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朱元璋約徐達下棋,棋下一半徐達突然停下,棋盤上驚現兩個字,是什麼字讓徐達得救?

福垊


中國歷史上關於民間傳說最多的一位皇帝就是朱元璋,他帶領小夥伴殺地主家的牛,教育自己的女兒要遵守民間習俗,就連睡個覺都會被劉伯溫預示成是未來的天子。這種種的傳說不管是褒義還是貶義,都讓朱元璋這位草根皇帝充滿了傳奇色彩。


(徐達)

現在給大家講一個朱元璋和徐達下棋的故事,都說伴君如伴虎,陪伴朱元璋這位皇帝更是難上加難。徐達可是和朱元璋出生入死的發小,但是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徐達也逃不了被猜忌的命運。

徐達為朱元璋登上帝位立下了汗馬功勞,有人說徐達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勇將,在明朝的開國將領中,幾乎沒有人可以和徐達的功績相提並論。

許達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總能取得勝利,他在鄱陽湖大戰中消滅了陳友諒,後又消滅了張士成,然後帶兵揮師北上,直至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朝。

不僅如此,徐達還曾經救過朱元璋的命,可以說如果沒有徐達,朱元璋可能早已丟掉性命,那麼後來建立的新朝代可能就沒有朱家什麼事兒了。

朱元璋當初是由發小湯和引領參加了紅巾軍,投奔了郭子興。後來朱元璋在起義軍裡迅速成長,當紅巾軍招募士兵的時候,徐達便投奔了朱元璋。在濠州的時候,孫德崖曾綁架過郭子興,後來郭子興被朱元璋救了回來。


郭子興在朱元璋的幫助下隊伍越來越大,他還把自己的養女嫁給了朱元璋,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后。而孫德崖就沒有這麼幸運,他很快在濠州城混不下去,便去向朱元璋求助。此時軍中大事都由朱元璋來負責,郭子興則在滁州享福,郭子興得知孫德崖去向朱元璋請求幫助,非常生氣,想起當初自己被抓一事仍然耿耿於懷。

所以郭子興便親自來見孫朱元璋,讓他不許幫助孫德崖,朱元璋沒有辦法,他當然要聽從郭子興的安排。於是便護送孫德崖和他的部隊出城,以免和郭子興有所衝突。

但郭子興始終當初被抓的這口惡氣,臨時改變主意把孫德崖抓了起來,可是這時朱元璋還和孫德陽的部隊在一起,於是孫德崖的部下孫軍便把朱元璋綁了起來。這下郭子興亂了陣腳,其實這件事情郭子興有錯在先,他不該出爾反爾綁了孫德崖,導致朱元璋被抓。

事已至此就要趕緊想出對策,當時孫德崖一方提出以一換一,但是關於誰先放人始終達不成一致,如果時間長了事情恐怕會有變。這時徐達站了出來,他自告奮勇願意替換朱元璋,讓孫軍先把朱元璋放回來,自己去做人質,然後郭子興把孫德崖放了,對方再把自己放了。



徐達的這個建議得到了雙方的同意,最後朱元璋和徐達都給放了回來,這對於徐達來講其實是一部險招,稍出一點差錯,自己的性命可能就不保。可是他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去救朱元璋,可見與朱元璋的情誼是非常深厚的。

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因為帝位來之不易,再加上後來一些開國功臣確實沉迷於享樂。而朱元璋是窮苦出身,他見不得這些,所以對功臣們大開殺戒,但是他始終沒有對徐達下手,只是對他屢次試探。

前面說過徐達在朱元璋當皇帝的過程中功勞最大,所以朱元璋也生怕他功高震主,屢屢對他進行試探。好在徐達對朱元璋並無二心,每次都能化險為夷,雖然那麼多功臣都死在朱元璋的刀下,徐達最終還是能壽終正寢。

朱元璋雖然是草根出身,但是他很喜歡下棋,能有資格陪他下棋的人並不多,徐達便是其中一個。徐達的棋藝非常高超,但是和皇帝下棋,他必須得隱藏自己的實力,所以每次徐達都假裝示弱輸給朱元璋。

