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趙匡胤兄弟趙光義成為君主後,是如何對待24歲的皇后嫂子的?

Blood_puppet


北宋的建立與皇位繼續,可謂波詭雲譎,兵不血刃,以詭計成事。

先是趙匡胤的陳橋兵變,也就是所謂的黃袍加身。趙匡胤假裝喝得醉熏熏,眾將士做戲做全套,給他穿上黃袍,他卻假惺惺地說,是你們貪圖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君主。

戲做足了,隨即趙匡胤浩浩蕩蕩率領部隊回到開封,迫使年幼的恭帝禪位,奸巧地輕而易舉地奪取了後周政權,建立了宋朝。

趙匡胤在位16年,49歲時突然暴病,他的弟弟趙匡義依葫蘆畫瓢,奸巧地無中生有地說杜太后有個“金匱之盟”,它是指杜太后生前下有遺詔,兄終弟及,意思是哥哥先死了,弟弟來繼承皇位。但是大宋的學者們掘地三尺也找不到這份遺詔。



一份“金匱之盟”,趙匡義順利登上了皇位,那他又是如何對待哥哥趙匡胤的兒女呢?

趙匡胤去世時,留有二子趙德昭、趙德芳,另有三女皆出嫁,其他的皆夭折,而當時宋皇后年僅24歲。 趙德昭時年25歲,由於趙匡胤突然暴死,沒有得到冊封,反而趙匡義登基後才封了武功郡王,但也只是表面功夫。

實際上,趙匡義對趙德昭這個侄子一直心有設防,畢竟是用了非常手段奪了人家老爸的皇位。

一次,趙匡義御駕親征,與趙德昭一起去攻打幽州,但遭到敵軍偷襲,軍中一下子大亂,而趙匡義不見了蹤影。將士四處打探,找不到趙匡胤的下落,以為他凶多吉少,可能已被殺死,將士本就對趙匡義的繼位非常懷疑,心中不服,於是有將士乾脆建議,趁趙匡義死了,擁立趙德昭為皇帝。



然而,趙匡義卻鬼魅般出現了,這可能是個圈套,故意來考驗趙德昭與眾將士。

攻打幽州成功後,趙德昭建議給此次出征的有功將士封賞,可趙匡義大怒說:“到時你登上了皇位,再去封賞更好!”趙德昭聽罷,已明白其中意思,與其等著將來不知趙匡義用什麼刑罰處死自己,不如趁早自刎留得全屍,於是不久後,便自刎而亡。



趙匡胤的另一個兒子趙德芳,他讓整個宋朝歷史出現有意思的一幕。

趙匡胤去世,趙匡義登基,趙德芳不久便病逝,年僅23歲,但他留有三子。

整個北宋期間,自趙匡義起,皇位都是由他的子嗣來繼承,但是到南宋建立後,情況很有趣地發生了轉變,因為宋高宗趙構沒有兒子,他與自己的兄弟及侄子們又頗有矛盾,此時趙匡義無中生有的杜太后的“金匱之盟”兄終弟及謊言不攻自破了。

宋高宗趙構收養了趙德芳的六世孫趙眘為養子。1162年,宋高宗趙構將皇位禪讓給了趙眘,是為宋孝宗。

於是,整個宋朝歷史,出現了很有趣的一幕:北宋的所有皇帝,除了趙匡胤以外,都是出自趙匡義的子嗣;而南宋的所有皇帝,除了趙構以外,都是出自趙匡胤的子嗣。



趙匡義是如何對待哥哥趙匡胤的皇后的呢?

趙匡胤一生有三妻,分別是賀氏、王氏、宋氏。賀氏、王氏皆先於趙匡胤前逝世。

而對於時年24歲的如花似玉的宋皇后,趙匡義信誓旦旦地說,畢竟曾經是皇后,也是他的嫂子,會永保她的榮華富貴。

開始貌似還真不食言,先給宋皇后封了開寶皇后,實際是想憑此暫時撫慰趙匡胤的舊部下與宋皇后的家族勢力。

隨著趙匡胤舊部下與宋皇后的家族勢力慢慢被削弱,趙匡義露出原形,命宋皇后移居西宮,待遇等級下降了許多。



再過幾年,趙匡義乾脆命宋皇后移居東宮,地位幾乎與低賤的宮女一樣。

但宋皇后是篤信佛教之人,自趙匡胤去世之後,許多事情看得淡,平時也就看破紅塵,燒香拜佛唸經,可能正是這一點,使得她能心平氣和地度過20年,直到44歲方去世。

宋皇后去世之時,趙匡義沒有按正常的皇妃喪禮舉辦,草草地簡單了事,若有人對此抗議,即被降職或者打入牢獄,而趙匡義的說辭是宋皇后篤信佛教,喪禮從簡,實則應當是懷恨在心。



但趙匡義為何要對一個無權無勢的寡婦懷恨?這很值得玩味。

我認為趙匡義可能有兩方面的不滿意而對宋皇后懷恨在心。一、宋皇后年輕美貌,如花似玉,趙匡義想將之娶過來,可是宋皇后不從,而且倫理上也存在著譴責。二、宋皇后的家族勢力對趙匡義有不滿與反抗。

無論如何,趙匡義對宋皇后是刻薄的,毫無嫂與弟之間的親情可言,但在明爭暗鬥的皇宮之內,也許這一切都是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