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孩子兩歲半送幼兒園和三歲送有什麼區別?

羽媽幸福成長記


兩歲半和三歲上幼兒園有什麼區別呢?

這個問題和4個月給孩子加輔食還是6個月添加輔食有異曲同工之妙,菁媽經常說如果孩子各方面沒有問題,那4個月加問題也不大,如果孩子比較敏感,4個月加輔食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過敏的情況,反而影響孩子營養的吸收。

還記得菁菁在兩歲半左右,因為長得比較高,很多人都以為她已經快4歲了,而剛好家裡面沒人帶了,感覺孩子語言發育和生活能力都不錯了,就在孩子孩子2歲半時把菁菁送到幼兒園去,當時菁媽就選了一所在家裡附近硬件條件比較好的,價格相對比較高的幼兒園給孩子去上了。

結果上了兩個月的學,真正去學校時間也就十幾天,從來沒得過中耳炎也來了,而且每天上學都是哭得稀里嘩啦的,後來只好退學了。

一回到家裡就像放飛的小鳥,身體又好起來了。

一直到孩子到第2年的3月份再重新給孩子上學,孩子剛好3歲,換了一家價格便宜一些的硬件條件差一點點的幼兒園,而菁菁很快就適應了。

所以2點半和3歲上幼兒園還是有區別的,就是孩子在2歲半時表面看起來語言能力強了,生活自理能力好了,但是孩子的免疫系統沒成熟,心理依戀關係沒建立好,上幼兒園可能也是容易半途而廢的。

所以菁媽建議還是3歲之後再上幼兒園會更好的一些。

1、3歲後孩子整個免疫系統開始發育成熟

幼兒園裡你不感冒我感冒,你不生病我生病,就是天天消毒,也免不了到處細菌病毒橫飛。

而3歲之後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統建立起來後,就是病毒來了,我也可抵抗一陣子,就是抵擋不了我也生不了多重的病。

2、孩子的心智上也更成熟了

在兩歲半上幼兒園的時候,一般孩子上幼兒園時鬧的情緒會比較激烈一些兒,三歲上幼兒園孩子開始從安全的依戀關係中脫離出來,傾向於建立他的同伴關係,所以上幼兒園會讓他覺得好玩,這個時候孩子會更加願意去上幼兒園。這個時候的分離焦慮會比較少一些。

3、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更強了

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一天成為了一個社會人,三歲後自理能力更強了,也更容易融入幼兒園的生活了。

菁媽建議有條件的家長等孩子三歲再給孩子上幼兒園,畢竟從孩子從生理上心理上對於幼兒園的接受程度會更好一些,甚至有些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情緒比較重的話,在三歲半在讓孩子上也是可以的。

話題:你家寶寶多大上幼兒園呢?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歡迎您的關注。

菁媽育兒


我女兒屬於下半年的孩子,恰好剛上幼兒園1個多月。從當媽的角度來看,如果條件允許,還是讓孩子過了三歲在上幼兒園。



因為不管是身體發育,還是身心的成長,別看寶寶有時候只是小了幾個月,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幾個月的差距可就大了。

很多人會建議只要寶寶自理能力很好,孩子兩歲多上學也沒有問題,但是據我自己的觀察,兩歲多的孩子就算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在人際交往、集體生活自己和老師的交流方面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朋友的女兒在不到兩歲半的時候上託管式的早教一個禮拜。這個寶寶屬於天使型的寶寶,平時吃飯、上廁所都不用大人擔心,早教班上的也很好,一個禮拜沒有哭鬧,老師都說特別乖。雖然孩子不哭鬧,但是從來不和其它小朋友玩,也不願意配合老師的教學,就是說孩子自己喜歡自己玩。

孩子太小,沒有交朋友的意識,更不會配合老師的教學,但是三歲的小朋友就不同了。

我女兒屬於內向型的孩子,幼兒園花了三天就適應了。幼兒園裡每天發生的故事她都會講給我聽,每天學到的新東西也要教給媽媽,在課堂上和老師的互動也會更頻繁的互動。

這就是三歲寶寶和兩歲多寶寶的區別。三歲孩子的自主意識會更強烈,兩歲寶寶的自主意識才在慢慢萌發。

所以說,孩子每長大一個月都會不同,三歲的孩子會比兩歲的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適應集體生活。如果想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幼兒園的樂趣儘量三歲後再去送幼兒園!


