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不同於現在數碼相機制造的幾家獨大,膠片時代可謂是百家齊放,也是由於機械相機的技術門檻並沒有那麼高,所以很多廠商都能夠生產自己的膠片相機,在專利並不那麼被重視的年代,拿著別人家的相機拆光了仿製一臺貼上自己的標籤也能夠作為自己的產品販賣。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不過對於中畫幅相機來說,雖然很多廠商也同樣都在生產,但是比較好的廠商永遠都只是那麼幾個。

選擇起來也就更方便了,在選擇中畫幅相機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首先我們可能要看一下鏡頭庫,市面上大部分的廉價中畫幅相機都是不可換鏡頭的,這也就避免了我們在選擇時候經常會出現的選擇恐懼症,但是對於那些高階的可換鏡頭中畫幅相機,我們需要了解的就是鏡頭轉換倍率。


因為我們比較熟悉 135 系統,可能就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概念,知道在 135 系統中不同的焦距可以看到什麼樣的視野。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相對於 135 系統,120 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不同的畫幅,而鏡頭焦段的轉換倍率是隨著畫幅改變而改變的,645 畫幅,66 畫幅,67 畫幅,它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轉換倍率。


舉個例子,645 畫幅的鏡頭轉換率相對於 135 系統約為 0.62x,也就是說,在 Pentax 645 相機配置的 80mm 鏡頭,相當於 135 系統的 49.6mm,也就相當於標頭了。


而 66 畫幅的轉換率則為 0.55x,一臺 Rolleiflex 3.5f 的 75mm/3.5 鏡頭也就相當於 135 系統的 41.25mm.


67 畫幅的轉換率約為 0.48x;68 畫幅的轉換率約為 0.45x;69 畫幅的轉換率約為 0.43x;612 畫幅的轉換率約為 0.35X;617 畫幅的轉換率約為 0.24X;


我們比較常用的中畫幅就是 645/66/67 三種畫幅了,可能還會有一些 69 畫幅的,至於更寬的畫幅的就。。。就真的太燒錢了。。。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現在已經沒有廠商再去生產膠片相機了,我們只能去二手商店去淘,這就是一個選擇性的問題,我們只能買到二手的商品,最好是要親自看一下品相,比如讓賣家拍個照拍個視頻什麼的,親自鑑定成色。比如我出相機的話也不愛幫買家鑑定成色,畢竟這是件很主觀的事情,拍個視頻給買家是最直觀的。

再好的相機經過了這麼多年的使用也會有磨損,在購買之前你應該儘可能的在網上了解這臺相機的功能以及如何去測試。

同樣的,因為是二手的關係,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市場定價,多查查資料,知道自己大概想要選擇什麼樣價位的相機,是千元以內的國鳥,還是二三千,三五千的日系相機,還是更貴的德系相機。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1、國鳥海鷗


海鷗 4 型雙反可能是我們能接觸到的性價比最高的入門中畫幅相機了,因為它足夠便宜,海鷗 4 系列的前身是 上海 IV 型,而上海 IV 型又是以 Rolleicord 為藍本仿製的,雖然當時的工業技術遠遠達不到德國的水平,但是這臺相機依然經久不衰,甚至漂洋過海銷往海外。


海鷗 4 系列採用三片三組的柯克是鏡頭,柯克鏡頭的特點是中間成像質量還不錯,但是越到邊緣越糟糕,於是也就形成了邊緣特有的螺旋散景,這種光學技術不完善的產物倒也是深得一些人的喜愛。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2、Pentacon Six


作為東蔡的主打品牌,P6 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很多榮譽,因為蔡司的血統,它有著出色的鏡頭庫,配套鏡頭素質極高,作為 120 單反相機,它的操作和大多數 135 膠片單反相機相似,同樣十分簡潔流暢。


但是 P6 有一個嚴重的設計缺陷,就是極其容易疊片,我的那臺 P6 拍出來的照片就疊的一塌糊塗,不過好像網上有教程可以改造,不過因為我比較懶,就沒有動過。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3、Mamiya RB67


這是一塊巨大的磚頭,雖然是一塊好用的磚頭,配上鏡頭的 RB67 重量超過了 5 斤,沒個好體格兒是把持不住的。在數碼時代之前,RB67 一度是國內婚紗攝影的主力機,因為它性價比極高,表現也足夠出色。


感覺 Mamiya 是專門為健身人士準備的,不管是單反的 RB67,還是雙反經典的 C330,全金屬的機身都足夠皮實,也足夠的重,讓你在拍照的時候也能夠體會到搬磚的快樂。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RB67 的各個部件都是可以拆開組合的,你可以快速的更換鏡頭,更換取景屏,更換後背,因此在專業攝影中更受到青睞。


RB67 並不僅僅只是拍攝 67 畫幅,你可以更換後背讓它拍攝 645 畫幅。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4、Pentax 67


同樣是日系,同樣是中畫幅單反,同樣是一塊磚,這臺相機卻儼如日本國民中畫幅的存在,因為偏向於傳統相機的設計,讓它不那麼扎眼。手持操作也相對於 RB67 更加方便。


Pentax 67 依然有著極高的性價比,並且眾所周知由於 Pentax 和蔡司的關係,它的 Takumar 鏡頭在成像素質上完全不輸給德系鏡頭。


生產了這麼多年的 Pentax 67 系列也是一套完整的相機系統,從 45mm 到火箭炮一樣的 1000mm 鏡頭應有盡有,再加上 Pentax 引以為傲的 SMC 鍍膜,也成了很多專業攝影師的首選。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5、Rolleiflex 3.5F


如果說上面兩個都是加大號的 135 單反的話,那麼很多人剛開始認識 120 系統,恐怕都是從雙反系統開始的,而 Rollei 則是 120 雙反系統的代表。


Rollei 生產的相機中最有名的型號之一就是 2.8F,但是 2.8F 的價格實在太高,所以不如先考慮一下 3.5F,除了光圈要小半檔以外,畫質和操控都和 2.8F 十分貼近,體積也要比 2.8F 要小一點兒。


上面說了,66 系統的 75mm/3.5 鏡頭換算 135 格式大概在 40mm 左右,既可以作為掃街鏡頭使用,也可以用來拍人像。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6、Hasselblad 500CM


哈蘇就不用多說了,現在依然活著的唯一一個專門生產中畫幅相機的廠商,雖然有傳言是被DJI收購了,但是哈蘇留下來的歷史遺產還是毋庸置疑的。出色的性能以及完美的鏡頭庫都是選擇它的關鍵。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收藏!關於中畫幅膠片相機的大量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