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張掖甘州“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張掖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鎮,文化燦爛,山川秀美,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金張掖”的美譽。

據《甘州府志》記載,“一城山光,半城塔影,連片葦溪,遍地古剎”,這是張掖的特有風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塔,千姿百態,煞是壯觀。在“半城塔影”中,比較著名的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塔。隨著歲月的變遷,現存的只有木塔和土塔了。

今天,讓我們重回歷史,一起追尋張掖遺失的記憶——五行塔。

金塔

張掖甘州“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民國時期的金塔)

位於大佛寺內臥佛正殿北側(即新遷二郎殿處),明代以前為萬壽金塔塔基,塔基高丈許,有銅質古塔一座,塔頂方形斗拱,系亭閣式單層方形塔。明正統五年(1440年),大佛寺欲在此建一禪堂,整修塔基時,掘出舊塑佛像四尊,菩薩侍立者八尊,又有鎮塔寶物近五百件。當時御馬監太監王貴等官府官員出面捐資興建寶殿於塔基之上,另鑄造銅佛三尊供奉殿中,將原有銅塔置於塔頂之上,故稱金塔殿。

張掖甘州“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民國時期的金塔殿)

每當朝霞初上,金光燦燦。民國17年(1928年),金塔殿三寶銅佛及殿頂銅塔被盜。1970年,石函被盜,按石碑記載,石函內共貯二千四百餘件寶物,事後政府追回六百餘件,呈交省博物館收藏,內有八卦銀盒、玉雕、珍珠及古代貨幣,其中有五枚波斯薩珊王朝幣,是我國古代與波斯貿易往來的見證。

木塔

張掖甘州“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20世紀30年代的木塔)

坐落於甘州城內縣府街中心廣場西側,又名萬壽木塔,寺院原名為萬壽寺,創建於北周,據《甘州府志》記載:萬壽寺前五代後周時已有之,隋開皇二年(582年)重建,唐尉遲恭監修,明永樂年問(1402--1424年)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提督孫思克同高孟維修,寺內原有山門、大殿、陪殿、藏經樓(又名黑樓)、方亭等,有五百羅漢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張掖甘州“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現在的木塔)

大殿內有三尊六朝鑄造銅佛像,中為阿彌陀佛立像,左、有為觀音及大勢至菩薩像,各身高2.5米,現只有一尊,保存在甘州區博物館,該寺現僅存木塔和藏經樓,樓長27.4米,上下兩層,重簷歇山頂,四周繞以木構欄。木塔原為木構,據碑文記載:元時所見木塔為十五層木構塔,下有地窖,地窖中心直立一根鐵柱,下接鐵座,上承塔頂,人站於鐵座上用力搬動鐵柱,就可將全塔旋轉。現存磚木結構塔,系民國15年(1926年)重建,塔身高32.8米,八面九級,每級八角,上有木刻龍頭,口含寶珠,下掛風鈴,外簷系樓閣式建築,主體為木質結構,塔身內壁是磚砌,各層都有門窗、樓板、迴廊和塔心,窗上雕有花飾,門楣嵌磚雕橫額,全塔沒用一釘一鉚,全靠斗拱、大梁、立柱,縱橫交錯,相互連結,渾然一體。塔內新設鐵質樓梯,供人攀登,可倚欄遠眺。整座塔構制精細,高大巍峨,別具風格,雄偉壯觀,體現了我國獨特的樓閣建築藝術特點。

水塔

張掖甘州“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位於城北門外三里多路的白塔寺內,又名白塔,創建於明代宣德年問,天順六年(1462年)維修,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重修。塔身高20餘米,巍峨聳立。塔後有良田萬頃,附近又多園林,春華秋實,點綴成景,一片綠野,清爽宜人,可惜水塔已毀。