豌豆媽媽育兒


很多人都喜歡將年齡作為送孩子去幼兒園的一個硬性標準,滿3歲才送孩子去幼兒園,我並不這麼認為,而且通過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沒覺得早點送孩子去幼兒園有什麼不好。

我家兩個寶寶,大寶去幼兒園時即將滿2歲2個月,二寶今年9月去的幼兒園,年齡為兩週4個月。我考察孩子是否適合去幼兒園,主要看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幼兒園班級人數的設定。

我家二寶現在讀的是一傢俬立幼兒園,屬於小班制,一個班最多16個孩子,平常能夠保持在11、12個就不錯了,總有孩子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請假,有3個老師照顧,我家二寶能夠自己吃飯,說話也很清楚,大小便會說,小便自己能脫褲子。

今天二寶去幼兒園正好滿一個月,這一個月我明顯感覺到的變化有兩點,一是孩子比以前能吃了,胖了一些;二是喜歡找夥伴一起玩了,以前帶二寶去樓下玩,他只追哥哥,不和其他小夥伴玩,現在能主動去找別人玩。

即便是孩子三歲去幼兒園,如果自理能力不行,其實和二歲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自理能力是需要鍛鍊的,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能學會的。所以,我並不認為孩子兩歲半送幼兒園和三歲送有多大區別,至於到底什麼時候送好,那就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了,能自己吃飯,說話別人能聽得懂,就可以嘗試讓孩子去幼兒園,與小夥伴在一起,孩子比呆在家裡還開心。




沛澤媽讀心理


您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孩子兩歲半送幼兒園還是三歲送。這應該是很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我家孩子是兩歲半的時候就送到幼兒園了。下面是我考量的方向,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家的情況是這樣的,我老婆生完孩子後在家,把孩子帶到週歲,然後就是由奶奶來帶,大概兩歲的時候,考慮到老人這樣待下去會比較勞累,所以我和老婆決定了,在兩歲半的時候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同時也想讓他儘早的和小朋友們一起接觸。當時我們是從如下三個方面來進行考慮的。

一、孩子有尿的時候會不會表達出來。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使用紙尿褲,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不太清楚什麼時候有尿。我家孩子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只有在穿上紙尿褲的情況下才會大便。所以我們為了讓他在兩歲半的時候,能夠上幼兒園。在兩歲的時候就白天開始停止給他使用紙尿褲。帶來的問題就是會不自覺的尿褲子。我們一直以為,他只有更大一點兒的時候,才能夠意識到自己主動去尿尿的事情。但是就是這樣,過了大概兩個月左右。還有尿的時候就能夠完全的表達出來了。

二、正確的“套路”寶寶,避免分離焦慮

我們家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一點兒都沒有哭過,相反是非常的興奮,原因是我們在他兩歲的時候設計了一個“套路”。

現在的幼兒園為了招更多的小朋友,都會至少在每個月開放一次校園開放日。在他上幼兒園的半年時間裡,我們每個月都會非常積極的去參加校園開放日。還和她的主班老師多次的見了面。

天氣好的時候我們會在幼兒園放學的時間帶孩子到幼兒園門口,去看那裡的小朋友玩耍。小孩子看見滑梯壓蹺蹺板之類的一定會很興奮,但是重來都不帶她進去玩,告訴他,再過一段時間,等我們正式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在這裡玩了。

所以當我家孩子第一次背上小書包,走進幼兒園的大門時,他是非常高興的,自豪的。

三、深入瞭解幼兒園

我們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深入瞭解了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幼兒園內是怎麼照顧的。我們選擇了這個幼兒園,還要定期的講座啊,老師從非常專業的角度告訴家長如何去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如何去處理孩子的各種生活上的小問題。經過很長時間的考察,最後我們覺得這個幼兒園還是非常不錯的。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也是證明了我們之前的判斷。還是班裡的生活老師非常的負責任。有孩子如果尿褲子啦,就會把弄髒的褲子馬上換下來,並且洗乾淨並放到專門的地方進行晾曬。

我家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只有3個孩子,到現在他們班級裡面已經有31個孩子了。有些小朋友到了三歲多才上幼兒園,進到他們班裡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由於我家孩子來的比較早,所以每次老師都是讓她一起和新來的小朋友做遊戲,玩玩具。這樣也鍛鍊了她的交流能力。

所以我認為只要做好了以上三點還是早一點送到幼兒園比較好。以上是我的經驗,那麼大家怎麼看呢?