日子久了,朱元璋也覺得奇怪,他深感徐達心機深厚,因此更加不放心。所以他找了個機會,讓徐達再和自己下一盤,想試他一試。


徐達一聽朱元璋讓自己入宮不知有何要事,“徐愛卿,這次咱倆再下一盤棋,你不許讓著我,否則便是欺君之罪。”徐達一聽不禁冒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朱元璋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可是要怎麼做才能讓朱元璋不對自己起疑心,又能讓他贏了自己,這實在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沒有辦法,已經開弓便沒有回頭箭,徐達只能硬著頭皮和朱元璋下棋,二人你來我往,這一盤棋足足下了一上午。朱元璋一看徐達確實在用心和自己下棋,雖然很累,但是心裡還是暗自高興。可是到了中午難免又餓又累,朱元璋已經露出了疲憊之色,有點不耐煩。

徐達一看時機已到,朱元璋已經被殺的丟盔卸甲,眼看就要輸了。可是徐達不能真的贏了朱元璋,否則秋後算賬可不是鬧著玩的。只見這時徐達突然離座跪地叩頭,“皇上您請看,這局棋臣輸了,不能再下了。”

朱元璋定睛一看,沒想到棋盤上赫然用棋子擺著兩個大字“萬歲”,朱元璋這才知道徐達棋藝精湛,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但是看徐達能夠如此用心,知道他對自己忠心耿耿,絕無二心,不禁喜上眉梢,放下心來。



朱元璋一高興,便把莫愁湖賜給了徐達,還把兩個人下棋的樓閣改名“勝棋樓”,一併賜給徐達,就這樣徐達又撿回了一條命。朱元璋作為一位皇帝,對大臣們心存顧忌可以理解,可是他的臣子們卻終日惶惶,不知哪天就要掉了腦袋。所以徐達激流勇退,想想自己還是早日告老還鄉的好,不久便向朱元璋遞了辭呈,朱元璋雖心有不捨,也只好放他回鄉。

有野史稱徐達是因為背部生癰,吃了朱元璋賜予的燒鵝導致癰瘡發作而死,我覺得這只是野史的杜撰而已。這個下棋的故事也很難證實它的真實性,畢竟兩個人你來我往,一方想在一盤棋上下出兩個大字不是那麼容易的,這也許是後來的小說家們的一種杜撰而已,是真是假又有誰能說得清呢。(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千水千山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徐達是開國大將軍,將軍與皇帝下棋,棋盤上驚現兩個字,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曾經出現過類似的場景:

乾隆與劉墉下棋,當劉墉得知對方是皇帝的身份後進退兩難,贏,是以下犯上,要殺頭;輸,是欺君之罪,也要殺頭!最後乾隆非常英明,把棋盤清掉,用棋子在盤上拼出兩個字——不殺!劉墉因此而保住了性命。

朱元璋與徐達下棋同樣是在棋盤上留下兩個字,不過留字的人不是皇帝,而是將軍。

徐達與朱元璋一樣,都是農民出身,但徐達不知從哪裡學來的圍棋,技術卻高出朱元璋許多,朱元璋也因此喜歡與徐達一起下棋。

有一次,朱元璋在南京的莫愁湖畔與徐達一起下棋。在下棋前朱元璋就發了話,要徐達必須全力以赴,不能因為自己是皇帝就讓子,徐達只好遵命。

兩人你來我去下了幾個來回,朱元璋感覺自己的棋子越來越少,好像就要輸了,臉上露出不悅之色。徐達發覺了朱元璋的變化,指著棋盤對朱元璋說:“皇上請看。”

朱元璋看盤中的棋子,拼出了“萬歲”二字,心裡大為歡喜,當場給了徐達豐厚的獎賞。

徐達非常瞭解朱元璋的為人,他可以在對方沒有覺察的情況下在棋盤中拼出想要的字,也說明他的棋藝相當高超!這個故事來自《金陵勝蹟大全》,真假且不說,但確實是在抹黑老朱了,一個開國皇帝連棋局的輸贏都放不下,這樣的心胸又如何治理天下?

其實,朱元璋是很討厭下棋的!

