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呂雉殺了劉邦多個兒子,為什麼放過了最有實力的劉肥?

風雅秀仕


漢高帝劉邦年輕時是個無賴,個人形象很差,正因如此,良家女子都不想嫁給他為妻。雖然遲遲未能成家,但劉邦的身邊卻從不缺少女人,其中有位曹姓婦人跟他做了好幾年的“露水夫妻”,並給他生下一個私生子,此即本文的主人公劉肥(“劉肥者,高祖長庶男也。其母外婦也,曰曹氏。”見《史記·卷五十二》)。


劉肥出生沒多久,劉邦交上好運,被沛縣豪強呂公看中,從而迎娶了後者如花似玉的女兒呂雉,沒多久便添了一對兒女,即後來的魯元公主和漢惠帝劉盈。呂雉過門後,雖然表面上把劉肥當兒子養,但內心卻一直很嫌棄他,反倒是劉盈跟這位異母兄關係要好,讓劉邦甚是欣慰。



劉肥雖然是家中的老大,但由於是私生子,所以無論是劉邦做漢王時,還是稱帝建國後,儲君之位一直都由嫡長子劉盈擔任。好在劉邦對長子很照顧,既然無法把江山傳給他,便把齊國故地73城全部封給劉肥,百姓中能講齊國話的全部成為他的臣民,對於後者來講,這也算是一種極為豐厚的“補償”了。


齊國不僅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而且富含魚鹽之利,在經濟上極為富庶。所以劉肥自從成為齊王后,每日裡錦衣玉食、出尊入貴,很是過了幾年的舒心日子。然而好景不長,等到劉邦駕崩、劉盈(漢惠帝)登基後,劉肥的處境陡然變得兇險起來,並差點喪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惠帝即位後,劉肥按照規定進京朝覲天子,並在事後接受皇帝的宴請。惠帝因為自幼跟劉肥關係要好,所以在宴席間對他甚是尊崇,不僅讓他坐在席首位置,而且頻頻給他敬酒,一如當年在民間之時。呂后看到這一幕後非常生氣,認為劉肥妄自尊大,毫無人臣之禮,不殺不足以警戒他人。正因如此,呂后便命人備下鴆酒,準備毒死劉肥。


好在惠帝眼尖,看出母后有毒害兄長的心思,便做出一副要和劉肥同飲毒酒的模樣,才迫使呂后中斷自己的毒計。事後,劉肥經向侍者暗中詢問方知實情,頓時驚出一身冷汗。劉肥很清楚呂后的本性,知道她既然把自己視為“眼中釘”,便一定會除掉他。正因如此,劉肥便將足智多謀的內史士召來,懇請他幫助自己找到一條保命之道。



內史士思慮再三,便向劉肥獻計到:“微臣聽聞太后疼愛魯元公主,並一直想助她恢復昔日的榮耀和地位(魯元公主嫁給趙王張敖為王后,後因張敖被廢,由此喪失身份和榮耀)。依微臣來看,大王不如將封國中的一個郡獻出來,將其作為公主的湯沐邑,唯此才能討取太后歡心,而大王也會因此避免殺身之禍。”


劉肥認為內史士說的很有道理,便依計而行。事後,劉肥可能是覺得此計還不夠穩當,便再度“加碼”,向呂后請求尊立魯元公主為齊國王太后,給與她極為尊貴的名號和地位(“於是齊王乃上城陽之郡,尊公主為王太后。”見《史記·卷九》)。



劉肥為了避禍,竟然把妹妹尊為母親,這在歷史上也算是一則趣聞了。但不管如何,呂后對劉肥這兩項舉動很是滿意,並就此解除對他的殺心(“呂后喜,許之。乃置酒齊邸,樂飲,罷,歸齊王。”引文同上)。這場風波過後四年(前189年),劉肥在封國壽終正寢。


劉肥一生多子多福,僅見於正史的王子們便多達9位。不過跟低調謹慎的劉肥不同,他的兒子們各個腦後生“反骨”,屢屢發動叛亂,讓朝廷頭疼不已。其中,長子劉襄(齊哀王)在呂后駕崩後起兵造反,弟弟劉章(城陽景王)則在長安做內應,兄弟二人慾聯手奪取天下,但最終卻被太尉周勃、丞相陳平阻止,而奪得帝位之人,則是劉邦第三子劉恆(漢文帝)。



劉襄、劉章奪取天下的計劃破產後,心中甚為不甘,再加上漢文帝的猜忌,沒幾年時間便相繼鬱郁而死。劉肥第三子、濟北王劉興居對兩位兄長的遭遇很不平,便在漢文帝前三年(前177年)舉兵造反,結果被大將軍柴武擊敗後俘殺,濟北王國就此被廢除。


23年後(前154年),因為對漢景帝推行的“削藩”政策不滿,劉肥第四子劉將閭(齊孝王)、第六子劉闢光(濟南王)、第七子劉賢(菑川王)、第八子劉卬(膠西王)、第九子劉雄渠(膠東王)紛紛響應吳王劉濞,共同起兵反叛朝廷,史稱“七國之亂”。



然而叛亂並沒有持續多久,便被朝廷的軍隊平息,以上諸王要麼自殺要麼被賜死,封國全被廢除,沒有一人落得好下場,唯有劉肥第六子劉志(菑川懿王)沒有參與叛亂,最後得以善終。劉肥所生9子有8人曾舉兵造反,其中6子因叛亂死於非命,這在歷史上也算是一種空前絕後的現象了。


