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劉邦和呂后為何讓張良安然度過一生?張良的聰明之處在哪?

劉燕媚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的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被奉為漢初三傑,而三傑最終的結果是韓信被殺,蕭何受辱,只有張良得意保全。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大漢天下建立之後,劉邦、呂后的殘暴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呂后的殘忍相比劉邦有過之無不及,在對待彭越的問題上就能看出來。

彭越、韓信、英布做為當時最大的三個異姓王,劉邦在雲夢澤抓捕韓信之後,對彭越也採取突然襲擊,將彭越抓捕到洛陽。,然後認彭越謀反,劉邦將彭越廢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縣。彭越在西行途中遇到了呂后,結果被呂后一忽悠又回到了洛陽。此時呂后像劉邦說留下彭越就是留下禍患,所以誅殺了彭越,滅其家族,封國被廢除。此事就可以看出劉邦呂后夫妻二人心狠手辣,那為何張良能得意善終呢?

首先是張良聰明,張子房做為劉邦的主要謀士,長期在劉邦身邊,對劉邦的性格也是摸透了,所以當劉邦大封群臣的時候,讓張良“自擇齊地三萬戶”,張良沒有選擇,只要了“留”這個地方,因為張良劉邦第一次見面就是在留縣。這種選擇是可以讓劉邦念及舊情,不容易下殺手。

大漢建國之後,逐步走向正軌時,張良就開始隱退,他是半隱半退,時刻留心朝中大事,但是有不直接介入朝中大事,對皇權構成不了威脅,有不遠離劉邦的視線,使劉邦放心。劉邦想廢掉太子時,呂后找他幫忙,他也是不直接出面,而是採用商山四皓,即表明自己的立場,又暗中幫助了呂后,對呂后有恩,減少了呂后的猜忌。(商山四皓極可能是張良自編自導的一齣戲,他只是通過這個表明自己的態度,而劉邦對張良的意見很是看重,所以商山四皓的出現,劉邦就知道換太子不成熟)

其次是張良沒有威脅。張良一介謀士,沒有單獨領兵的能力,也沒有執政的能力,所以不像韓信有威脅,也不像蕭何有專權的可能,作為一個閒散道人的張良在朝中無勢力,在外沒有外援,所以不夠成對皇權的威脅,自然能得以善終。

最後是張良還有價值。張良是謀士,也是劉邦最信任的人之一,建國前及建國初期,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對劉邦的意義非常遠大,並且張良還是帝師,交給你劉邦很多治國的東西。國建安定之後,謀士的作用雖然沒有戰爭年代大,但是依舊可以作為重要參謀,所以張良對劉邦而言還有價值。

張良是謀聖,達到了謀士的最高境界——出這謀定天下,退則保全自身。


帝國烽火


在“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中,韓信、蕭何均死於劉邦屠刀之下,唯有“謀聖”張良能夠“獨善其身”,這是因為,張良遵循了“功成身退”、“疏不間親”、“審時度勢”這個三個基本原則。

一、遵循“功成身退”的原則

張良是劉邦的軍師,為劉邦創立大漢帝國付出了巨大心血、做出了巨大貢獻。歷史上的許多君主,在創建了王朝之後,從“打江山”步入到“守江山”的新時代,此時的君主往往對之前出身入死與其一同打江山的功臣充滿顧忌,因為許多開國功臣功勳卓著、功高蓋主,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皇帝地位、危及皇權,所以許多開國君主立國之後開始大肆屠戮功臣。張良的能力是公認的,司馬遷在《史記》中引用劉邦的話說:“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劉邦認為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能力還要超過劉邦自己,說自己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是因為籠絡了各路人才、知人善任。

劉邦也不例外地對開國功臣們心存芥蒂,大漢王朝建立之後,劉邦屠殺了許多開國功臣,那些越是能幹的功臣死得越是悲慘,臧荼、韓信、盧綰、彭越、英布這些人都被劉邦以“造反”的罪名誅殺乾淨。

