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辣椒主莖多呈"Y"字形,為什麼出現"y"字形呢?因根系的原因!

辣椒是我國人們比較喜歡吃的一種蔬菜和調味品,在全國各地廣泛種植。辣椒中含有辣椒素,並且具有芬芳的辛辣味,有促進食慾的作用,令人胃口大開。但也不可過多食用,其性太熱,吃多了"上火"。辣椒其實是一個統稱,它包括甜椒和辣椒,或辣或甜是由果實中的辣椒素含量多少決定的,因品種不同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

辣椒主莖多呈"Y"字形,為什麼出現"y"字形呢?因根系的原因!


辣椒是一種優良的經濟作物,銷路廣,銷量大,而且還可以遠銷國外市場。隨著辣椒的商品化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習慣的變化,品種的多樣化,食用辣椒的人會越來越多,種植辣椒的區域和麵積也日漸擴大。

凡是種植辣椒的人,都希望自己種植的辣椒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但有時卻事與願違。本應呈等杈"Y"字形生長的主莖,卻偏偏長成了一大一小的"y"字形莖杆,造成結果的不均衡,小杈結果很小,並且果少,造成產量的下降,收益的降低。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一,辣椒的莖

辣椒的莖為直立,黃綠色,具有深綠色的縱紋,也有的呈紫色。基部木質化,比較堅韌。莖高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一般為30–150釐米高。

辣椒種子發芽時,種芽向上頂生出兩片窄長稍厚的子葉,在兩片子葉中間有一個生長點,稱為分生組織,所產生的新細胞,逐漸分化成辣椒植株的地上部分。

子葉以上,分枝以下的直立圓莖就叫主莖。主莖上生有5–20片真葉或側枝。主莖是辣椒全株的軀幹,起到支持和養分,水分上下輸送的作用。主莖以上的莖叫枝。辣椒的枝多為等杈"Y"字形,倆杈,少數植株為三杈,但三杈者多數有一個枝是很弱小的,粗看起來呈倆杈。主莖以上的枝是植株結果的主要部位,也是水分和養分輸送的渠道。

那為什麼會出現倆杈不等的問題呢?我在本文的題目中已給出答案,與辣椒的根系有關。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

辣椒主莖多呈"Y"字形,為什麼出現"y"字形呢?因根系的原因!


二,辣椒的根

辣椒是屬於典型的淺根系作物,主根極不發達,側根系發達,再生能力較強,但遠遠比不上西紅柿和茄子的根系。我在昨天發的文章中已說過,西紅柿莖的不定根發生能力特強,側根再生能力也很強,所以可斷根控旺,窩栽生長。但辣椒卻不行。

辣椒的初生根垂直向下,然後再向四周延伸生長出根系,根系多分佈於30釐米左右深的土層中。在側根上生有大量的根毛,根毛以5–10釐米土層內的較為發達,條數多而長。

辣椒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主要是依靠根毛吸收,通過側根再輸送到莖,枝,葉,花,果實等各個部位。辣椒的側根和主根主要起到輸導和支持的作用,當外界力量如大風吹,移栽時人為傷害等,造成側根和主根的斷裂,辣椒根系的恢復能力非常的弱,甚至根本就不能恢復,因此,我們在栽培管理辣椒的過程中,切記要保護好主根和側根,儘量帶大土坨進行移栽。

1,趨水性

任何植物的根都有趨水性,土壤水分適宜時,根系就強壯,數量就多而密,分佈於土壤中就會廣而均勻。土壤水分少時,根就會向土壤深層水分多的地方扎,有趨水性嘛,找水喝。但當土壤水分過多時,那就不行了,辣椒的根系是好氧根,水分多而將土壤中的氧氣排擠出來,從而導致辣椒根系的發育不良甚至漚根,對養分的吸收大大降低。

辣椒主莖多呈"Y"字形,為什麼出現"y"字形呢?因根系的原因!


