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孫悟空是水簾洞的第二任主人,在眾猴之前,是誰在洞中居住呢?

在《西遊記》中,花果山水簾洞對孫悟空意義重大,也是他輝煌人生的起點。在書中,眾猴發現水簾洞後,提議“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孫悟空是水簾洞的第二任主人,在眾猴之前,是誰在洞中居住呢?

孫悟空可不是一隻普通的猴子,他是一隻有靈性的石猴。果然,他當仁不讓,“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等他在洞中巡視一圈後,又跳了出來,帶領眾猴進入水簾洞,就成為了猴王。

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仔細品讀《西遊記》時,就會發現一個問題,眾猴並不是第一個造訪水簾洞的,在此之前,洞中已經有人居住過了。

首先,在水簾洞前的瀑布泉中,有人架了一座鐵板橋。

而且在書中,是這樣描述水簾洞內景象的: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迴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像個人家。”

孫悟空是水簾洞的第二任主人,在眾猴之前,是誰在洞中居住呢?

鍋灶旁邊有燒火的痕跡,餐具酒器裡還有食物的殘渣,還有可愛的石床、石盆和石碗。洞裡還被竹子、梅花和青松裝飾著,品位高雅,整體看來水簾洞中“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

既然如此,是誰在水簾洞中置辦的這些家當,這裡之前的主人是誰呢?

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之前與孫悟空素不相識,他卻屢次勸玉皇大帝招安猴王。

而且,他去花果山找孫悟空的時候,輕車熟路就尋到了水簾洞。

孫悟空是水簾洞的第二任主人,在眾猴之前,是誰在洞中居住呢?

(太白金星影視形象,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後來的取經的途中,太白金星又多次幫助孫悟空解決困難。取經路上,幫助孫悟空的神仙之動機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因為孫悟空不好惹,不得已出手相助;還有一類是為了助唐僧能順利取得真經;只有太白金星是真心的無私的幫助孫悟空的。

大概是太白金星從前在花果山修煉,與孫悟空先後為水簾洞的主人,十分有緣,正是因為這一點,他一直熱心幫助孫悟空。

鎮元大仙

鎮元大仙在《西遊記》中的地位非常高,他是地仙之祖,道號鎮元子,又名與世同君。他在西牛賀洲萬壽山五莊觀修行。

童子道:“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

鎮元子與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往來密切,“青鳥每傳王母信,紫鸞常寄老君經。”

孫悟空是水簾洞的第二任主人,在眾猴之前,是誰在洞中居住呢?

在書中,水簾洞內的圓頂石碑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鎮元子的山門左邊的石碑上,也有十個大字:“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二者十分相似,其中可能有一些原由。所以,水簾洞之前的主人可能是鎮元子,他之前在東勝神洲修煉,就以此地為住處。

而且,後來即使孫悟空推倒了果樹,鎮元子還不計前嫌與他結拜,就因為他與孫悟空有緣,同為水簾洞洞主。

大禹

孫悟空金箍棒的前任主人就是大禹。是他將如意金箍棒放進了東海龍宮,成了“定海神針”。

水簾洞前的鐵板橋下的水,就能通東海龍宮。

孫悟空是水簾洞的第二任主人,在眾猴之前,是誰在洞中居住呢?

後來,孫悟空到東海龍宮尋找兵器,龍王敖廣聽到水簾洞主人前來,不敢怠慢,急忙起身相迎,這也證明了,他知道洞主不同尋常。

而且,孫悟空到龍宮之前的幾天,金箍棒就“霞光豔豔,瑞氣騰騰”,敖廣都認為“敢莫是該出現,遇此聖也?”說明孫悟空與大禹之間有說不清的關聯,是金箍棒的有緣人。

花果山是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大禹治水十三年,需要一個落腳的地方,便在山上修建了水簾洞,治水成功後便離開。

更值得一提的是,孫悟空出世之時是公元前五百多年,正處於春秋時期。在那個時代,已經有金屬製品了,青銅器冶煉技術已經非常先進,而水簾洞中的器具用品還是石器。所以,前任洞主在水簾洞中生活時,應該處於新石器時代。太白金星和鎮元子,自上古時期就修仙了。大禹所處的夏朝前期,鐵銅器具製造技術尚不如石器發達,用石盆石碗也非常合理。所以,根據種種蛛絲馬跡,這三人都可能是水簾洞的前任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