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我覺得金庸小說中有一個極度三觀不正的傾向,那就是“真小人”比“偽君子”可愛。有沒有人有同感?

Anne_心語


金庸先生如果還健在,看到這個問題,估計會說,我實在太難了,塑造純粹的惡人你們說臉譜化,塑造點不一樣的惡人你們又不滿意。實際上,金庸武俠了惡人挺多的,偽君子只佔了很小一部分,相當一部分是純粹的惡人,還有一部分是帶點可愛的小人。不過可能偽君子嶽不群名聲太大,所以有人就覺得偽君子可惡,實際上,金庸武俠裡那種大奸大惡的壞蛋數量要遠遠多餘偽君子。

比如說第一部作品《書劍恩仇錄》裡的張召重,他本是武當高手,卻甘當朝廷鷹犬,熱衷功利,心狠手辣,就是個純粹的惡人。《碧血劍》裡的玉真子,是鐵劍門傳人,兇狠狡詐,惡貫滿盈,可謂是壞到骨子裡。《射鵰英雄傳》裡的段天德,是郭靖的殺父愁人,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倚天屠龍記》裡的成昆,心思歹毒,處心積慮,讓人膽寒。《連城訣》裡的淩退思,練妻女都不放過,可惡至極,至於其他幾個人物,戚長髮三兄弟等,也都不是好人。《天龍八部》裡的丁春秋,雖說出身孔孟之鄉,但是其卑鄙無恥,陰險狠毒,無人出其右。這些人物可以說都是罪大惡極之輩,屬於壞到骨子裡那種,已經沒有救了。這些壞人一點都不可愛,如果實力不濟又得罪了這些人,那基本就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當然了,除了這些天上的壞種,還有一些壞人是因為立場不同或者說人生境遇的磨難,從而性情大變,這些壞人就算壞,也是壞的有原則有風骨,讀者也知道他們壞,但是可能又會被他們的某些行為打動,所以又不會那麼討厭他們。比如說《笑傲江湖》裡的田伯光,雖然是個採花賊,但是他講義氣重情面,拋開女人的問題不談,是個可以交的朋友,所以令狐沖才會跟他稱兄道弟。

再比如說《天龍八部》裡的段延慶,雖然他號稱四大惡人之首,惡貫滿盈,但是他出場以後反而沒怎麼殺人,相反,他知恩圖報,比如虛竹無意中幫了他,他就直接把這恩情還回去。再結合一下段延慶年輕時候的悲慘遭遇,從一國太子變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也就對他多了幾分同情。

再比如說《射鵰英雄傳》裡的歐陽鋒,是個武痴,名利心也重,為了除掉洪七公這個競爭敵手,他居然會去偷襲洪七公,的確也夠無恥的。但是他又有著一代宗師的風骨,特別是最後逆練九陰真經的神通更是讓人佩服不已。這些人是壞人不假,但是壞的光明磊落,而且也有自己的底線和堅持,所以看起來就沒有那麼可惡了。

再有一類惡人就是偽君子了。偽君子的特點就是一出場的時候讓人感覺是個好人,但實際上卻是壞到骨子裡,典型代表嶽不群,看《笑傲江湖》前面一部分,實在是難以想象後面嶽不群現出原形以後,居然醜陋的如此地步。嶽不群相貌儒雅,彬彬有禮,在江湖上名聲甚好,被稱作君子劍,這個綽號是大家一致認為的。可是直到後面他露出真面目,大家才發現嶽不群無恥起來居然連妻女都可以不管不顧的出賣,再搭配他君子劍的名聲,這個反差也大大了,所以嶽不群最受人詬病。除了嶽不群,還有一個是《神鵰俠侶》裡面的公孫止,公孫止跟嶽不群一樣,也是生了個好皮囊,是個文質彬彬的中年人。可是這個公孫止十分好色,跟楊過小龍女鬧掰以後,更是顯出其兇狠殘暴的一面,他痛恨自己原配老婆也罷了,但是他居然為了不相干的人去害自己女兒性命,壞到這個地步,說明他以前的各種好都是裝出來的。公孫止雖然道行沒有嶽不群那麼深,但也挺有代表性的了。這些人的典型就是說一套做一套,他們要是壞起來,是沒有任何底線的。這些人比某些真小人還可惡,但是比那些壞到骨子裡的人比,他們還是要好一些的,因為起碼他們知道遮掩一下自己的惡,哪怕裝裝樣子呢。而且偽君子有個特點,是利益至上又看重名聲的,在利益沒有受到侵犯的時候,他們其實也挺願意裝裝好人的,只有利益被侵害了,他們才會露出自己的爪牙。


實際上,由於道德、法律以及社會輿論的約束,現實生活裡標榜自己是真小人的人很少見,但是每當出現利益糾紛時,各方玩心機耍手段就層出不窮了,相當一部分人都會表現出小人的一面。人往往最討厭的就是跟自己有相似缺點的人,人們厭惡偽君子是因為絕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虛偽的一面,也都有為了利益爭勇鬥狠的一面,這世界上又又幾個人敢說自己從來都不虛偽,一點壞事不做呢?人們所厭惡的,往往也就是自己邪惡的一面罷了。

所以在金庸武俠裡,那些表現突出的偽君子,是極其不受讀者待見的,因為或多或少折射出了讀者甚至作者本身的影子,而那些有著有點的真小人,卻是讀者現實世界裡想做卻不敢去做的,心底裡反而萌發出幾分敬佩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