史料來源:《史記》、《漢書》、《資治通鑑》


文史磚家



劉邦的幾個兒子中,有兩個血統存疑:劉長和劉肥。

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劉邦任泗水亭長時,與寡婦曹氏通姦所生。曹氏與他人是否有姦情,不得而知。

劉長的母親是趙姬。

劉長八成不是劉邦的骨肉。劉肥八成是劉邦的骨肉。其他兒子鐵定是劉邦的骨肉。

呂雉殺了劉邦多個兒子。還差點殺掉劉肥。

劉邦的諸子中,代王劉恆封國最貧瘠、狹小。齊王劉肥的封國最富庶、強大。擁有九郡七十餘城。

劉肥到長安朝覲呂后和漢惠帝。呂后覺得齊王劉肥勢力太大。欲除之而後快。漢惠帝的多個兄弟被呂雉誅殺。他擔心哥哥劉肥再遭遇毒手,便與劉肥形影不離。就連去廁所也在一起。呂雉給劉肥的飲食。漢惠帝先吃以試毒,然後再讓劉肥吃。

原本呂雉打算毒死劉肥。擔心毒死漢惠帝。一直沒有下手。劉肥的幕僚建議他把齊國最富庶的城陽郡獻給呂后。討呂后歡心。

劉肥把城陽郡獻給呂雉後,呂雉高興壞了——兒子真孝順。暫時放棄了殺劉肥的打算——暫且留你一小命,以後再殺你。

劉肥趁呂后高興之際,趕緊離開長安。回到齊國。之後。劉肥再也不敢親自朝覲呂雉和天子。

還有後續:

劉肥死後,長子劉襄即位齊王。呂雉駕崩。齊王劉襄率大軍出征,進兵長安,討伐呂氏。劉襄尚未到長安,群臣已經把諸呂屠盡。群臣通知劉襄呂氏被滅族。禁止他再繼續進兵。群臣將擁擠新君。新皇帝有兩個候選人:齊王劉襄和代王劉恆。最終群臣擁擠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


楊朱學派


呂雉是歷史上有名的惡毒女人,她的丈夫劉邦有八個兒子,其中有四個都直接或間接死在了她的手裡面,而她的親生兒子漢惠帝劉盈,基本上也是被他氣死的,只有劉肥、劉恆和劉長沒有遭到她的毒手。



在這三個人中,劉恆能夠當上皇帝(漢文帝)是呂后絕對沒有想到的,因為在呂后看來,劉恆的母親薄姬最沒有威脅,因為她從不敢向呂后抗爭,只會退讓,而且劉恆被封的代地既小又貧瘠,這娘倆也從未表現出不服從她的意思,因此她們才能熬得過呂后,守得雲開見月明。


劉長是劉邦最小的兒子,他之所以能活下來,是因為他從小就是由呂后帶大的,因為劉長的母親趙姬在劉長出生後不久就因為受到一次刺殺劉邦事件的牽連而自殺了,劉邦就下令呂后撫養趙姬的兒子劉長,所以也可以說劉長是呂后看著長大的,多年的情感使得呂后待劉長視如己出,就是說把他看作就像自己的兒子一樣,更何況劉長背後又沒有什麼勢力靠山,他又是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與丈夫張敖家裡的歌伎所生,因此也就不再想著去殺他了。

但是劉肥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實際上他是劉邦的長子,比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的年齡還大11歲,對呂后來說,他實際上就是丈夫劉邦的私生子,是劉邦在和呂后結婚之前,與寡婦曹氏相好時生下的孩子,而對劉肥來說,呂后就是他的後媽了,自古小孩子與後媽關係不睦的多,那麼為什麼呂后就沒有除掉劉肥呢?

這裡面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的原因是實際上劉肥和呂后原本關係很不錯,因為劉肥雖然是劉邦的私生子,但是奇怪的是根據史料記載,劉肥其實也算是從十歲左右開始跟著呂后一塊兒長大的,不知道什麼原因,他並沒有跟著母親曹氏一起,而是大部分時間中都跟著劉邦和呂后在一起,而且劉肥和父親劉邦、後媽呂后以及同父異母的弟弟劉盈等人的關係也很不錯,所以呂后和劉肥還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礎的。





劉邦也很重視他這個大兒子,在奪取天下後,封劉肥為齊王,這是當時天下非常富庶的地方,劉肥的封地城池眾多,人力物力資源豐富,可謂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諸侯國,然而也許正是因為這些,激起了呂后的嫉妒心,並且也認為他是有實力挑戰她兒子漢惠帝劉盈皇位的一個人,於是就開始看劉肥不順眼了。

雖然呂后心狠手辣,但是他的兒子漢惠帝劉盈卻是一個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的好孩子,他也很懂得如何與兄弟們和睦相處,比如他曾經非常愛護他同父異母的弟弟趙王劉如意,生怕他遭到母親呂后的毒手,每天都和她一起吃一起睡,然而卻由於一次疏忽導致劉如意被呂后毒殺。