作為劉邦軍師的張良,他本人本來行事張揚,可以說是一個志得意滿、充滿自信並且自傲的人,但是張良能夠很好認清劉邦的為人,他對劉邦這個人很熟悉,對中國漢以前的歷史也很熟悉,他知道開國君主必定會誅殺功臣的道理,於是在劉邦走向“守江山”的新時代之後,張良開始遵循“功臣身退”的原則,經常託病請假,讓劉邦放鬆了對張良的顧忌。

二、遵循“疏不間親”的原則

所謂遵循“疏不間親”的原則,也就是說張良不在朝廷站隊,不參加朝廷各派之間的紛爭,尤其是不對皇室成員之間的關係指手畫腳,而是自立為一派。

相反地,漢初許多開國功臣紛紛揚揚參與朝廷皇室成員之間的爭權奪利的戰場,稍微不注意就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因為張良一般情況下不參與政治鬥爭,所以減少了許多風險。

三、遵循“審時度勢”的原則

張良不參與政治鬥爭,只不過是不參與一般的政治鬥爭,在關鍵時刻、尤其是事關王朝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張良還是在“審時度勢”的前提下站了出來,但是他所謂的“站出來”就是幫助呂雉想了一個辦法。

當時呂雉的親生子孝惠太子在朝廷的地位岌岌可危,劉邦多次想廢除這個太子另立戚夫人的親兒子王如意作為皇儲,因為那個時候的戚夫人正在被漢高祖劉邦寵信。

此時,感覺到巨大風險的呂后向張良求救。一般的宮廷政治鬥爭,張良是不參與的,但劉邦欲廢太子另立戚夫人兒子為皇儲的做法,如果劉邦真的那麼做了,那麼必將導致天下大亂、危及王朝的生死存亡,在這樣的情況下,張良也不會得到什麼好的結果。

於是,張良“審時度勢”,充分認識到了劉邦欲廢太子的高度危險性,同時充分認識到呂后兒子即位後呂雉的殘暴性,所以,張良答應幫助呂雉。將民間四位隱居山林、擁有崇高地位的高人請來,4位高人跟隨太子,引起劉邦的注意。

劉邦說,那4人,不正是連我這個皇帝都請不出來的高人麼?怎麼會在太子府做幕僚呢?劉邦於是判定太子的羽翼已經豐滿,並且太子能夠得到賢能人士的輔佐,之後就打消了廢太子的想法,呂雉也對張良感恩戴德,呂后臨朝稱制期間也沒對張良下手。


青史通鑑


💐

劉邦和呂后那可都是狠角色,殺起功臣來那叫一個不眨眼。

但他們殺的都是手握重兵或者獨霸一方、有野心的諸侯勢力。

作為謀士之臣,無論多麼厲害,但必須有所依託才能夠成就大事。

張良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功成名就之後,不再參與朝廷的事情。僅有的幾次,也都是為了劉邦、呂后的利益籌謀劃策。

張良的意圖很明白,就是告訴劉邦、呂后,我就只有你們這一個主人,別無二心。

如此一來,張良對劉邦、呂后來說,不僅無害反而有益。這樣的人,殺他幹嘛呢?

當初,項羽分封天下諸侯已定,張良打算離開劉邦回到母國韓國再事韓王成。劉邦賜給張良黃金百鎰、珠寶二斗。而張良悉數轉贈項伯,使他為漢王請求加封漢中地區。

這樣,劉邦才佔據了秦嶺以南巴、蜀、漢中地區。

劉邦平定三秦後,項羽殺死了韓王成,張良逃出彭城,躲過楚軍的追查,再次回到劉邦身邊。

劉邦稱帝后,功臣們為了爭功吵得不可開交。劉邦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都是張良的功勞。”並讓張良自擇齊三萬戶為封邑。

張良說:“開始臣起兵下邳,與皇上相會於留(今江蘇沛縣東南),這是上天把臣送給陛下。臣願意封在留就心滿意足啦,不敢當三萬戶。”於是封張良為留侯。

張良素來體弱多病,自從高祖入都關中後,就託病不出。逐步由“帝者師”退居“帝者賓”,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

