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高二應做出怎樣的努力高三才能成為黑馬?

繽匯


高二是承上啟下的一年,是成績分化的分水嶺,成績往往形成兩極分化:行則扶搖直上,不行則每況愈下。在這一年裡學生必須完成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初中,由於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較差,獲取知識主要是從教師那裡被動接受。到了高一,這種情況雖然有所改變,但對老師的依賴還是比較重。直到高二,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增強,獲取知識一方面從教師那裡接受,但這種接受也應該有別於以前的被動接受,它是在經過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礎上接受。另一方面通過自學主動獲取知識。能否順利實現轉變,是成績能否突破的關鍵。

高二年級是銜接高一和高三之間過渡的一年,高一年級還是新生,對學校的各方面學習和工作都還在磨合期。高二年級學業加重又面對文理分班,高考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清晰的目標擺在眼前,正是為了高三緊張忙碌的複習工作打下基礎的最佳時段。高考的必備知識都是在高二打下基礎,為複習提供可能性。高二的學業即使比高一加重,但與高三比起來,依然屬於比較輕鬆的一年,在這一年中高考必備知識以及能力都是學生們所要學習的。高三的主要任務是複習,所有的新課在高二的時候基本上已經結束,因此高二的學習質量直接影響到高三的複習質量,也就直接影響到高考的成績,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二重點解決三個問題:

一,吃透課本;

二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總結自己考試技巧,形成習慣。

關於第一個問題,高考命題是以課本為依據,由於新課標是一綱多本,命題材料是課外,但道理在課內。高三,各校複習都拋開課本,另選輔導材料。如果你課本很熟,老師講課就可加深對課本的理解;如不熟等於學新課,但基本知識老師不再講了,或一筆帶過。所以,高二結束,進高三以前。將課本知識總結,一是建立知識框架,這是按知識點的內部聯繫構成;一是將解題方法總結,對數學來說,總結數學思想和方法。

關於第二個問題,一般學習的原則是循序漸進,打好基礎,學思結合,學用結合,博覽群書,融會貫通。每個人情況不同,必須要根據自己實際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有的人喜歡畫畫或樂器,這說明他右腦經過訓練。右腦管形象思維,因此學習時,特別是文科,儘量將內容變成畫面,既容易理解又易記憶。每個人必須挖掘自己的特點,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檟與方法。

關於第三個問題,就是解決會考試的問題應試教育應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在校期間,離開不了考試,求職也要考試。考試科目不同,形式不同(筆試或面試),但都有規律可循。應該總結出一些程序性的、模式性的東西來。一般說來,已經形成的良好的考試技巧和考試程序就固定下來,不要輕易改變。2012年,有位學生本來有可能考上北大,但是高考時改變了考試習慣,採用新的方法,結果做題時間不夠,沒有考上北大。

考試有幾個習慣要養成,一是看清試卷要求,在指定位置填好自己的姓名、考號等二是認真審題,不要看錯題;三是草稿紙要整齊,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四是保持卷面清楚。至於要不要瀏覽全卷、安排答題時間,個人自定。我是主張語文先做作文,答題順序按自己最有把握的先答;其餘各科,則按順序答題。考試時不要看錶。聽其自然。最好平時訓練速度,做到提前半小時答完全卷。為什麼先做作文,主要是作文人人會寫,只是好壞。先做作文,因為開始,精神飽滿用一小時可以完成一篇作文。有人說,他已習慣最後作文,這時他是邊做前面試題邊想作文,一心二用,影響答題速度及質量。有人說,作文容易控制時間,時間不夠,早早收筆(實際是虎頭蛇尾,作文質量不高)。要做到這點,平時就要訓練,拿到作文題,用十五分至二十分審題(含構思)。當然,你一定要後做作文,也沒有關係。只要自己認為好的,就可做下去。考試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如突然記憶不起怎麼か,當時處理不好,考後總結,下次再試。一句話,平時考試當高考,高考當平時.



高考備考李老師


如果你死學 再努力也無用…活學活用 多做題 做題的目的不是做對 而是明白題後面的知識點 明白出題人的思路和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