齊王劉肥有一次因此來到京城,劉盈擔心他也會遭到母親呂后的毒手,就也經常和他待在一起,而且他認為劉肥是自己的兄長,所以很尊敬他,有一次吃飯時就讓他坐到了自己的上位,呂后看到後心裡很不滿,就對劉肥動了殺心。


但是劉盈很擔心其母呂后故伎重演,於是凡是有吃的東西,他必然與劉肥一起吃,這讓呂后很難下手,有一次呂后準備了毒酒讓劉肥喝,結果劉盈也要一起喝,呂后只好命人趕緊把酒撤掉了。

劉肥覺得事情蹊蹺,事後打聽才得知呂后想毒死他,這可把他嚇壞了,於是就跟自己的隨從商議怎麼辦?有人向劉肥獻計說:“呂后只生有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她對自己的兩個孩子無比疼愛。現在大王您擁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土,而魯元公主卻只有幾座城邑作為自己的食邑。如果您能夠把一個郡的封地獻給呂后,以此作為魯元公主的湯沐邑,呂后必定很高興,而您也就不會有什麼殺身之禍了。”

劉肥認為他說的很對,就聽取了他的建議,上表說要把城陽郡獻給呂后,請求呂后將該地作為呂后的女兒,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魯元公主的湯沐邑。

不僅如此,劉肥還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后,很明顯這是越禮的,因為魯元公主只是劉肥的妹妹,那如果把她尊為王太后的話,那麼她的輩分將會比劉肥還高了一級。

然而呂后卻看到劉肥這樣做後十分高興,就很爽快地答應劉肥的請求,並在劉肥的府邸設宴款待劉肥,以此來替女兒魯元公主表示謝意,之後呂后沒有再想殺掉劉肥,還放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國,劉肥也因此保住了性命和封地。


從效果來看,不得不說劉肥的做法很聰明,他對妹妹魯元公主又獻城又尊太后,做這件事無非是想向呂后示弱和討好,讓呂后覺得他沒有危險,呂后看到劉肥這樣的態度,覺得他是個沒有危險的人,又想起他也算是自己帶大的,於是認為他跟自己是一心的,也就放過他了。

不過齊王劉肥在其32歲時就去世了,比漢惠帝劉盈還早死了一年,其死因不明,歷史也沒有相關記載,推測其死和呂后關係不大,或者是以假死來矇蔽呂后也不無可能。


科普大世界


齊王劉肥是高祖長子,因庶出不得立為太子而封於齊,食七十城,凡是能說齊國地方方言的老百姓,全部給了齊王劉肥,是天下第一諸侯。在所有的諸侯王之中,劉肥是實力最為強勁的,他一個人可以說佔據了諸侯的半壁江山。對於齊王劉肥,呂后最初的想法是要將其除掉的,只不過後來又改變了主意,呂雉殺了劉邦多個兒子,為什麼放過了最有實力的劉肥?

呂后大殺劉邦皇子的時候,劉肥也在呂后算計之內。只不過劉肥選擇了忍辱偷生,他贏得了呂后的信任,才免造呂后屠殺的。這其中的原委,且聽小編娓娓道來。一、示弱求生,消財免災。劉邦死後,到了過年的時候,地方諸侯王都要來都城拜見皇帝。齊王劉肥,早早的就帶著自己的使團,從齊國開始向長安進發了。皇帝劉盈和劉肥的關係,比較不錯。劉盈知道哥哥什麼時候到,還特意的去迎接劉肥了。到了晚上,?劉盈要給劉肥洗塵,便辦了一場家宴,命人設宴飲酒。而且劉盈認為劉肥是兄長,就安排他在上坐,依從家人的禮節。

兄弟兩個吃吃喝喝,放鬆得很,也就沒有顧忌到君臣之禮。在這個家宴上,劉盈讓劉肥座了主人的位置。就在他們嗨的高興的時候,呂后闖了進來,當呂后看到劉肥做到了皇帝才應該做的主人的位置上,她就開始發火了。本來呂后就對劉邦讓劉肥當齊王不滿,畢竟當時齊國是全國最為富庶的地方,有七十座城池。呂后就是擔心劉肥的勢力過大,會對自己的兒子劉盈造成威脅。此刻,正好呂后看到劉肥對劉盈不尊重,一股無名之火,頓時升了上來。所以,她就開始對劉肥痛下殺手了。呂后命讓宮女去廚房端了兩杯酒來,擺在前面,命劉肥起來敬酒祝壽。

劉肥起來敬酒,正打算喝呢,可是孝惠帝也站了起來,端起了一杯宮女拿來的酒,他想和劉肥一起敬呂后。呂后看到劉盈端的酒杯,臉都變綠了,她看到劉盈就要把酒給遞到自己的嘴唇時,連忙自己起身並且順勢就把劉盈的酒杯給打翻了。劉肥看到這個情況,感覺非常奇怪,但是也意識到了酒裡可能有問題,因而沒敢喝,佯裝酒醉離去,回到了自己的齊王官邸。事後,劉肥打聽緣故,才知道了原來呂后給自己喝的是毒酒。而且這個時候呂后已經下了命令,要把劉肥囚禁在長安,不讓他回齊地了。劉肥非常擔心,以為自己很難就此脫身脫身,整日焦慮。

