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南懷瑾先生智慧開釋:不能徹底改變時,試著儘量改善


南懷瑾先生智慧開釋:不能徹底改變時,試著儘量改善


活著不是在飯館吃飯,點什麼來什麼,來自身體、家庭、事業的苦難和不通,往往讓人吃不消、受不住,慨嘆命運不公。有的人因此希望仙佛能夠幫自己化解苦難,改善命運。然而,南懷瑾先生一句話卻讓這種希冀成了奢望、泡影。因為"佛一開始就講,一個人學佛發願,使一切眾生皆入涅槃,度一切眾生,實在沒有一個眾生可度的。"

世間從沒有誰可以使一切眾生擺脫苦海,即便是法力無邊的仙佛也不能度人上岸。他們也不過是自度的過來人,所以得道高僧只會告訴求助者:命不好,可以自己改造,只有自己承當自己,才能真正走上解脫之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回頭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這是佛說的自性自度,也是南懷瑾先生給坐等救助者的自救方法。

佛為什麼說眾生沒有一個是他度,而都是靠自性自度的呢?南懷瑾先生打了一個比方,"如果你躺在地上自己站不起來,我扶你一把,你會走路了,一旦我放了手你又躺下去,那麼下一次我再也不幹了!你只好永遠躺在地上。"我們生活的世界,的確有很多同路人,可以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我們扶持,然而人類擁有雙手的目的不是為了接受援助,擁有智慧和頭腦也不是為了等待救助。

南懷瑾先生智慧開釋:不能徹底改變時,試著儘量改善


是以,南懷瑾先生言道:"我們人類的價值,就是在於有頭腦有智慧,用自己的智慧把危險變成平易,壞的把它矯正過來——變成好的。"世間好壞沒有絕對,命運先天的不好,可以通過自己的改造得到修正和改觀。

命運,命運,一曰命,二曰運,前者是天生,後者是可以掌控的,而且還是可以掌控前者的。因為,每個人的世界、人生,都是自己造成的。一個人無法阻止困苦降臨,卻可以避免讓失望、抱怨充斥自心,當他排除了一切悲愁、哀怨的思想,而使得自己的生活變得清潔、澄朗時,命運也就得到了更正。這是所謂的樂知天命,也是所謂的自助天助。

南懷瑾先生智慧開釋:不能徹底改變時,試著儘量改善

南懷瑾先生認為,樂知天命是中國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原則概括。痛苦與歡欣、艱難與順達各是生活中的一個階段,這就像上電梯一樣,到一層就有一層的境界,是非變不可的。變是天命之所在,知道並樂知此理,不再依賴誰,而是自動自發,不尤不怨突圍困境便是達到了人生最高的修養。

樂知是靠自己,所謂自助天助,只有自己保佑自己,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改造命運歸根結底來自自力。唯有自己先站起來,自己幫助自己,才能"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他力。所以南懷瑾先生解釋說,"自天佑之"這個天,就代表他力給你的感應,唯有自己能夠自力站起來時,他力才能感應你。"人們生命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任何一種外力,都是靠不住的。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永遠只會在既定的命運中自怨自艾,消磨自力,沉溺苦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