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本期話題

戰國四公子當中,孟嘗君因為收養雞鳴狗盜而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好的名聲。但這位豢養著三千門客的齊國貴公子實際上卻有其他三人所無法企及的本領和成就。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並最終實現封邑薛城的獨立建國,孟嘗君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呢?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公元前298年的一天凌晨,天光還沒有放亮。夜幕下森然矗立的函谷關以及關城上的吏卒都還沉浸在一片睡意裡。遠方的官道上,疾風夾雜著散碎的馬蹄聲漸漸近了。只見一輛馬車在若干人騎的簇擁下直抵關城,向關樓上朗聲高呼:


“奉大王令出關公幹,有通關封傳在此,速開關門!”

“朝廷法令:雞鳴不到,關門不啟!”


本來還端坐在馬車中的貴人聽了這話,眉頭一蹙,露出幾分焦慮,忙不迭向隨行人員問道:“追兵在後,時間緊迫,我們恐怕等不起。諸公誰有良策,賺得開這關門?


此言一出,眾人默然。卻只見綴在後邊兒的一騎隨從捋了一下稀疏的狗油胡兒,略帶得意地策馬上前,向貴人稟告說:“在主公門下寄食多年,總未得著一個報恩的機會。今日,就讓小人略效犬馬吧。”


一席話引得眾人差異,大家都想不出來這個平日碌碌無為的下等門客能有什麼金蟬脫殼的妙計。卻只見他撮起兩片嘴唇引頸一呼,一聲嘹亮的雞鳴便如響箭一般竄入夜幕蒼穹,連帶著近旁民舍中的群雞也跟著呼應了起來。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雞鳴已到,開關放客!”


沉重的關門吱吱呀呀地開了,清晨的寒風從漸開的門洞中撲面湧來。“駕!”只聽御者一聲吆喝,馬車轆轆地啟動了,這一行人立刻揚鞭催馬,搶出函谷天險,迅速消失在了關東的夜色裡。


一頓飯的功夫過後,一隊秦軍才趕到函谷關下。為首的將領詢問關吏,此前可曾放人東行?關吏回話說已經走了些時候了。將領捶胸頓足,責罵關吏道:“誤走了要犯,大王責怪下來,爾等吃罪得起嗎?!”


要問先前偷渡函谷關的那輛馬車上坐的是誰?此人正是名聞天下的齊國貴公子——孟嘗君田文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史書上記載,戰國之世,齊有孟嘗,趙有平原,魏有信陵,楚有春申,四大公子並世而立,都以禮賢下士、延攬賓客而為世人所尊崇。相比於其他三位公子,孟嘗君鑑人識人的本領似乎在歷史上留下的評價並不很好,因為大家總嘲笑他門下出了些雞鳴狗盜之徒。


這一回離開鄉邦,遠赴秦國,孟嘗君本來是應了秦昭王的盛情邀請,出任秦國國相的。誰想到來了秦國、履職不久,便遭了旁人的讒言。《史記·孟嘗君列傳》說:


人或說秦昭王曰:“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於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嘗君,謀欲殺之。


——《史記·孟嘗君列傳》


秦昭王犯了疑心病,意欲囚殺孟嘗君,以絕後患。孟嘗君無奈,只得向秦王的枕邊人疏通,尋求轉還的可能。可秦王的愛妃說她喜歡孟嘗君手裡那領狐白裘,想請孟嘗君割愛。這件寶貝,孟嘗君一到秦國就把它當作見面禮奉獻給了秦昭王,眼下已經鎖到秦國的宮藏裡去了,又哪兒來第二領狐白裘可以割愛呢?但要沒有這領狐白裘,愛妃不為通融,孟嘗君又將何以續命?


危難之際,孟嘗君門下一個精於狗盜的門客冒死潛入宮藏,盜出了這領狐白裘奉送愛妃,這才解脫了孟嘗君的桎梏,助他倉皇逃離咸陽。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以狗盜之輩而逃離咸陽,因雞鳴之徒而賺開函關,孟嘗君倒是仗著雞鳴狗盜的襄助死裡逃生,返回了齊國。可想想平原君門下慷慨陳詞的魯仲連,想想信陵君門下忠君死事的侯嬴,再看一眼孟嘗君的幕府,那似乎算得上是藏汙納垢的所在了。


就連稱他“好客喜士”、為他樹碑立傳的司馬遷對這一點都頗有微詞。司馬遷說,他曾經去過孟嘗君的封邑薛城,發現薛城的市井坊間,盡多兇悍強暴之人,與齊魯彬彬有禮的風俗大相徑庭。一問之下才曉得,這些人的先世多半是孟嘗君當年招攬過來的亡命徒。堂堂戰國公子,原來竟是個黑幫大佬嗎?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如果要說孟嘗君只會雞鳴狗盜、藏汙納垢,那可真是冤枉他了。事實上,在戰國四公子當中,沒有誰的政治格局比孟嘗君更加恢廓,也沒有誰的事業功名比孟嘗君更加耀眼。要不然的話,秦昭王幹嘛聞風慕名,千里迢迢地從齊國請他來做相國呢?