在漢初劉邦剪除異姓諸侯王的殘酷鬥爭中,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

這是最聰明的“明哲保身”之道。

漢朝十年(前197年),漢朝廷出現了一場新的危機。劉邦意欲廢太子劉盈改立趙王如意。呂后求救張良。張良為之謀劃,建議太子請出商山四皓來輔佐,成功化解了危機。

太子終於保住了位子,呂后也是對張良勳口敬重。

總之,張良之所以能夠全身而退,主要是不居功自傲,明哲保身,而且以超人的智慧為太子劉盈順利繼位,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為自己買下了一份保險。

這就是張良的聰明之處。

💐





初心不言


張良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他具有無與倫比的決策籌劃能力,對劉邦奪取天下發揮了重要作用。劉邦對張良的評價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見,劉邦對張良的認可和倚重。但張良的聰明不限於打天下過程種的出謀劃策,更體現在劉邦稱帝之後,張良的功成身退和審時度勢。張良讓劉邦堅信:張良無權無勢無野心,是個醉心於閒雲野鶴的人,這種情況下,劉邦和呂后找不到理由對張良下手。

西漢建立之後,張良沒有任何權力,這是劉邦對他放心的根本原因

劉邦大封功臣時蕭何功勞第一,而且蕭何還是西漢的第一位丞相,可謂手握實權;而韓信在西漢建國後還執掌兵權,這兩個人足以讓劉邦日夜不寧。最終,蕭何自汙名節,晚年入獄,才得以保全性命;而韓信野心膨脹,因為兵權在握想謀反而被蕭何和呂后設計殺害。

與他們相比,張良沒有權力,對劉邦構不成任何威脅。劉邦本想把齊地三萬戶候封給張良,但張良婉言謝絕,提出希望被封在他們初識的留縣,劉邦同意了張良的請求,封張良為留侯,是一個不足掛齒的小官。張良離開都城,遠離政治和權力中心,從而也避開了災禍。

張良已達到自己參加起義“為韓報仇強秦”的目的,劉邦也深知張良無依無靠的處境

張良本是韓國的貴族,韓國被秦國所滅,張良一心報仇。他還策劃過謀殺秦始皇的活動,但是,以失敗而告終。後來,他就遇到了劉邦,他想依靠劉邦的力量來達到報仇的目的,西漢建立,秦王朝已經滅亡,張良最初的目的已經達成,韓國的貴族也早就在抗爭的過程中消失殆盡,張良成了孤家寡人。張良無依無靠的處境,正合劉邦的心意。

張良一直體弱多病,又看到了韓信、彭越等有功之臣的結局,他只想不問政事,修道養精,劉邦對此當然非常滿意

張良已看透了歷史上開國功臣的結局,比如,范蠡的逃走和文種的被殺,他深知“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他就以體弱多病為理由,不再參與任何與政治相關的活動。他開始鑽研黃老之學,帶著閒雲野鶴的心情處世。劉邦看到張良對自己未來的規劃自然喜不自勝。

急流勇退,不慕富貴,不留戀榮華,過遠離政治和權力的生活,這是古往今來開國功臣最好的出路。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對一起打天下的皇帝構成威脅。張良正是深諳這個道理,才讓自己平安無事地度過了後半生。這也正是張良比蕭何和韓信更高明之處。


米瑞悅讀


常言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多少良臣將才與帝王一起建立了功業,卻最後發現與君只能共苦難,卻不能共享天下,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漢初三傑中,韓信功高震主,被呂后指使宮女亂竹插死,蕭何辛勞為君,還要靠自汙才得以保命。只有張良,得以安然避過被帝后猜忌、被帝后屠戮的命運。

為何獨獨張良能安然度過一生呢?