劉肥找到自己的使團商議,該如何應對?齊國內史士勸他說:“太后之所以忌憚你,是因為你的地盤太大了。太后只有孝惠帝和魯元公主,現今你擁有七十多座城邑,而公主才有幾座城邑作為食邑,您如果能將一個郡獻給太后,作為公主的湯沐之地,太后必然高興,你也一定沒什麼憂患了。”齊地總共有七個郡,所以,劉肥就把城陽郡獻給了魯元公主,並且推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后,也就是說認了魯元公主為小媽。劉肥竟然為了活命甘願認自己的妹妹當小媽,真的驚掉人的下巴,令人很難費解。當呂后知道劉肥這麼聽話,獻出來一個郡之後,就開心了。隨後,就在齊王官邸設置酒宴,對飲,結束後她就把劉肥給放了回去。

二、隱忍不發,積蓄實力。劉肥面對呂后的咄咄逼人,深知若公然對抗,必然死無葬身地之地。劉肥很窩囊呀,本來七個郡,就這樣被別人弄走了一個。不久後呂后又在劉肥這裡划走了一個郡,劉肥還是什麼都不敢說。他只能偷偷的生悶氣,並且暗地裡積蓄實力將齊國一步步的做大,也使其子劉襄、劉章和劉興居,擁有了平定諸呂的實力和勇氣。不過由於政治經驗的匱乏,還有就是他自己的草率決定,他們終被功臣集團所利用,成為了犧牲品。漢文帝劉恆登基後,以劉襄去世為由,對齊國採取了“一分為四”的政策,可以說是漢武帝時主父偃所策劃的“推恩令”的最初原型。

三、屏衛漢室,震懾群臣。小編認為從呂雉的角度講,誅殺劉肥是因為其對孝惠帝劉盈構成了威脅,同樣不殺劉肥也是為了鞏固孝惠帝或者說自己的政治統治地位來考慮的。高祖劉邦封劉肥為齊王,並給其七十城的封地,是有其獨特的政治考慮的。齊王的存在就是為了震懾朝中的功臣集團,同時給潛在的反劉勢力留下一種威懾。一旦京城發生內亂,齊王劉肥就是最好的外援。事實證明,在呂后去世之後,守舉義兵討伐諸呂之亂的就是齊王劉襄,而在內手刃呂產的則是朱虛侯劉章,同樣也是劉肥之子。

四、為我所用,為我所控。在讀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的《齊悼惠王世家》時,小編曾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召平。召平是齊國相國,他聽說齊王劉襄想起兵,就派兵以保衛名義包圍了王宮,後來中了魏勃的詭計才交出兵權而自殺身亡。如果小編沒有記錯的話,這個召平在《蕭相國世家》裡也曾出現過,當時就是他建議蕭何自汙保身的。因此有理由相信這個齊國的相國實際上是劉邦或者說蕭何安插在齊王身邊的耳目,且其掌握著諸侯國的兵權。

諸侯王儘管名為王爵,但是在實際上他們在很多方面都依然受到朝廷的管控和轄制,所以這也是呂后不殺劉肥的一個重要原因了,因為劉肥儘管肥,實力也很強,但是還在可控的範圍,還沒有到了失控的地步,所以也沒有必要必須要殺了他。




太陽雨99999


劉肥,劉邦與酒店老闆娘曹氏的兒子,算不算私生子呢?也算是吧,劉邦有劉肥的時候還是單身漢呢?呂雉25歲才嫁給劉邦,是劉邦的結髮妻子,當時的劉邦已經40多歲了。至於酒店老闆娘曹氏,只能算作是個小三,存在與劉邦和呂雉之間。

後來,劉邦打下了江山,為了彌補對酒店老闆娘和劉肥的虧欠,劉邦將齊國70多座城池分給劉肥,讓他做了齊王,是劉邦子弟中分地最大的王。

劉肥是庶出長子,呂雉的兒子劉盈是嫡長子,按照漢朝的“繼承法”,將來大漢的江山自然是劉盈來繼位。齊王劉肥和劉盈關係要好,劉盈也十分尊重他這個庶出的哥哥。

劉盈善良,繼位漢惠帝之後,呂雉當權,是為呂后亂政。

公元前193年,即漢惠帝二年,齊王劉肥入京覲見皇帝,劉盈熱情招待劉肥如同家人,呂雉得知後十分震怒,認為劉肥不尊君臣之道,打算除之而後快,於是派人端去毒酒,想要毒死劉肥。

漢惠帝念及兄弟之情,擔心毒死了劉肥,便也要和劉肥同飲。呂雉見狀,不得已打翻了毒酒,才避免了一場生死宴。但是,呂雉不允許劉肥回到齊地,大概是打算另尋機會處置劉肥。

劉肥十分害怕,於是問計於身邊的謀士。謀士給他獻了一計,讓劉肥讓出齊地一片郡屬城陽郡給呂雉的女兒魯元公主,並尊魯元公主為齊王太后,也就是說,本是姊妹關係,變成了母女關係。呂雉一高興,就將劉肥放回去了。

這是發生在漢惠帝二年左右的事情,後來劉肥的幾個兒子一起反對呂雉當政,以及參與“七國之亂”都是後來的事情了。所以,呂雉當初放過劉肥,也是另有原因的。

一是劉邦剛剛駕崩不過兩年,朝中和劉邦一起打江山的一般老臣俱在,比如蕭何、陳平,曹參等。且劉邦去世前,呂雉曾問及身後誰可為相,劉邦所言“蕭何、曹參、王陵陳平”,這些人都是劉邦信任之人,與劉邦和呂雉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劉肥身為皇長子,呂雉還不敢輕易就動了他。

