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培養孩子善良憐憫之心,做有道德的人。

家長要把子女教育成為善良有理想、有道德、意志毅力堅強、明哲理、善創新、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這不是一朝一日輕鬆所能得逞的;父母要以身作則。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生來都是善良的,父母怎樣做,小孩子就怎樣學。做父母的一舉一動,都直接間接影響小孩子的。所以父母是怎樣一種人,潛移默化中孩子也慢慢模仿得與父母一樣。

培養孩子善良憐憫之心,做有道德的人。


如何培養善良的內心?孩子天生喜歡動植物。如果家長想培養孩子有一顆憐憫之心,那麼就從養一盆盆栽或養一隻小狗,他一定會用心呵護它。

我們今天世界的粗暴和專橫,則是因為在他們孩童的時候,沒有養一盆花或一條蠶、一隻小狗。沒有一樣東西使他們時刻惦記,和需要呵護、訓練、心疼,所以自然沒有責任感。植物需要陽光、雨露的澆灌。一棵極小的苗,有了期待,就會用心去照看,後來就慢慢長高,發出來很多頎長的枝條,葉子的中心總有荷葉上那種晶瑩剔透的水珠。枝條上的葉子發出來奇妙的聲音,而晨曦卻是它們搖曳的睡夢。它們其實就是最好的時間記錄者,在它們毫無痕跡的時序裡,陽光是性感的誘惑者,是裸露的身體,是令人焦急的眷戀。

培養孩子善良憐憫之心,做有道德的人。


動物除了食物的吸收還需精神層面上的補償。照顧不周到導致植物枯萎,動物精神不佳;沒有養過動植物的孩子他就不會有得到的那種欣喜,失去的那種疼痛。

養一盆花草,一個小動物,這不需要太大的經濟條件和時間,用心做了就行;每一個母親都可以隨手為孩子開啟:你能行!

為人父母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的家庭氛圍。

假如父母喜歡喝酒,孩子大概也喜歡喝酒,父母喜歡吸菸,孩子大概也喜歡吸菸。父母說話不果斷、沒有條理,孩子說話也不知不覺的像父母一樣。總之,做父母的行為好,小孩的行為大概也是好的。反過來說,做父母的行為壞,他的小孩子的行為大概也是壞的。所以父母教養兒女,一定要以身作則。

培養孩子善良憐憫之心,做有道德的人。


商業時代,有利益,就有人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如果家長對孩子說:果子狸全身都是寶,毛、皮可以做成昂貴的衣服、肉可以做成美食,這就等於給孩子進行了錯誤的教育了。

我們需要賺錢,但不能昧著良心去賺黑心錢。更需要的是所有的孩子們有正常的認知和樸素的情感。

我們要呼籲大家不要傷害野生動物!如果我們說,一隻可愛的果子狸可以剝皮、吃肉,可能就有一批虐殺動物的吃客和殺客。隨著經濟的不斷昇華,有錢人很多了,他們想吃什麼想買什麼都隨心所欲。想方設法去剝奪動物活著的權利。當我們知道仁慈和憐憫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一顆善良的心就會突破出來。

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實在負有極重大的責任,惟有能好好教養兒女的人,才配得上做父母的資格。教養好自己的孩子,不但孩子得到幸福,父母得到安慰,就是社會、國家也能受到不少的利益!

培養孩子善良憐憫之心,做有道德的人。


刺激就是從環境來的,好的刺激,就得到好的印象;壞的刺激,就得到壞的印象。一對夫妻常常吵架,孩子後來就不知不覺地也會罵人,並且性格焦慮。反過來說,如若他所居的環境是很優美的,所聽見的音樂是很好的,他就不知不覺地很高興地唱起來了。

廉價的母愛,正在不知不覺中毀掉孩子的未來。孩子不講規則,沒有意識反省,沒有自控力,都源於母親最初的情感教育和懲罰忽略。一旦這種必要的懲戒教育放棄,一味地放鬆寬容,最後的結果仍會讓他走上極端。

不講規則的索要,給予。沒有得到的快樂,一切來得理所當然。結果孩子不尊敬長輩,顯然,沒有敬畏之心就不會自覺約束自己。管教不嚴、沒有懲罰的教育是虛弱的、脆弱教育,它是不堪一擊的。

培養孩子善良憐憫之心,做有道德的人。


恐怖公交車:重慶公交車墜江慘案,許多人都唏噓不己,十五條活生生的生命遭遇滅頂之災,只在一瞬間!

令人憤恨的是:並不是因為機械故障所造成,也不是違反規則的可怕懲罰,而是人心難以估量的互相傷害。

他們似乎都有各自的理由。女人本該溫柔如水,眼前的女人卻變得如此伶牙俐齒。我們的世界上,很多女人也許她的臉並不漂亮,但她有一顆善良純潔的心。她會為了救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的性命捐出一筆數目不大的小錢,她會為一個口渴的人送上一口水;也許這些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這是一份善良!司機他忘了自己手中握著的不僅僅是方向盤,還有一車人的性命,他忘記了責任二字!

翻開歷史我們會發現,歷史經常在某一個時刻被一些平凡人改寫。我們可曾記得,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有一位大巴司機,被10餘斤重的空中飛來的鐵片砸中,他是如何忍著劇痛將車停穩,讓車上的59人安然無恙?

培養孩子善良憐憫之心,做有道德的人。


真正的英雄,不一定要叱吒風雲,指揮千軍萬馬、氣吞山河、建功立業……

本來不過是尋常的口舌之爭,導致惡語相加,最終釀成了大禍!

我時常看到一些人趕公交跑得臉通紅,為了不錯過那十分鐘;一個沒有時間概念的人還能做好什麼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公交車也有公交車的規章制度,總不能你想停就停吧!

公交車上:本該有的基本文明態度,有讓座,有聊天,有理解和憐憫,和諧相處的畫面卻在一瞬間紊亂崩潰,直接釀成了惡性事故:付出沉重的代價!

一個情緒化的人,隨時都有可能是引發惡性事件的源頭……

文學是生命,是信任,是做人的根基。讓我們多翻閱文哲史,通過過去的故事來反省自己。

培養孩子善良憐憫之心,做有道德的人。


而今一些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我行我素的人,我就是“我”,別人無權干涉,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我們曾經閱讀一篇篇文章真實感人,他們在絕望中體現出的誠實、反省、懺悔……

在我們的閱讀生涯中,陪伴我們的那些文學,它究竟是什麼?

當我們走進豐富的文學,就是在打理自己,認識自己和社會,瞭解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文學是開啟心靈的。文學是求真道的。文學也是滋潤情懷,培養性情、軟化堅硬的生存的。文學是一面鏡子,它折射出人性的真實……

道德的標準:辛勤勞作、自我剋制和深謀遠慮是道德基本標準。如果我們都能信守這部分道德,則世界一定會變得很美好。

個性與品格: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品格。品格是人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在個人或多或少的調節和控制下形成的。

培養孩子善良憐憫之心,做有道德的人。


人的個性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它可以通過改進變得更好,也可能因墜落而變得更壞。

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敬畏規則和維護規則,幫助自己和他人,這是我們做人的本能——一種樸素的善良與品格。

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享不盡它給你帶來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一輩子都在償還無盡的債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