2,趨肥性

土壤肥力適宜時,辣椒的根系生長髮育良好,數量多且白嫩,分佈均勻。當土壤缺肥時,根系就會趨向肥源生長,造成辣椒根系的分佈不均勻,就會形成偏態發展的問題。

3,就近運輸

作物根系從土壤中所吸收的營養,它會通過莖稈輸送到離根系最近的部位,只有當最近的枝葉果等部位充足了,才會向其他的部位分配。

綜合辣椒根系以上所說的特性,當我們對辣椒的根系造成一側損傷,或者是施肥時分佈不均勻,那麼受傷一側的根系因再生能力差,對肥料的吸收不足,或者是肥料充足的一側根系旺盛,吸收的充足,而另一側肥源不足,就會導致與此側根系對應的側枝生長不良,從而出現倆杈不等的"y"字形偏態生長的現象。偏態生長的辣椒植株產量大為下降,且弱枝所結果的品質下降,對增產增收影響較大。

那麼如何防止現象的發生呢?我們要做好如下工作。

三,預防措施

1,假植

辣椒苗進行假植主要是為了擴大苗子間的距離,使幼苗有足夠的空間發展莖葉和根系,防止幼苗互相影響而造成的營養不足。經過假植處理後的辣椒幼苗比沒有假植的辣椒苗根系發達,生長健壯,節間密,緩苗快,開花結果早。

辣椒主莖多呈"Y"字形,為什麼出現"y"字形呢?因根系的原因!


假植要根據幼苗的苗齡決定,一般是在出苗後50–60天,具有2–3片真葉時最好。假植要在晴朗無風的白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之間進行,此時氣溫高,根系活躍,容易發生新根,傷口易癒合,成活率高。

假植前的3–4個小時幼苗要澆透水,以防止拔苗時過多地損傷根系。假植後幼苗根系肯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為了促進根系的恢復,應適當提高棚內的溫度,採取加強覆蓋,悶棚2–3天,基本上不通風,當翻開土層,發現老根上有白色絨毛時,可白天揭膜通風見光,晚上仍要覆蓋。揭膜要逐漸進行,不可突然全部揭開,也不可逆著風揭膜。

2,定植

辣椒大田定植前,一定要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畝施過磷酸鈣40–50公斤,切要撒施均勻。或者磷肥同發酵充分的餅肥充分拌勻,施入定植穴的底部,並無土均勻拌合,然後以堆肥填平植穴。因為磷肥有促進根系生長的特性。

辣椒的栽植深度要適宜,覆土要與苗坨持平。栽深了地溫低通氣差,根系生長慢,緩苗慢。

現在大多是採用地膜覆蓋栽培辣椒,常採用的是先覆膜後定植的方法。覆膜前都是澆透水或下雨後覆膜。但是一定要注意一點,一定要等到土壤"收汗"後方可覆膜,否則形成"包漿土",很不利於辣椒幼苗根系的生長,有可能會發生根腐病。

3,中耕

辣椒幼苗成活後,要及時中耕鬆土,以促進根系的生長。但需注意中耕的深度和範圍,要隨著植株的生長不斷加深和擴大,以不傷及到植株根系又達到鋤鬆土壤為準,切不可在幼苗期加深擴大到近根株中耕,否則就會傷及到一側根系,造成偏態生長。

當經過2–3次中耕後,植株進入封行後,不可再進行中耕,僅可淺鋤草。每次中耕時,要逐步向植株培土,根系會隨之下移,可起到防倒伏,增強吸收能力。

4,追肥

辣椒多次採收多次施肥,施肥最好採用溝施和窩施,不宜採用撒施。地膜覆蓋栽培的辣椒施肥不方便,可採用隨水追肥的方法,追施一些水溶性的大量元素肥,生物菌肥等,以促進根系的發育,同時讓肥料在根系周圍分佈均勻,可避免根系分佈不均,造成地上部分分配不均而發生偏態生長。

辣椒主莖多呈"Y"字形,為什麼出現"y"字形呢?因根系的原因!


總之,辣椒要經過假植,培育出根白,主根粗壯,鬚根繁多,莖短而粗且有韌性,株高適中,葉大而厚,顏色濃綠的壯苗,是防止植株偏態生長的關健的一步,在定植和生長管理過程中,儘量避免傷及根系,同時一定要注意肥料的均勻施用,特別是地膜覆蓋栽培的辣椒,在追施肥料不便的情況下,最好是採用隨水施肥或滴灌施肥,儘量避免施肥不均而導致的枝杈偏態生長,造成辣椒產量和品質的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