二是劉肥的舉動讓呂雉較為放心。劉肥所處的齊地物產豐富,地域廣闊,是當時的富庶之地,很容易豢養兵馬,劉肥依內史士的計策獻出富裕的城陽郡,實際上是“斷臂”之舉,讓呂雉放心。呂雉當權後,天下都是她的,本不在乎一城一郡,但是她在乎誰手裡的實力,因為這是對她權力的威脅。劉肥斷臂,也就向她表態自己不會妄動。

三是呂雉雖然當權,但是真正的呂氏後戚集團還沒有成立。到公元前188年,劉盈去世後,呂氏後戚擔任朝中重要職務後,呂雉臨朝稱制,才真正建立起強大的,可以和劉氏集團抗衡的政治力量。


青燈問史


提起呂雉,大部分人應該首先想到的是她的心狠手辣和六親不認。

她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因此不擇手段,殺害了劉邦的不少兒子還有妃子。可是那麼多死於呂雉之手的兒子中,卻獨獨沒有最有實力的長子劉肥,這是為什麼呢?

一、呂雉的嫉妒心讓她心狠手辣

劉邦成功地建立起了漢朝後,呂雉身為他的結髮妻子,陪他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困難,一直不離不棄,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漢朝的皇后。

可惜劉邦對她早就沒有了愛情,後宮中無數女子得到劉邦的喜歡,卻獨獨對她十分冷漠。

所以呂雉的一生只有著兩個孩子,一個是嫡子劉盈,另一個是女兒魯元公主。當時的呂雉雖然對後宮中的其他妃子十分嫉妒,但是因為有劉邦坐鎮,她不敢動手,所以一直隱忍不發。

等到劉邦駕崩後,劉盈身為嫡子順利地繼承了皇位,呂雉也因此被封為太后。劉盈不過是個小孩子,懵懂無知,怎能治理國事?

所以,呂雉垂簾聽政,國家大事全部掌握在她的手中,她的權力越來越牢固,無人再能撼動她的地位。

從此,她隱忍多年的嫉妒心終於爆發,開始幹起了殘害劉邦妃子和孩子的事情。

二、呂雉不殺劉肥是因為有著養育之情

呂雉殺了很多劉邦的兒子,並且殺人的手法不一,將其折磨致死,可見呂雉的心狠手辣。

她心裡十分清楚自己的親兒子是個軟弱的皇帝,沒有辦法撐起一個國家。

所以,她將所有的隱患全部除去,在短短裡面之內就殺了劉邦的一半兒子,並且絲毫沒有收手的跡象。

這麼心狠手辣的一個人,為什麼卻放過了最有實力的劉肥呢?其實這一點很好解釋,劉肥是劉邦在還沒有稱帝前的一個私生子,作為私生子他的地位低下,不能夠繼承帝王的位置
呂雉將幼小的劉肥收在自己的身下撫養長大,對他可以說是像親兒子一樣對待著,與對待劉盈從來沒有區別。

所以劉肥對於呂雉有著很深的感情,與劉盈也像親兄弟一樣親厚,二人互相扶持,也是呂雉想要看到的一幕。

三、劉肥的能力正是呂雉想要的

劉肥雖然因為身份原因不能繼承皇位,但是他本身是一個很能幹的人,能夠率領大軍作戰,所以呂雉將他當做的是自己兒子劉盈的依靠。

劉肥本身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從來沒有想過要爭皇位,安安分分地做自己的齊王,沒有野心的他自然成為了呂雉的好幫手。

呂雉讓他掌握著一部分的權力,就是為了能夠在劉盈支撐不住大漢王朝的時候讓劉肥來幫助劉盈。所以劉肥對呂雉來說絲毫沒有威脅,甚至是一個得力的干將。


楚國八百年


劉邦去世之後,劉盈登基稱帝。但是大漢的實權卻一直掌握在呂后手中,劉盈也只能在呂后的陰影下討生活。劉邦在世的時候,呂后一直備受冷落,也備受壓抑。劉邦死後,被壓抑十幾年的呂后終於翻身農奴把歌唱。呂后知道權力的重要性,更知道權力來之不易。所以呂后不允許自己和兒子的權力再受到任何威脅。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開始有條不紊地打擊自己的政敵或者情敵。呂后最先對付的便是參與奪嫡之爭的戚夫人母子。呂后毒死了趙王劉如意,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總算出了自己心中的惡氣。劉如意也成為劉邦第一個被呂后整死的兒子。劉如意是第一個,絕不是最後一個。呂后掌權期間,劉邦多個兒子被直接整死。劉邦的庶長子劉肥也在呂后的黑名單上,不過劉肥沒有被直接整死,充其量只能算是間接整死。

整死劉如意之後,呂后也曾經動過殺死劉肥的念頭,殺了這位對自己和兒子最有威脅的高祖長子。只不過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沒有得逞而已。