孟嘗君真正的本事,也是最為秦昭王所看重的,是他的戰略眼光和外交手腕。這個戰國時代最傑出的縱橫家,在入秦拜相之前剛剛做下了一樁轟動國際的大事。《史記·楚世家》載:


(楚懷王)二十八年,秦乃與齊、韓、魏共攻楚,殺楚將唐眛,取我重丘而去。


——《史記·楚世家》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公元前300年,齊國、魏國與韓國聯合出兵攻打楚國的方城,斬殺楚帥唐昧,大獲全勝。這場戰役就是孟嘗君一手策劃的傑作。伐楚獲勝之後,孟嘗君邀請魏襄王於釜丘會盟,據馬嘯《繹史》所言,雙方初步達成了合縱攻秦的共識。


世人常說,橫成則秦帝,縱合則楚王。現下楚國已經兵敗失勢,齊、魏等三國聯軍賈其餘勇,兵進函谷,並不是沒有可能的。為了避免孟嘗君的下一刀落到秦國身上,秦昭王只得採取主動,派胞弟涇陽君嬴芾為質,前往齊國謀求親善,力圖以連橫瓦解合縱。


而正巧此時,秦國丞相,號稱“智囊”的樗裡子不幸去世,秦昭王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極力遊說孟嘗君入秦為相,這樣一面為秦國延攬相才,一面又拆去了三國合縱的主心骨,算得上是一石二鳥的妙計了。


可孟嘗入秦、連橫勢成並不是所有人都樂於見到的,比如當時正處心積慮想要吞併中山的趙武靈王,就感到了巨大的威脅。中山據趙腹心,負隅頑抗,它所仗恃的正是齊國的支持。一旦齊、秦結為聯盟,沒了後顧之憂的齊國必將更加堅決地力挺中山,對抗趙國的兼併。


於是,就在孟嘗君拜相的第二年,《史記·秦本紀》記載:


薛文以金受免。樓緩為丞相。


——《史記·秦本紀》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金受又名金投,與樓緩同是趙國著名的親秦派政治家。為了瓦解齊、秦聯盟,趙武靈王藉著當年扶立秦昭王的舊情,派金受與樓緩入秦運作,將孟嘗君擠下了秦國的相位,並由樓緩取而代之。


失勢後的孟嘗君在雞鳴狗盜的幫助下死裡逃生,返回齊國。重任齊相後不久,他便聯合韓、魏向秦國發動了報復性的進攻。從公元前298年起,經過三年苦戰,三國聯軍終於攻破函谷關,迫使秦昭王把侵吞自韓、魏兩國的武遂、封陵等地吐了出來。


縱觀秦孝公以後的合縱抗秦鬥爭,能夠攻破函關、迫使秦國簽訂城下之盟的人,除了孟嘗君,再沒有別人了。就算那位被司馬遷高度評價的信陵君無忌,率領五國聯軍伐秦,也不過將秦軍封閉於函谷關以西,如此而已。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孟嘗君能在諸侯列國間縱橫捭闔、左右逢源,表現出超越一般貴族公子甚至諸侯國君的強大政治能量,靠的是什麼呢?《史記》說:


文承間問其父嬰曰:“子之子為何?”曰:“為孫。”“孫之孫為何?”曰:“為玄孫。”“玄孫之孫為何?”曰:“不能知也。”


文曰:“君用事相齊,至今三王矣,齊不加廣而君私家富累萬金,門下不見一賢者。文聞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今君後宮蹈綺縠而士不得短褐,僕妾餘粱肉而士不厭糟糠。今君又尚厚積餘藏,欲以遺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損,文竊怪之。”於是嬰乃禮文,使主家待賓客。賓客日進,名聲聞於諸侯。


——《史記·孟嘗君列傳》


戰國封君不同於春秋時代的卿大夫,他們雖然保有封邑的經濟特權,得以享受租稅,但封邑的行政事務卻要受到國君的干預,軍隊也直接隸屬於國君指揮,而不像春秋那樣,是卿大夫的家族私兵。在這種體制下,封君的權力從法理上說只能源自於國君的授權。一旦失去國君的信任,封君的權勢、財富和地位都將瞬間化為烏有。


