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那名撿到玉璽並上交的小學生,獲20元路費後,現今如何?

  在很多古裝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皇帝在下達詔書時,都會用玉璽在詔書上蓋章,才算詔書生效,而玉璽也代表著皇帝的威嚴和象徵,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名撿到玉璽並上交的小學生,如今他怎麼樣了?

那名撿到玉璽並上交的小學生,獲20元路費後,現今如何?


  1968年9月下午,13歲的孔忠良小學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卻在路旁發現了一塊白色的石頭,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走過去將這塊石頭撿了起來,這才發現,這塊石頭方方正正的,還刻著一些字,孔忠良便將它帶回了家,並交給了自己的父親。他的父親也無法辨認刻著的是什麼字,但由於他父親之前曾與一些文物工作者打過交道,略懂一些文物知識,所以認為這塊石頭並非普通的石頭,便決定將石頭送到了當地的博物館。

那名撿到玉璽並上交的小學生,獲20元路費後,現今如何?


  之後,博物館找了專家來鑑定,專家對其進行清理後,才發現,它竟然是一塊玉璽!這塊玉璽高2釐米,邊長2.8釐米,重33克,而玉璽上的刻字也清晰的展現出來,是四個字:“皇后之璽”,玉璽上方還匍匐著一隻螭虎,其雕刻精細,形象生動,足以可見雕刻之人的功底。此外,在《漢官舊儀》中有這樣的記載:"皇后玉璽,文與帝同,皇后之璽,金螭虎鈕"。專家又查閱了大量資料後得出結論,這是漢朝呂后的玉璽,屬於國家級文物,可見這個玉璽有多麼珍貴。

那名撿到玉璽並上交的小學生,獲20元路費後,現今如何?


  為了表彰孔忠良撿到文物上交的行為,相關領導大力表彰了他,還給了他20塊錢作為路費。在現在看來,20塊錢是一筆小錢,但在當時的年代,20塊錢可以說是一筆大錢了。不過,在45年後,2012年的12月,孔忠良“拾金不昧”的故事再次被提起,他被評為了保護遺址的十大傑出人物,還給補發了證書,他的行為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報道。這讓孔忠良感到很自豪和驕傲。

那名撿到玉璽並上交的小學生,獲20元路費後,現今如何?


  如今,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保護文物的重要性,也有了很多發現文物並主動上交國家的人。文物不僅承載著過去的歷史,更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種縮影。所以,我們都應該學會熱愛並守護它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