據《金陵瑣事》記載:“明太祖造逍遙樓,見人博弈者、養禽鳥者,遊手遊腳者,拘於樓上,使之'逍遙',盡皆餓死。”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由於社會剛剛穩定,百廢待興,因此他非常看重務實的人,而下棋、養鳥、遊手好閒的行為就會被受到懲罰——“拘於逍遙樓上”。

朱元璋反對下棋的觀點和孔子是一致的,《論語》中曾記載了孔子對下棋的看法:“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孔子也認為下棋的人也就比那些坐吃等死的人稍好一點,對社會並沒有什麼貢獻。朱元璋在這方面與孔子觀點保持一致,而且他不光是說,還真動手做了,那就是懲罰下棋的人。

結束語

朱元璋與徐達下棋的地方後來改名為“勝棋樓”,坐落於南京莫愁河畔;朱元璋懲罰下棋之人的事在《客座贅語》和《金陵瑣事》中也是均有記載。如此看來,朱元璋是自己喜歡下棋,又不讓別人下棋,這樣的舉動還真有點蠻不講理了。


水煮汗青


朱元璋約徐達下棋,殺心已起,棋下到一半徐達突然停下,棋盤上驚現兩個字,徐達得救了嗎?請聽小姐姐給您講不一樣的歷史。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開國皇帝。他祖上世代農民,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給地主家放牛,17歲時父母雙雙被餓死,非常悽慘。為了有口飯吃,他去皇覺寺當和尚,還要過飯。1353年,這一年他25歲 ,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不久退出獨立,在老鄉徐達、湯和等人的輔佐下經過短短15年,他就坐上了明朝開國皇帝的寶座。從大苦大難裡走過來的朱元璋深深知道,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他看到兒子朱標那麼柔弱,不免為朱家的江山顧慮重重,特別擔憂朱標玩不轉那些功高震主的大臣,徐達就是其一。




徐達也是泥腿子出身,祖輩土裡刨食,他和朱元璋是發小。他是淮西二十四將之一,開國功臣,位居“六王”之首。有勇有謀,老朱的一半江山都是徐達給打下來的,因此老朱親口評價他:

“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在打江山的過程中,徐達可謂戰功赫赫,1363年,他在鄱陽湖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陳友諒,這次戰役是中世紀世界規模的最大水戰。1365年,他麾師攻取淮東,2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又與副將常遇春率軍北伐,一舉成功。洪武元年(1368年),揮師攻入元大都,滅元朝。此後又連年出兵,收拾元朝殘餘勢力,徐達的付出得到很好回報的,他的待遇是所有功臣裡最好的,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徐達在為人處世方面也做到幾乎完美,他處事謹慎,為人謙和、低調。


(徐達劇照)

可是無論怎樣也掩蓋不了他功高震主的事實,徐達手握兵權,這更讓老朱擔憂。所以老朱就想找機會考驗一下他,那麼徐達是怎樣絕處逢生的呢?

徐達巧布棋陣,絕處逢生得重賞

話說在一個明媚的春天,空氣清新,風和日麗。朱元璋心生一計,約棋友徐達來莫愁湖花園下棋。關於“莫愁湖”花園,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莫愁湖在三山門外,昔有盧妓莫愁家此,故名。”洪武初年,朱元璋在莫愁湖沿湖畔築樓臺十餘座,一時熱鬧非凡。


朱元璋很喜歡下圍棋,在這裡他常常和徐達對弈。徐達每次都表現出樂於奉陪的樣子,雖然徐達的棋藝很高超,但是每次他都不敢贏棋。次數多了朱元璋難免心裡猜疑,懷疑是徐達故意讓自己贏的,但是他每次都發現不了徐達做了哪些手腳,於是今天他就準備在這方面做文章,治徐達一個欺君之罪。

這次,在下棋前,朱元璋對徐達說“你每次下棋都故意輸給朕,朕贏了臉也無光,你這樣做是犯了欺君之罪!”徐達嚇的跪地連連磕頭。

老朱又說:“今天你要亮出你的真本事和朕比個上下,無論輸贏朕都高興。”



此刻徐達已經出了一身冷汗,今天的棋哪叫下棋,這分明是真槍實幹啊!但是皇命不可違,徐達只好叩首向朱元璋回覆:“遵旨!”

在圍棋裡,能讓人感受到君臣二人金戈鐵馬、短兵相接的對戰;又見他們二人眉頭緊鎖,迸發出運籌帷幄、決策千里的謀略。這盤棋從早晨一直下到中午,也沒有分出勝負,他們中午連飯也沒吃,朱元璋身旁的太監急得在一旁轉圈,也不敢向前打擾。

徐達瞄了一眼朱元璋,只見他面露慍色,顯然不耐煩了。徐達見狀,故意露出個破綻,讓朱元璋連吃兩子,朱元璋自以勝券在握,露出得意的笑容。

關鍵時刻,徐達卻看著棋子不再作任何舉動,在朱元璋的催促聲中,他突然跪地大聲說:“皇上,我認輸啦!”老朱旁邊的那位太監長出了一口氣。


朱元璋疑惑地說:“棋還沒下完,你咋就認輸了呢?”