從客觀上講,張良與韓信相比,沒有實際兵權,似乎對皇權的威脅沒有後者大。與蕭何比,似乎在人心上略遜一籌。

這些也可能是劉邦與呂后沒有收拾他的原因之一。

但所謂帝王無情,為皇權永固,他們是要不惜一切剷除可能的威脅的,雖然張良客觀上彷彿威脅不大,但若不是張良處理得當,怕是也不能順利地在新王朝安然生存下去的。

我們來看下張良的聰明之處。

一、 忠心可鑑。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這是劉邦對張良的高度評價,由此可見,張良的謀略過人,但是張良的忠心也是明擺著的,他雖然有蓋世之才,但從未有自立一方的意圖。

他先是扶持故主韓王,此韓王並不成器,彼時天下紛爭,稍有實力者皆可自立為王,像韓信,就挾實力邀封齊王,但張良並沒有甩開韓王自立,足見他的忠心。

鑑於他的過往,和其他人的擁兵自立,劉邦對張良的忠心為主是有深刻印象的。

二、 淡泊名利。

說到這個話題,順便提一下蕭何。蕭何也是劉邦忠心的後勤部長,且他為人清廉,官聲很好。照理說並不是個貪心之輩,本來也不應該被劉邦猜忌。可就是蕭何的官聲,給劉邦造成了另一種求清譽的名利印象,使得蕭何不得不自汙名聲以自保。

而張良就不同了,在最初劉邦大封功臣時,他沒有選擇食邑豐厚的地方,反而選擇了地小貧瘠的留縣,這是他與劉邦相遇的地方。選這裡,既體現了他不貪,又體現了他重視與君王微時的情義。

再者,張良後來提出遊道四方,更是體現出了淡泊世間一切名利的姿態,無怪乎帝王對他放心了。

三、 張良助呂后力保太子之位不失。

呂后見劉邦寵幸戚夫人,害怕立劉如意為太子,自己兒子不能繼承大統,曾向張良請教計謀,張良之後為呂后能夠保住太子之後親自請出了商山四皓為劉盈說情,劉邦覺得劉盈羽翼已封,不可撼動,於是打消了廢太子執念。

從此,呂后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而張良自然成為呂后要感謝的大功臣。

張良這一著其實十分兇險,三國時陸遜也是神機妙算的人物,卻因參與了東吳的繼承人事宜被貶。可見,擁儲之事吉凶難料。張良能成功保儲,得益於他能精準分析形勢,能在兇險中取得成功,足見張良的聰明之處。

古往今來,多少功臣良將死於走狗之烹,其中不乏謀算過人之輩,張良能在功臣清洗中安然度日,確有過人之處,簡直可與越國的范蠡比肩。"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劉邦和呂后讓張良安然度過一生的主要原因是張良信奉黃老、清淨無為的性格,張良的高明之處便是懂得功成身退。


漢初三傑,唯獨張良過的最安然

漢朝享國400年,屬於中國封建王朝中存活時間最長的朝代。漢朝的建立以推翻殘暴的秦朝為開端,最終以楚漢戰爭收尾。大大小小數百次戰役中,不僅誕生像蕭何、張良、韓信這般的漢初三傑,更有彭越、英布等驍勇猛將。

漢朝的偉大之處不但但是開創一個大一統的中華文明新局面。作為開國帝王的劉邦和呂后更是向後世展示瞭如何在國家穩定以後,對曾經的從龍舊臣舉起屠刀。

前前後後,以韓信為起點,到彭越、英布等人相繼被劉邦和呂后殺害,整個漢朝開國的異姓王侯幾乎全軍覆滅。

即便是蕭何這樣的精明人物都難以逃過下獄的經歷,張良能夠在血雨腥風的清理中過的安然無恙,也實屬罕見。


信奉黃老,修仙搞得身體比較差

張良是黃老之學忠實的信奉者,這一點也十分符合且影響著大漢王朝開國初期的國策。

漢朝剛剛見過,社會經過連年的戰爭,人口損失極其嚴重,經濟發展非常凋敝。面對這樣的一個大而虛空的大漢王朝,劉邦與蕭何、張良、曹參等人制定出“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的國策。