公元前193年,劉肥到長安朝見漢惠帝劉盈。漢惠帝既是劉肥的君,同時也是劉肥的弟弟。所以在宮中的宴會上,漢惠帝便讓自己的兄長坐在上座。劉肥覺得是家宴,自己是兄長坐在上座也沒有什麼不可。於是劉肥便坐在了上座。兩個年輕人都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劉肥的舉動卻惹怒了呂后。在呂后看來,劉肥的舉動無疑冒犯了劉盈和自己。於是呂后便對劉肥動了殺心。呂后命人準備了兩杯毒酒,讓劉肥敬酒。此時漢惠帝拿起另外一杯毒酒準備和劉肥一起一飲而盡。呂后怕毒死了自己的兒子,便打翻了劉盈的酒杯。呂后的這個舉動引起了劉肥的警覺,他再也不敢和麵前的這杯酒,只能假裝喝醉離開了宴會。

劉肥回到齊王官邸之後,通過打聽才知道原來那是一杯毒酒。劉肥知道呂后對自己動了殺心之後特別害怕。劉肥屬下的官員給劉肥出了一個丟車保帥的主意。劉肥為了討好呂后,被迫拿出一個郡做為魯元公主的湯沐邑,並且尊魯元公主的太后。劉肥通過示弱和屈辱的方式,才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安全地回到齊國。劉肥回到齊國之後感到自己受到莫大的恥辱,從此鬱鬱寡歡。沒有等到呂后再一次舉起屠刀,劉肥就一命嗚呼。為什麼“宴會”事件過後,呂后沒有向劉肥再一次舉起屠刀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漢惠帝雖然懦弱,卻不是一個昏君,他也是一個非常珍惜兄弟情義的君主。漢惠帝在世的呂后,雖然已經大權在握,但是還沒有達到隻手遮天的地步。漢惠帝和功臣集團在一定程度上分割呂后的權力,呂后還不能為所欲為。漢惠帝去世之後,呂后失去了掣肘的力量,功臣們在張闢疆的建議下交出了權力,此時呂后才真正做到大權在握。呂后才開始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治理整個國家,這時候呂后才開始準備分封諸呂,也開始大規模迫害劉氏宗親。如果劉肥還活著話,他有可能首先成為迫害的對象。不過此時劉肥早就已經一命嗚呼,呂后也就沒有辦法再迫害他。

呂后當時要殺劉肥只是因為他感覺劉肥冒犯劉盈而臨時起意,並沒有蓄謀已久。呂后誅殺劉如意和戚夫人可以說蓄謀已久。呂后想殺劉肥既然只是因為氣憤,只要讓她心中的那口氣出了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小命。劉肥採納手下人的建議,把城陽郡送給魯元公主做為湯沐邑,並且認魯元公主為王太后。劉肥通過這種示弱、裝孫子,成功地讓呂后收回了屠刀。

劉盈雖然是一個懦弱的君主,卻也是一個仁慈的兄弟。宴會上,如果不是劉盈端起毒酒,估計劉肥就已經死在宴會上了。正是由於劉盈的存在,呂后才不敢隨意殘害劉邦的皇子。劉肥能保住一條小命,要多謝劉盈這個好弟弟。

劉邦分封諸侯王的時候,為了壯大劉氏的力量,所以給予了劉肥特殊的待遇。劉肥獲得齊國六郡七十二座城池。劉邦為了壯大齊國的實力,讓天下所有會說齊國話的人全部都回到齊國。劉邦還派了當時第二功臣曹參治理齊國。在曹參和劉肥的努力之下,齊國成為各個諸侯國中實力最強的一個。齊國的富庶程度絲毫不亞於漢庭中央。當時呂后的權力並沒有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呂后也不想因為殺劉肥而引起齊國反抗。如果齊國真的和呂后死耗的話,呂后也未必能佔到多少便宜。

劉肥用自己的尊嚴和郡縣保住了小命,保住了齊國。雖然劉肥在回國後不久就病逝,他的兒子們卻在誅殺諸呂的時候立下大功。呂后給劉肥造成的傷害,劉章用十倍的代價還給了呂家。


依稀說史


呂雉殺了劉邦多個兒子,為什麼放過了最有實力的劉肥?(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呂雉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也是和武則天一樣的女強人,一手把持朝政。

劉邦一共有8個兒子,劉肥是劉邦的長子。呂雉的狠毒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她不僅把劉邦最寵的戚夫人製成了人彘,還把劉邦的兒子們快趕盡殺絕了,劉邦8個兒子的下場一個比一個慘。不過奇怪的是,呂雉慘害了劉邦那麼多兒子,卻放過了最有實力的劉肥,這是為何?有什麼原因嗎?

1、劉邦八個兒子的下場。

劉邦一生一共有八個兒子,分別是老大齊王劉肥,老二漢惠帝劉盈,老三趙王劉如意,老四漢文帝劉恆,老五梁王劉恢,老六淮陽王劉友,老七淮南王劉長,老八燕王劉建。劉邦的這八個兒子,善始善終的沒有幾個,也是很可憐。

班固在他的《漢書》中,曾對劉邦的8個兒子做出了總結,是這樣說的:“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趙不辜,淮厲自亡,燕靈絕嗣,齊悼特昌。”

這句話的意思是:漢高祖劉邦一共有八個兒子,這八個兒子中有二個是皇帝六個是王爺。三個兒子都曾當過趙王也都不幸身死,淮南王劉長自盡身亡,燕王劉健絕後,只有齊悼惠王特別昌盛。