只見徐達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指著棋局對朱元璋說:“皇上,請看!”

朱元璋起身到徐達這邊細觀,只見“萬歲”2字布在棋盤上。朱元璋驚歎徐達棋藝實在是比自己高明。


朱元璋說:“卿弈棋如用兵,實在是高明,朕不得不服。”


徐達卻說:

“臣用兵、弈棋所以取勝,全仗萬歲神威,非臣之力也。”

朱元璋龍顏大悅,哈哈大笑。大手一揮,就把下棋的樓連同莫愁湖花園一併賞給了徐達。後來,人們把這座樓稱作勝棋樓。


徐達為何能善終

後來,朱元璋殺害了很多大臣,但只有徐達安然無恙。朱元璋始終沒有對徐達下手,這與徐達的低調謹慎是分不開的,他能經得起多次試探,在為人處世方面做到極致。例如,《明史·徐達傳》載:


徐達每次出征回來,總是把大將印章上交皇帝,老朱設宴招待他,與他以布衣兄弟相稱,而徐達卻對老朱更加恭敬謹慎。朱元璋曾說,要送舊邸給徐達,舊邸是太祖做吳王時居住的地方,徐達無論如何都不接受。有一天,老朱硬邀徐達去舊邸,讓徐達喝的爛醉,抬到正室睡覺,還蓋上“龍被”。徐達醒後大吃一驚,慌忙跑出,跪趴在地上高呼“睡龍床實在罪該萬死”。老朱從旁窺視,看到徐達誠惶誠恐的樣子非常高興。於是命令有關官員在舊邸前為徐達建造府第,並在宅前立坊題上“大功”兩字。

胡惟庸當丞相時,想結交徐達,徐達不予理睬,胡惟庸便賄賂徐達的下人福壽,福壽向徐達揭發了胡惟庸的計劃,徐達也不追究,只是時常向皇帝進言說胡惟庸不能勝任丞相之職。後來胡惟庸果然倒臺,皇帝為此更加重視徐達。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達連年征戰,身體受到很大的虧損。他在北平患了背疽,老朱派徐達的長子徐輝祖攜帶他的的親筆信前往慰問,不久應召返回。1385年二月,徐達病情加重,接著就去世了,終年54歲。皇帝為此停止臨朝聽政,親臨喪禮悲慟不已。


關於徐達的死

正史記載是病死。

據野史徐禎卿《翦勝野聞》記載,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的。王文龍《龍興慈記》載,徐達因病忌吃鵝肉,朱元璋賜給徐達蒸鵝,徐達吃完後死。野史有疑點,徐達從未有任何過失,一生都對朱元璋忠心耿耿,朱元璋並沒有殺他的理由,所以野史不可信。

資料來源:《明史》、《翦勝野聞》、《龍興慈記》


小姐姐講史




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取得天下,與手下能人輩出是分不開的。江湖人稱:文有劉伯溫,武將有徐達,打遍天下都不怕。俗話說人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當了皇帝的朱元璋也同樣如此。

朱元璋手下重用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老鄉安徽鳳陽人。徐達、常遇春、胡大海、李善長、胡惟庸這些人都是清一色的鳳陽人。實際上在朱元璋的心中,誰他也信不過,但作為一個皇帝,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一個人做完,相比較而言,也就只能信任自己的老鄉了。


朱元璋多少是有一些迫害妄想症的,作為窮人出身的皇帝,權力就是最好的春藥,他已經欲罷不能了。總擔心有人會搶取自己的皇位,看著滿朝的文武大臣,他覺得沒有一個是好人。

本來在文官集團內部,已經形成了以李善長為首的安徽派和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派。但劉伯溫的名氣太大,能力又太突出,朱元璋怕他有一天會造反,就找了一個藉口罷免了他的官職。



劉伯溫在離開南京時,這些安徽派無不拍手稱快,因為他們在政治鬥爭中勝出了,大家都坐在一起慶祝。只有徐達一個人來送劉伯溫,這讓劉伯溫非常感動。

於是劉伯溫就告誡徐達:文有劉伯溫,武將有徐達。現在劉伯溫就要退出朝堂了,徐兄要多多珍重,小心從事。我擔心下一個要被清洗的人就是你老兄了。

劉伯溫一語驚醒夢中人,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徐達作為大元帥,功勞無疑是最大的。但你徐達再能你能能過韓信嗎?韓信最終還是被劉邦找了個藉口給殺掉了。飛鳥盡,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

從這時起,徐達就小心翼翼的做人,在朝堂上和朱元璋始終保持距離,就算受到了批評也依然恭敬如初。這讓朱元璋感到非常奇怪,這徐達好像換了個人一樣,他到底要幹什麼呢?