史書上記載,天子出行竟找不到4匹顏色一樣的白馬,宰相出行只能乘坐牛車。

張良作為黃老的推崇者,一門心思只想著修仙得道。熟悉道家修煉的朋友都知道,道家修煉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是“辟穀”,張良屬於道家頂尖的高手,必然是“辟穀”的行家能手,但是“辟穀”帶來的問題是人的營養不良,搞不好最後身體非常差。張良就是這樣,成天把自己關在暗室裡不吃不喝,整個人消瘦的不成模樣。劉邦和呂后每次見到張良一副病怏怏的模樣,覺得張良也不可能活多久,搞不好哪天就營養不良,貧血而死。進而也就不去為難張良。


建言獻策,只享爵位不掌握兵權

漢朝建立初期,張良位列漢初三傑,劉邦心想怎麼也得封張良個王爺坐坐,但是被張良拒絕。

史書記載,張良推辭道:我本來就是韓國的沒落後裔,祖上被秦朝屠戮殆盡,我從小一心只想著除去暴秦如何為家族人報仇,什麼權力財富對我來說都是浮雲。何況我在落難逃跑的時候,幸虧遇上大王收留,一起幫我滅掉秦國報了家仇,我也就沒有什麼心事了,就給我300戶,夠我吃喝的就行,從此以後我要專心鑽研修煉。

劉邦和呂后一聽,還是張良識趣。就賜予他300戶的封地,讓他潛心修道去。實際上這完全是張良的一種明哲保身的計策。

在楚漢戰爭中,張良也是非常安守本分,從一開始給自己的定位十分準確,單純地給劉邦出出主意,代兵打仗的活誰愛幹誰幹,論功行賞誰愛要誰要。

由此可見,張良能夠躲過漢朝劉邦和呂后對異姓功臣的屠刀,主要是自己懂得明哲保身,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良臣亡”的千古道理。更與自己喜歡清淨無為的黃老之學有著莫大的關係,確實值得後世人好好地去研究一番。


歷史守望者


與其說是劉邦和呂后讓張良安然度過一生,不如說是張良用超乎常人的智慧和韜略保全了自己的一生。作為一個佐臣,張良知道自己的角色,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他一心忠君,不投機;他懂得進止,不貪功。

我們知道,大多數朋友經得起甘苦,卻經不起日常。對劉邦而言,他在沛縣和張良的相遇是一個天賜的良緣。一心為韓復仇的張良,因為要刺殺秦始皇而遐邇聞名。在與高人黃石公相遇並得到點播之後,張良韜略過人、智謀無雙。下邳相遇,劉邦驚異張良的眼光,張良敬佩劉邦的膽略,兩人惺惺相惜,一拍即合。

此後,張良一心輔佐劉邦,取南陽、破嶢關、入關中、赴鴻門、修棧道、渡陳倉、謀下邑;助力劉邦兵圍垓下,定都關中;助力呂后保全太子之位。

從歷史的記載看,張良的職業生涯充滿了華彩和高潮,他用智慧站立在秦末漢初的舞臺上。就連劉邦都感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遠遠比不上張良啊。

正當人生的高峰,張良卻選擇了急流勇退。

西漢立國之後,劉邦論功行賞、分封功臣。劉邦個讓張良選擇齊地三萬戶食邑,這個封賞已經很重了。可是,讓劉邦想不到的是,張良堅決不要。他認為自己“為韓報仇強秦”的目的已經實現了,要其他的沒用。在加上年老體弱,張良到了當初與劉邦初次相逢的沛縣做了留侯。即使呂后相勸,張良去意已決。

此後,他遠離朝廷,潛心修道。

實際上,張良的選擇符合大道,他沒有重蹈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國破臣亡的老路子。

張良的善終,不是劉邦呂后給的,而是自己對命運準確把握的結果。


文蹤旅跡


張良的結局是他自己選擇的,並不是呂后和劉邦給他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張良知進退,他懂得什麼時期,做什麼樣的事情。在劉邦需要他的時候,他選擇留在了劉邦的身邊,幫助劉邦建立功業。

