;每天早上又吵他一直昏睡不醒,該起來乾點兒正事。我做這些事兒時非常固執迂腐,沒有一點眼色,就跟《紅樓夢》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中李嬤嬤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賈寶玉喝酒一樣。

孩子嫌我每天嘮叨得人神共憤,我嫌他不聽我的話,跟我說話的時候語氣沒有體現出“孝道”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偶爾他接同學一個電話,我聽不出來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但是他的全然沒有跟我說話時的強硬和戾氣,語氣溫和而友好,我一聽就醋意盎然,直接開撕,覺得他對同學比對自己的親媽好,簡直天理不容!我生氣的樣子,就跟《紅樓夢》中第19回李嬤嬤跟襲人等好幾個丫頭開撕一樣,並不是阻止他交朋友,也不是擺架子耍威風,而是想在孩子那麼獲得存在感,想得到他的肯定和尊重,讓他承認我對他所做的奉獻!

但是,有一天孩子咳嗽發燒了,我每隔五分鐘去摸一下他的額頭,每隔十分鐘去督促他喝熱水,各種各樣的中藥西藥輪番送上,生怕他難受、受罪。我那個焦灼的樣子,就跟《紅樓夢》第57回李嬤嬤一樣。李嬤嬤看到寶玉生病之後,又是“放聲大哭”、又是“捶床搗枕”,一到危急時刻,李嬤嬤對寶玉的慈母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哎,在孩子眼裡,我就是這麼一個討厭的人,用他的話說就是:“哪兒都有你,什麼事兒都要管,任何時候都嘴碎得宇宙一流、人神俱怕!”

做母親做成了李嬤嬤,真是一種失敗!

終有一天,等他經歷了風雨滄桑,看懂了人情冷暖,他會明白,我這個李嬤嬤是世界上最好最溫暖的人,我對他的嘮叨是人世間最動聽的聲音,我對他的糾纏是人世間最慈愛最神奇的一種力量。

朋友,你覺得,我的想法對嗎?






豐文豐語


林黛玉,初讀紅樓時就覺得性格很像林黛玉。每每聽到別人評價黛玉矯情、小氣、孤僻、無中生有時我就會默默地不開心。因為我覺得他們不懂林黛玉,在我眼裡黛玉是個幽默風趣,溫柔大方。內心善良到睹物生情,這絕對不是矯情,因為黛玉自幼父母雙亡,她內心表達很會趨向於自我抒情,對著一朵花都能看半天,把自己心事默默地而又無聲地傳達出去,這也是自己內心的釋放。時而與姐妹談論詩詞會忘我嬉笑,時而與寶玉生悶氣,時而憂慮自己以後事情。給人感覺是莫名其妙,實則是心裡沒有安全感,又寄人籬下很會產生自卑感。這些感情的交雜黛玉就會呈現出別人口中的那樣。其不然他們沒有經歷黛玉的苦、悲,又怎知黛玉為何這樣,他們只看到其表卻從未見過其裡。我與黛玉相像原因不是經歷一樣而是大致相同,從小我也是寄人籬下,很少跟父母在一起,年近三十,待在一起的日子加起來不過一兩年的時間。所以我很瞭解黛玉,性格也大徑相同。我倒覺得黛玉是個真性情的女子。




甄尹仕


我想我會是寶玉,也許最開始愛的是黛玉,但最後我真的與寶釵相守一生。

少時讀《紅樓夢》,最傷感得不是林妹妹焚稿段痴情,是看到黛玉死後,那寶玉心裡雖不順遂,見寶釵舉動溫柔,也就漸漸將愛慕黛玉的心略移到寶玉身上,原來從深愛一個人到移愛另一個人,轉換過程竟是如此輕巧,寶姐姐不是不好,不是不值得愛,是所謂的刻骨銘心的愛情傳奇本身,太令人失望。

後來知道,後四十回是續書,心中大慰,肯定是高鶚胡寫八道,曹公遺囑,必定是林妹妹仙去,寶哥哥直接剃度了,踐行:你死了,我做和尚的諾言。根本不可能有寶玉與寶釵的“如魚得水,恩愛纏綿,”至於“雨膩雲香,氤氳調暢”,更是高鶚毀人不卷。

內心深處,人們都不願寶玉接受現實,移愛她人,會辜負那麼純真,那麼美好,那麼兩心如一,全心投入的一段愛情。黛玉對寶玉而言,應該是無可替代的啊,只是這世界上真的有無可替代的人和事嗎?

很年輕得時候,你會相信,只有一個人,他符合你對愛情所有得期待和要求,跟他連接在一起得詞彙,是唯一,是永恆,是不變。只是,茫茫人海,有許多人會與你擦肩而過,那些說要一輩子愛你,跟你永遠得人,是有把你一鍵刪除得本事得,連黛玉都不是不可替代得,不願放棄,不忍輕棄,已是世人所不能抵達得境界。



燕子樓春


林黛玉。雖然前人對她的評價都是所謂的多愁善感執拗清高之類,但如果真正去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她在其中其實也是比較開朗的從詩社開始,到跟眾姐妹玩笑打鬧,都沒有耍小性子這麼一說。她所謂的多愁善感只是因為她的家世背景讓她比別人多心而已,只是感懷心情而已。史湘雲她敢愛敢恨,熱情,開朗,有朝氣,有才氣.針織女工,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並且,人漂亮,"醉臥花陰"千古有餘香





隔壁李佛爺


我只能是王熙鳳了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不亦快哉


王熙鳳,有能力有魄力,而且具有領導能力,在哪個男權時代絲毫不比任何一個男人差,儘管也做過一些喪盡天良的事,可是又有哪一個女人會面對自己的丈夫尋花問柳無動於衷呢?


用戶2033537556266


我一個以不是,有誰願意去做一個悲慘結局的人?


身份證原名叫潘雲忠


賈寶玉。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