朱元璋找了藉口殺掉了不少功臣,尤其是火燒慶功樓,一把火就燒死了好多眼中釘。但在劉伯溫的幫助下,徐達毫髮無傷,躲過了一劫。此後的徐達就更加小心了,這就讓朱元璋越發的不放心了。

這一天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邀請徐達到莫愁湖來下圍棋。徐達的棋藝非常高超,如果在下棋中徐達勝了,就可以治他大不敬之罪。如果徐達輸了,就以欺君之罪依然可以殺掉它。

朱元璋以為這是一個連環套,徐達怎麼樣都難逃一死。徐達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苦無良策,只好半夜去找劉伯溫。劉伯溫在他手心裡邊寫了一個字和字,並給他了一張棋譜。

第二天徐達來到莫愁湖,和朱元璋在亭子裡下圍棋。雙方你來我往非常熱鬧,下著下著突然徐達跪倒在地。朱元璋一臉驚詫,還沒有決出勝負,怎麼就停下來呢?難道徐達已經覺察出他的用意了嗎?



這時徐達說了一句話:皇上請你仔細的看這個棋局,此乃天意,不能再下了。朱元璋仔細一看,原來雙方的黑白棋子交錯排布,形成了萬歲兩個字。

朱元璋不由得大喜:愛卿快快請起,何罪之有?徐達想起了秦朝時的大將王翦,當時秦始皇也猜忌他,但他故意裝作貪得無厭才多過了一難。


於是徐達向朱元璋磕了一個頭說到:今天這個棋局實在是天意。應該普天同慶,皇上應該賞賜微臣一些獎品。臣年歲已高,實在不堪重用,希望能夠像石守信,安享富貴,以度餘年。

朱元璋看徐達向自己表達了不會爭奪天下的誠意,就把自己的這個莫愁湖莊園賜給了徐達,另外還送他金銀珠寶無數,準他辭職養老。就這樣在劉伯溫的幫助下,徐達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新知傳習閣


古代臣子與帝王下棋是一件需要智慧的工作,如果臣子取的勝利,帝王心中不爽,頃刻間就可以將臣子處死;而如果放水太多,又會別帝王認為是欺君,其結果也可能被君王嫌棄。以開明著稱的李世民,就因為一盤棋輸了,就氣的要殺大臣,可見臣子與君王對弈是很有風險的事情。

朱元璋晚年是一個猜忌心即為重的人,傳說有一次朱元璋找徐達下棋,徐達棋藝高超,朱元璋根本不是對手,兩人下了一上午都沒有結果,因為徐達不敢取勝,朱元璋又贏不了。在棋至中午時,徐達突然放下了棋子,朱元璋很奇怪,催促對方下子,但是徐達卻讓對方看棋盤,原來,這幅棋盤已經變成了萬歲兩個字。

由於徐達的棋藝高超,所以在下棋時,明太祖朱元璋在費心想子,他卻在引導帝王和自己一起擺子。

這是野史的記載,說明了朱元璋的猜忌心很重,也表現了徐達明哲保身之術的高潮。一局棋下來,徐達不僅巧妙地化解了自己眼前的危機,令朱元璋不再計較棋局的輸贏,而且還向朱元璋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消除了朱元璋對他的猜疑。


帝國烽火


徐達和朱元璋下棋這個事,有著濃厚的戲說氣息。

話說太祖邀徐達手談。徐達精得很,曉得傻乎乎又直白地輸給老朱,那就是不把老朱放在眼裡:當我三歲小孩呀,哄我?

那要是光贏呢,肯定也不好嘛,你讓老朱的面子往哪擱?

所以,下了一會棋,布了一會局。徐達突然起身拜倒認輸。

朱元璋就奇了:這不還沒分出勝負?愛卿何出此言?

徐達低頭回稟:請皇上觀棋。

老朱定睛一看,嗬,棋盤赫然現出“萬歲”倆字。好你個徐達,真會辦事。

龍心大悅。


為啥說這個像是戲說呢?