在劉邦打下江山來之後,他知道這時候不能和劉邦繼續相處下去了。

因為此刻在和劉邦混在一起,兩人肯定是會發生矛盾的。

畢竟這時候是和平時期了,劉邦沒有了外部敵人,下一步他要懲治的肯定就是內部的這些功臣了。

因此,在劉邦建立大漢之後,張良就提出了辭職。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沒有遭受劉邦和呂后的算計的。

你看韓信在劉邦建立大漢之後,雖說被封為了齊王,後來又被封為了楚王,但是,最終還不是落了一個滅族的下場。

還有蕭何,蕭何做事一生謹慎,可是他還是遭受到了劉邦的猜疑,被抓進了監獄。差點被劉邦要了命。

你看被劉邦視為漢初三傑裡的韓信和蕭何,都遭受到了劉邦的屠殺與猜疑。不得不說,這和他們貪圖榮華富貴有關。

張良卻成為了三個人中的那個唯一。

正是因為張良不貪圖名利,所以,劉邦即使想找他的事,也沒有理由。

張良留給劉邦的印象,都是關於張良的好。

在整個滅秦滅楚的過程之中,劉邦都是最尊重張良的一個。一般劉邦叫張良的時候,都是叫他子房。

子房就是張良的字,古代的時候,一般稱呼一個人的字,就是表示對這個人最大的尊敬。

劉邦對張良如此尊重,張良知道是劉邦有求於自己,並非處於劉邦的真心。

但是,劉邦建立了大漢之後,關係就發生了轉變。

這時候張良已經不是劉邦非用不可之人了。所以,為了不至於和劉邦鬧不愉快,他就選擇了退出政壇。

在劉邦分封功臣的時候,劉邦想讓張良在齊地自擇三萬戶,作為自己的食邑。

但是,最終被張良給拒絕了。

張良明白得到劉邦的賞賜越重,對自己的局勢越不利。

所以,他沒有在最富裕的齊地自擇三萬戶。而是選擇了最為貧苦的留縣,要了一萬戶,當做自己的食邑。

對於張良的這種選擇,劉邦當然很高興了。

在加上張良選擇了退出朝政,當了一個閒雲野鶴之人。所以,劉邦即使想找張良的事,也沒有理由了。

因此,張良能夠落得一個好的下場,也就不難理解了。

還是那一句話,張良之所以有這樣的下場,全部都是他自己給自己鋪的路,並非是劉邦和呂后不殺他。

若是張良在幫助劉邦建立大漢之後,繼續留在朝中認高職,做大官,恐怕他也是會受到劉邦的猜疑的。

正是因為張良猜到了這種下場,所以,他才淡出政界的。這就是張良的智慧。


漢史趣聞


一、張良個人沒有政治野心,他一生最大的目標就是推翻暴秦。



留侯張良,祖先是韓國人。祖父開地,任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丞相,父親平,做過釐王、悼惠王的相,平去世二十年後,韓國被秦國滅了。張良年輕沒做過韓國的官。但張良作為韓國的貴族,因為秦滅了韓,絕了張良在韓國升官拜相的望,張良和秦國是有深仇大恨的。

《史記》載:韓滅國時,張良家有奴僕三百人,張良弟弟死了也不厚葬,變賣全部家產尋求刺客謀刺秦王,為韓國報仇。張良曾重金找到一個大力士,為他製作了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在秦始皇到東方巡遊時,張良和大力士在博浪沙中襲擊秦皇,誤中副車。張良成了全國通輯犯,逃到下邳。