然爸靠點譜


我家孩子是兩歲半上的託班,當時我正好有一份工作需要去做,於是找了一家相對有資質的早教中心,上了一次體驗課,在孩子相對適應的情況下,就報了名。

剛開始孩子並不適應,早晨和父母分開的時候會哭鬧、中午不肯睡午覺,在經過一個星期的抗爭後,很快就適應了早出晚歸的託班生活。

當時,孩子還不會獨立大小便,穿的是拉拉褲,很快在2個月後的夏天就開始學習獨立小便,而且經過託班有規律的訓練,3個月就掌握了獨立小便的技能,大便也能獨自坐馬桶完成了。

剛上託班的時候,孩子的語言能力還比較弱,通過走出家庭,與更多的小朋友和老師打交道,孩子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也不像以前那樣害羞怕生人,會主動與人打招呼。

所以,我覺得兩歲半上幼兒園是最佳時期,因為3歲以前是孩子行為習慣、思想意識形成的關鍵期,如果能抓住這個黃金時段,送孩子上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接受正規又合適的教育,對於孩子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三歲再送幼兒園,孩子的一些習慣意識已經形成,父母再想糾正會比較費力,對親子關係的融洽也不利。

我是頭條號“良師益友談育兒”,歡迎寶爸寶媽關注並與我分享育兒心得。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孩子兩歲半送幼兒園和三歲送有什麼區別?

我講講我當年的經歷。我孩子是滿三歲上幼兒園的。當時是五月份,廣州的天氣五月時剛剛渡過潮溼的春季,白天氣溫保持在二十八度以上,但還不會有三十二度以上高溫,雨水也不多。孩子去的幼兒園在幾個月之前就帶孩子看過。很巧的是孩子從幾個月大就認識的幾個小朋友都在這間幼兒園。有認識的孩子都在小小班裡,孩子去到後有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很快就適應了。每天早上在家吃完早餐才送去,每天都高高興興的去,沒有鬧過彆扭。認識的孩子中有一個男孩子兩歲時就送去了。每天早上哭鬧不肯起床,一直哭了半年才適應下來。兩歲的孩子有些連褲子都提不好,上廁所是個難題。我孩子是女孩,從不在幼兒園解大便,她說老師不給擦屁股,她自己擦不乾淨。我前面講了天氣情況,是因為氣溫好壞直接決定孩子是不是容易得病。家裡有孩子的都有體會,孩子上幼兒園後比較容易得病。這其中有孩子自身免疫力弱的原因,也有老師沒辦法照顧到每個細節,多件衣服少件衣服孩子就感冒了。

我給題主的建議是:

一,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一下,如果有親子公開課最好了。讓孩子瞭解一下環境,告訴他小朋友都要在這裡上課,玩玩具。

二,如果家裡有老人幫著帶一下的,就晚些送去。幾歲的孩子相互差半歲自理能力就可以差一大截。

三,在氣溫適合的季節送去。春季感冒多發,北方春季比較溼冷,孩子很多人坐在一個屋子裡容易互相傳染病菌。

四,加強體育鍛煉。上了幼兒園後活動量比之前減少了。晚飯後帶孩子去樓下走走做點適合的運動鍛鍊一下。

希望我以上的建議能幫到你。



感謝朋友們閱讀,留言,點贊。轉發請聯繫。


正月十八的月亮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說我的經驗。

我家孩子是後半年生的,所以他兩歲半的時候,正好幼兒園秋季招生新的託班。兩歲半去幼兒園還是三歲前,這個問題,真的困擾了我很久。

每天下班,我就去附近的幼兒園轉悠,一個學校一個學校的打聽,有時候瞅到能聊的來的家長,我就問。終於得出經驗---如果有人幫你帶,最好三歲送。如果沒有人幫你帶,就兩歲半送。那時,孩子的爺爺在看他。我簡單決定三歲再送去幼兒園。


中間後悔了一段時間,因為小區裡的孩子,大部分都去上學了,孩子一下子沒有了很多玩伴,出去玩兒變的無趣,再加上秋冬天,天漸漸冷了,他就不喜歡出去,天天窩在家裡看電視,玩兒手機。為此,我還氣哭過。怕他天天在家看電視傷眼睛,天天不出門,性格會越來越孤僻。

兩個月後,我又一次確認:讓孩子三歲去上幼兒園是正確的!