你看,這麼個事,讓人說得活靈活現,故事性太強不是?那明朝時“萬歲”倆字得是繁體吧,短時間內能排出來嘛,又不是你徐達一個人下,還要對手配合才行啊。

所以我覺得這故事意淫居多。幾百年來,強按在各種機靈的大臣身上,好似紀曉嵐也當過這故事主角。

只因為大家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猜測之下多有誇張喔。


不過話說回來,徐達的確算是明初功臣中全身而退的,且其子女還延續了富貴,女為皇后,子承國公,數代未垮。


錢多多讀文史


答案是——“萬歲”這兩個字;

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後,便開始對身邊的開國功臣們一一進行清理,其中不乏有李善長、劉伯溫、胡惟庸這些權位極高的大臣。

之所以要除掉他們,主要是因為朱元璋要鞏固自己的皇權,保證自己的皇位能順利的繼承下去,但前提就是得將這些權勢熏天的大臣們給清理乾淨。這其中也包括有自己的生死兄弟“徐達”。

朱元璋一直想找機會除掉徐達,但是徐達也不是傻子,每次都被他輕鬆避開,朱元璋根本找不到機會下手。

有一天,朱元璋叫徐達來陪自己下棋,下棋之前,朱元璋對徐達說:“你可千萬不能讓我!”

徐達心裡知道,自己要是故意放水,那麼朱元璋肯定會治自己的罪,但要是贏了他,那自己也可能小命不保。

棋下的快到尾聲的時候,徐達不再落子,朱元璋奇怪的問:“該你了,你怎麼不下了?”

徐達指著棋盤說:“皇上請看”。

朱元璋仔細一看,原來這棋盤山被棋子擺出了兩個大字——“萬歲”。

朱元璋十分高興,不僅打消了給徐達治罪的念頭,還賞賜了他!

以上便是故事的大致內容。但嚴格來說,這只是一些野史中的記載而已,切不可當做正史來看待!朱元璋在晚年的時候確實是嗜殺成性,但如果真想治一個人的罪,那何須此等麻煩?再說了,在緊張之餘,徐達又是怎樣用有限的棋子擺出“萬歲”兩字的呢?難道是朱元璋配合他不成?

你們覺得呢?歡迎關注作者,帶你去看不一樣的歷史!


方圓文史


有關朱元璋的民間故事真的太多了,但是大多都只是美麗的傳說而已,真實性有待考證。包括今天朱元璋與徐達下棋,棋下到一半突然驚現兩個字,”萬歲“,這難度也太大了吧。不過,我們還是一起來說說徐達與朱元璋的故事。

徐達與朱元璋是發小,同時兼過命的交情。徐達與朱元璋從朱元璋給地主家放牛的時候,就經常在一起玩。一起玩當皇上的遊戲,一起殺了地主家的牛,把牛尾巴插進石頭縫裡,說牛鑽進去了。更多的時候,徐達是陪著朱元璋一起打天下,一起打敗陳友諒,一起消滅張士誠。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和弟兄們攻入大都,滅亡元朝。徐達後來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徐達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民間曾經流傳,朱元璋上位以後,開始猜忌功臣,曾經火燒慶功樓,幸虧徐達聽從劉伯溫的建議,寸步不離朱元璋左右才躲過了殺身之禍。但是後來徐達生病去世,據說因為徐達背上生了瘡,不能吃發物的東西,但是朱元璋卻贈送他蒸鵝吃,最後導致病情加重而去世。

這些都放下,我們單看一下徐達與朱元璋下棋的故事。

據說朱元璋與徐達二人都喜歡下圍棋,但是棋藝不同,徐達棋藝高超,朱元璋卻是個臭棋簍子。徐達為人低調,懂得不能贏了皇上,所以每次都想方設法的讓朱元璋贏棋。



慢慢的朱元璋也看出了門道,就想痛痛快快的與徐達下一場棋。

於是某天,朱元璋約徐達下棋,地址就在今天南京的莫愁湖畔,現在被命名為“勝棋樓”的地方。

下棋之前,朱元璋約法三章,各自都拿出自己的真本事,作為皇上的他輸贏絕不計較。

話雖這樣說,但是徐達明白,皇上說翻臉就翻臉,現在猜忌心又這麼重,自己該如何是好?

