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5歲男孩被爸爸毆進醫院,救治無效身亡,要這爸爸有什麼用?

對於孩子來說,家永遠是最溫暖的港灣,在這個港灣中,爸爸是最大的依靠。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可偏偏就有那麼一種人,不僅沒有盡到當爸爸的責任,反而成為孩子受到傷害的施加者。



5歲男孩被爸爸毆進醫院,救治無效身亡,要這爸爸有什麼用?

5歲,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應該都是正處於無憂無慮的歡樂年紀,可5歲的小安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自從爸爸創業失敗以後,原本秉性溫和的他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脾氣粗暴,喝酒,媽媽受不了爸爸這個樣子離家出走了。


媽媽的走並沒有讓爸爸醒悟,反而更加自暴自棄,每天都是醉醺醺的回來,然後對著小安就是一頓毒打。


5歲男孩被爸爸毆進醫院,救治無效身亡,要這爸爸有什麼用?

恰逢小安生日,爸爸又是酩酊大醉的回來,一進門就倒在地上,小安趕緊上前攙扶,卻被爸爸用力甩開,然後站起來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拳打腳踢,直到他沒力氣了倒在了地上。而平常都會默默站起來的小安這次卻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小安被送往醫院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事情了,被送來的第一時間醫生就趕緊對孩子進行了搶救,可是因為傷勢太重,加上送來的時間太晚,孩子最終不幸離世,護士看著孩子滿身的傷痕,感慨道:“這孩子怎麼攤上這麼一個爸爸,一點用都沒有”。


5歲男孩被爸爸毆進醫院,救治無效身亡,要這爸爸有什麼用?

小安的爸爸以後過得怎樣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在孩子的撫養照顧上,他並沒有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


一、身為爸爸,孩子最依靠的人,需要帶給孩子的是溫暖、關心、陪伴。並不是自己發洩的對象。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給如何盡到一位做父親的責任?

1、給予孩子安全感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安全感尤為重要,尤其是爸爸帶來的安全感,作為孩子最信賴的人。如果能創造一個能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和安心的環境,那麼孩子就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成長當中的快樂中去。


5歲男孩被爸爸毆進醫院,救治無效身亡,要這爸爸有什麼用?

曾經聽一位朋友說起他的父親,從小就很嚴厲,也很少和他們交流,儘管他們知道父親是愛著他們的,可是在家的時候孩子很小心翼翼,生怕惹到父親不開心。導致孩子成年後見到父親都會下意識地發怵,緊張。


2、為孩子做榜樣

孩子在成長階段是弱小的,在家人的保護之下羽翼會變得越來越豐滿。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歸功於年幼時爸爸為孩子樹立的良好榜樣。


一位好爸爸在孩子心中就是權威的象徵,有些爸爸認為“玉不琢,不成器”於是奉行棍棒教育,殊不知,打孩子並不是目的,教育孩子才是根本,經常打孩子還會使孩子內心偏向極端。


5歲男孩被爸爸毆進醫院,救治無效身亡,要這爸爸有什麼用?

孩子甚至會認為,爸爸可以這樣對我,我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對待其他人。這樣的做法無疑讓人是懼怕的,一個好的榜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營養品”。


3、教會孩子正確的三觀

價值觀對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經常會聽到這樣話語:“我們不適合在一起”“為什麼?”“因為我們三觀不和”。所謂三觀,指的就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孩子還小,對於一些價值觀念只有模糊的概念,並沒有明確的意識,而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無形之中強化孩子的思想,好的會更好,壞的會更壞。正因如此,父親的價值觀從小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成為孩子長大後的行為準則。


5歲男孩被爸爸毆進醫院,救治無效身亡,要這爸爸有什麼用?

因此,一個好爸爸需要的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教會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孩子能夠知對錯,明是非。要知道,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從小生活在父母爭吵,爸爸粗暴的家庭中的孩子,身上是不會有書生氣的。


4、教會孩子自信和勇氣

相比於媽媽的溫柔細膩來說,爸爸就會顯得更加的落落大方,網上流傳有一句話:媽媽帶娃,吃好喝好,爸爸帶娃,活著就好。這也體現出爸爸帶娃的一些神經“大條”的舉動。


5歲男孩被爸爸毆進醫院,救治無效身亡,要這爸爸有什麼用?

但是,你有看到過爸爸帶娃,孩子不開心嗎?並沒有,爸爸雖然會作出一些不著調的舉動,但是孩子往往會從這些舉動之中感到快樂。

簡而言之,爸爸帶給孩子的的不僅僅是陪伴和歡笑,還有自信和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