第一:冬天到了,早晚出門送孩子的時候,溫差大,孩子小,抵抗力差,動不動就生病,能把你急瘋了。我們隔壁鄰居家小孩,因為感冒,一個月都沒去上學。不是治不好他的感冒,而是他剛好,送到學校,沒幾天,就又感冒了,反反覆覆了好幾次,最後索性徹底休學一個月,才好徹底了。

第二:兩歲多的孩子,自我照顧的能力不強,很多時候,都不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幼兒園飯不夠吃的時候,不會再跟老師要;渴了也不會跟老師要水喝;有困難了,也不會向老師求助;不會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手,等等。

第三:兩三歲的孩子,到學校有不學多少東西。我因為覺得寶寶沒去上幼兒園,內心裡總有些虧欠,下班回家,一有空就給孩子讀書,畫畫。等到過年走親戚的時候,發現寶寶不比那些早上幼兒園的孩子學的少。

總之,我認為:如果有條件,儘量讓孩子三歲後再去上幼兒園。那時孩子大了一點,抵抗力、理解力都會有所提高,這樣等他去上幼兒園的時候,能很快適應。


中小學英語微課堂


再過兩個星期幼兒園又要開學了,我準備將兩週七個多月的兒子送去幼兒園。其實對於早送晚送我也糾結了很久,直到過年這幾天和老同學聊他兒子去年下半年的入園情況,才給了我下定決心的勇氣。

他的孩子去年九月一號入園,孩子當時兩週半,性格溫和,不怎麼愛說話。同學一方面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另一方面不想再全職在家帶娃,便帶著孩子到幼兒園面試,最終成為了幼兒園的教師,孩子也成為了小小班的一員。

一開始同學還擔心孩子小,無法適應集體生活。但孩子往往比大人想的要堅強的多,在這半年的時間,由於在老師的帶領下和與小朋友們的相處中,孩子的性格變的比以往開朗,動手能力明顯變強,孩子的自理獨立能力得到提高,學會了獨立吃飯洗手等,而語言能力的發展也是非常突出,孩子從只會喊爸爸媽媽,到現在可以和大人自主地交流。

這一切的改變讓同學感到欣喜,也覺得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

現在回到題主的問題上:孩子兩歲半入園和三歲入園有什麼區別,什麼時候送更好一些?


同學從他自己孩子和幼兒園接觸到的一些孩子進行觀察總結,給了我以下幾點建議:

一、獨立自理能力較好,體質較好的孩子,尤其是到了喜歡與同伴玩耍,有社交需求的孩子不一定非要等到三歲以後入園,提前一點也可以。其中自理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點:是否可以獨立吃飯、午睡,需要大小便是否能夠告知大人。有一定的語言溝通能力。

二、體質較弱,獨立能力較差的孩子建議可以遲一點入園。同學說他們班有個小女孩各項能力發展都不錯,有愛心,喜歡和夥伴玩耍,也能和老師自主交流,來到幼兒園沒一會就適應了。但沒想到的是,孩子是過敏體質,很多食物無法食用,老師們一開始不知道這個情況,小女孩吃了和大家一樣的食物,結果回到家,身體皮膚又過敏了。最終孩子家長還是將孩子接回家,準備再遲一點入園。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最瞭解他們的人肯定是父母了。如果體質較好,獨立能力不錯,父母如果無法空出一人專門照料,讓孩子提前半年入學也未嘗不可!


六衡媽媽


區別還是蠻大的,我身邊正好有這樣的例子。表姐家的孩子是三週送到幼兒園的,而我表妹家的孩子是兩週半送的。

1、自我表達能力不同。表妹家的送到幼兒園時只能簡單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時候老師理解不了只能靠猜;而表姐家的孩子告訴老師上廁所、吃飯、身體不舒服等事情時,能夠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小朋友交流無障礙。2、抗病能力不同。表妹家的送到幼兒園基本每個月都鬧一回病,兩個月發一回燒,每個月在幼兒園只待半個月的時間;表姐家的從上幼兒園到現在三個月,還沒生過病。

3、融入群體和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不同。表妹家的孩子在幼兒園不怎麼和小朋友玩,很多時候需要老師單獨領著玩;而表姐家的去幼兒園除了第一天哭鼻子外,第二天就去找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0~3歲是孩子大腦和身體快速發展的階段,別看只差半年,能差出好多能力。所以三週送幼兒園的孩子比兩週半送幼兒園的孩子,在自我表達能力、抗病能力、融入群體能力上更強。個人建議孩子三週時送幼兒園對成長更有力!


親子游戲分享


作為一名幼師,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孩子最好三歲送幼兒園,不要拿沒人帶孩子作為藉口。

2.5歲和3歲的小朋友一起上學,3歲的小朋友的各方面能力明顯比2.5歲強n倍,分離焦慮綜合徵明顯減輕。3歲的小朋友上幼兒園最多哭2-3次,2.5歲的小朋友至少哭半個月,幼兒園那麼多孩子,要喝水,尿尿,拉粑粑,吃飯,睡覺,學知識…老師只能照顧大多數小朋友。

雖然在孩子產生心理變化的時候老師會去排解,但你的孩子心理有變化別人家孩子心理也有變化,老師不可能只顧你的孩子不管別人的孩子,所以老師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幫忙完全排解孩子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