走一步看一步,徐達一邊用心的下棋 ,一邊思量對策。如果自己不拿出真本事下棋,那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如果自己拿出真本事下棋,那就把皇上贏了,表明自己站在皇上的頭上,那更是欺君之罪。

由於徐達心事重重,所以棋下得很慢。但是朱元璋能看出來這次徐達是用心下棋,沒有半步虛讓。

朱元璋與徐達兩人,兵來將擋,水來土屯,你落一個子兒,我落一個子兒。直殺的天昏地暗,從早晨一直都過了中午頭還沒有分出勝負來。

看來這棋才下了一半,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定勝負。朱元璋已經明顯的有些累了,徐達也看出來了。

突然,徐達跪下向朱元璋叩頭說自己輸了,皇上贏了。

朱元璋非常驚異,勝負明明沒出。但是徐達說皇上你看棋盤上的字,朱元璋定睛一看,竟然是“萬歲“兩個字。

“愛卿,快快請起。”朱元璋哈哈大笑,扶起了徐達,並傳膳與徐達一起共進午餐。




看了這個故事,您有何感想?反正我是存疑惑的態度,如果是一個人手執黑白兩色棋子,要想擺出這兩個字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兩個人下棋,想擺出這兩個字那是難上加難。所以這個故事可能是後人杜撰的,只不過為了給歷史增加一抹情趣罷了。

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


歷史漫談君


朱元璋上皇帝后,喜歡上了圍棋。下棋是一種雅事,小小棋盤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德性、涵養,棋如人生,也就是這個道理。論水平,朱元璋還真登不上大雅之堂,但論資格,又不是每個人都能坐朱元璋對面。因此能與朱元璋經常對弈的人只有徐達。

徐達是朱元璋的發小,講交情類似於劉邦與盧綰,但是徐達要比盧綰男人、出息。如果論功勞,徐達堪比劉邦的大將軍韓信。洪武三年,徐達被封為魏國公,後來徐達又將女兒徐妙錦嫁予朱元璋的四子朱棣為妻。如此一來,二人成了兒女親家,關係更非同一般。因此,閒來無事的時候,朱元璋總會叫上徐達陪自己殺上幾盤。

然而,自古都是伴君如伴虎,皇帝翻臉比翻書還快,稍有不慎得罪了皇帝,總讓你吃不了兜著走。朱元璋偏偏又是一個喜歡秋後算賬的人,因此,儘管徐達棋技要高於朱元璋,但是他從來沒有敢贏朱元璋一盤。


久而久之,朱元璋不免產生懷疑,認為徐達故意是讓著自己,同時更會聯想到徐達如此深藏不漏,是不是也存有不臣之心。所以,後來朱元璋不惜將徐達用酒灌醉,然後抬到自己的龍床上試探究竟,朱元璋心思之縝密,可見一斑。

一日,和風熙熙,朱元璋信步莫愁湖畔,忽然心生一計。於是傳命左右:“快把魏國公徐達叫來,就說咱家有要事相商”。侍者應聲而去。不一會兒,徐達滿頭大汗,慌慌張張來到朱元璋面前,倒頭便拜:“不知陛下喚微臣前來,所為何事?”

朱元璋淡淡一笑:“來,徐愛卿你看這裡的風景如何?”朱元璋一隻手去拉徐達,另一隻手指了指四下。徐達順著朱元璋的手指轉了一圈回答到:“啟奏萬歲,此景甚好,如同人間仙境,人在其中心曠神怡!”


朱元璋聽了,馬上一臉詭異的問到:“徐愛卿喜歡此處否?”

徐達趕忙跪下磕頭:“臣萬萬不敢!”

朱元璋哈哈大笑:“君無戲言,來徐愛卿,陪咱家好好下上一盤,把你的真本事都使出來,切不要遮遮掩掩,欺瞞於咱家,只要你贏了,這片美景就是你的了!”徐達還想說話,朱元璋把臉一沉說道:“別再多言,起來,隨咱家過來!”說完朱元璋徑直走向一樓臺亭閣,徐達不敢搞命,只好起身跟了過去。

朱元璋一揮手,左右侍者馬上搬來棋盤、桌椅,君臣二人落坐。徐達也不弄不清楚朱元璋葫蘆裡究竟埋著什麼藥,總之就是不能贏,但是又不能馬上就認慫,要知道如果馬屁拍的不是地方,是會被馬踢死的。因此徐達小心應對,不敢有絲毫怠慢,即使讓著朱元璋也要恰到好處、不露聲色。這樣一來,二人僵持不下,一直到了中午也沒分出伯仲。這時朱元璋臉上已經露出不悅的神情,徐達一看是時候了,於是不動聲色露了一個破綻,朱元璋抓住時機,步步為營,最終朱元璋險勝。