歷史上的水塔,據說南宋恭崇皇帝趙顯在這裡出家,法號為合宗大師。明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重修,到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再次重修。據傳白塔寺興修以後,寺院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白塔巍峨矗立,有凌雲摩天之勢。朝佛禮拜者絡繹不絕,為甘州古城名勝佳境之一。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甘肅省財政廳批准白塔寺為張掖農校永久性校址,自此寺內建築陸續被改建或拆除。1953年張掖地震,白塔頂部被震毀。直到1957年,張掖農校在此建設,為防止學生在塔周圍玩耍出現安全事故,最後拆除了水塔。歷經五百多年風雨的水塔就此定格在了照片中。

火塔

張掖甘州“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20世紀50年代的火塔)

位於城南門外崇慶寺內,相傳是為一高僧喇嘛死後火化而建的塔。據記載,崇慶寺初名“重興”,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建,明天順七年(1463年),宣城伯衛穎修。清代僧人卜舟在該寺內牆壁上題詩一首:“淹留桑梓幾經年,今日乘風幸得遷。鳥適高枝因避弋,魚潛深水為逃筌。支麼尚牧筇山鶴,慧遠曾栽盧嶽蓮。戎旅難羈弋世客,振飛錫杖人云天。”寺在清末有完整佛像,皆嵌以紫紅寶石,夜間閃爍如小燈。民國年問迭次在此駐紮軍隊,盡將寶石盜走,寺也荒廢,唯有古塔巍然聳立,塔身高約20米,內用土坯,外用磚砌,四周綠野,清靜宜人。

土塔

張掖甘州“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1910年的土塔)

土塔,或稱彌陀千佛塔,位於大佛寺內。早前記者曾專門採寫過大佛寺,土塔是比較熟悉的。相對於木塔,土塔在外觀上更具有宗教特色。

土塔,修建在大佛殿後中軸線上,塔建於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明、清兩代多次修繕。1927年,張掖地震,塔頂毀壞,1986年修復,為現今我們看到的土塔。

塔高33.37米,為覆缽式金剛寶座塔,亦稱喇嘛塔。建於高大的四方形臺座塔基上,由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臺座四周有重層迴廊環繞。雙層木塔構簷,塔座之上有兩層須彌座。第一層須彌座上有八座小塔,塔身之上又有一層須彌座,座四面各開五個小龕和十三天塔剎,內供佛像,塔頂置相輪。華蓋直徑4米多,四周飾有36塊銅質板瓦,懸掛著36個流蘇風鈴。大小土塔下圓上螺旋狀,頂似寶傘壯,十分壯觀。

相傳,土塔是天竺高僧迦攝摩騰靈骨安放處,歷代以來為信士檀越供佛、禮佛的重要場所。

張掖甘州“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現在的土塔)

土塔的覆缽還保存了墳冢的形式。這種類型的塔,張掖修建地很多,如東門外的奇峰鎮定塔,北門外白塔寺的水塔,南門外崇慶寺的火塔,安陽高寺的吉祥塔等等,都是為高僧、和尚、喇嘛們死後的遺體火葬而建的塔,所以人們稱之為和尚墳。這一類塔為密簷式空心塔身,全部填成實體,成為實心塔,人們不能登臨塔頂。塔的下部增加了一個高大的須彌座,座上雕飾富麗的佛像、菩薩、伎樂,以及獅象等物像圖案。

關於五行塔之說

張掖城內早年的金塔、木塔、水塔、火塔、土塔這五座寶塔,正好應了古老的“五行”之說。按照“五行”之說,木立東,火鎖南,金坐西,水鎮北,土居中。奇怪的是張掖五塔所處的位置與“五行”之說不合,這五座塔並非建於同一時代,最早建的是木塔,建於北周,水塔、火塔、金塔均建於明代。金塔居中,木塔在西,水塔在北,火塔在南,土塔在東。五塔原來都各自有自己的名字,銅塔金光燦燦,被稱為金塔,萬壽塔是木質結構的,人們習慣於叫木塔,彌陀千佛塔是磚土結構的,人們習慣於叫成了土塔。有了城內的木塔、土塔、金塔,將城北著名的白塔寺內的白塔定名為水塔,將城南崇慶寺內的佛塔定名為火塔,有人將“五行”附會於這五個塔上,於是湊全了“金木水火土”五塔,與五行相對應,以寄託美好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