劉邦的三兒子劉如意下場最慘,親身母親被呂雉做成了“人彘”,自己也被毒殺了。劉邦的四兒子劉恆因母親不受劉邦寵愛,沒有受到呂雉迫害,後來做了漢文帝,還開啟了“文景之治”。劉邦的五兒子劉恢被自己妻子殺了寵妾和女兒,後來懸樑自盡了。

劉邦的六兒子劉友被妻子告發意圖謀反,然後遭到呂后囚禁,被活活餓死了。劉邦的七兒子劉長呂雉沒有加害,但是後來謀逆被文帝發配邊疆,途中絕食而亡了。劉邦的八兒子劉健年少去世,只留下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兒子,被呂雉秘密殺害絕後了。

2、呂雉設計謀殺卻被劉肥僥倖躲過。

其實呂雉對劉肥還是動過殺心的,在劉盈登基的第二年,劉肥回京覲見皇帝。在同年十月,劉盈在呂后宮中設宴邀劉肥共飲,劉盈念及兄弟之情,就按照家人禮節,讓長兄劉肥坐在上座。這一坐就惹了呂雉不快,以為劉肥有不臣之心,就想要誅殺劉肥。

呂雉命人準備了兩杯毒酒,擺在劉肥的面前,想讓喝掉以此除掉他。劉肥不明就裡,便拿起毒酒起身向呂雉敬酒。不曾想劉盈也起身拿起了其中一杯毒酒,想與劉肥一同向呂后祝酒。

呂雉害怕禍及劉盈,便急忙起身打翻了劉盈手中的酒杯。劉肥對呂雉此舉產生了懷疑,因此也不敢喝這杯酒了,便佯裝醉酒藉機離去。劉肥由此僥倖躲過一劫,死裡逃生。

3、呂雉不殺劉肥的原因。

一是劉肥獻城陽郡給呂雉女兒討其歡心。司馬貞曾在《史記索隱》中記載:“漢矯秦制,樹屏自彊。表海大國,悉封齊王。呂后肆怒,乃獻城陽。”呂雉有一雙兒女,她非常疼愛自己的魯元公主,劉肥為了投其所好,就將自己的城陽郡獻給了呂雉,把它作為公主的湯沐邑,甚至還尊公主為太后。劉肥這次送禮算是送對了,呂雉非常滿意很高興,於是就放了劉肥回自己的封地,不再殺他。

二是劉肥雖為長子出身卻不好,不會對劉盈的皇位構成威脅。劉肥的生母是劉邦的情婦曹氏,劉邦與曹氏並未婚配,所以劉肥只能算是劉邦的私生子。不過劉邦對劉肥非常照顧,還把齊國這塊肥肉給了劉肥,甚至下令“諸民能齊言者皆予齊王”。可是在古代繼承皇位講究的是“立子以嫡不以長”,因此劉肥只算是長子不是嫡子,劉盈是呂雉所出,是真正的嫡子。劉肥和劉盈相比,當然是劉盈登基更加的名正言順。

三是呂雉曾養育劉肥有情分在,加上自身的好運所以沒有被殺害。呂雉在當初嫁給劉邦之時,劉肥就已經出生了。呂雉在婚後更是孝敬公婆,撫養孩子,劉肥也算是呂雉照看長大的。人心都是肉長的,劉肥雖然不比劉盈是呂雉的親生兒子,但是被自己自幼照看長大的孩子,總還是有些情分在的。再加上劉肥自身也算是有福之人,沒有被呂雉誅殺也是有幾分運氣在裡面的。

四是劉盈愛惜兄弟之情,護著劉肥沒有被呂雉誅殺。我們都知道劉盈當初也是一直護著劉如意,與他同吃同住形影不離,生怕被自己母后鑽了空子殺了劉如意。可惜天不遂人願,劉如意還是被呂雉毒殺了。這件事情對劉盈的打擊不小,有了前車之鑑,劉盈自然是對劉肥更加上心,肯定會努力保全自己兄長性命的。

所以,劉肥雖然被劉邦封了富碩之地,自身有些實力,但是卻死裡逃生沒有被呂雉誅殺,也是情有可原的。劉邦的八個兒子,沒有幾個是善終的,大部分都被呂雉趕盡殺絕了。劉肥與弟弟們的慘狀相比,卻是非常幸運了。


葛大小姐


呂后放過劉肥,是因為呂后大開殺戒的時候,劉肥已經死了。

眾所周知,劉邦8個兒子,惠帝因為母親強鬱鬱而終;三子劉如意被呂后鴆殺;五子劉恢被她困在長安,活活餓死;六子劉友因為呂王后善妒、專權,奮而自殺;八子劉建死後,呂后派人殺死他的後人。劉邦子嗣,一大半因為呂后死亡。

可呂后殺戮高帝子嗣,並不是劉邦死後就立即執行。

呂后生平最恨戚姬以及她的兒子劉如意。劉邦剛死不久,她便急不可耐的召趙王劉如意到長安,準備伺機殺害。惠帝儘管多加保護,與弟弟同吃同睡,但還是讓母親抓住空隙,毒死劉如意。

