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乾隆命令劉墉跳河自殺,劉墉半柱香後回來對乾隆說了句話,乾隆立即改變主意,為什麼?

瓜太郎


劉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于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勳長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諡號文清。



劉墉出生於1720年,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也僅憑自己的智慧就做到了宰相這個官位,極為的了不起,但由於劉墉生平特別的喜愛讀書,比較擅長舞文弄墨,所以老百姓們都喜歡叫他“濃墨宰相”。 自從31歲那年,劉墉中了進士之後,他便成為了“天子門生”,乾隆皇帝因為看重他博學多才、滿腹經綸。便將這個“門生”一直留在了自己身邊,並且給了他一個可以和和珅比肩的身份。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電視劇當中,那些關係比較親密的君臣經常會在一起互相鬥智。他們時不時就會弄出一些詼諧幽默的段子,令觀眾們看了之後捧腹大笑。

關於劉墉和乾隆帝的這段經歷,多見於影視作品、文藝作品,我們不能把它當為正史來看。在影視作品中,它是這樣描述這段經歷的。乾隆帝當時和劉墉在互相比作詩。我們都知道乾隆帝一生留下了最為龐大數量的詩作,但是水平真的很一般,大部分都是隻有字面意思,很淺顯易懂,讓他作詩就比不過劉羅鍋。但是乾隆就很生氣,自己絞盡腦汁想的一首詩,竟然被臣子這樣打敗,很不甘心,他感覺自己的威嚴受到了挑戰,他就找來和珅,讓和珅想想辦法,和珅就出了一個陰招,讓劉墉跳河自殺,乾隆把劉墉叫過來,乾隆帝問劉墉,什麼叫做“父叫子亡,子不亡;君叫臣死,臣不死“。



劉墉回答道”這是不忠不孝的意思“,乾隆帝聽過以後就對劉墉說”既然這樣,那麼我現在就讓你去死。“劉墉本來是心驚,但後來看到旁邊站著的和珅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於是他就朝著門外走去,但是沒有走兩分鐘他就回來了,乾隆帝問他:”你怎麼又回來了?“。他問乾隆帝“你還沒有告訴我要怎麼死呢?”乾隆帝說:“門外就有護城河,你跳下。”然後過了一會兒,劉墉又跑回來了,他告訴乾隆帝,河裡面有一個人,那個人是屈原,然後乾隆帝就改變了想法,因為屈原是被楚懷王給害死的,他可不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昏君。
劉墉這一段話,既誇讚了乾隆的偉大的功績,又指出皇帝存在的寵幸像和珅那樣的貪官汙吏的問題。乾隆皇帝是一代明君自然聽得出劉墉話中的含義,也看出了劉墉對自己的忠誠之心,於是立即改變了主意,而且更加信任劉墉。 劉墉在官場憑藉著自己政績、品行和才智得到重用,在史書上留下了許多的佳話,讓後人學習。後期的劉墉可能因為年歲已大,也可能是因為官場鬥爭太過黑暗,特別是受到和珅的排擠,劉墉逐漸變得平庸還經常出現紕漏,逐漸失去了皇帝的寵信,官級也不斷的下降。但是劉墉一生的成就還是顯著的,在清朝逐漸轉衰的時段裡,能夠保持一生清廉著實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