據《史記》所載,孟嘗君的家族自其父靖郭君田嬰在時便以封君的身份長期把持齊國相位。田嬰藉助權勢,拼命斂財。對此,孟嘗君頗有微詞,瞅準機會向父親提出了斂財積富不如散財養士的建議。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這個建議不禁讓我想起了民國時代的一樁舊事。據說北洋軍閥的掌門人袁世凱對手下諸將非常照顧,凡有婚喪嫁娶,總會藉機送去不薄的人情,這讓袁家長子袁克定極為不滿。他向父親抱怨說,您老人家花錢如水,盡貼給外姓,也不想著替後人留下一筆安身立命的本錢。


誰想袁世凱攤開五指,鄭重其事地教訓袁克定說,你記住了,天下財散與天下人,然後你所得到的就是天下。散財養士的道理袁世凱明白,可他的愛將,號稱“北洋三傑”之一的馮國璋卻參悟不透。後來馮國璋做了大總統,積財鉅萬。結果他一故去,這些心血很快便被幾房姨太太瓜分敗盡了。


一個政治家的權力絕不可能建立在鉅額財富之上。天下財散與天下人,這種政治家的大格局孟嘗君是有的。為此,自父親田嬰還在世的時候,他便竭力散財養士,培植家族的私人勢力


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


——《史記·孟嘗君列傳》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被孟嘗君招攬到封邑薛城的,多半是諸侯列國的犯法亡命之徒。換句話說,孟嘗君利用薛城的賦稅收入,吸引那些掙脫了各國政府直接控制的人力資源匯聚於此,以這些脫序之民為基礎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私人勢力集團。


對於古代國家而言,立國之本,無外乎土地與人口。薛城既有土地與賦稅的收入,更兼強勢地吸納遊民,久而久之,便從一般意義上的封邑發生蛻變,而逐漸接近於國家的形態了。《史記》載:


孟嘗君過趙,趙平原君客之。趙人聞孟嘗君賢,出觀之,皆笑曰:“始以薛公為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嘗君聞之,怒。客與俱者下,斫擊殺數百人,遂滅一縣以去。


——《史記·孟嘗君列傳》


司馬遷說,失去秦相之位,從秦國逃回齊國的孟嘗君途經趙國,曾受到趙人的嘲笑。孟嘗君一怒之下,竟命令手下門客屠了趙國一縣,揚長而去。雖然這個記載在《史記》中的故事被史學家楊寬先生質疑,但諸如此類的歷史傳聞附會在孟嘗君而非別的歷史人物身上,也多少折射出了薛城的私人武裝之強大,已經與國家軍隊無異。


公元前294年,齊國發生了“田甲劫王”事件,齊愍王很疑心田甲的犯上作亂是受到了久秉齊政的孟嘗君的指使,於是乎,孟嘗君在齊愍王的猜疑下被迫出走魏國,作了魏國丞相。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驅逐孟嘗君後,雖然齊愍王成功地收回了齊國的最高權力,但是他瘋狂地對外擴張,尤其是吞併殷宋的莽撞行為招致了天下諸侯的側目。眼見齊愍王犯了眾怒,身在魏國的孟嘗君又一次施展長袖善舞的外交手腕。他主動聯絡趙將韓徐為和燕昭王,進而促成秦、趙、魏、韓、燕五國聯軍伐齊的行動。


對孟嘗君的所作所為,梁玉繩曾在《史記志疑》中表示不可思議:


孟嘗號賢公子,豈有召虎狼之秦,返兵內向,屠滅宗邦哉?


——《史記志疑》


孟嘗君不顧先人墳塋尚在齊國的事實,糾集五國聯軍伐破祖國,或許這樣的不義之舉在梁玉繩看起來就是“不賢”,但也只有這樣做才真正符合孟嘗君的政治理想——愍王出奔,齊國破敗,薛城便正好藉機從衰朽的母體中獨立出來,成為了一個新生的邦國


後齊泯王滅宋,益驕,欲去孟嘗君。孟嘗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為相,西合於秦、趙,與燕共伐破齊。齊泯王亡在莒,遂死焉。齊襄王立,而孟嘗君中立於諸侯,無所屬。齊襄王新立,畏孟嘗君,與連和,復親薛公。


——《史記·孟嘗君列傳》


雖然這個新生的薛國沒能在此後的諸侯兼併中倖存下來,但孟嘗君散財養士、交結諸侯,最終實現獨立建國的這份成就,卻是其他三位戰國名公子所無法企及的。


參考文獻: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梁玉繩《史記志疑》
馬嘯《繹史》
楊寬《戰國史》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


歡迎分享轉發,您的分享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絡

雞鳴狗盜孟嘗君何以歷任齊、秦、魏三國宰相?他的本領連秦王都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