呂后原本打算接著殺掉劉肥。惠帝二年十月(漢初以十月為首),齊王劉肥來長安朝見天子。惠帝設宴款待劉肥時,因為他是兄長,讓他上座。呂后見此大怒,讓人準備兩杯鴆酒(毒酒),讓劉肥起身用它敬酒。只是這時候惠帝也起身拿酒準備一起敬酒,呂后害怕傷害到兒子,情急打翻酒杯。劉肥見狀也沒敢喝,裝醉退下。事後得知實情的劉肥,為了討好呂后,尊稱自己的妹妹、呂后的親女兒為齊太后,並送上一郡(齊國只有七郡)供奉她。呂后這才放過劉肥。

呂后此時放過劉肥,一方面是他敏銳,姿態放的很低;另一方面,呂后不得不顧忌自己身為皇帝的兒子劉盈。

母親仇恨劉如意,劉盈心知肚明,他也因為立場沒能發作(戚姬一直在劉邦身邊謀劃廢太子)。但母親露出要對父親子嗣斬盡殺絕的態度時,此時身為劉氏家長的劉盈,勢必不能袖手旁觀。

惠帝劉盈很孝順,但並不昏聵。對於大臣的建議,他能從善應對。漢惠帝時期的相國曹參,以及王陵,都是功勳卓著的老臣,以耿直聞名。他們能幫助劉盈約束呂后的過激舉動。事實上,從酒宴之後到劉盈死前,除了歷來由父母做主的婚姻大事,呂后並不能為所欲為。當惠帝因為緋聞要殺她的寵臣審食其的時候,呂后便無可奈何。

無論是大封母家子侄稱王,還是殺戮劉邦遺孤,都是發生在惠帝死後,呂后以太皇太后臨朝稱制的事情。那時候呂太后大權獨攬,劉氏子弟和功臣元勳都對她無可奈何。

齊王劉肥死於漢惠帝六年冬十月,比他的弟弟早死將近兩年。在齊王劉肥死後近8年、呂后已經單獨執政6年後,為了鞏固自家權威,她這才大肆殺戮劉邦子嗣,剝奪他們的領地分封自家子侄。她的肆意妄為引起了劉氏宗族和漢初功臣們的齊力反對。呂后一死,呂氏一族便在普遍反對中被連根拔起,誅殺殆盡


始於終


劉邦共有八個兒子:長子、齊悼惠王——劉肥(情人曹氏生);嫡長子、漢惠帝劉盈(呂后生);三子趙隱王——劉如意 (戚夫人生);四子漢文帝一一劉恆(薄姬生);七子淮南厲王劉長是劉邦與女婿張敖小妾所生;五子梁王劉恢、六子淮陽王劉友和八子燕王劉建三人生母不詳。

這八個兒子中,多被呂雉直接或間接搞死!為什麼呂雉單單放過了最有實力的劉肥?

好漢沒好妻,賴漢娶花枝,劉邦年輕時整天遊手好閒、喝爛酒,睡寡婦,打架鬥毆、惹是生非,也是條“棍”,這樣的人更不缺女人,當今社會也是如此,長子劉肥就是他與情婦曹某的私生子。

《史記》載:“齊悼惠王劉肥者,高祖長庶男也。其母外婦也,曰曹氏。”

劉邦任沛縣泗水亭長時,參加縣令歡迎逃難好友呂公宴會,一紋錢沒有,竟自稱獻“賀錢一萬”,在上賓就位後,談笑自如,並因此得以美嬌妻(呂雉),生下後來的魯元公主和漢惠帝劉盈,也就是被劉邦踹下車的姐弟二人。

劉邦稱帝后,封長子劉肥為齊王,齊國疆域遼闊、有73座城邑,人口眾多,凡能說齊國地方方言的老百姓,都屬齊國,富含魚鹽之利,經濟上極為富庶,是當時天下第一大封國,可以說劉肥一人佔據西漢半壁江山。

這當然有劉邦補償劉肥作為長子不能立為太子的因素,更主要是當時劉邦共他兒子太小,劉邦需要大兒子坐鎮最東邊的齊地,他自已坐鎮最西邊的關中,一東一西,守護大漢帝國。

劉邦在時,立白馬盟約,非劉姓不得封王。劉邦死後,16歲的劉盈繼位,但劉盈懦弱,呂后專政。呂后大肆重用呂家人馬,你劉邦不是非劉姓不得封王嗎,我給你殺光了,不就全解決了嗎?

所以呂后為使呂家永享繁華不墜,是將屠刀刺向劉邦的兒子們的主要原因。

至於說漢惠帝二年,劉肥按規矩進京朝見漢惠帝,在酒桌上劉肥竟坐首座,引起呂后不滿,要用毒酒殺掉劉肥。

齊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為壽。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齊王怪之,因不敢飲,詳醉去

其實這只是表象,劉邦其他兒子甚至都沒有同劉盈一桌過,為什麼呂后也多給殺掉了。

至於劉肥聽從內史士之計,幫魯元公主恢復昔日的榮耀和地位,將封國中的一個郡獻出作為公主的湯沐邑,及向呂后請求尊立魯元公主為齊國王太后,給與她極為尊貴的名號和地位,呂后一高興,就放了劉肥。

這實在是小覷呂后了,呂后是志得天下,豈在乎一城?如將劉肥殺掉,齊國都是呂后的了。

呂后沒殺劉肥的最根本原因是,劉肥實力過大,呂后殺不了而已,後來劉肥的8個兒子參加了“七國之亂”,就可說明一定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