朱元璋雖然勝了,但是也覺察出了端倪,心想徐達不老實啊!因此想要發作。徐達趕忙跪下,指著棋盤說:“陛下,請上龍眼!”朱元璋起身,轉到徐達這邊兒,定睛觀瞧,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氣。原來,徐達在退敗的同時,竟然用棋子準確無誤的擺出了“萬歲”二字。朱元璋連連稱妙,不服高人有罪啊!於是馬上下詔,將莫愁湖賜予徐達,並將對奕的樓閣命名為“勝棋樓”。

徐達瞭解朱元璋的秉性,雖然賜予他莫愁湖,但同時也闖下了大禍,因為在生性多疑的朱元璋面前兇吉難料。因此,沒過多久,徐達主動請求告老隱退。朱元璋非常高興,連樣一來省得自己動手了,於是虛情假意挽留一番,恩准。

徐達回家後,朱元璋還是放心不下,暗中按排錦衣衛監視徐達的一舉一動。

洪武十八年,徐達背部生癰,一病不起。朱元璋聽到消息後,且喜且憐之,心裡總算鬆了一口氣。可是,過了一月有餘,徐達竟然奇蹟康復,而且精神百倍。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倒讓朱元璋有些措手不及,不過很快又有了主意。


一日,朱元璋大排宴席,並邀請徐達赴宴,徐達不想再次踏入事非,於是以身體欠佳,尚未恢復,不宜出行為由謝絕。老朱心裡暗想:行啊!好你個徐達,竟然敢和咱家玩起了心眼兒。於是朱元璋表示對徐達的關懷,派人送去了一隻他最愛吃的燒鵝。徐達被感動的涕泗橫流,抓起香噴噴的燒鵝一頓狼吞虎嚥……

沒過幾天,傳出了徐達去世的消息。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大將,而且在明朝開國六公爵中的排名僅次於文臣李善長。在朱元璋奪取天下的過程中,徐達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1368年,徐達攻克元朝大都,居功至偉。朱元璋讚譽其為“萬里長城”,並大加封賞。按理來說,朱元璋是非常信任徐達的。

不過到了朱元璋的晚年,疑心變得很重,開始大肆屠殺開國功臣。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只要對他構成了威脅,都遭到屠殺,比如藍玉、傅友德等人。好在徐達去世得比他們都早,不然也難逃厄運。

徐達在世的時候,朱元璋也並不是沒有懷疑過他。相反,對於手握兵權、功高蓋主的徐達,明太祖朱元璋當然是一百個不放心,總想找個機會測試一下他。

據說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曾邀請大將徐達下棋,當時朱元璋已經開始大殺功臣了。所以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朱元璋其實是想借這個機會試探一下徐達,而徐達自己也心知肚明。

和徐達比起來,朱元璋的棋藝只能說算一般。平常下棋時,徐達總要揣著明白裝糊塗,故意輸旗給朱元璋。可是這一回朱元璋發下話來,如果徐達故意讓棋,要以欺君之罪懲治。這可就讓徐達犯了難了。



朱元璋是君,而他是臣,稍有不慎自己的腦袋就得搬家,說不定還會被牽連家人。所以自己贏也不能贏,輸也不能輸,這該如何是好呢?

突然,徐達心生一計,他熟練地與朱元璋對弈起來。這盤棋從早晨一直下到中午,也沒有分出勝負。最後,徐達突然故意露出個破綻,讓朱元璋贏了自己的旗。朱元璋有些不滿地說:“你不會是在故意讓我吧?”

只見徐達“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然後指著棋局對朱元璋說:“皇上,請看!”朱元璋細瞧之下才發現,原來棋盤上的棋子竟然呈現出了“萬歲’’二個字。



朱元璋頓時龍顏大悅,深知徐達沒有造反的野心,再一想起當年徐達為自己橫掃蒙古、浴血奮戰的功勞,所以一高興就赦免了徐達,並同意讓他交卸兵權、安度晚年。

野史傳聞徐達吃燒鵝,然後死於朱元璋的暗害,但其實正史中的徐達才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中極少數得以善終的聰明人。據說,徐達當年陪朱元璋下棋的地方就是今天南京的勝棋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