張良本身精通厚黑學,遇到劉邦這個無師自通的厚黑學專家,認定劉邦能成就大業,從此一心一意扶佐劉邦,出謀劃策,成為漢初三傑之一。



劉邦打敗項羽後,張良連做丞相的慾望都沒有,不要說去稱孤道寡,他又半隱半仕之間,從不結黨營私,為人低調,尾巴夾得緊得不要不要,沒有給劉邦、呂雉構成任何威脅。

二、張良一生都忠於大漢,急劉邦、呂雉所急,想劉邦、呂雉所想,成為他們忠實的奴僕和智囊,私交甚篤。



沛公從洛陽向南進攻時,張良率軍隨沛公攻佔韓國的十餘座城邑,沛公讓韓王成留守陽翟,自己和張良攻佔宛城,向西進武關。劉邦想用二萬兵攻嶢關,張良獻計:守將是屠夫之子,市儈之人,可利誘之。建議派人先去,給五萬人準備食糧,在各山頭多懸掛旗幟為疑兵,派酈食其帶珠寶收買秦將。秦將見財缺鈣,劉邦想納降,張良又說:將軍投降、士兵不一定聽從,不如趁敵人麻痺,偷襲。沛公輕鬆到達咸陽,秦王子嬰投降。

沛公進秦宮,看到美女、寶物,邁不動腿,張良又和樊噲苦勸劉邦駐紮霸上,既收買了人心,又避免了滅頂之災。(項羽不可能容忍劉邦住秦宮的。)後項羽聽從範繒建議,設鴻門宴想誘殺劉邦,又是張良收買項伯,陪同劉邦赴險,又巧妙安排劉邦脫險。

張良又勸說漢王劉邦燒燬所經過的棧道,向天下顯示永不返回的決心,麻痺了項王。張良又打齊王田榮的小報告,說田榮反叛,從此項王放下西邊的勁敵劉邦,全力進攻齊國。

後韓信拜將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回師平定三秦。漢王攻打楚軍打到彭城,五六十萬大軍又被項羽幾萬鐵騎打得大敗。漢王退至下邑,危難之計,又是張良獻計:用函谷關以東的土地交給黥布、彭越、韓信,聯手對付項羽。最終劉邦登基。

漢三年,漢王被項羽圍困在滎陽,漢王急病亂投醫,聽酈食其的計策,刻好六國的印璽準備讓六國復國。張良曉以利害,最終讓劉邦收回印信。

漢四年,韓信陷齊後想稱假王,劉邦大怒,當作韓信使者的面想痛罵韓信。此時劉邦正被項羽打敗,用人之計,張良和陳平在桌底踩劉邦的腳,最後授韓信真齊王,韓信才拼命打項羽……

劉邦喜歡年輕貌美的戚姬,想立戚姬的兒子、性格類已的如意上太子位。這顯然影響了大漢的長治久安,也極大地傷害了漢初功臣集團的根本利益。張良給呂雉、劉盈獻計,禮遇請出劉邦請不出來的“商山四皓“,震住了劉邦,穩住了劉盈太子位。

三、劉邦、呂雉不同於屠夫朱元璋,他們並不過分疑神疑鬼,無意誅殺所有功臣。

終劉邦、呂雉執政的兩個時代,他們只想除掉對王朝構成嚴重威脅的各諸侯王。

各諸侯王只不過是劉邦當年的合夥人,在劉邦集團公司賺得缽滿盂滿,家大業大,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而且還相當有戰鬥力,如韓信因擅長帶兵,留下“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典故,且當年就逼劉邦封王,他們讓劉邦寢食難安,最終劉邦、呂雉對他們下了殺手。

其餘,哪怕是丞相蕭何、曹參、陳平,太尉曹參這些大權在握的元勳,帝后都只是敲打敲打他們,拿掉他們的權力,從未想下殺手,相反對他們賞賜頗豐。他們怎麼會對特立獨行、為人低調、亦奴亦師亦友的、人畜無害的張良痛下殺手呢?


蒼茫大地顧煒斌


漢高帝劉邦起於草莽之中,他之所以能奪取天下、建立漢朝,與一大批英雄豪傑的輔佐密不可分,其中作用最重要的,莫過於“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其中,張良本是韓國貴族,曾在秦末擔任韓王成的相國,在主君被項羽殘殺後,改而投奔劉邦。在此後的4年時間裡,張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幫劉邦消滅項羽、統一天下,立下赫赫功績。



漢朝建立後,劉邦為了維護江山的穩固,便開始猜忌、殺害功臣。就“漢初三傑”而論,韓信最終被滅族,蕭何則一再遭受摧辱,反倒是張良始終獲得劉邦、呂后的尊崇,最後得以善終。那麼問題來了,張良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以至於能避免落得跟韓信、蕭何同樣的下場。筆者不揣冒昧,認為原因大概包括以下三點:


其一,張良不掌實權、不結黨,對劉邦不形成任何威脅。歷史經驗一再告訴我們,一旦某位臣子權力過大,那麼他將很快處在一種極度危險的境地中,等待他的要麼是殺身之禍,要麼是被帝王千方百計地整治,直到他喪失權力或死亡。就張良來論,他只是劉邦身邊的謀士,雖然立下過不小的功勞,但卻沒有任何實權,並且跟所有人都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這樣的人物,劉邦用起來放心。



反觀韓信、蕭何則不然,韓信盡掌漢朝軍權、功績赫赫,一度還與劉邦、項羽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所以即使被軟禁在朝後,依然令劉邦忌憚、畏懼不已;蕭何則長期留守京師,盡掌財權、人事權,一旦於皇帝在外作戰時反叛,劉邦將失去存身之地。正因如此,韓信被滅族、蕭何屢受整治,歸根結底還是他們手中的權力太大,讓劉邦心生畏懼。


其二,張良不爭功、謙退自抑,讓劉邦很感動。漢朝建立後,由於劉邦封賞不及時,所以功臣們便經常在宴會上爭功,以至於狂呼亂叫、拔劍擊柱,實在是無奇不有,讓劉邦甚是頭疼(“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見《史記·卷九十九》)。然而,有運籌帷幄之功的張良卻從未爭論過功勞,無論在何種場合下,都表現出一副平淡如水的姿態。



等到正式冊封功臣時,劉邦給張良開出一張“空白支票”,要求他在齊地擁有三萬戶的都市中,隨意挑選一個作為封地。然而張良對此卻予以婉拒,並以自己功勞甚微為由,請求將他冊封到只有幾千戶的小城-留。劉邦苦勸無果,便只好在大大地褒獎張良一番後,將他封在留(詳情見《史記·卷五十五》)。經此一事,劉邦對張良的高風亮節既感動又欽佩。


其三,功成身退,絕少參與政事,讓劉邦很放心。漢朝剛剛建立,張良便以體弱多病為由退休,此後便閉門不出,專心修道養精,學習辟穀之術。此時的張良,地位已由“帝者師”退居為“帝者賓”,並遵循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非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出來幫朝廷做事,而一旦事情結束,便馬上回家閉門靜養。如此一位進退有據、不戀權位的大功臣,劉邦焉能不放心?



反觀韓信、蕭何則不然。漢朝建立後,韓信被封為楚王,在被降封為淮陰侯後,因為鬱郁不得志,竟開始暗中勾結代相陳豨,準備跟他一同謀反。蕭何則自始至終都擔任相國,不僅權力極大,而且於劉邦在外作戰期間,繼續承擔著留守重任,如果他起兵反叛,後果不堪設想。正因如此,韓信最後落得被滅族的下場,而蕭何一再受到劉邦的摧辱,歸根結底還是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



正因為以上三點原因,使得張良成功地全身而退,沒有落得跟韓信、蕭何一樣的下場,由此可見他的聰明睿智。據正史記載,張良最後一次為劉邦效力,是在進攻反王韓信(即韓王信,非“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時,為他出奇計攻取馬邑城,此後便再沒有關於他“出山”的記載。



劉邦駕崩後,惠帝劉盈即位,而實際掌管朝政的則是太后呂雉。因為張良當年曾為呂雉設計穩固劉盈的太子之位,所以呂太后掌權後對他甚是優待,並親自勸說其放棄辟穀,重食人間煙火(“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彊食之......留侯不得已,彊聽而食。”見《史記·卷五十五》)。高後二年(前189年),年逾60歲的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屬於他的傳奇人生就此落幕。


史料來源:《史記》、《漢書》、《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